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赵家梁煤矿大巷煤柱回收为研究背景,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和现场监测等方法,对大巷煤柱回收工作面覆岩破坏及应力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101工作面采空后,靠采空区侧保护煤柱应力峰值为5.12 MPa,距采空区7 m;3102工作面采空后,靠采空区侧保护煤柱应力峰值为5.2 MPa,距采空区8.5 m;大巷煤柱回收工作面回采完成后,保护煤柱上方应力分布呈马鞍形,两侧采空对大巷煤柱回收工作面影响较小。现场实测数据与物理相似模拟实验所得数据相符,验证了相似模拟实验用于类似问题研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柏新宇  王苗苗 《煤》2016,(4):16-19
针对因煤柱尺寸设计不合理造成支护效果不理想、煤炭资源浪费的现象,文章主要采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分析了不同煤柱宽度下围岩应力分布和位移变化规律,对综放工作面煤柱留设与支护进行改进,从根本上改善综放工作面煤柱留设情况,提高了巷道支护效果及工作面煤炭资源回收率。  相似文献   

3.
樊达  刘占军 《山西煤炭》1999,19(4):10-13
从工作面设计,采煤方法,巷道开拓,回煤皮设备的使用及回煤柱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分析了云冈矿盘区煤柱回收,边角煤合理开采及综采残留岙开采的成功经验,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不规则综采工作面伪斜回采时煤柱回采率低、工作面顶板维护难度大等难题,决定对不规则201煤柱回收工作面采用旋转回采工艺,及时调整工作面伪斜,提高工作面煤柱回采量1.4万t,保证了工作面回采安全。  相似文献   

5.
由于煤柱工作面较短,当采用综放采煤工艺回收厚煤层时,工作面端头不进行放煤,造成煤柱工作面的煤炭回收率很低,为了减小煤柱工作面的顶煤损失,本文以王庄煤矿42M2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利用PFC2D模拟了不同放煤方式对顶煤回收率的影响,找到最佳放煤方式。同时,对采煤工序实测提出优化方案,形成煤柱工作面的高效回采技术,为类似工作面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韩留生 《中国煤炭》2002,28(10):37-38
简要介绍了平煤十二矿残煤工作面概况,采用综采回收煤柱的背景,综采工作面设备选型情况,以及实施综采后的效果,指出了用综采回收残煤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采煤工作面普遍采用留设区段煤柱的方法进行开采,煤柱宽度一般为8~12m。工作面开采后,区段煤柱成了不可再回收资源丢在老空区内,原巷道煤帮支护所用锚杆也一并被遗弃掉。为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加大煤帮锚杆的回收复用力度,良庄矿在4412工作面进行了工作面上下巷区段煤柱扩帮带采、锚杆回收、煤矸分离回填技术工艺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根据晋城煤业集团凤凰山煤矿2309回收煤柱(上)工作面的实际情况,对残留煤柱回收过程中巷道支护形式的设计进行了分析,采用锚杆补强铁棚支护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9.
连掘机煤柱回收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军 《煤炭工程》2007,(4):45-47
针对寺河煤矿高瓦斯、高应力的特点,对工作面间煤柱和边角煤柱的回收技术进行了探讨。认为可采用连掘机布置短壁工作面进行煤柱回收,以保证煤柱回采的安全、可靠。该技术为延长矿井服务年限、保证安全生产、提高资源回采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的残留煤柱回收方法存在资源回收率低、材料成本高,工人劳动强度大及安全系数不高等弊端,提出了利用组合悬移支架回收煤柱的工艺流程,并进行试验。试验表明:该工艺有效加强了工作面的支护强度,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面的单产和机械化程度,是一种残余煤安全高效回收技术途径,对衰老矿井残余煤柱的回收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