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热喷涂涂层的制备方法有许多。其中火焰喷涂和电弧喷涂是比较常用的方法。本文通过对镍铝火焰与电弧喷涂合金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的比较,阐述了电弧喷涂涂层结合强度,硬度,热疲劳寿命均比火焰喷涂涂层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弧喷涂的方法,在N80套管壁喷涂铝涂层。使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并计算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采用称重法测定涂层孔隙率的方法,研究了试件表面粗糙度、喷涂电压和喷涂距离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试件表面粗糙度在55~65μm之间,喷涂电压34V,喷涂距离160mm,空气压力0.5MPa,喷涂电流120A,可获得性能较为理想的铝涂层。  相似文献   

3.
铁基电弧喷涂铝层的高频感应重熔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高频感应重熔工艺对铁基电弧喷涂铝层进行处理。分析了工作电流、感应时间对涂层组织的影响,并做出了感应重熔过程中平均功率和温度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铁基电弧喷涂铝层的重熔先从界面开始,然后向表层推进,处理后的喷涂层与基体之间形成了铁铝金属间化合物,达到了冶金结合,当感应电流为300A,感应时间为35s时,所获得的重熔涂层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4.
使用耐热防蚀涂层是电弧炉熔炼金属时,节约石墨电极的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方法。在电极侧表面喷涂多层含铝量高(>75%)的易熔涂层的做法,得到普遍推广。此种涂层的内层是利用压缩空气喷涂的熔融铝,喷涂后进行短时间的电弧处理。保护层的使用效果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与涂层材料的结合强度。本文要探讨的问题是,铝涂层在喷涂及电弧处理时与石墨敷底层结合的结构与机理。用ЭТОА号电极石墨作敷底层。铝层是利用线绕的电弧金属喷枪喷涂,操作参数为:敷底层t=100℃;喷涂距离120毫米;喷铝层厚度0.12毫米。冷却到室温后,喷铝层在1350、1500、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电缆桥架电弧喷涂的工艺流程,包括:桥架焊缝处理-表面喷砂处理-电弧喷锌-涂层封闭-检查-成品.讨论了各工序的特点和要求.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电弧喷涂技术的原理和发展概况,并对电弧喷涂长效防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在长效防腐涂层的工业应用中,通常采用电弧喷涂进行大面积喷涂,采用火焰喷涂进行局部的修补。电弧喷涂涂层对钢铁构件的防护作用主要基于物理覆盖作用和牺牲阳极作用的联合保护。在我国的石油化工行业中有着很大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7.
马卉  李友芬 《硅酸盐通报》2010,29(4):956-960
以九水合硝酸铝(Al(NO3)3·9H2O)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主要原料,氧化硼(B2O3)为助熔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提拉浸渍法在不锈钢基片上制备莫来石涂层.分别研究了溶胶加热时间、溶胶浓度、热处理的升温速率、灼烧温度对涂层的影响.通过FT-IR和TG-DSC分析了莫来石前驱体的结构和热处理过程的成分变化,利用体视显微镜观察涂层形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溶胶-凝胶法,当溶胶加热时间为7 h,溶胶浓度0.094×10-3 mol/mL和0.117×10-3 mol/mL之间,3 ℃/min升温速率下可得到完好、致密、无裂纹的莫来石前驱体陶瓷膜的涂层,热震性实验表明在950 ℃灼烧的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较好.  相似文献   

8.
火力发电厂锅炉水冷壁管高温腐蚀和磨损的机理复杂,它与炉膛火焰温度、燃煤的含硫量、烟气与灰分颗粒的冲蚀密切相关。文章针对岱海电厂一、二期锅炉水冷壁采用超音速电弧喷涂,积极采用电喷涂技术是火电厂锅炉水冷壁高温防腐耐磨涂层最可靠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研究锡槽中降温速率对浮法硼硅酸盐玻璃下表面渗锡的影响.采用不同降温速率制备浮法硼硅酸盐玻璃,用电子探针测试浮法硼硅酸盐玻璃在1 250~650℃温度范围内不同降温速率情况下表面渗锡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浮法成形过程中硼硅酸盐玻璃渗锡的深度可达到40.0μm左右,并且在1 050℃以上的高温段锡离子以深度方向扩散为主,在1 050℃以下的低温阶段锡离子主要在玻璃的近表面富集.随着时间的延长浮法硼硅酸盐玻璃近表面的渗锡量增加,而深度大于7.0μm以上的内部的渗锡量不会由于时间的延长而累加,只与温度有关.在浮法成形过程中渗锡曲线会在1 050℃左右,距玻璃表面15.0μm处出现卫星峰,但最终在低温时该卫星峰会由于逆扩散而消失.  相似文献   

10.
五、涂层工艺1、热喷涂法a、离线热喷涂法:七十年代后期,西德和日本专利先后公布了热喷涂工艺.西德先将玻璃加热到大于400℃,然后喷涂以Al_2O_3为主,含Cr、Co、Ni或Ti等氧化物的乙酰丙酮酸盐溶液,以制备热反射玻璃.日本先将玻璃加热到550℃,然后喷涂含Cr、Fe、Pd的乙酰丙酮酸盐和CH_2O_3溶液,以制备热反射玻璃.1979年,英国在制备烤箱门时,也采用  相似文献   

