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和再通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自制同轴导管选择性插入患侧输卵管口造影,近端阻塞者用导丝再通,远端阻塞者加压推注使粘连分离,并行通液治疗。结果 32例患者50支阻塞输卵管实施介入手术,42支再通成功,复通率84%(42/50),近端阻塞再通成功率为89.5%(34/38),远端阻塞再通成功率为66.7%(8/12),选择性插管成功率为98%(49/50)。术后随访例受孕,占21.9%(7/32)。结论 自制同轴导管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和再通术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有效方法,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2.
宫腔镜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爱珍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110-110,113
目的探讨宫腔镜对输卵管性不孕的诊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因输卵管阻塞导致的不孕症患者200例,一组84例进行输卵管通液治疗,一组116例利用宫腔镜进行输卵管插管介入治疗,术后随访受孕情况。结果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再通率达87%,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介入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简便、安全、准确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加口服桂枝茯苓胶囊及微波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A组(观察组)36例,行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加口服桂枝茯苓胶囊及微波治疗。B组(对照组)34例,单行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输卵管通畅度及妊娠率。结果治疗后3~6个月比较,A组症状、体征及妊娠率明显高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的输卵管通畅度(81.25%)高于B组(69.3%),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加口服桂枝茯苓胶囊及微波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提高妊娠率,改善输卵管通畅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方法和效果。方法:经输卵管碘油造影诊断输卵管阻塞的不孕症患者并在腹腔镜下证实的32例45条输卵管在腹腔镜下行输卵管外部粘连松解、造口术并联合宫腔镜行输卵管插管及加压通液术疏通输卵管。结果:32例中45条输卵管存在外部粘连及管腔内阻塞,全部实施输卵管粘连松解及插管通液,28条通液成功(成功率62.2%),随访最短1个月,最长2年,已有11例受孕(受孕率34.4%),其中宫内妊娠10例,输卵管妊娠1例。结论:宫腔镜及腹腔镜联合使用能安全有效地疏通输卵管内外粘连,提高成功率及减少输卵管插管损伤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李雪英 《中原医刊》2011,(7):102-103
目的探讨经阴道注水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THLPA)治疗不孕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8例盆腔粘连不孕症患者行THLPA,并于术中行输卵管染色通液术、宫腔镜检查与宫腔镜输卵管口插管通液术。结果5条输卵管近端周围少量薄膜粘连和4个卵巢盆壁致密粘连未松解,其他盆腔薄膜粘连均被松解。输卵管通畅性:32条输卵管近端阻塞者,通液术后19条(59%)被疏通,6条被部分疏通。术后(14.7±2.2)个月妊娠率为41.7%(10/24)。结论THPLA有效、安全、简便、经济,适用于经阴道注水腹腔镜检查中发现的薄膜粘连,尤其是轻度盆腔粘连不孕症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李广琪  李敬邦  贺洪德  陈毓秀  段炜  康军 《医学争鸣》2007,28(24):2272-2274
目的:研究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输卵管阻塞介入治疗不孕症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女性不孕症患者290例,年龄23~38岁,确诊为两侧或单侧输卵管的狭窄、粘连或闭塞,采用同轴导管系统,利用微导丝的物理机械作用和再通液的消炎、抗粘连等作用,疏通和治疗输卵管的狭窄、阻塞或粘连病变.术后抗炎及定期输卵管通液治疗.结果:插管成功率为92%,再通成功率为89.6%,无严重并发症.术后1a随访怀孕138例(47.5%).结论: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是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的一种微创有效的介入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阴道超声监测下子宫输卵管通液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3年3月于二师计划生育指导中心进行不孕治疗的患者308例为研究对象,在阴道超声监测下采用双氧水输卵管通液术进行治疗(最少1次,最多3次),对输卵管通畅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经过输卵管通液治疗后,尤其是经过多次通液治疗后,两侧通畅患者明显增加,两侧阻塞及部分通畅患者明显减少。