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大全真教门的奠基者——王玉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重阳创教至丘处机应召西行之间,即全真教由草创迈向鼎盛期间教史发展实情,王玉阳与马丹阳、丘处机两人在西北弘教事业遥相呼应,巩固山东全真教的大后方,为日后全真教在北方全面发展,以及马丹阳、丘处机返归山东后的弘教奠立坚实的基础.王玉阳在全真教初期发展的贡献,可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振兴五会,巩固教基;二、发展道观,推展教势;三、广结交游,宣扬教理;四、普行斋醮,救亡拔苦;五、神迹显化,方便度人.并通过他在朝廷的影响力,保护全真教度过危机,包括对关中祖庭的保护.一般研究全真教史之学者,很少有人将焦点集中于王玉阳之身上.然而,无论是从王玉阳的布教活动,以及其挽救全真教所面临之危机,在在都可显示出王玉阳在全真教中之地位与对全真教初期发展之贡献,是绝对不可轻忽的.  相似文献   

2.
丘处机是金末元初中国道教的里程碑人物,其修道经历在全真道诸子中独树一帜。丘处机曾数次登临崂山布道、题诗,以其道界名望和道教学识推动全真教传入崂山,对元代崂山道教的勃兴具有历史性贡献。丘处机高举三教合一的旗帜,融摄儒家和佛教思想,促进了中国传统道教的变革。丘处机对金、南宋和蒙元不同统治集团的情感取舍,是出于全真道的政治选择,统治者的扶持客观上刺激并促进了全真道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尹志平是宋末元初高道,丘处机去世后为全真教的掌教。在人性论和心性论中,尹志平结合儒家思想,为"全真"赋予了新的内涵;他以佛教的"空寂"来诠释道教的"清静",认为放弃对外物的追求、内心不受外界干扰即为"清静";他还运用儒释之说来阐述"有为"与"无为"相辅为用的关系。尹志平的三教合一论丰富了全真教的思想,进一步巩固了道教在当时社会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着重根据全真教史以及古今文士对《西游记》的研究述评,认为今本《西游记》的“祖本”《西游记(平话)》为全真教祖师丘处机弟子所撰,而且认为今本《西游记》的构思、撰写以及定稿,也离不开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全真教龙门派教徒,因此元、明两朝全真教徒应被视作《西游记》一书的首要作者。  相似文献   

5.
吴承恩并非《西游记》作者。宋元两代关于全真教领袖丘处机(长春)撰成《西游记(平话)》的三种记载,包括新发现的宋末碑文,是丘麾下陕西全真道士创作《西游记(平话)》并托名丘撰的确证。  相似文献   

6.
蒙元时期全真道在王屋山地区分布极广。马丹阳、丘处机、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等宗系弟子在王屋山均有流传,其中又以刘处玄系弟子最盛。这一时期,王屋山道教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在宋德芳的领导下刊刻《道藏》以及在王屋天坛和济源济渎庙所举行国家祭祀活动,前者提高了王屋山全真道众的道学文化水平,后者加强了王屋山道教与统治者及全真教上层的联系。通过这些活动,王屋山逐渐成为全真教活动的核心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7.
道教自其创立之初,其教义就有着深切的社会关怀;金元全真教继承了这一传统,主要体现在真行与教化禹个方面。全真教通过种种利国利民的举动,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赢得了民间和朝廷的双重肯定,缓和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吴承恩关非《西游记》作。宋未和元代关于全真教领袖丘处机(长春真人)撰成《西游记》的三种记载,包括新发现的宋末碑,是丘麾下陕西全真道士创作《西游记》祖稿即《西游记(平话)》并托名丘撰的确证。  相似文献   