11.
等离子喷涂硅灰石涂层结构和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Ti-6Al-4V基体上制备了硅灰石涂层,利用SEM和XRD分析技术对涂层的形貌,结构和相组成进行了研究,按ASTMC-633标准对涂层的结合强度也进行了测试,将涂层试样浸泡于模拟体液中以评估其生物活性,利用SEM及配备的能谱仪(EDS),XRD和IR对浸泡后涂层表面产物的形貌,结构和相组成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等离子喷涂硅灰石涂层具有粗糙的表面和层状结构,涂层内部存在一些气孔和微裂纹,涂层的主晶相是三斜晶系硅灰口,也存在玻璃相,硅灰石涂层和Ti-6Al-4V基体热膨胀系数相近,因此涂层和T-6Al-4V基体具有较高的结合强度,其值可达约39MPa,模拟体液浸泡试验显示,硅灰石涂层表面能形成含有碳酸根的羟基磷灰石层,这表明硅灰石涂层会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可作为生物活性涂层的候选材料。  相似文献   

12.
采用激光等离子喷涂技术在已失效的高温球阀基体材料上制备Al2O3-TiO2与WC-Co金属陶瓷涂层,在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涂层的耐磨粒磨损性能进行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对涂层的显微组织结构、磨损表面及其相组进行分析,并采用维氏显微硬度计、WE-50型液压拉伸验机和箱式电热炉对涂层的显微硬度、结合强度及抗热震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Al2O3-TiO2金属陶瓷涂层的综合性能最好,可以用于失效高温球阀的再制造.  相似文献   

13.
陈辉  陈琦  王宏 《现代技术陶瓷》2005,26(1):8-10,29
就制备Al2O3-3TiO2纳米陶瓷涂层的热喷涂系统热源,焰流速度和纳米陶瓷棒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采用低温、高速、强力、纳米陶瓷棒制备纳米陶瓷涂层的热喷涂工艺。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陶瓷涂层中的通孔问题,把复合材料与梯度材料的主应用到陶瓷涂层,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Q235钢表面形成Ni/Al-13wt%TiO2/Al2O3梯度复合陶瓷涂层,对其在沸腾的5%H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i/Al-13wt%TiO2/Al2O3梯度复合陶瓷涂层中的通孔率较单一层Al2O3陶瓷涂层显著降低,带有该梯度复合陶瓷涂层试样的耐蚀性明显提高,该涂层腐蚀14天仍未出现鼓泡削落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不同材料涂层/基体界面应力的有限元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涂层 /基体结合强度是衡量喷涂质量的关键指标。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涂层 /基体剪切结合强度的测定方法进行了力学分析 ,着重讨论了涂层 /基体交界面上的应力分布。然后 ,在此基础上 ,针对 3种不同涂层材料 (Al2 O3、Al、Cr3C2 / Ni- Cr) ,对涂层 -基体交界面进行了应力分析 ,比较了不同的涂层材料性能对涂层 /基体剪切结合强度的影响 ,给实际喷涂工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在镍基高温合金基体上制备了纳米氧化锆涂层.运用扫描电镜对涂层显微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同时测试了涂层的显微硬度、结合强度扣热震性能.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锆涂层由完全融化区和部分融化区组成,孔隙率约为7%,显微硬度为655.81 HV,结合强度为54.37 MPa,在1 000℃下,可承受40次热循环,涂层无明显脱落现象.  相似文献   

17.
激光重熔NiCrAlY涂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空气等离子喷涂技术(APS)将NiCrAlY粉末作为粘结层材料喷涂在IN718镍基合金上,再用5 kW CO2连续激光器对其进行激光重熔处理,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X)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等离子喷涂层和激光重熔层的微观组织与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应用优化激光重熔工艺进行重熔后,涂层...  相似文献   

18.
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X70管线钢表面喷涂Cr_2O_3复合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维氏硬度计、划痕仪、电化学工作站等方法表征了涂层相关特征与性能。结果表明,相成分主要是Cr_2O_3和TiO_2,硬度可达4.928GPa,结合力可达46.15N,粘结层+陶瓷层试样腐蚀速率显著降低,对基体有很好的耐蚀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A 100 mT magnetic field was introduced during the plasma spraying of hydroxyapatite (HA) coating on Ti6Al4V substr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magnetic field on the microstructure, bonding strength, and bioactivity of the coating was investigated. Compared with as-sprayed coating, the coating sprayed under a magnetic field showed fewer porosity and microcracks and a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bsolute value of the residual stress. The bonding strength of the coating sprayed under a magnetic field was approximately 173.6 % greater than as-sprayed coating. With increasing time in simulated body fluid, the width of microcracks on the surface of both coatings first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The widths of microcracks on the coating sprayed under a magnetic field were much smaller than as-sprayed coating. During spraying process, the magnetic field would enhance the wetting and flowing ability of the HA molten droplets, prolonging their cooling, which affects the microstructure and bioactivity of the coating.  相似文献   

20.
树脂基复合材料因其耐热性和耐冲蚀磨损性能比较低,限制其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本文针对当前树脂基复合材料特点,对其防护涂层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探讨了不同涂层的应用特点并且提出树脂基复合材料防护涂层性能的研究方向,通过降低喷涂过程中基体表面温度,提高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创新喷涂工艺,改良喷涂材料,进而解决其喷涂工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