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朱伟勇 《山西建筑》2011,37(18):190-192
通过典型样地调查方法,以温州市公园和居住区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温州市公园和居住区植物群落的物种数量、科属组成、乔灌草组成、常绿落叶组成、群落结构,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以期为温州市今后公园和居住区绿化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以西安世博园、浐灞湿地公园、城市运动公园、大唐芙蓉园、昆明池遗址公园为调查区域,通过样地调查的方式,统计分析城市公园绿地中高固碳植物群落的资源类型,结合调研现状,提出目前城市公园植物群落设计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基于植物碳汇功能的植物群落优化设计策略,并提出相应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山地公园植物群落结构的三维绿量及其影响因子以优化提升公园绿量,选取福州的高盖山公园、金鸡山公园和金牛山公园作为研究对象,每个公园分别选取6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植物群落(20m×20m),共18个样地,测定样地的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三维绿量。研究结果表明:18块样地含有59种植物,植物群落以乔、灌、草3层为主,群落多样性高且稳定。三维绿量0.48~4.79m3。由线性逐步回归结果可知:乔木层盖度与三维绿量呈显著正相关性,而乔灌比与三维绿量呈显著负相关性,决定系数R2为0.897~0.944,模拟方程为Y=-0.481+4.596X22-0.233X20(Y为模拟三维绿量,X22为盖度,X20为乔灌比)。因此,对于山地公园的绿化建设,可从提升植物群落乔木层盖度及优化乔灌木构成比重等角度入手,提高单位面积三维绿量,以改善其生态效益和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4.
城市居住区绿地对于环境气候改善,为人们提供良好休憩空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北京地区居住区绿地,选取乔灌草结构、乔草结构、灌草结构以及草地四种不同的植物群落作为检测对象,研究四种植物群落一天中空气温度(TP)、相对湿度(RH)、风速(wind)的变化情况。并将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对四块样地中四种不同群落人体舒适度进行量化比较研究,为城市绿地植物配置对于人的影响提供科学参考,对于未来在做植物配置时可提供部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澳门公园植物多样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优势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E)对澳门9个公园植物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0个样地共记录乔木111种,灌木137种,草本165种.不同公园物种多样性基本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物种均匀度总体上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建议澳门在构建较高物种多样性植物群落的同时应优先选择乡土植物.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园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浚  汲晓辉 《山西建筑》2009,35(3):344-345
以湖州余家漾公园为例,对公园建成环境主观评价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城市居住区公园SEBE评价的一般模式,从评价与设计过程相结合的角度探索了主观评价如何增进居住区公园设计质量,从而优化居住区公园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项目概述 温州市瑶溪经济适用房用地位于永强副城区,瑶溪南片居住区.总用地面积为50.53公顷,净用地面积为40.76公顷.规划用地现状主要为农业用地和部分农居用地.用地南侧、西侧为温州大都市区生态绿心--大罗山风景区,东侧为瑶溪南片居住区的社区中心--湿地公园,北侧隔居住用地为瓯海大道,拥有优美的自然山水景观和充满时代感的城市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7):54-62
森林公园以原有植被为基础,以植物设计为主要工作,营造自然的园林氛围。通过对延庆妫河森林公园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研究其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景观空间。分析发现公园植物群落组成的树种类型以乡土树种为主,乔、灌、草各层间分化清晰,树种种类丰富。在植物配植方面,公园以生态为出发点,体现植物的群体美,突出季相特征。通过几个典型植物空间的具体分析,研究植物与道路、水体空间的关系,希望对今后森林公园植物配植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园林植物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公园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特征之一,园林植物是社区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海市嘉定区留云公园为例,调查出园内园林植物共计37种,植物群落结构主要为两层结构,进而通过对其植物景观效果的研究,讨论园林植物在社区公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居住区景观价值日益显现及公众对植物景观进一步重视的情况下,笔者实地考查了杭州15个居住区,使用AHP法建立了秋冬季植物景观评价模型。采用量化研究方法,从植物季节性景观质量、群落整体景观特色以及服务功能满足情况,对选定样地的秋冬季植物景观现状作出客观评价。本次景观评价兼顾科学性、系统性及可操作性,通过比较打分所确定的权重,反应出评价者对各评价因子的重视程度。结果显示,植物群落整体景观特色对住户影响程度最大。此外,针对样地秋冬季植物景观普遍存在缺乏季节性特色、使用功能性不足的状况,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并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1.
乌鲁木齐市居住区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芳  黄俊华  朱军 《中国园林》2012,28(6):90-94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组成部分,研究居住区植物多样性可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数据。采用典型抽样法,对乌鲁木齐市具代表性的居住区的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4个居住区共有26科47属88种木本植物。从居住区绿地的乔、灌层分析比较得出,居住区乔木层物种组成结构复杂;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相对较低,物种多样性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居住区的4种绿地类型来看,公共绿地的物种多样性水平较高,道路绿地的物种多样性水平最低;在居住区树种的选择上,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应用未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2.
北京不同公园自生植物物种组成特征及群落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晓鹏  董丽 《风景园林》2020,27(4):42-49
可在城市环境中自发生长的植物不仅无须过多养护管理,并且发挥着诸多生态功能。将自生植物群落融入公园规划设计中是近年来欧美国家保护城市自然、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理念。采用样方法对北京39个不同类型公园中的自生植物进行调研,深入分析了其物种组成特征以及群落类型。结果表明:1)调研到的自生植物共计242种,隶属于52科166属,其中包含了10个生活型,多年生植物物种数最多,为96种,其次是一年生78种;2)自生植物物种数最多的3个公园为香山公园、圆明园遗址公园和奥林匹克森林公园;3)大型城市公园物种数较其他公园类型多;4)不同季节,自生植物被划分出不同的群落组,不同公园中的优势群落较为相似。在未来对自生植物的保护和应用中,应合理为自生植物的生长和演替预留空间,注重不同公园自生植物特色群落的设计,根据不同环境条件及物种习性营建群落。  相似文献   

