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山西梨园金矿位于太行山构造—岩浆—多金属成矿带上,出露地层为新太古界阜平群条带状片麻岩夹斜长角闪岩。矿体总体呈手掌状,主要赋存于NNE向构造带中。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其次为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铜矿,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石英、钾长石、斜长石和绢云母,贵金属为自然金(银金矿)。矿区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和黄铁矿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矿床的形成经历了热液期和表生期,其中热液期(主成矿期)又可划分为石英硅化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通过野外地质调研和室内分析,总结了含矿围岩及构造控矿规律,指明了找矿标志,并分析了成矿作用,认为梨园金矿为受断裂破碎带控制的岩浆热液蚀变岩型金矿。研究成果为区内找矿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刚果(金)东北部基伍地区产出有众多与G4期(1020-970Ma)S型花岗岩活动有关的稀有金属(钨、锡、铌、钽)矿,比西(Bisie)锡矿是典型矿床之一,该矿床为石英脉型锡矿,含锡石英脉(群)产出于N-S向延展的脆—韧性剪切带中,赋矿围岩为绿泥石化角闪片岩。矿石矿物以锡石为主,脉石矿物以石英、白云母为主,成矿阶段分为锡石-石英脉阶段和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矿床围岩蚀变可分为硅化、云英岩化、电气石化、绿泥石化等,云英岩化与锡成矿关系密切。比西锡矿的形成与G4期岩浆分馏作用有关,分馏作用促使Sn在熔体—热液体系中富集,该体系沿已存在的构造空间运移,锡石在氧化、中性和中低盐度的流体状态下沉淀。比西矿床赋矿围岩由蚀变角闪片岩组成,其抗风化性较强而多呈正地形,具有较好的地貌—岩性指示意义。矿区植被覆盖严重,通过航空磁法和土壤地球化学勘查对目标区进行地质构造解析,有较好的勘查效果。  相似文献   

3.
九曲矿床位于胶东玲珑金矿田东部,属于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床。黄铁矿作为该矿床中主要的载金矿物和成矿期的贯通性矿物,其矿物学特征对该区矿床成因和找矿预测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不同成矿阶段的黄铁矿矿相学发现:九曲金矿床中细粒状、破碎状和裂纹状黄铁矿对金富集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黄铁矿中的自然金主要有晶隙金、裂隙金和包体金3种类型;浅黄色、暗黄色或黄色黄铁矿中金含量较高。不同成矿阶段的黄铁矿微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显示:黄铁矿主量元素总体表现为富铁贫硫特征,含矿流体在上升过程中硫逸度逐渐降低;第一、四阶段的微量元素总量小于第二、三主成矿阶段,指示成矿热液的温度由早期阶段到主成矿阶段总体有降低的趋势。黄铁矿复杂聚形、颜色变化、黄铁矿中脆性和塑性变形特征均可作为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甘肃省合作市早子沟金矿进行详细的野外调研,对矿区围岩蚀变、矿物分带及成矿期次进行了重新系统总结。早子沟金矿围岩蚀变强烈,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辉锑矿化与金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矿体深部表现为"上脉下层"二元结构。可以划为两个成矿期(表生成矿期、热液成矿期),热液成矿期从早到晚包含黄铁矿阶段、石英-黄铁矿-毒砂阶段、石英-辉锑矿-黄铁矿阶段、石英-方解石-铁白云石等4个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5.
大裕金矿位于广西大瑶山成矿带的古袍成矿区带,构造单元属于桂中—桂东台陷大瑶山凸起东端古袍复式向斜南翼,矿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但由于对成矿规律认识不足,该区找矿工作推进缓慢。选取成矿带内典型的大裕金矿为例,在总结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钻孔资料及镜下矿石特征,分析了该区金成矿的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认为该区主要控矿构造为NEE向F1和F2断裂,赋矿围岩为寒武系小内冲组和黄洞口组浅变质含炭质细碎屑岩,矿化蚀变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和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硅化组合蚀变。研究提出该区今后找矿应结合物化探工作,重点找矿方向有:①关注与金成矿关系密切的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水云母)化及绿泥石化等围岩蚀变线索;②建议在NE-NEE向断裂及其所挟持部位和断裂交会部位开展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6.
任广智  高永军 《黄金》2010,31(9):21-25
通过对阿西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和矿床成因的研究,认为阿西金矿床产于中三叠统扎尕山组第三、四段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中,赋存于闪长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受NW向断裂带控制。金矿(化)带的形成与闪长岩体有密切关系,产于岩体外接触带围岩构造破碎带中的金矿体是阿西金矿床最重要的矿体。矿体形态为脉状、似层状及透镜状,矿体厚度及品位变化不大,矿化相对均匀。金矿化与硅化、碳酸盐化、黄铜矿化、黄铁矿化关系密切。中酸性岩浆活动与断裂构造是矿床形成的先决条件。该矿床成因为岩浆及(期后)热液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7.
