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利用DTMF信号传输监控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讨论借助电话线路进行监控数据的远程实时传输.使用这种传输方式构建的数据传输监控系统可以作为大型远动系统的辅助系统进行实施.数据传输监控系统由被监控设备、被控端、主控端和计算机组成.被监控设备需要传输的监控数据由被控端单片机Atmega8接收,储存在E2PROM中延时发送或直接通过MT8888调制为双音多频(DTMF)信号进行发送;主控端MT8888实现数据的接收和解码,主控端的单片机Atmega8接收解码信号后,上传到计算机进行处理,其处理结果反传至被监控设备完成闭环控制.论述了系统的被控端和主控端的设计,给出了软件流程图.系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正参数,可利用被监控端的Atmega8将控制逻辑前移,在被控端完成闭环控制.  相似文献   

2.
以非制式冷红外焦平面技术为基础的非制冷式热成像仪以其价格低、体积小的优势,在非接触式测温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市面上的热成像仪对温差的识别非常敏感,但是无法通过从热成像仪获得的电信号数据得知目标的具体温度。而能够进行非接触式测温的成品热成像仪不仅价格高昂,而且保密的封装使得二次开发的难度较大。基于以上问题,本文搭建基于FPGA和MATALB的热成像系统,得到了一种温度检测算法的获取方法。通过该实验方法来取得由电信号转换为具体温度的算法及其关键系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温度算法的误差较小,在温度测量预警系统有较强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3.
龙东川  雷霆  钟力强  王柯 《广东电力》2022,35(3):108-115
针对现有电气屏柜温度监测系统的劣势,设计了非接触式柜内设备状态监测系统.该系统根据站内屏柜的电气设备分布建立设备台账树,综合考虑非接触式红外设备的布置,并根据电气设备的不同自定义测温规则.通过建立设备台账树与红外设备、台账树与测温规则的多重映射关系,由点到面辐射所有开关柜内设备.研究红外图像的测温规则温度矩阵的获取及最...  相似文献   

4.
便携式CMOS辐射测温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设计了基于ARM嵌入式系统的CMOS非接触式测温系统,讨论了基于彩色CMOS的火焰温度测量方法,用多K值标定法取代了单K值标定测温方法,并将多K值标定测温方法在ARM嵌入式系统上实现。验证了多K值标定测温方法方便可行,精确度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对电力设备进行远程、实时在线温度监测,提出了基于超声测距温度补偿原理的红外在线监测系统方案。系统采用两个步进电机搭建了使红外测温探头运动的云台机械结构,在水平方向步进电机做350°的旋转,在垂直俯仰方向做150?°的旋转,实现对空间监测点的扫描功能;采用高减速比的步进电机和细分驱动技术,提高系统的定位精度,实验表明定位分辨率达到0.004°;采用超声波测量红外测温仪到监测点的距离,为温度测量值的距离修正打下基础。系统采用非接触式红外多点测温,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对提高电力设备运行可靠性与稳定性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宋诚  李文志  鲁杨  张欢 《江苏电器》2022,(3):42-45,49
针对小区内密集型母线槽与插接箱相连接的触点位置容易发生老化而导致老化部位异常升温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非接触式密集型母线槽测温系统.通过非接触式红外测温模块进行母线温度的采集,再由4G数据传输模块将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并在客户端中的可视化界面进行温度监测预警、设备管理等操作.经过实际使用检验,该系统能对整个小区内各位置的插接...  相似文献   