术后随访1年,总受孕率高达72.73%,且在治疗继发性不孕症方面与原发性不孕症比较具有更好效果(P<0.05)。结论:阴道超声监测下的子宫输卵管通液术对不孕症的治疗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宫腔镜、腹腔镜检查,了解输卵管通畅情况,探讨引起不孕症的原因,以及内镜技术在女性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不孕妇女进行宫腔镜和腹腔镜检查及镜下通液检查,记录输卵管通畅情况。并予以相应治疗。结果以宫腔镜和腹腔镜下通液18例双侧通畅为对照标准,60例患者中,宫腔镜和腹腔镜下通液准确率为30.0%,输卵管通液检查准确率为65.0%,二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镜下通液与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准确率比较,宫腔镜和腹腔镜下通液21.7%(13/60),HSG 33.3%(20/60),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宫腔、腹腔炎症与不孕症有关,宫腔粘连、输卵管阻塞等仍为不孕症的主要原因,宫腔镜和腹腔镜的联合应用对不孕症患者的诊治效果非常理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疏通术对208例不孕症输卵管阻塞的诊治效果。方法2003年10月至2006年1月,对就诊的不孕症208例,进行输卵管造影,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后复查输卵管造影,记录输卵管疏通情况。结果208例原发不孕与继发不孕病例行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后输卵管通畅率56.73%,术前术后输卵管通畅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宫腔镜下行输卵管插管通液疏通术,对不孕症患者的诊治效果非常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不孕症的原因,对不孕症病人实施输卵管通液术的诊断治疗以观察通畅后的受孕情况。方法:对509例不孕症病人进行输卵管通液术,随机分两组加入不同药液自宫颈管注入,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对比2个疗程后的受孕率。结果:造成继发不孕的原因首位是人工流产刮宫术,其次是放置IUD,少数为盆腔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输卵管粘连有关,A组296例不孕症中经第二疗程卵管通畅218例(73.64%),半年受孕285例,受孕率达96.30%,B组213例不孕症中经第二疗程输卵管通畅92例(43.20%),半年受孕58例,受孕27.23%(P<0.01)有显差异,结论:通过输卵管通液术和加入不同药液防止输卵管术中痉挛,避免术后再次粘连及预防术中,术后感染是治疗不孕症,提高受孕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通管助孕方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输卵管阻塞性不孕73例,采用自拟通管助孕方治疗,随症加减,每日1剂,以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1~4个疗程,每1个疗程后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或通液术复查,每半年随访1次。[结果]本组73例,治愈45例(61.6%),显效10例(13.7%),好转15例(20.6%),无效3例(4.1%)。[结论]自拟通管助孕方随症加减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输卵管阻塞是女性不孕症最常见的发病原因,据文献报道,约78.8%的不孕症患者是由于输卵管阻塞造成的,以往采用口服中药配合输卵管通液治疗效果不甚满意。自2002年7月至今,我院在输卵管通液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21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症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对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生殖专科门诊就诊的62例不孕症患者、HSG检查提示输卵管不全梗阻者或经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阴性的间质部阻塞者实施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结果共插管及通液治疗输卵管103条,其中双侧和单侧输卵管梗阻56条,经治疗,术中证实通畅49条,不全梗阻3条,阻塞4条;不全梗阻47条,经治疗,术中证实通畅12条,不全梗阻35条。术后经阴道子宫输卵管连续造影检查,通畅者结果符合率98.0%,阻塞者结果符合率100.0%,不全梗阻者结果符合率69.2%。术后妊娠情况双侧或单侧输卵管梗阻45例,治疗后妊娠16例,妊娠率35.6%;双侧或单侧不全梗阻17例,治疗后妊娠3例,妊娠率17.6%。结论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对输卵管间质部阻塞或不全梗阻者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的输卵管通液治疗,对输卵管间质部阻塞的治疗效果优于不全梗阻,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及疏通术是诊断和治疗输卵管梗阻的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可作为输卵管性不孕的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近端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8例近端输卵管阻塞患者的,采用介入方法,先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证实输卵管近端阻塞,再行输卵管再通术。