9.
元代道教各教派自全真教丘处机起就与士人结下友好关系,形成了道士与士人结交并相互亲敬的优良传统.道教思想及其修炼方式不仅表现为元代道士专为宣传教义教旨的词中,也反映到部分寿词中,这充分表明了道教思想及其修炼方式对当时士人普遍而又深刻的影响.寿词中的道教意象实际上反映了一种人类集体无意识心理,即一种人类自原始时代就开始的因为生命苦短而祈盼长生的心理.道教及其偶像的产生就是人类为自己建立的一个可以让灵魂永远安放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花落道士家——论今本《西游记》的最后定稿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魔小说<西游记>之祖本<西游记(平话)>,系全真教创始人之一丘处机麾下华山道士中志经等人所撰,托名丘作.从明代道教秘史等若干方面可以认定,今本<西游记>的最后定稿人也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居于江苏茅山乾元观的全真龙门派道士闫希言(闫蓬头)师徒.因此,<西>书作者不是吴承恩,胡适和鲁迅对<西游记>作者的误判应被纠正.  相似文献   

11.
依据文献资料和社会考察,从全真教在王屋山的传播和发展、重建和修葺道教宫观、全真教与编纂《大元玄都宝藏》、全真道士与王屋山代祭和投龙简、高道辈出与皇室支持等五个方面,系统地论证了王屋山不仅是宋以前道教上清派活动的中心,而且也是金元以降全真教传播与发展的重镇。研究王屋山道教既有理论价值,也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吴承恩并非<西游记>作者.宋元两代关于全真教领袖丘处机(长春)撰成<西游记>的三种记载,包括新发现的宋末碑文,是丘麾下陕西全真教道士创作<西游记(平话)>并托名丘撰的确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成吉思汗召见道教全真派首领丘处机西行论道的历史背景及政治目的,论述了丘处机对成吉思汗的劝诫,客观地评价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古传《西游记》是全真教龙门派开创丘处机所撰。“五四”后,鲁迅胡适等新进学据清代非主流见解,依明代天启府志,推定吴承恩是唯一作,完全否定《西游记》与龙门派的关联,几乎成为定论,本在引述大量有关献的基础上,侧重从元初关中陇山道教化区有关史实分析出发,首次提出小说《西游记》的直接祖本《西<平话>》系丘祖高徒史志经弟子作,本建议今后应将其与吴并列为《西游记》之作,并可在陕新辟“《西游记》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15.
清代宗室词人奕绘喜欢阅渎道教典籍、游览道观、与全真道士交往听:琏讲经论道,其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诗词创作都深受全真教的影响。其“太素”之号、“天游阁”之室,正室去世后不再另娶,不重名利而喜好优游,重视精气神,追求清静之境,崇尚素朴之美等,都与全真教密切相关。奕绘信奉全真教与清代崇道之风有关,也与清朝贵族崇尚汉族传统文化、追求闲散人生有关,更与奕绘身体多病而希望通过修炼祛病强身、修心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在作者另一文提出全真教主丘处机门徒是《西游记》祖本《西游记(平话)》作者的前提下,本文又结合明代全真教秘史,通过对“华阳洞天主人”具体历史的分析,认为今本《西游记》的定稿人是明代万历年间江苏茅山的全真教龙门派道士,其中闰希言师徒的可能性极大。  相似文献   

17.
吴承恩并非《西游记》作者。宋元两代关于全真教领袖丘处机 (长春 )撰成《西游记》的三种记载 ,包括新发现的宋末碑文 ,是丘麾下陕西全真道士创作《西游记 (平话 )》并托名丘撰的确证  相似文献   

18.
胶东地区是全真教的发源地,蕴含着丰富的道教文化资源。本文从旅游的视角对胶东道教文化资源进行了分类,针对道教文化旅游开发中的问题,提出了注重开发道教思想、增强道教文化地方特色、开发道教养生旅游、设计以道教为主题的旅游线路等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丘处机西觐成吉思汗,开启了蒙汉文化交流互渗的大幕。丘处机不仅将道教传播到了西域,更是将中国传统文人的文学活动带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他在往来西域途中,用诗词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既保存了珍贵的史料,也给道教文学带来了新的面貌。在河中府,他与耶律楚材、王君玉等人唱和诗歌,营造出传统的中原文坛向西延伸的"极点"。  相似文献   

20.
日本学者太田辰夫、矶部彰和中野美代子等,在探求《西游记》定稿人与全真教教义及其道士的关系方面,进行了许多开拓性的研究。虽然,其中的一些论者限于一般道教知识而不太了解中国全真教地域性秘史,不太了解明代道教内部正一、全真两派的分歧斗争,但他们的开拓毕竟早于中国现当代论界数十年,应予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