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转化培养基、接种重、底物添加时间、底物初始浓度和底物添加方式5个方面研究了菌株Streptomyces sp.108转化美伐他汀(底物)的能力,并在2.5L发酵罐上探索了最适的底物运行浓度。结果表明,适量增加底物浓度,尤其是阃歇性添加底物,能够提高普伐他汀产量;当底物运行浓度在4.50mg/L左右时,转化率可达55%,普伐他汀终浓度可达1088mg/L.  相似文献   

2.
雷斯青霉转化左旋乙基甾烯双酮15α-羟基化反应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雷斯青霉(Penicillium raistrickii)微生物转化左旋乙基甾烯双酮15α-羟基化反应的培养基组成和转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最佳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30g/L,玉米浆20g/L,NaNO3 2g/L,KH2PI4 1g/L,K2HPO4 2g/L,MgSO4 0.5g/L,FeSO4 0.02g/L,KCl 0.5g/L;最适转化条件为接种量10%,初始pH7.5,摇瓶装量50mL,转化温度28℃,投料量0.2%,投料时间30h,转化时间60h,底物添加方式为底物超声粉碎后加4%V醇和1.5%吐温80溶解.在此条件下。摇瓶转化率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3.
用子囊菌SD-9701菌株能产生红色素的特性,进行了无盐培养基筛选的研究,从而避免了在培养基中含有金属离子而对色素的影响,并有利于色素的进一步分离、提取、提纯等工作的开展.结果表明,子囊菌SD-9701菌株产红色素的最佳无盐培养基配方为:大米粉20g/L,发酵粉5g/L,H2O 1000mL.  相似文献   

4.
茶树菇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摇瓶实验将茶树菇菌丝体进行液体培养,选出了该菌株最佳工业发酵培养基C,并以单因子实验的形式,经10L发酵罐实验,确定了该菌株的最适工业发酵条件。温度在25℃,pH5.6,转速150r/min,通气量5L/min时,菌丝生长最旺,功丝干重2.5g/100mL,粗多糖含量为1.6g/100mL。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酶法生产L-半胱氨酸的产酶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TS1138为供试菌株,对微生物酶法生产L-半胱氨酸的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对产酶培养基中的碳氮源进行研究,得到了TS1138菌株产酶的最佳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尿素,DL—ATC的最适添加量为5g/L;通过对产酶培养基的产酶条件进行研究,得出了最适的种子接种量为10%,产酶培养基的最适初始pH为8.0,500mL三角瓶的最适装液量为40mL。  相似文献   

6.
以DL-1-苯乙醇为唯一碳源从土壤微生物中筛选出1株高度立体选择性还原苯乙酮为S-1-苯乙醇的产酶菌株No.XC35-8。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考察了多种辅助底物对酶促反应的影响,选取异丙醇进一步研究其对酶促反应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5g/L葡萄糖为培养基碳源,10g/L胰蛋白胨为氮源,30℃,200r/min振荡培养30h。转化底物苯乙酮体积分数为0.1%,辅助底物异丙醇体积分数为6%,转化24h,底物转化率可达83.4%,产物的对映体过量值(ee值)为99.5%。  相似文献   

7.
以愈创木酚培养基为底物,利用平板筛选法从土壤朽木中筛选能够产漆酶的菌株,通过测定漆酶活力进行复筛,筛选出一株产漆酶活力较高的白腐茵菌株。以漆酶活性为参考指标,确定葵花粉发酵产漆酶条件:发酵培养基中硫酸铵0.025%,初始pH值5.5,接种量8%,装液量50mL,愈创木酚0.10%,培养时间7d。  相似文献   

