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川明参传统用种的效果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方案来比较探索不同来源川明参种子产生的种苗的优劣,以期找出较佳用种方案。对传统来源所用川明参种子进行常规考种,测量培育后种苗的数量及重量,并进行单因素重复统计分析,通过种苗优劣证明不同来源川明参种子的优劣,同时也可用种子的常规辨别手段确认种子的优劣。结果显示,去掉花苔的种根,符合栽植要求数量和重量均明显高于未去掉花苔的;二年生川明参的种子所产有效种根(去掉花苔)的数量极显著高于仿野生、野生,显著高于一年生;二年生川明参种子比其他来源种子长宽比例更小一些。提出以下建议:培育高产高效种根优选二年生川明参种子;田间管护时,必须打去花苔;购买川明参种子时,更应选取圆润饱满、裂开在一半以上的二年生种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药剂处理对川明参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分别用KMnO4(0.2%~1.0%)、赤霉素GA(100~500 mg/L)和6-苄基腺嘌呤6-BA(5~80 mg/L)对川明参种子进行12和24 h的浸泡处理,测定其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不同浓度的KMnO4、低浓度的GA及6-BA溶液对川明参种子萌发均有明显促进作用,但高浓度的6-BA却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总体效果顺序为:KMnO4GA6-BA,其中川明参种子采用浓度为0.6%的KMnO4溶液浸泡12 h处理效果最好,发芽率达42.71%,启动日和高峰日分别比对照提前23和26 d。[结论]3种药剂处理对川明参种子萌发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四川省大面积种植的川明参现已陆续出苗。川明参主产地阆中、金堂、苍溪、巴中近来雨水偏多,土壤湿度、气温适宜,杂草生长迅速,部分地块杂草危害较为严重,将影响川明参的正常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因此,川明参芽后化学除草已成为当前川明参田间管理的当务之急,刻不容缓。现将其化学除草技术及除草剂品种的选择和使用方法等简要介绍如下:一、选用高效安全的除草剂品种1.扑草净可湿性粉剂净作川明参  相似文献   

4.
<正>阆中市是中药材川明参原产地(2009年阆中川明参获国家农产品原产地地理标志认证),常年种植川明参3万亩左右。为解决粮、药争地矛盾,克服川明参连作"重茬地"产量低的不利影响,使川明参种植进入良性循环,尽量扩大川明参种植面积,阆中市农业局科  相似文献   

5.
为使读者和广大药农全面系统了解和掌握川明参的栽培技术,为川明参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现将川明参田间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川明参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良种繁殖与采种、选地整地、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内容。以期为川明参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川明参的产业结构,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川明参为原料,通过干燥试验、响应面优化调和试验,PVPP粘合试验和硬脂酸润滑试验优化川明参含片加工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真空冷冻干燥,川明参粉∶木糖醇=4∶1,7.5%蛋白糖,0.10%柠檬酸,20%PVPP的60%乙醇溶液为造粒粘合剂,2%硬脂酸镁为润滑剂,该条件下所得川明参含片酸甜适宜,润滑性较好,略有川明参的草药味。  相似文献   

8.
川明参属川产道地中药材,由于川明参具有多功能、多用途的作用,从而决定了它良好的市场前景。川明参在闪川省的成都、内江、资阳、达县、南充等市都有种植,主产区域在青白江、简阳、巴中等市区,产地中又以青白江云顶山和巴中渔溪一带栽培历史较长。而青白江云顶山一带生产的川明参,其特点是中心轴为菊花状(云顶山红星、红岩一带出产),成品粉质多,商品性好,质量优,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2010年,四川省内川明参各大产区在栽植川明参期间,种苗市场价在常年的基础上上涨了2—3倍,平均单价达到20元/kg,创历史最高记录。这不仅导致种植川明参的成本大幅增加,也直接影响该产业的发展。究其原因,除了面积和市场需求略有增加外,川明参留种田选择不当及田间管理和贮藏技术不到位,导致种子质量差、出苗率很低和长势不良是其主要原因。根据我们近几年的试验探索和总结大面积生产中药农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总结出了川明参留种及相关的配套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在四川省川明参产区,栽植及种子育苗的川明参目前已陆续出苗、齐苗,大多数田块出苗整齐,长势良好。但今年川明参栽植、育苗以来,雨日偏多,田间湿度大,杂草生长进程加快,部分田块已造成草害,食叶害虫也已抬头,成点、成块分布,大有成片蔓延之势,这些草害和虫害若不立即防控,势必对四川省今年川明参生产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构成严重威胁,乃至致命打击。  相似文献   

