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神华布尔台煤矿设计生产能力20.0M t/a,是世界上一次设计、连续施工,单井设计生产能力最大的井工煤矿;配套地面同步设计的群矿型选煤厂31.0M t/a入选四矿来煤,该项目设计以优越的煤层赋存条件和良好的开采技术条件为基础,瞄准建设世界矿井领先水平的目标,集成国内外最先进的技术装备优势和生产管理经验,积极探索高科技、集约化、规模化矿井生产模式。文章介绍了布尔台煤矿的设计特点,对特大型矿井设计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山东能源临矿集团王楼煤矿,位于济宁市任城区喻屯镇境内,东临南阳湖区。矿井2004年9月开工建设,2007年7月1日正式投产,设计能力0.9Mt/a,核定生产能力1.3Mt/a。建有配套的选煤厂和专用煤码头,全矿员工1959人。王楼煤矿井田面积66.58平方公里,资源  相似文献   

3.
二矿选煤厂隶属于国阳新能股份有限公司,从2001年开始至2007年连续6年改造,生产能力由原设计能力4.35Mt/a提升到7.0Mt/a,主要环节系统达到8.0Mt/a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鄂庄煤矿是全国第一批建成的高产高效矿井之一,设计生产能力0.45Mt/a.自1992年建成至今,矿井生产能力已连续6年稳定在0.8Mt以上,2001年预计达到1Mt.鄂庄矿是一个自然条件较复杂的中型矿井,能够实现高产高效,成功的经验除了在矿井生产开拓布局,各生产系统的优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外,另一方面是在保证重点采煤队实现高产方面施行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新汶矿业集团协庄煤矿1958年建矿,1962年底投产,设计生产能力1.2Mt/a,1988年改扩建后净增生产能力0.6Mt/a,矿井有四个生产水平。开采水平多、运输战线长、现场条件复杂多变,成本居高不下,影响了矿井经济效益的提高。 1 创新成本管理机制 过去抓成本管理时,只强调领导重视,部门把关,强调关键环节的控制,虽然也将指标分解到各基层单位,但还是摆脱不掉“花了算”的局面,成本难以控制。为适应煤炭市场与矿井生产条件的变化,协庄矿不断创新成本管理,在企业内……  相似文献   

6.
<正>赵固二矿选煤厂原设计生产能力为1.8 Mt/a,服务年限55.5年,采用"跳汰分选+粗煤泥干扰床分选机(TBS)分选+煤泥浮选"联合洗选工艺。原煤破碎一直是选煤厂一个极其重要的生产环节,直接关系到选煤厂的各项生产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随着煤炭市场不断调整商品煤粒度结构,为适  相似文献   

7.
平煤股份二矿是平顶山矿区1957年10月投产开发的第一对矿井,原设计年生产能力0.6Mt/a。从2000年5月成功使用矿井主提升运输系统改造成果,实现了井下原煤皮带运输连续化,后来又通过优化矿井的生产、通风、排水、供电、轨道等系统,进一步提高了矿井的综合能力,为矿井百万吨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原煤产量大幅度提高到170Mt/a。  相似文献   

8.
1 资源开发现状   崖头煤矿位于新汶煤田泉沟二井田,1975年7月建矿,1979年11月投产,设计能力为0.21Mt/a,改扩建为0.3Mt/a,核定生产能力为0.35Mt/a,矿井设计服务年限35年.……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赵固一矿选煤厂针对矿井产能提升快而选煤厂设计能力仅有2.4 Mt/a的现状,通过科技创新和推行精细化管理,提高了选煤厂入选能力和经济效益,不仅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达产,而且产能和利润逐年提升。  相似文献   

10.
李梅 《选煤技术》2012,(6):82-85
随着霍州煤电集团公司煤矿资源整合工作的推进及矿井生产能力的加大,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集团公司决定对李雅庄矿选煤厂进行技术改造,以提高原煤处理能力。技术改造完成后李雅庄矿选煤厂生产能力将达到3.30 Mt/a,>50 mm粒级原煤采用重介浅槽预先排矸,50~0.3mm粒级原煤采用双给介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经初步估算,改造后该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张洪潮  靳钊 《煤炭学报》2011,36(5):885-888
依据煤炭产业自身特性,结合我国当前煤炭富集与产业发达地区发展现状,参考E-G指数设计思路,构建了煤炭产业聚集程度测度模型,并利用鄂尔多斯盆地煤炭产业1995-2008年相关数据验算其产业聚集度演变情况,结果显示:鄂尔多斯盆地煤炭产业聚集程度总体呈现一个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近年来煤炭市场需求的好转和政府对煤炭产业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所设计的煤炭产业聚集程度测度模型能较好反映煤炭产业聚集程度的客观变化趋势,是一种有效的煤炭产业聚集程度测度方法。  相似文献   