8.
以苯乙酮为底物,利用薄层色谱(TLC)和气相色谱(GC)检测,从成都某手性化工厂污水池附近土壤中分离到的224株菌中筛选R/S-苯乙醇的高产菌株.经过多次复筛,最终获得一株遗传性质稳定、可将苯乙酮不对称还原成R-苯乙醇的菌株cmq6-8.以该菌株静息细胞为催化剂进行生物转化,当底物质量分数为108 mmol/L,静息细胞量为0.25 g/mL,辅助底物葡萄糖浓度为2.0%,转化体系初始pH值为7,30℃转化48 h时,底物转化率为49.42%,产物R-苯乙醇的对映体过量值为94.81%.通过对该菌株的26SrDNADl/D2区域分析,并结合其部分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菌株cmq6-8为解脂耶氏酵母菌.  相似文献   

9.
选育一株链霉菌Streptomyces 2036,能将阿魏酸转化为香草酸。通过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的优化,确定较适培养条件为:葡萄糖5g/L,酵母粉5g/L;最佳发酵条件为:pH5.0,摇瓶装液量50mL/250mL,转速130r/min,发酵温度30℃。在该条件下,链霉菌可在转接培养16h后添加阿魏酸溶液,经12h可将1g/L的底物阿魏酸转化为0.261g/L的香草酸,摩尔转化率为30.2%。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菌株醋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M1-7的最佳紫外诱变时间为60,s.利用紫外诱变后涂布到添加不同脂肪酶底物和分解产物的分离培养基,筛选出具有抗性的正突变株.其中柠檬酸钠抗性突变菌株UN9最高酶活力达15.960,U/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30.97%,远远高于琥珀酸钠、正丁酸、正己酸、三丁酸甘油酯等抗性突变菌株.经5次传代后,菌株UN9遗传性能稳定,平均酶活力为15.866,U/mL.  相似文献   

11.
超声波提取菜芙蓉花中叶黄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对超声波提取菜芙蓉花中叶黄素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取液体积比为800 mL/L的乙醇/石油醚混合液,超声时间为45 min,料液比1∶20,颗粒度≤100目为实验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100 g干花提取叶黄素的质量为4 325μg。  相似文献   

12.
从石油化工厂排放的污泥和废水混合物中分离到一株细菌HB2,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初步确定为节杆菌属。对其进行耐盐(NaCl)驯化并且以含高盐(NaCl)的医药废水为基质,研究HB2生长及降解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HB2的耐盐(NaCl)度达到10%;对医药废水的降解最适条件是,COD初始浓度为11880mg·L-1,接种量为6mL,pH值为7.5,NaCl浓度为5%,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5d,COD去除率可达39.2%;说明外界环境因素对HB2的生长及处理医药废水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菌株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液态发酵生产衣康酸,进行碳源、氮源和镁铁盐、磷酸二氢钾含量与衣康酸的产率关系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37℃下,180r/m的恒温振荡器中连续培养5d,其发酵培养的最适宜的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为碳源,含量为5g;NH4NO3为氮源,含量为0.2g;MgSO4.7H2O能够促进菌体生长和发酵产酸,其含量为0.16g;FeSO4.7H2O为0.004g及KH2PO4为0.006g.此时,衣康酸的产率最高达4.5%.  相似文献   

14.
从新疆油田油井旁土样富集、筛选得到一株高效石油烃降解菌HL-6,经初步鉴定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研究表明,使用乙醇作为碳源制备液体种子液是可行的,之后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先后对菌株生长的培养基组分及生长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菌株HL-6的最适生长条件为:碳源(柴油)浓度为0.5%、氮源选择(NH4)2SO4浓度为8g/L、磷源为KH2PO4:Na2HPO4摩尔比为3:1、酵母粉浓度为0.03g/L、培养时间为3d、培养温度为20℃、pH=7.6、装液量为30mL、接种量为1.5%、摇床转速为150rpm.验证实验和预期一致,优化后降解率达到89.80%,比最初的78.50%提高了14.4%.  相似文献   