安溪沟金矿位于甘肃省西成矿田铅锌金成矿有利地段。笔者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分析入手,结合矿区地质、物化探异常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讨论了区内金矿的控矿因素、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初步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型金矿,矿石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化产于一定的有利层位,与区内构造破碎带、层间挤压片理化带及岩脉发育程度关系密切,金矿贫富与黄铁矿多寡、蚀变强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该矿是三门峡市陕县一重要的经矿床,主要分布于该县的南侧区域上,毗邻熊耳山矿田以及小秦岭金矿和熊耳山金矿等。华北地台南缘金矿成矿带(近东西向)由该矿和华山以及小秦岭和熊耳山等共同构成,秦岭造山带东侧区段的背部与华北陆块南缘地带是该矿的大地构造位置所在,绿泥石化和黄铁娟英岩化与碳酸盐化与硅化等是此矿床的主要围岩蚀变特征,金成矿关系密切的为黄铁娟英岩化和硅化等。该矿成矿划分为4各阶段,主要为石英黄铁矿以及黄铁矿石英和石英多金属硫化物与石英碳酸盐等。该矿的主成矿阶段主要为黄铁矿石英与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具有非常高的含金量,石英脉型是其主要的矿石类型。  相似文献   

9.
魏继生  孙传敏  陈友良 《黄金》2009,30(5):6-12
黄铁矿是上芒岗金矿的主要载金矿物,通过对该矿床不同粒度等级黄铁矿的晶体形状、化学成分、热电性等一系列标型特征的研究,指出金矿化与黄铁矿粒度关系密切,黄铁矿中微量元素以富含Au、Ag、As、sb为特征,成矿流体具沉积和地下热(卤)水的复成因特征。通过与胶东金矿黄铁矿微量元素成分特征和热电性特征进行对比,预测上芒岗金矿具备形成中一大型金矿的成矿条件,反映黄铁矿的标型特征对该矿床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此类型矿床的找矿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广西乐业县浪全金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详细论述了浪全金矿床地质特征, 该矿床为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规模为中型。从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物质成分、金矿的赋存状态、围岩蚀变、成矿期次以及地层含金性、矿物包裹体、稳定同位素等方面探讨矿床成因,认为浪全金矿床先后经历了沉积、热液和表生3个成矿期富集成矿,矿床主要受地层和断裂构造控制。中三叠统百缝组是主要的矿源层;主要的控矿构造是浪全断裂带,矿体产于构造活动较强部位;热液期可分为4个阶段,金矿化主要与中、低温热液的二、三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11.
河南汝阳县竹园沟钼矿床是新近发现并探明的斑岩型钼矿床,该矿床最大特点是赋矿岩石全部为花岗岩类岩石。矿床的成矿母岩为中细粒黑云母花岗斑岩,该类岩石常具似斑状结构,说明其成岩是浅成的。根据矿床矿石内各类脉体的先后顺序及含矿性,结合矿物的共生组合关系及结构构造特征,将矿化划分为四个热液作用阶段:即①石英脉阶段;②辉钼矿一石英脉阶段;③辉钼矿一钾长石一石英脉阶段;④萤石一钾长石一石英脉阶段。结论是:第②、③两个阶段是矿床的主要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12.
栾川东鱼库大型钼钨矿床有用矿石矿物为辉钼矿、白钨矿。脉石矿物十分复杂:主要有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透辉石、钙铝榴石、次为硅灰石、阳起石、次闪石及与交代作用有关的钙铁榴石、透辉石等。显示出赋矿岩石的多样性及围岩蚀变的强度。根据矿物组合划分出的成矿阶段有:1钙矽卡岩阶段;2钾长石,石英硫化物阶段;3石英硫化物阶段及沸石碳酸盐硫化物阶段。而以石英硫化物阶段为矿床主要成矿阶段,通常确认为硅化热液阶段。而一旦碳酸盐阶段出现,矿床的形成即已接近尾声。因此成矿阶段的划分充分揭示出矿床形成的整体过程,同时为地质找矿提供了找矿标志信息。  相似文献   

13.
