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江科技》2022,(1):26-27
依据人工防雹理论和多年人工防雹实践,对三明地区冰雹云的识别方法、火箭防雹的作业时机与部位、射击方法与用弹量估算等进行研究,并明确提出冰雹云识别指标、火箭防雹的作业时机与部位、高效的射击方法及用弹量估算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喻箭 《中国科技信息》2014,(22):180-182
新疆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研制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自动启闭式人工防雹增雨火箭弹储弹架》,涉及运输人工防雹增雨火箭弹装载和固定的技术领域,是一种自动启闭式人工防雹增雨火箭弹储弹架。它是车载式人工影响天气火箭弹储存箱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安装在人工影响天气火箭弹储存箱内。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紧凑,采用了自动启闭装置,所以方便操作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解决了人工影响天气火箭弹储存箱内装载和固定防雹增雨火箭弹的问题,从而大大增强了流动火箭作业车携带人工防雹增雨火箭弹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西藏的特殊条件和气候特点,对人工防雹的作业流程进行探讨,作业流程分为冰雹天气预报,雹云的识别,选择作业技术,计算用弹量,选定作业时机,确定作业部位,决策指挥和效果检验八个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4.
利用大气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变化规律、光速和声速差以及三角函数估算人工防雹(增雨)催化弹的射程和仰角,同时,采用合适的高炮、火箭多弹作业方法,将催化剂播撒在强对流云内-10℃至-25℃层结高度各个部位中,从而有效提高人工防雹、增雨效益。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区的防雹现状,选取人工影响天气示范基地--江孜县作为防雹效果检验的试验区进行较系统的统计分析,以期在人工防雹效果检验的研究方面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相似文献   

6.
东部农业区是青海省农作物的主要生产区,由于海拔、地形、动力和热力条件、冰化条件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该地区成为了我省乃至全国的冰雹天气高发区,严重威协着农业生产。青海省人工防雹工作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从零散的、盲目的、低层次作业发展到成规模、全方位、系统性地利用高科技手段作业,人工防雹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本文利用东部农业区冰雹频发的4个站作为代表站,以1998—2007年作为防雹效果试验期,1968~1977年作为防雹效果对比期,采用序列试验评估方法对人工防雹作业效果进行评估,并用t-检验法进行了统计检验,得出东部农业区人工防雹作业取得了显著效果,效益为43.16%,置信水平达0.05。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区的防雹现状和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人工防雹效果检验评估方法、受益面积计算、经济效益估算进行较系统的比较和评述,希望对我区今后人影工作开展、探讨人工防雹效果检验方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火箭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的现状,从防灾减灾抗灾和保障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制定火箭人工增雨防雹作业规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1引言 冰雹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每年受灾面积达数千万亩,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开展人工防雹50年来,气象科技人员为防雹减灾进行了大量人工防雹的试验研究工作。在研究中,及时准确而定量地收集记录降雹和降雨的起止时间、强度和量值对防雹科研人员分析和研究冰雹生消及其冰雹云物理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是新一代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理想工具,通过对火箭增雨防雹作业相关工作进行系统的梳理,将有效规范火箭增雨防雹作业,从而提高作业效率,保证作业安全,充分达到增雨防雹目的。  相似文献   

11.
总结富锦市10多年人工防雹工作积累的成果和经验,归纳了几种类型冰雹云的雷达回波特征以及利用回波形态、回波参量和综合指标对其进行雷达识别的方法,并结合冰雹云数值模拟结果,总结了对具有液态水累积区的冰雹云实施人工防雹作业的一些经验,仅供大家在今后的科学防雹作业中加以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多种弹型防雹增水火箭发射装置”项目是由新疆人影办自主研发生产的一种新型、高效的人影增水、防雹作业工具,2006年通过了国家气象局人影司专家组的鉴定和验收,2007年荣获了由新疆科技厅主办的新疆科技进步2等奖,并获得了国家专利。  相似文献   

13.
龚静  王青川 《青海科技》2009,16(4):23-26
本文对2009年6月18日下午在青海省东部地区发生强对流天气的环流背景、MICAPS相关物理量场、雷达和闪电定位资料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造成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主要原因及部分预报指标。同时,对该对流云进行人工防雹作业情况进行了分析,可为今后人工防雹作业技术及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西藏高海拔地区主要农区的人工防雹作业技术水平亟待提高。通过统计分析西藏拉孜县1978—2020年共42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记录等资料,得到拉孜县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使用数字地形高程模型(DEM)配套进行地理和气象特征分析,发现拉孜县空中主要有两条水汽输送通道,冰雹多发地或冰雹移动路径均与此有关。根据内地人工防雹的成功经验结合高原气象特点,总结出拉孜县夏季冰雹云的先兆特征综合定性指标。将研究结果应用到拉孜县人工防雹作业站点布局和作业指挥,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冰雹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5.
冰雹是中纬度地区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多发生在春末到初秋,农作物生长旺季。世界各国农业每年受雹灾造成的损失达几十亿元之多。我国甘肃、山东、黑龙江等省,每年因雹灾损失近1亿公斤粮食,所以,开展人工防雹是发展国民经济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防雹的主要方式有"37"高炮防雹和火箭防雹。  相似文献   

16.
自2003年夏秋以来,我国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明显的旱情.气象部门利用适宜的天气条件,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用多种方式实施人工增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北方地区的人工防雹工作也取得了不小成绩."人工影响天气"所带来的趋利避害效应十分显著.不过,人们在欣喜之余,多少也有些担忧:将炮弹打上天空,或用飞机在云层上播撒化学物品,是否会给环境造成污染呢?  相似文献   

17.
科学研究证明,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效果在防雹作业保护区可减少受灾面积50%-80%;在增雨作业的炮点及其附近和下风方向可增加降雨200%-40%,随着科技的发展,各项技术不断提高完善,为此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本文针对黑龙江省龙镇农场的工作经验进行阐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自2003年夏秋以来,我国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明显的旱情。气象部门利用适宜的天气条件,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用多种方式实施人工增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北方地区的人工防雹工作也取得了不小成绩。“人工影响天气”所带来的趋利避害效应十分显著。不过,人们在欣喜之余,多少也有些担忧:将炮弹打上天空,或用飞机在云层上播撒化学物品,是否会给环境造成污染呢?  相似文献   

19.
激光粒度气象仪(Parsivel)是一种现代化的以激光为基础的光学测量系统。本文简要介绍了激光气象粒度仪(Parsivel)的仪器功能,数据传输以及软件功能模块;并借助激光气象粒度仪(Parsivel)在江西省人工增雨和人工防雹中成功应用的范例,探讨了激光粒度气象仪(Parsivel)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系统阐述了功率因数的基本概念无功补偿的意义。介绍了功率因数的人工补偿的方式,给出了补偿量计算公式。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