15.
锰细菌氧化锰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锰细菌Arthrobacter sp. MN1405的生长、氧化曲线及影响其氧化锰的各种理化因素.结果表明:接种量、装液量、温度、pH、Mn2+质量浓度、Fe2+质量浓度、摇床转速等因素对锰氧化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培养基装液量为250mL的三角瓶装80mL,初始Mn2+质量浓度65mg/L,温度25℃,pH6.8,接种量6%,120r/min的条件下培养6d后,锰的总氧化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6.
针对采用解码-转发协议的无线协作中继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加权的机会中继策略,即根据每个节点的剩余能量设定其功率的权重因子,每个源节点根据加权能量消耗最小准则选择最优的协作中继,并通过单纯型法得到源节点和中继节点之间的最优功率分配,以提高能量利用率和平衡网络中每个节点的能量消耗.仿真结果表明,与其它策略相比,文中策略可以有效延长整个协作中继网络的寿命.  相似文献   

17.
里氏木霉诱导合成木聚糖酶的调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提出了两种不同用途的木聚糖酶的诱导合成方法。以里氏木霉为产酶菌,经适当处理后的玉米芯可诱导产生含纤维素酶(3.4IU/mL)的高活力木聚糖酶(54.4IU/mL)。以混有少量纤维素的粗木聚糖作碳源,通过分批补料及对培养条件的限制性控制里氏木霉可选择性合成木聚糖酶;选择性合成程度与碳源浓度有关,当碳源浓度为10g/L时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活力分别为35.5IU/mL、0.2U/mL,两种酶活的比值达177.5。  相似文献   

18.
以稻草秸秆原料,利用曲霉sp.HX-1固态发酵生产纤维素酶,研究了不同发酵时间、不同氮源和氮源浓度对曲霉sp.HX-1纤维素酶系的影响,并最终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和低温冷冻干燥的方法得到混合纤维素酶干品.结果表明,发酵6 d后稻草秸秆产生的纤维素酶活力单位最大,分别为CMC酶307 U/mL,C1酶841 U/mL、β-葡萄糖苷酶205 U/mL.以不同氮源优化发酵条件时发现,NH4NO3质量浓度为1 g/L时CMC酶活力达到1 652 U/mL,且失重率也到达最大值17.42%;NH4Cl质量浓度为0.5 g/L时,C1酶活力达到1 807 U/mL;尿素(UREA)质量浓度为2.0 g/L时,β-葡萄糖苷酶活力为2 033 U/mL,这表明氮源对曲霉sp.HX-1纤维素酶系的影响很大.最后在NH4NO3质量浓度为1.0 g/L的条件下,将120 g稻草秸秆发酵6 d,从发酵液中提取得到8.851 7 g混合纤维素酶的干品.此实验为以后探讨碳源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提供方法借鉴,也可以为获得纤维素酶混合酶干品的获得提供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从女贞茎、叶中分离到21株内生真菌,分别用PDA,YPD和NHK培养基摇瓶发酵培养后获得各菌株发酵液,以E.Coli,B.Subtilis作为测试菌株,寻找最优化产次生代谢产物的发酵条件,综合抑菌活性分析后得出,女贞内生真菌液体培养的最适碳源是蔗糖和淀粉,最适氮源是胰蛋白胨,摇瓶速度为120r/min,瓶装量为70ml/250ml,最适pH7.0,培养时间12天.  相似文献   

20.
从甜酒曲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GSBa-1,为了提高该菌株液态发酵产凝乳酶的能力,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其产酶培养基组成。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碳源、氮源、金属盐、磷源对菌株GSBa-1产凝乳酶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对产酶培养基中麦芽糖、蛋白胨和酵母浸粉含量3个主要因素的优化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确定解淀粉芽孢杆菌GSBa-1产凝乳酶的优化培养基组成为:麦芽糖1.93g/L、蛋白胨10.89g/L、酵母浸粉2.15g/L。在此优化培养基培养条件下,该菌株产凝乳酶活力可达(562.57±7.67)Su/mL,接近理论预测值537.10Su/mL,且平均误差为4.53%。优化后解淀粉芽孢杆菌GSBa-1产凝乳酶活力比基础培养基提高了1.88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