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编读往来     
《家庭中医药》2007,14(10):36-37
(一)编辑同志:您好!我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应该怎样治疗?平时要注意什么?患者刘祐年刘祐年同志:你好!现对你提出的问题解答如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指由于下肢动脉血管壁内出现粥样硬化斑块引起动脉狭窄或闭塞所导致的腿部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2.
<正>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物质的不断扩大和继发性血栓形成,可引起动脉管腔狭窄、闭塞,肢体出现慢性炎症或急性缺血症状,称为动脉硬化闭塞症。动脉硬化闭塞症好发于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及腘动脉。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及组织坏疽、单侧肢体缺血性神经病变。我科2012~2014年共收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37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配合精心护理,减少了合并症的发生,缩短了病程,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现将  相似文献   

3.
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指由于体内大、中型血管管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断扩大和继发血栓引起的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患者患肢远端出现慢性或急性的缺血症状。多数患者在发病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可引起患肢坏疽截肢,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动脉硬化闭塞症作为一种全身性的危险疾病,好发于腹主-髂动脉、股-腘动脉等多处大、中型动脉。近年来,中医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文章探讨了中医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脑血栓形成是指脑动脉因粥样硬化致血栓形成而引起管腔狭窄与闭塞,从而可使其灌流领域的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坏死软化的病理过程。产生脑血栓常见的病因为脑动脉粥样硬化,常伴有高血压。高血压、高脂血症或糖尿病可加速动脉硬化的发展。美国波士顿大学William Hollander等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或动脉变硬,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血中某些异常脂质的IgG抗体的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5.
六虫胶囊治疗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13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ASO)是一种常见的肢体动脉慢性闭塞性疾病.2000-01-2007-05,我们应用六虫胶囊治疗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13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硬化闭塞症 (Atherosclerosis obliterans简称 :ASO)多见于 4 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男性多于女性 ,比例约为 8:1。由于动脉内膜粥样改变 ,而导致管腔狭窄、闭塞 ,发生肢体血液循环障碍 ,甚至出现溃疡或坏疽 ,是全身性动脉硬化在肢体的局部表现 ,为常见的慢性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本文重点介绍各种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因素在 ASO形成中的作用。1 血浆脂蛋白 (lipoprotein简称 :L p)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理与血浆脂质代谢失调密切相关 [1 ] ,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 (L DL)是 AS斑块的主要成分。以同位素 1 31 碘示踪的 …  相似文献   

7.
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动脉因粥样硬化病变引起血管硬化,导致动脉狭窄、闭塞而致的下肢缺血性疾病。初期因肢体循环血量减少,从而导致肢体末端缺血而产生发冷、麻木、沉重、无力及间歇性跛行等症状;因病情继续进展,缺血进一步加重,导致肢体产生静息性疼痛、溃疡、坏疽等。因此,早期进行干预治疗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本科在2016年6月—2017年12月,选取52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Ⅰ期)患  相似文献   

8.
浅谈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中医治未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葆良 《陕西中医》2010,31(2):256-256,F0003
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现代医学认为由于血液粘度升高以致外周阻力升高,心输出量呈下降和细胞聚集,可使毛细血管血流停滞、闭塞或血栓形成而使局部组织缺血甚至坏死。它们是与生理因素与遗传等综合表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心病,轻则心绞痛,影响劳动力,重则发生心肌梗塞,危及生命。脑动脉硬化引起动脉逐渐狭窄,造成慢性供血不足,是老年痴呆症的重要原因,而脑动脉急性闭塞即可导致脑中风。所以,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危害较大,应及早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9.
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主要是指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物质的不断扩大和继发性血栓形成,可引起动脉管腔狭窄、闭塞,使肢体出现慢性或急性缺血症状,发生在下肢则被称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1]。本病属中医学"脱疽"范畴。近年来,我们用温阳通里法治疗本病数例,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现介绍验案1则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周围动脉硬化所导致动脉狭窄,闭塞所引起的下肢缺血性疾病,是全身动脉硬化的局部表现。本科采用针药并用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40例,并与单纯使用中药治疗40例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脑动脉硬化症(CAS)系指脑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硬化、微小动脉玻璃样变等动脉管壁变性所引起的非急性弥漫性脑组织改变和神经功能障碍。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其病理改变为胆固醇和脂肪在动脉内沉淀,从而引起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小血管闭塞、血管弹性减弱和血管壁粗糙等一系列脂质代谢障碍,最终引发脑动脉粥样硬化,使脑部的供血、  相似文献   