13.
华南地区人居环境高功效植物景观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南地区人居环境适用的观赏植物筛选及高功效绿化配置技术研究成果为科学依据,把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到植物景观工程设计上,在市政公园、居住小区、城市道路、政府办公环境等项目中进行高功效植物配置的实践,为华南地区建设高功效生态绿地作了有益的尝试,为植物景观设计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方舟  刘骏 《园林》2021,(3):55-62
以重庆沙坪坝老城区社区公园的规划建设为例,选取31个社区公园和临近的居住小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最小路径测算及可视化分析,将步行可达性程度归为高中低3类,并利用地图分类叠加法,从可达性空间分布、路网条件、用地分布3个维度,总结老城区社区公园分布特征,梳理主要现存问题,提出老城区社区公园的布局优化策略,在有限用地范围内寻找可用地块以构建社区公园,如,合理改建条件优越的防护绿地;系统性规划周边零散绿地形成"口袋社区公园";构建山地景观步道串联居住区与公园等。以期在未来城市发展过程中,能为老城区城市环境品质提升与公园绿地公平有效配置提供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5.
尉彤华  楼志文 《山西建筑》2007,33(22):43-44
结合项目概况,以“营造开放社区,鼓励住区内多元化与多层次的交往的产生”为思路,探讨了其在“温州锦锈江南住宅区”设计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多种规模结构和规划模式所对应多元化的社会群体和多样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居住型口袋公园与公众日常交流、互动和联系程度最为紧密,能为开展环境教育提供良好场所,实现“家门口的环境教育”。诸多学者对于在居住型口袋公园中开展环境教育展开了一些定性方面的探讨,而对其环境教育需求的定量研究较为缺乏。根据相关研究总结口袋公园环境教育需求,利用Kano模型对临平区9个居住型口袋公园展开需求类型调查、重要度排序,并基于人群信息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型口袋公园使用者在4类一级需求中最注重场地规划与实践活动,包含植物景观、专题展览活动等需求;解说服务与维护管理方面注重解说牌、环境教育监管机制等需求;在不同人群信息条件下,年龄、学历对于场地规划与实践活动上的环境教育需求存在差异。该成果可为居住型口袋公园环境教育设计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郑冰晶  董丽 《风景园林》2019,26(1):53-57
植被覆盖率高的线性公园,可作为鸟类的迁徙途径和栖息之所,并猜测其可作为生态廊道的一部分,适宜的营造植物景观、提升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对保护鸟类多样性有促进作用。因此,采用标准取样法对北京城市线性公园绿地进行研究,提取可能影响鸟类多样性的植物群落因素、植物生境因素,对提高鸟类多样性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研究结果主要表明,在线性公园绿地宽度30~200m内,随着宽度的增加,鸟类的数量有所提高;含有不同类型植物生境的线性公园绿地,对鸟类目标种的吸引力不同,植物生境类型数较多样的线性公园绿地具有较高的鸟类目标种吸引力;不同的鸟类目标种偏好在不同的树种上进行活动。  相似文献   

18.
虽然城市自生植物的自我繁衍能力有利于营造低维护景观,但可能会对非目标区域的栽培植物景观产生不利影响。调查了南京市21处公园绿地中自生草本植物组成情况,并从种子传播方式角度,探讨了自生植物园林应用策略。共发现自生草本植物56科186属241种。其中,57种入侵植物中风力传播型植物比例最高(45.61%,26种);184种非入侵性植物中自体传播植物比例最高(42.93%,79种)。建议自体传播型自生植物适用于老旧城区景观改造;动物传播型自生植物适用于动物类群较为丰富的场地,如郊野公园等;风力传播型自生植物适用于工矿区或农村区域。  相似文献   

19.
市场学方法与城市规划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基于微观经济学的完全市场假说 ,以货币形式来计量居住环境的方法是城市规划研究的有效手段。本文运用Hedonic价格法 ,采用东京都独户住宅的数据样本 ,对居住环境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即外部性效果 )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证明 ,日照时间、邻接公园、土地利用混合强度等地区性的环境属性具有稳定的外部性效果 ,并且这些外部性效果多受到地块规模的影响。这些结论对于独户住宅街区的规划设计和政策评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例证 ,本文就深受关注的土地细分化现象密集地区再开发中公园的规划等进行了分析。随着我国土地市场和住房市场的日益健全 ,市场学研究方法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应用有着极其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