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辽宁省山洪灾害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艳霞  狄旭东 《吉林水利》2006,(8):16-18,20
山洪灾害是指由于受暴雨影响,山洪暴发而给人类社会系统所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山体滑坡、泥石流和溪河洪水泛滥造成的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辽宁省山洪灾害区域主要分布在东西两厢、辽东半岛及辽北丘陵区。本文从辽宁省山洪灾害区域生态环境特点出发,对山洪灾害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山洪灾害的防治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山洪灾害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洪灾害是指由于受暴雨影响,山洪暴发而给人类社会系统所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山体滑坡、泥石流和溪河洪水泛滥造成的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辽宁省山洪灾害区域主要分布在东西两厢、辽东半岛及辽北丘陵区。本文从辽宁省山洪灾害区域生态环境特点出发,对山洪灾害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山洪灾害的防治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李小雪 《人民长江》2013,44(4):103-106
泥石流灾害是重要的地质灾害之一,因其巨大的破坏效应,往往会对当地环境及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但要彻底防治泥石流灾害,不仅花费巨大,而且防治工程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泥石流治理效果的风险性。风险管理作为一种能有效降低灾害风险的手段,可以为泥石流灾害防治提供有益借鉴。对国内外泥石流灾害及风险管理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其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其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而提出了一种单沟泥石流风险管理模式,对泥石流的预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浅析乌鲁木齐地区阿拉沟泥石流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乌鲁木齐泥石流灾害现象不断增加,其发生主要受降雨、洪水和冰雪融水的影响,从分布空间来看,乌鲁木齐泥石流主要集中在阿拉沟。在对阿拉沟现状调查和地质勘察的基础上,分析泥石流的形成与危害,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泥石流防治的要求,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赵健 《中国水利》2007,(14):50-52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泥石流十分发育,每年因泥石流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巨大,泥石流灾害防治需求迫切。结合我国防治泥石流的实践,分析了泥石流灾害防治的不同措施和功能。  相似文献   

6.
泥石流灾害分析及防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泥石流灾害对社会的危害,分析泥石流产生的原因、条件及特点,并根据泥石流的特性阐述了泥石流的分布、泥石流灾害的防御手段及防御成功的关键,提出了一种泥石流预报与监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泥石流作为我国常见多发地质灾害,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巨大威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交通运输和农业生产等,因此,针对泥石流灾害的预报研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泥石流预报原理与方法》(韦方强、高克昌、江玉红、张少杰,科学出版社 2015版)从专业角度分析了应对泥石流灾害的具体方法,全书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详细介绍了泥石流的危害与我国泥石流灾害的区域分布情况,并指出泥石流减灾具体措施等;第二章则从泥石流及其预报的类别划分进行分析,使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舟曲县2010年8月8日凌晨发生了特大泥石流山洪自然灾害。对该地区泥石流灾害的诱发因素、形成的基本条件及形成的机制进行了调查分析,对该地区泥石流的活动状况及人类活动对泥石流的影响进行了简要介绍。最后在对泥石流排洪沟道进行勘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根据调查资料,介绍了七台河市泥石流的分布规律及灾害特点,概述了泥石流的形成、发育规律及演变过程,分析了泥石流灾害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治理措施,为山坡地利用、水土保持和地质环境治理及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师哲  畅益峰  赵健  岑奕 《人民长江》2009,40(4):55-57
长江上游是我国著名的滑坡危险区、泥石流易发区,滑坡、泥石流具有突发性和瞬时性的特征,危害巨大。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系统(简称预警系统)监控面积达11.34万km2,是全国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的山地灾害监控网络,预警系统对于有效降低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滑坡泥石流灾害程度起到积极作用。为提高预警系统管理水平,达到科学监测、预警及时、规范管理,实现监测数据和成果的远程准确上报、快速查询、分类统计,对长江上游滑坡泥石流灾害进行自动化和信息化处理,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穆鹏 《人民长江》2011,42(11):16-19
为了解陇南地区泥石流多发区在“5.12”地震后泥石流的发展趋势,为该地区今后泥石流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以某泥石流沟为例,详细分析了该泥石流沟的自然地质条件,泥石流特征,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进行了预测。调查分析结论认为:该沟在震后固体松散物质增加,存在发生大规模泥石流灾害的条件,对其下游震后重建的集中安置点及在建的高速公路安全构成威胁。提出了拦排结合、以拦为主、并辅以生物防护治理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防灾减灾的角度讲,既要设法防治由于自然因素突变产生巨大的破坏力而形成的自然灾害,如暴雨、洪水、泥石流、台风、风暴潮、地震、海啸、干旱、沙暴等等;又应十分注意防治由非自然因素造成的危害,或者说是人为造成的灾害,如水质污染、地表裂缝和地面下沉、水库和河口淤积、海水入侵和地下咸水向淡水的入侵等造成的危害。本文就后一种灾害的成因、现状情况及防治措施作一简要的论述,以对防灾减灾决策提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上游是我国泥石流、滑坡分布集中,危害严重的主要地区。在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内,又主要分布在金沙江下游、陇南地区、三峡库区等地区。泥石流、滑坡灾害具有突发性,威胁大、灾情严重,危及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时有发生。治理和控制这类灾害的难度很大,目前以防和辟为主,并采取必要的预警措施,以保障人民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加有效地预防、应对和减少降雨引发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的群死群伤事件,基于实证案例开展了山洪泥石流灾害成因分析。通过描述山洪、泥石流和山洪泥石流灾害基本特征与危害特点,分析了强降雨、流域地形、运动路径环境效应和承灾体等成灾要素。为了细化灾害成因性质认定,把山洪分为悬移质山洪和推移质山洪、山洪泥石流分为山洪泥石流和山洪水石流、泥石流分为泥流和泥石流,结合典型案例阐述了不同亚类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含义。  相似文献   

15.
天水市山洪灾害分布范围广、危害程度重,是全省山洪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的建设,有效解决了山洪灾害防治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灾减灾作用十分明显。文章通过总结项目运行维护管理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确保项目稳定运行和持续发挥效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辽宁省各市地泥石流灾害进行调查研究,针对泥石流灾害的概况、类型及特点,提出了泥石流灾害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云南是中国滑坡、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省区之一,具有类型多样、分布广、成灾快、灾害重、暴发频繁、治理难度大、山洪往往同滑坡、泥石流并发等特点。近年来,随着全省山区人口的剧增和经济活动的加强,山地植被和地表结构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山地环境恶化,滑坡、泥石流呈发展趋势,构成一项常见的多发性自然灾害,对农业、工业、交通及其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威胁,已成为影响该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就云南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分布范围、危害和防治对策进行综合论述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密云县北部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泥石流频发,灾害严重。为保护北部山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净化密云水库的水源地,提出了防治泥石流灾害的基本对策是恢复和建立良性生态环境,抑制泥石流的发生和发展。目前应选择重点保护目标进行综合防治,为全面防治北部山区泥石流灾害取得经验,起到试点示范作用,同时又避免泥石流发生,减少灾害。番字牌西沟的泥石流在属性和灾害上都具有典型性,具备开展泥石流综合防治示范工作条件。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山洪灾害主要以泥石流灾害为主,溪河洪水灾害次之.针对灾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泥石流防治措施和滑坡防治措施及方法.  相似文献   

20.
乐清市作为沿海城市,暴雨灾害几乎年年有,而暴雨则直接导致山洪灾害的发生。特别是2004年"云娜"台风引起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集中暴露了乐清市山洪灾害防治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因此2010年乐清市启动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用3年时间,初步建成了山洪灾害防治区的非工程措施体系,全面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最大程度地减轻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