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调控NF-κB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κB, NF-κB) 是真核细胞内广泛存在的一种转录因子,在免疫、炎症、肿瘤等众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很多对NF-κB相关疾病具有显著疗效的中药都表现出对NF-κB的活性抑制作用,通过在细胞及分子水平上对中药的作用机理分析表明,中药中确实存在着一些活性成分,能够在细胞或分子水平上调节NF-κB的活性,发挥治疗的作用.因此,提示中药可作为筛选NF-κB活性抑制药物的天然资源库,从中筛选NF-κB活性抑制药物是可行的.本文对具有NF-κB活性抑制作用的中药提取物、单体中药、单味中药和中药复方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Wnt信号通路在骨细胞的成熟、分化和凋亡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通过调控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从而达到骨代谢的动态平衡。Wnt通路激活不足或过度激活均参与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核因子κB(NF-κB)是一种具有多向性调节作用的转录因子,参与细胞的生长、发育、凋亡等多种生理功能。如果NF-κB通路被不适当的活化,则可导致多种自身免疫和炎症性疾病,这其中就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Dvl蛋白是Wnt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有研究发现其也参与NF-κB通路的调控。因此,通过对Dvl蛋白交叉调控Wnt和NF-κB通路的研究,有可能为我们提供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新的药物靶点。  相似文献   

3.
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过程中,炎症反应扮演着关键性角色。IKK/NF-κB作为炎症中一个至关重要的信号通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展过程。本文综述了IKK/NF-κB通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作用,机制和相关药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藏药臭蚤草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筛选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活性部位,初步探讨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机制。方法以牛Ⅱ型胶原与弗氏不完全佐剂建立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CIA)模型。观察臭蚤草总提物、大孔树脂不同浓度乙醇洗脱部位及雷公藤多苷(GTW)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足肿胀度的影响,检测大鼠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类风湿性因子(RF)的含量,借助滑膜组织病理学验证臭蚤草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利用Western blot法探究臭蚤草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中MAPK/p38/NF-κB、TLR4/NF-κB炎症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臭蚤草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臭蚤草总提取物和大孔树脂60%乙醇洗脱部位能够明显降低CIA大鼠关节肿胀度;有效改善大鼠滑膜的病理变化,并明显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中大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类风湿性因子(RF)水平;明显降低滑膜组织中(TLR4、NF-κB、Myd88、p-p38、p-IκBα、iNOS等)相关炎症蛋白的表达。结论(1)臭蚤草可以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关节炎症症状,且臭蚤草60%乙醇洗脱部位为臭蚤草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活性部位;(2)臭蚤草总提物及不同极性提取物能抑制MAPK/p38/NF-κB、TLR4/NF-κB信号通路缓解CIA大鼠的关节炎症状。  相似文献   

5.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的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目前始终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与方法。本文从HMGB1-TLR4的结构、相关因子(TNF-α、IL-1β、IL-6等)与功能(调节NF-κB、激活MAPK等)分析得知,HMGB1-TLR4主要是通过活化HSC和MAPK,并增强NF-κB的促炎因子释放作用而加重HF。故此认为,通过调控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 Toll 样受体 4(TLR4)信号通路对于减轻HF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尽管在现有HMGB1-TLR4调控物中(如TLR4抗体、NF-κB抑制剂,中药汤剂柴芪益肝方、中成药三草颗粒、单味中药黄芪等),其抗HF作用未达到临床期望值,但以HMGB1-TLR4信号通路为路径,筛选抗HF先导化合物(尤其是多成分多靶位互补效应的中药)仍然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述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RA)药效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方法:以"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类风湿关节炎""中药单体""滑膜细胞""Arthritis""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为关键词,组合检索2006年1月-2015年10月在Pub Med、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中对FLS原代培养及其在RA治疗机制研究中的应用文献进行总结和归纳。结果:共查阅到相关文献68篇,其中有效文献32篇。FLS原代培养成功率较高,培养方法多样且日趋完善,在RA的治疗机制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中药及化学合成药、激酶抑制剂等可通过NF-κB、Akt等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因子或相关蛋白基因从而达到治疗RA的目的。结论:FLS体外试验在RA相关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治疗药物如中药及化学合成药、激酶抑制剂通过细胞分子水平研究在信号通路的介导下都对RA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NF-kB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因子 κB(NF- κB)是能调节多种炎症和免疫基因表达的一种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 ,它在胞浆内与 NF- κB抑制蛋白 (IκB)结合呈非活性状态 ,一旦被病毒、氧化剂、炎症细胞因子等刺激剂激活后便与 IκB解离而转入核内与特异的启动子结合 ,从而调控基因的表达。 NF-κB过度激活与许多病理现象有关 ,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哮喘、艾滋病、动脉粥样硬化、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而 NF-κB被抑制则与癌症、免疫细胞发育不全、细胞生长延迟等有关。