11.
川明参收挖期在生产上存在着很大争议.有人认为清明节前后为川明参收挖期,成都金堂甚至在3月中下旬就开始收挖.为解决川明参生产上此问题,笔者专门进行了川明参分期收挖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以供生产上参考. 一、试验基本情况 试验目的是通过不同时期收挖的产量品质结果,明确川明参何时收挖产量高、品质好,为生产上提供收挖期的依据;同时也通过不同收挖期的产量结果,说明川明参不同生长期肥大根生产膨大规律,为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出生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川明参在巴州区习惯称沙参,又名土人参。川明参属伞形科草本植物,疗效与保健功能与野生人参相似,是秦岭——大巴山南麓特有气候条件下多年生绿色植物,既是大宗中药材,又是高级营养保健品,曾是古代宫廷御用贡品,具有安胃养胃,润肠解毒,清利肺热,益肝明目,强筋补血气之功效,其药用价值在《本草纲目》中都有记载。因此,把川明参作为特色产品大力发展,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巴州区农产品知名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明党参、川明参都是我国特有的伞形科单种属植物。根据果实压扁程度,前者隶属于芹亚科美味芹族,后者隶属于芹亚科前胡族。因为二者在根、茎、叶等外部形态和生态习性上有相似之处,长期以来被混淆。本研究选取明党参和川明参2个居群,对其繁殖器官的花序、伞幅数、伞幅长度、果实数量、果棱、果体颜色、油管分布以及合生面等外部特征进行观察和测量,以期为明党参、川明参的分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川明参是中药材中药食两用的药材之一。在医药上用途广泛,用于补气养阴、益胃生津、润肺止咳,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由于其营养丰富,在人们生活中常直接食用,具有极高的食用保健价值,很受消费者欢迎。但在栽培上,川明参有着特殊的种植技术要求。在生产过程中,要完成两个不同的生长周期,即苗床生长周期(约1年)和大田生长周期(约8个月),苗床生长周期比大田生长周期要长1/3的时间。因此,培育壮苗种根,加强苗床生长周期的管理,确保出好苗、出壮根,  相似文献   

15.
川明参Peucedanun szechuanense T.F.Gao(MS)为伞型科多年生草本中药材,株高约50~100mm,全株无毛。根圆柱形,入土深,根皮粗糙,黄褐色,内部白色,最佳收获时期,一般在清明前采收。花为复伞花序,顶生;小花白色。双悬果卵状矩形,光滑具纵纹。  相似文献   

16.
川明参既可补气养阴、益胃生津、润肺止咳,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又因营养丰富,人民在生活中常直接食用,具有极高的食用保健价值。因此,川明参是中药材、中药食两用的药材,深受消费者欢迎。但在生产上,川明参对栽培有着特殊的技术要求。在生产过程中,要完成两个不同的生长周期,即苗床生长周期(约1年)和大田生长周期(约8个月),大田生长周期是苗床生长周期时间的2/3。  相似文献   

17.
川明参是我省药食两用的道地中药材品种之一.它不仅在医药上广泛应用于补气养阴、益胃生津、润肺止咳,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而且因富含多种维生素和1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以及丰富的矿物质和蛋白质,具有极高的食用保健价值.川明参的多功能、多用途决定了它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川明参垄作新模式及经济效益和作用机理,同时介绍了相关配套栽培技术。旨在为广大的川明参种植农户和从事开发川明参种植产业的专业合作社及龙头企业更新传统种植观念,创新种植模式,提高种植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大蒜与 3 种药用作物对烟草炭疽病菌的抑菌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烟草炭疽病是烟草苗期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大蒜、玄参、川明参、半夏等作物茎叶根系提取物、根系分泌物及其组合对烟草炭疽病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1)大蒜、玄参、川明参、半夏的茎叶和根系提取物对烟草炭疽病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提取物浓度增大而增强;大蒜抑菌活性最强,其茎叶和根系抑制率在0.50g/mL时均达到100%,玄参次之,茎叶抑制率在0.25g/mL时最高达58.40%,根系在0.5g/mL时最高(57.20%),川明参和半夏抑制率不高;大蒜鳞茎抑菌活性强于茎叶,玄参茎叶抑菌活性强于根系;川明参茎叶、根系提取物组合增益效应明显;2)大蒜、玄参、川明参、半夏根系分泌物对烟草炭疽病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随根系分泌物浓度增大而增强,抑菌强度由大到小为大蒜,玄参,川明参,半夏;3)提取物和根系分泌物组合的抑菌性,玄参、川明参介于提取物组合与根系分泌物之间,半夏略有降低.得出大蒜、玄参、川明参有防控烟草炭疽病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该实验通过MTT法观察丹参、川木香、菊花、川郁金、川黄柏、川佛手、川牛膝、川莪术、川明参、川续断、川麦冬、川白芷、川芎、杜仲、川党参和乌梅等16种四川产道地药材对体外培养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安全体积质量分数,并观察各种中药提取液对CEF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上各种药材的最大安全体积质量分数:川黄柏为3.907mg/L,丹参、川木香、川续断和川党参均为7.813mg/L,菊花为15.625mg/L,杜仲、川佛手、川麦冬、川芎和白芷均为31.25mg/L,川郁金、杜仲、川乌梅和川牛膝均为62.5mg/L,川明参为1 000mg/L.当川郁金在1.954~31.25mg/L,川牛膝在3.907~31.25mg/L,川明参在1.954~500mg/L,川续断在1.954~3.907mg/L,川麦冬在1.954~15.625mg/L,杜仲在1.954~31.25mg/L的体积质量分数范围内可显著促进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