结果 128例患者有214条近端阻塞的输卵管,204条管腔获得再通,其中56条仅输卵管选择性造影(SSG)就获得了再通,占27.45%。其余均采用输卵管选择性造影(SSG)和再通术(FTR)获得再通,选择性插管成功率为99.07%,近端阻塞复通成功率为95.33%。结论 介入治疗近端输卵管阻塞,复通率高,安全有效,是治疗近端输卵管阻塞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黄早秀 《当代医学》2011,17(11):155-156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加中草药治疗输卵管近中端阻塞的疗效。方法对160例因输卵管阻塞引起不孕症患者分成两组,研究组80例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术后加服中草药水剂10d,每月一次,3月为一疗程.对照组80例只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每月一次,3月为一疗程。结果研究组中治愈64例,好转10例,无效6例;对照组治愈44例,好转13例,无效23例。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加中草药治疗输卵管近中端阻塞方法简便,疗效好,可作为输卵管近端阻塞患者的首选检查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申玉红 《中原医刊》2009,(18):40-41
目的探讨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6例不孕症患者行官腔镜检查,同时行输卵管插管通液,以观察宫腔形态、子宫内膜情况及输卵管通畅程度。结果宫腔镜下发现宫腔异常169例,占74.79%(169/226)。宫腔镜检查439条输卵管(单角子宫13例),输卵管通畅363条,输卵管不通畅76条,46条通而不畅,加压通液后通畅。结论宫腔镜检查既可以明确诊断宫腔内异常,又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是诊断治疗输卵管阻塞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短波结合中西药物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有效性。方法:对180例经子宫输卵管造影(HSG)诊断双侧输卵管通而不畅者123例,一侧阻塞一侧通而不畅者57例,原发不孕33例(18.3%),继发不孕95例(52.7%),采用两组方法治疗以观察妊娠率效果。随机选择观察组(超短波结合中西药物组)108例,对照组(输卵管通液组)72例。结果:对照组72例,治疗后6个月内妊娠21例,妊娠率28.17%,其中再次异位妊娠2例。观察组108例,治疗后6个月内妊娠49例,妊娠率45.38%,其中1例宫内及宫外(右侧输卵管)同时妊娠。两组妊娠率比较经χ^2统计,χ^2=4.773(P〈o.05)有显著性差异。附3例临床报告病例均为异位妊娠手术后病例,采用观察组治疗方法均获得成功妊娠并足月分娩,母婴健康。提示采用本组方法治疗可有效提高异位妊娠保留性输卵管手术后复通率。结论: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采用超短波结合中西药物综合治疗法优于单纯输卵管通液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东红  冯慧珍 《当代医学》2014,(30):159-160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配合温针灸加输卵管通液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人民医院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98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分为试验组(n=56)和对照组(n=42),其中试验组给予"自拟中药方内服+温针灸+输卵管通液"综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输卵管通液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29%,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配合温针灸加输卵管通液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效果显著,较单纯通液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解除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痛苦。方法:首先做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诊断为输卵管阻塞,再给予中药保留灌肠配伍输卵管通液。结果:输卵管通畅45例,有效率90%,妊娠20例,成功率40%。结论:中药保留灌肠配伍输卵管通液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效果显著,且具有安全、经济、方法简便、易于掌握等优点,基层医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灸疗加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灸疗加灌肠对输卯管阻塞的治疗作用。52例输卵管阻塞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灸疗加灌肠组30例;对照组22例,分别给予灸疗加灌肠和输卵管通液术的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灸疗加灌肠组治愈18例,治愈率60%,对照组治愈8例,治愈率36.3%,灸疗加灌肠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输卵管阻塞治疗方面,灸疗加灌肠组明显优于输卵管通液术组,为输卵管阻塞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