因此 ,针对 NF-κB活性的激活与抑制 ,从不同环节去寻找药物用于治疗和预防与 NF- κB有关的疾病 ,是当前药物研究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以滑膜炎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炎性细胞因子和破骨细胞刺激滑膜组织增生、炎症反应、骨质破坏及关节功能障碍等,在RA的致病因素中占据关键位置。本文对中药单体及其提取物、中药复方及制剂、中药配伍,以及中医治疗通过调控骨保护蛋白(osteoprotegerin,OPG)/NF-κB受体激活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RANK)/NF-κB配体激活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 RANKL)信号通路干预RA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结果表明,中药中的有效分子机制不同,但是可以起到调控信号通路的作用,刺激成骨细胞活性,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减少破骨细胞分化,从而防治RA,为中医药多靶点、多途径治疗RA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研究西瑞香素作为一种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的中药成分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从BALB/c小鼠骨髓中分离获得骨髓单核细胞,使用GST-rRANKL诱导形成破骨细胞并分为3组:对照组、RANKL诱导组和RANKL+西瑞香素组,采用TRAcP染色评估西瑞香素对破骨细胞成熟与融合的影响,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破骨细胞相关表型蛋白和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蛋白,构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转录因子NF-κB活性。结果:西瑞香素能够显著抑制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形成,抑制RANKL刺激后的Acp5、V-ATPase-d2和CTSK的转录水平,并抑制与破骨细胞分化密切相关的两个转录因子NFATc-1和c-Fos的表达量。西瑞香素能促进IκB-α的表达,从而抑制NF-κB活性。结论:西瑞香素通过促进IκB-α的表达,抑制NF-κB活性,使破骨细胞分化相关的关键转录因子NFATc-1和c-Fos的表达量下调,从而通过抑制NF-κB途径发挥抑制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药在治疗骨折愈合过程中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对于具有复杂病理机制的骨折具有较好的治疗优势和潜力。笔者对中药单体成分及复方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归纳,发现内脂素A、葛根素等可通过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续骨丹、固本增骨方等可通过激活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信号通路,黄芩苷、牛膝多糖等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芹菜素、三七皂苷等可通过激活核因子κB(NF-κB)受体激活蛋白/NF-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护骨因子(RANK/RANKL/OPG)信号通路,活血接骨复方胶囊、健骨颗粒等可通过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淫羊藿苷等可通过激活Notch信号通路,桃红四物汤、藏红花素等可通过激活Hippo信号通路,酸枣仁皂苷A、蛇床子素等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发挥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与A20结合的核因子κB抑制蛋白1(A20 binding inhibitor of NF-κB activation,ABIN1)是近年来研究发现的一个新泛素结合蛋白。最初的研究表明,ABIN1通过结合锌指结构蛋白A20在NF-κB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目前发现,ABIN1在过表达的条件下能抑制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脂多糖、表皮生长因子等诱导的NF-κB的活性,从而发挥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因此,以ABIN1为新靶点调节NF-κB活性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就ABIN1蛋白结构、功能及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甘草及甘草酸类成分有抗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人巨细胞病毒等呼吸道病毒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病毒的蛋白合成,导致病毒复制受阻;改善免疫调控,上调一氧化氮表达,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炎症反应,保护宿主有关。甘草及甘草酸类成分有止咳祛痰、平喘及肺保护和抗肺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和IκB-α的表达,阻滞ERK/NF-κB信号通路,又能与高迁移率属蛋白B1(HMGB1)结合直接抑制HMGB1的化学趋化和促有丝分裂的活性,抑制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杯状细胞增生和黏蛋白过表达,以及上调水通道蛋白表达,减轻炎症反应;通过阻滞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保护肺上皮细胞;通过阻滞IL-17/TGFβ1/Smad信号通路,抑制胶原合成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减轻肺纤维化形成;也可通过上调Smad7的表达,抑制气道重塑,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构建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报告基因模型后,研究竹节香附素A(RDA)抗炎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以p NF-kappa B-Luc(p NF-κB-Luc)、pr L-tk质粒转染RAW 264.7细胞,脂多糖(LPS)为激活剂,构建靶向NF-κB通路的报告基因模型,RDA和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分别给药验证模型。空白组给予空白培养基,模型组给予含LPS的培养基,对照组给予含PDTC的培养基,实验组给予含RDA的培养基。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RDA对细胞蛋白p65和IκBα表达的影响。结果当LPS浓度为10μg·m L^(-1),转染试剂量为2μL时,成功构建靶向NF-κB通路的报告基因模型。RDA能够降低转染后细胞内p65和IκBα亚基的磷酸化,显著抑制NF-κB信号通路。结论本文构建的模型具有快速、稳定、特异、高通量等特点,可用于抗炎活性成分筛选,确认RDA的抗炎机制与NF-κB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系统药理学方法探索中药方剂银莱汤治疗小儿肺炎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检索银莱汤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靶点预测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分析银莱汤发挥药理作用的关键蛋白,进一步分析蛋白功能和富集通路,然后采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通路”模型,得到关键靶点后通过动物实验进行初步验证。结果:银莱汤中34种成分与31个关键靶点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主要涉及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相互作用、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类风湿性关节炎通路、Th17细胞分化、肠道免疫反应、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哮喘通路和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等,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银莱汤对小鼠肺部炎症模型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银莱汤可以通过调控免疫反应、干预相关疾病通路等方式实现治疗小儿肺炎的作用,体现了银莱汤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药房》2019,(5):717-720