12.
黄岚 《中国煤炭》2021,(4):94-101
德国是世界第八大煤炭生产国、第九大煤炭消费国。目前德国的煤炭工业已逐渐步入关闭退出阶段。对1990年以来德国煤炭资源在能源系统中地位和作用、煤炭工业政策、煤炭消费与进口、煤炭生产、环保与安全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德国正在逐步取消硬煤开采补贴及关闭硬煤煤矿、淘汰褐煤电厂及退出燃煤发电、扶持采煤区转型,且煤炭生产量及进口量逐年下降,重视矿区的生态保护和土地复垦,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一直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目前,德国煤炭及电力企业正积极寻求转型机遇,在能源转型方面也面临许多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生产要求,按照节省投资和减少对现有生产系统影响原则,对刘家口选煤厂进行了技术改扩建,使其生产能力达到11.00Mt/a,完善了洗煤方法和车间工艺布置,改进了生产工艺流程,完成了主要工艺设备的选型与安装。改扩建后的系统具有块煤系统、末煤系统、末煤重介系统和螺旋系统的单独开启功能,可实现四种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洗煤厂的适应能力。生产实践表明,改扩建后系统不仅能够调整产品结构,减少产品水份,还能降低投资,达到了改扩建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4.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煤炭工业地位的空前提高,煤炭行业迅速发展。但在蓬勃发展的背后也有许多严峻的现实问题亟待解决。如煤矿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官煤勾结现象严重、煤矿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尤其是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使我国的安全生产状况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因此,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制建设,已成为当今法律界的一项重任。本文从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入手,通过对国内外煤矿安全生产法律现状的分析比较,提出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学武  张伟  李跃  王宁  任一鑫 《煤炭学报》2014,39(Z2):390-396
为解析中国煤炭矿区甲烷区域涌出因子,采用原煤产量法,以我国煤炭矿区甲烷排放为例,建立"产量-涌出量模型"。研究我国各个类型矿井的甲烷涌出系数,并根据矿区甲烷在不同区域的分布情况,在分类涌出系数的基础上计算出区域涌出因子。将原煤产量分布与分类涌出系数做矩阵运算,得到我国煤矿甲烷的27个区域涌出因子,计算并预测区域甲烷涌出量。  相似文献   

16.
针对云南富源县辖区内大量小型煤矿抽采的低浓度瓦斯未开展有效利用的问题,以区内某小型煤矿为背景,采用现场调研、分析归纳、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低浓度瓦斯发电项目展开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某小型煤矿低浓度瓦斯发电项目成功的关键是“瓦斯治理先行”理念主导下的气源保障综合技术体系。在气源得以保障的基础上,该小型煤矿低浓度瓦斯发电项目已经持续高效运行4年,每年创造经济收益约403.2万元,减排CO2约4.47万t;同时促进了煤矿瓦斯治理工作有效落实,提高了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保障了煤矿产量的达标。  相似文献   

17.
强辉 《煤炭工程》2012,(1):133-135
 我国是煤炭生产、消费大国,煤炭资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煤炭生产开发也面临着勘探程度低、开采技术条件复杂,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资源回收率低。因此,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对于煤炭工业及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查200多座大中型矿井相关设计,详细分析了资源损失的原因,总结了不同地区存在特点,并提出了提高资源回收率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8.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最常见的安全事故,严重危害煤矿的生产安全,必须建立煤与瓦斯突出实时诊断预警系统。云冈矿基于当前开采的7#和8#煤层地质实况,设计了KJ306型煤与瓦斯突出实时诊断系统,工业现场试验结果运行稳定可靠,可以实现安全信息管理及瓦斯灾害的预警功能,预警结果与矿井实际预测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9.
薛鹏燕 《煤炭技术》2005,24(10):3-4
乡镇煤矿是我国煤炭工业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同时它也构成了煤炭安全生产中最不稳定的领域。各种煤矿事故的发生可以归为环境、管理、物质和人为四因素及其相互关系。通过对乡镇煤矿企业引进危机管理的研究,针对煤矿事故,建立高效的危机预警系统和危机管理制度,从而有效地控制事故隐患,减少和杜绝煤矿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20.
曾庆刚 《选煤技术》2007,(4):132-134
绩效考核评价的方法众多,目标管理考评法在选煤企业有广泛的应用基础。文章提出了"纵深化目标管理"的绩效评价方法,设计了团队目标管理考核与个人目标管理考核相结合的绩效考核体系,使团队考核与个人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为选煤企业科学合理地搞好内部薪酬分配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