白竹坪金矿位于湘中白马山-龙山EW向穹窿构造带西段。矿床赋矿地层主要为高涧群天井组和震旦系江口群长滩组,目前已发现矿脉7条,严格受断裂破碎带控制。矿石中Au元素主要以自然金的形式存在,少量显微金以机械混入物或微包裹体形式赋存在黄铁矿、毒砂和黄铜矿等矿物中。围岩蚀变以硅化和黄铁矿化为主,其次为毒砂化、黄铜矿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和粘土化等,常具有一定的分带现象。通过研究白竹坪金矿地质特征与矿体空间分布变化规律,提出了在白马山地区寻找类似金矿床的综合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争光金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付艳丽  杨言辰 《黄金》2010,31(6):13-18
争光金矿床位于大型多宝山铜(钼)矿床、铜山铜(钼)矿床的南东部,属于多宝山矿田中的一部分,目前该矿床已探求金金属量12t。北西向压扭性断裂带、北东向张扭性断裂带、近南北向扭张性断裂带的3组构造带交汇处有闪长岩小岩体侵入多宝山组安山质火山岩,反映岩浆主动侵位活动和所含的大量挥发分的期后热液是本矿床形成的最有利条件之一。多宝山组在金成矿前形成了广泛的青磐岩化,之后局部发生黄铁绢英岩化,黄铁绢英岩化带是寻找矿体群的直接标志。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98~178℃,矿床的成因类型为与岩浆侵入有关的低温热液型岩金矿床。  相似文献   

15.
上黑龙江盆地地质特征和金成矿作用的东西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黑龙江盆地位于大兴安岭北部,是一个由陆源碎屑物填充和沉积而成的中生代构造型断陷盆地,其形成和演化受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制约。盆地内赋存有石油、天然气、煤、金、银、铜及其他一些非金属矿产。通过分析盆地的形成和发展演化过程,结合目前盆地内已发现的金矿床(点)成矿特征,认为在地层和构造等地质特征方面,盆地在以长缨-依林-龙河一带为界的东西两侧存在差异性,因此在矿床成因和成矿特征方面有所不同。通过总结东西区金矿床(点)的成矿特征,指出在西部区应主要寻找以老基底为成矿围岩的铜、金矿床和以二十二站组地层为围岩的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床;在东部区应主要寻找以火山岩地层为围岩的蚀变岩型岩金矿床,同时兼顾西部区所有的岩金矿床类型。研究认为,东部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是寻找大型-超大型岩金矿床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6.
白云金矿是辽东青城子矿田的一处大型金矿床,矿体赋存于辽河群盖县组碎屑岩中,受白云EW向断裂控制。构建矿床地球化学异常分带模型,总结找矿预测标志,有助于开展深部及矿区外围的找矿预测。通过对白云金矿床不同中段微量元素与烃类组分的含量变化及其在矿体周围的异常展布特征和富集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得出该矿床原生晕分带序列为:Hg、烃类(前缘晕)→As、Sb(矿头晕)→Au、Ag、Cu、Pb、Zn(近矿晕)→Co、Ni、Mo、Bi、Mn(尾晕)。研究表明,白云金矿床向深部仍有一定的找矿空间,矿床地球化学异常分带模型对区域上寻找同类型矿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四川甘孜嘎拉金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光富  毛英 《黄金》2007,28(5):9-13
甘孜嘠拉金矿为位于甘孜-理塘断裂带内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通过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石矿物学、控矿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表明,该矿床受断裂带内的韧性剪切带控制,金矿体主要赋存于韧性剪切带中的糜棱岩带中央部位.容矿岩石主要为上三叠统曲嘎寺组的糜棱岩和糜棱岩化岩石.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状和浸染状.矿床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围岩和地壳深部,矿床为中低温热液剪切带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甘肃枣子沟金矿床成矿时代精确测定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枣子沟金矿床是西秦岭地区的一处特大型金矿床,围岩主要为三叠系古浪堤组粉砂质、泥质板岩,金矿体主要分布于闪长玢岩内部及其附近的断裂破碎带中,矿石主要以细脉浸染状为主;氢氧同位素示踪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性质的流体,硫、铅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成矿物质具有深源特征。矿床为与闪长玢岩有关的斑岩型金矿床。通过对与成矿有关的2个闪长玢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测试,分别获得(215.5±2.1)Ma和(216.6±2.4)Ma的年龄结果,该年龄代表了枣子沟金矿床的成矿年龄,为形成于印支末期秦岭造山带后碰撞伸展环境。研究表明,西秦岭造山带具有寻找印支末期后碰撞伸展环境有关的斑岩型金矿床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9.
宝兴沟金矿床是位于上黑龙江成矿带上的大型岩金矿床。在充分收集矿区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矿区钻孔样品及地球化学剖面数据,对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二十二站组地层成矿元素含量普遍高于克拉克值,且元素变异系数较大,有利于发生迁移,矿体两侧围岩中存在成矿元素向矿体迁移而产生的低值区。地层、构造、岩浆岩是主要的控矿因素,二十二站组地层为矿源层,北东向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控制了矿体的形态和产状,(石英)闪长岩脉、闪长玢岩脉与成矿关系密切,二十二站组地层、北东向构造及岩脉同时存在是寻找金矿体的理想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