目的:综述锶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骨质疏松症机制""锶""骨细胞""雷奈酸锶""Osteoporosis""Strontium""Strontium Ranelate"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5-2018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锶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及含锶的药物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978篇,其中有效文献38篇。锶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包括结合钙离子敏感受体、上调转化生长因子水平、调节成骨相关标志物表达等促进骨细胞形成;调节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RANK/RANKL/OPG)信号通路、调节κB抑制蛋白α(IκBα)等抑制破骨细胞分化;诱导间充质干细胞(MSCs)表达成骨相关基因、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MSCs成骨分化;改善骨的微观结构,增强骨强度。临床常用含锶药物为雷奈酸锶,其具有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双重作用,与其他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相比,雷奈酸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青藤碱是从药材青风藤的根和茎分离出的生物碱类有效活性成分,青风藤和青藤碱均广泛用于痛风性关节炎等炎性关节炎的治疗。本文主要阐述近年来青藤碱发挥抗炎镇痛药理作用的机制,青藤碱通过调控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抑制炎症因子的分泌、调控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ALP3)的表达抑制促炎因子的分泌、调控Toll样受体(TLR)/抑制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以及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和抑制炎症反应等多种途径发挥抗炎药理作用,通过调控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2α(CaMK2α)-酸敏感离子通道3(ASIC3)-NLRP3信号通路、p38 MAPK信号通路及非受体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信号通路发挥镇痛药理作用。本文就近年青藤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理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青藤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基于系统药理学方法研究雷公藤配伍甘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平台(TCMSP)数据库和文献搜索,建立雷公藤配伍甘草化学成分库。运用DRAR-CPI、中医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等在线预测网站,预测成分靶标,并与疾病靶标取交集得到雷公藤配伍甘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靶标。通过作用靶标反向筛选潜在活性成分,并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分析手段对活性成分进行验证。利用GeneMANIA数据库搜索间接靶标并利用蛋白互作筛选关键靶标,采用分子对接技术(SystemsDock)对潜在活性成分和关键靶标进行匹配,验证前期靶标筛选的可靠性以及反向药效团匹配的正确性。通过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KEGG)生物学注释分析关键作用通路,探讨雷公藤配伍甘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机制。结果 共得到33个化学成分和47个潜在靶标,其中32个成分31个靶标和35条通路与药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密切关系,主要涉及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白介素(IL)-17信号通路、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等炎症通路以及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等与免疫相关的通路。结论 雷公藤配伍甘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通过炎症与免疫调节等多条途径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咖啡酸苯乙酯(CAPE)是源于蜂胶的小分子化合物,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肿瘤和抗氧化等作用,是NF-κB信号通路的特异性抑制剂,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CAPE抑制多种介质诱导的NF-κB通路活化,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等促炎因子的浓度,其机制涉及阻滞p65核转录、抑制NF-κB与DNA结合等。本综述主要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关于CAPE基于NF-κB通路的抗炎免疫和抗肿瘤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以期对该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陈思颖  龚国清 《药学研究》2016,35(6):357-360
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过程中,炎症反应扮演着关键性角色。IKK/NF -κB 作为炎症中一个至关重要的信号通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展过程。本文综述了 IKK/NF -κB 通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作用,机制和相关药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丹参酮ⅡA是传统中药丹参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经现代研究证实具有抗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损伤作用。本文通过检索文献,梳理近年来丹参酮ⅡA作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损伤的信号通路及其作用机制,发现丹参酮ⅡA可通过调控PI3K/Akt/mTOR、Nrf2、NF-κB、NLRP3、MAPK等多条信号通路,抑制IL-6、IL-8、TNF-α等关键炎性因子的活性和释放、上调神经元特异性结构蛋白表达、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增殖,发挥抗神经炎症、氧化应激、神经元凋亡等作用,从而减轻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细胞的损伤,显示出多靶点、多途径、多层次和交互性的机制特点。基于此,本文对丹参酮ⅡA干预上述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的神经保护机制进行了简要综述,以期为丹参酮ⅡA的临床应用和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