7.
电力线信道建模是实现复杂电力线网络下可靠通信最重要的步骤之一。传统的电力线信道建模方法是基于端到端的电力线信道,而低压配电网实际是一个具有多端口的网络,各个端口之间的信道响应由于信道路径的相关因而具有关联性。目前的信道模型缺乏对整个网络不同端口信道响应的研究,忽略了电力线信道与无线信道在物理特性上不同之处。文章提出多端口网络环境下电力线建模的新方法,理论分析电力线信道多端口之间相关性问题,研究基于多端口网络信道冲击响应建模方法的理论基础,建立多端口子电路网络分解方法的理论模型,所提出基于迭代的信道响应合并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复杂低压电力线拓扑环境下的信道建模问题,为分析电力线载波信道空间相关性并在电力线上实现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综合管廊中电力电缆设备,以电缆终端或接头处作为温度监测目标,应用红外测温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以STM32低功耗单片机为主控芯片,利用TMP007完成电缆红外温度测量,通过低成本串口WIFI模块ESP8266组成多节点网络并实现无线通信功能,研究设计了一套数字温度监测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该温度监测系统测量误差在0.5℃以内,能够实时监测被测物体温度变化,可为综合管廊内电缆安全运行与火灾预防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研制的新型便携式实时红外在线测温装置,其具有无线传输、数字加密、非接触式、测量范围广、测温速度快、准确度高、灵敏度高、使用方便、全方位测量等优点,主要用于各类电气设备运行中的温度在线监测,尤其是对配电设备的状态检测和工况分析,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电化学实时定量PCR仪中,对热循环3个温度区试剂温度的精度控制至关重要,因为其决定了PCR反应效率.根据非稳态传热原理,热量从基座传递到试剂存在延迟,因此基座上的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无法直接测得试剂的温度.设计基于红外热成像仪温度检测的温控系统.可以同时对多通道试剂表面的温度进行直接测量,从而准确控制DNA解链-结合-延伸时间,提高DNA扩增效率.为了实现红外热像仪对温度的精确测量,对获取的红外温度进行中值滤波,根据热辐射理论与红外热像仪的测温原理以及公式推导,在线得到被测试剂表面发射率,通过换算从而获得试剂真实温度.实验表明,校准后热像仪测温精度由2.0℃提高到0.3℃;对试剂表面温度的监控使得PCR温控更加准确高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一种能够双向反馈信息的可查询式电能计量保护监测系统。该系统由主机和监测分机组成,分机可以向主机发出报警信号,主机也可查询分机的工作状况。分机取用计量现场高压母线电流作为能量来源,自动充电。该系统具有防窃电和电力设施防盗、防破坏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人工测量输电线路方法精度与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机载激光雷达系统与地面激光扫描仪协同工作的组合激光雷达系统进行输电线路测量。机载激光雷达系统负责输电线路走廊点云数据的采集,地面激光扫描仪负责电塔高精度点云数据的采集,通过计算两个坐标系之间的旋转矩阵与平移向量,实现两组点云数据的融合。在张北500KV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进行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高效、准确地实现输电线路走廊中危险点的检测以及电力塔的倾斜度与变形监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Fiber optics for atmospheric mine monitor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authors describe work done to address methane, carbon monoxide, and distributed temperature monitoring. A review is made of the potential and problems of using fiber optics (FOs) for mine monitoring systems. Methane detection is based on differential absorption of infrared light. A methane monitor that can detect concentrations as low as 0.2% as far away as 2 km via FO cable is described. A carbon monoxide monitoring system that combines a low-powered electrochemical cell with fiber optic (FO) telemetry is described. Testing has shown that the system can operate maintenance free for several months. A distributed FO temperature-monitoring system is being investigated for possible application in mine fire detection. Performance of this system at the US Bureau of Mines' Lake Lynn Laboratory is reported. The sensor employs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techniques that allow the entire length of fiber (up to 2 km) to function as a distributed temperature sensor. Distributed temperature sensors have considerable potential for monitoring areas such as conveyor beltways  相似文献   

14.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因暂态过程导致故障或停运时,目前所采用的录波仪只能记录极线电压和电流,无法提供相关的高频故障波形信息以实现故障的快速识别,不利于迅速排除故障和恢复送电。为了监测直流输电线路上的高频暂态故障行波和雷电侵入波,文中研制了可直接安装于±500kV直流导线上的暂态故障监测装置,设计了适用于直流线路的新型供电系统、高频传感器、数据采集与传输单元等,并进行了现场应用,监测到的雷电波形数据与雷电定位系统进行对比后验证了装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可为直流输电系统暂态故障的监测、识别和复现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无人机用于电力线路巡检可提高巡检效率和精度,节约运营成本。通过在无人机上搭载激光测距雷达和红外成像设备组成了输电线路巡检系统的硬件设备,在快速扩展随机树计算基础上开发了雷达避障算法,采用直方图均衡化的方法对系统红外图像进行处理,并在Android操作系统上开发了无人机巡检控制系统。应用结果表明,无人机在巡检时能够自动规避线路障碍,同时通过巡检影像能够清晰地看到线路缺陷, 证明了该巡检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A fuzzy logic controlled multi-level inverter based 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 system is used in a transmission line to maintain voltage profile and protect/compensate against over-voltages, under-voltages, sags and swells. The controller is designed as a stand-alone module and tested in PSCAD-EMTDC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roller is robust and can rapidly maintain voltage stability under different load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7.
统一潮流控制器的建模与控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ACTS)技术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项新技术,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是FACTS控制器中乞今最全面的控制器,可提供对传输线路参数(即电压、线路阻抗和相角)的全面动态控制,能够快速控制传输线路的有功和无功功率及母线电压。首先由考虑UPFC的电力系统潮流调节问题讨论了UPFC的建模,然后从控制角度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研究UPFC的最新成果,概述了UPFC的各种控制策略,并分析了UPFC  相似文献   

18.
以提高输电线路安全性和可靠性为目的,研究基于输电线路在线巡视系统的智能预警系统的原理。一种新的在线巡视系统采用可视监控、红外成像等技术,通过逐塔配置来替代人工巡视功能,并结合OPGW光电分离和EPON通信新技术实现海量数据的传输,在此基础上构建采用分级结构的智能预警系统。第一级位于杆塔终端主机,通过杆塔就地监测信息对输电线路的故障或异常状态进行初步判断,如利用图像差分等方法;第二级位于后台主机系统,通过系统建模与综合分析精确判断输电线路故障类型,如模糊评判方法。该智能预警系统的运用,可有效实现输电线路及其设备故障异常的智能识别。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输电线路管理系统的原理及结构,系统由电子标签、读写器、计算机软件、网络、数据库等构成,阐述了系统在线路巡视管理、线路检修管理、线路资产管理上的具体应用情况,该系统可实现防误操作、实时监视。  相似文献   

20.
通用型光伏电站监控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布式监控结构,配置各种类型的采集单元和监控单元,实现对光伏控制器和各种站内设备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测。各单元可根据对应监控对象数目扩展,通用性强。站内监控计算机采集所有单元信息,实现实时显示和人机交互。站内监控计算机与主站监控计算机通过Internet网实现数据通讯,对于偏远地区的光伏电站,设置中继站,采用数传电台实现无线通讯。主站监控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光伏电站的完善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