12.
杨牧祥教授从事医教研工作至今已历38年,擅长治疗内科疑难病证。随师学习,亲聆教诲,深感其辨证及遣方用药经验独到。现将其自拟眩晕方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经验介绍如下。1 析病因、括病机脑动脉硬化症是在全身动脉硬化的病理变化基础上,使脑动脉发生弥漫性的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小血管闭塞,从而使脑实质的供血量减少,神经细胞功能障碍而引起一系列神经与精神症状。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发病基础,其形成与脂质代谢障碍、血管壁本身代谢异常、血液动力学改变以及血小板的聚积等因素有关。由于年老精气渐衰,故本病多见于年老体衰患者。因肾藏…  相似文献   

13.
<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出现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官腔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是截肢、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的老龄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在逐年提高。Fontaine分期为Ⅱ期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主要表现为下肢间歇性跛行。早期有效干预可延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情的进展,是防止致残的关键。笔者采用中药"麻黄附子细心辛汤加味"治疗Ⅱ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30  相似文献   

14.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为常见的慢性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由于动脉内膜粥样改变,而导致管腔狭窄、闭塞,发生肢体血液循环障碍,甚至出现肢体溃疡或坏疽.尚德俊教授诊治ASO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ASO辨证论治规律的研究是其重要经验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彩超在诊断下肢动脉闭塞部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2017年在该院治疗的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2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彩超特点。结果 230例患者中彩超诊断有125例动脉硬化闭塞症,45例动脉栓塞症,4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造影确诊动脉硬化闭塞症135例、动脉栓塞症5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5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59%、90.00%、88.89%。结论彩超能精确的确定下肢动脉闭塞病变部位,同时能有效评估闭塞部位长度、程度的重要检查方法,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6.
运用中医药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1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肢体动脉因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的慢性闭塞性疾病,属中医“脱疽”范围。本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全身动脉硬化的局部表现疾病,并常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等。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因此本病最重要的在于早期诊断与治疗。笔者自1992年9月至1995年3月用中药治疗13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诊断作用。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7月—2018年5月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2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为全部患者进行检查,分析和统计检查结果。结果 62例患者的病变部位多在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其中闭塞部位在足背动脉出现的有3例,在胫后动脉出现的有5例,在胫前动脉出现的有9例,在腘动脉出现的有4例;共检出动脉硬化闭塞的血管70条,均出现内中膜增厚,节段性狭窄检出64处,斑块72处,闭塞22处。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较高,可准确判断闭塞范围和位置,准确性、敏感性良好,且无痛无创,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影像学资料参考和借鉴,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目前尚无定论。年龄、性别、脂肪代谢紊乱、吸烟、血管壁的机械性损伤、血管壁通透性改变、微量元素失衡是公认的病因。主要病理改变为某些大、中型动脉,如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或股、胭动脉等大中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动脉开口处,动脉管壁增厚、变硬,伴有粥样斑块及钙化,以后可继发血栓形成,发生动脉管腔严重狭窄或完全闭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该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5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闭塞部位在髂外动脉有3例,股总动脉4例,股浅动脉13例,腘动脉主干与分支34例。另外,有34例(63.0%)管壁回声变强,10例(18.5%)伴有斑块形成,并且斑块形状、大小各异,19例(35.2%)合并管腔狭窄。结论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可以显著提高诊断效率,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敏感性,对患者无创伤影响,可以为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良好的影像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韩景辉 《中医研究》2010,23(5):11-13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组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的病变从内膜开始,先后有多种病变合并存在,包括局部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退变、继发性病变尚有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及局部血栓形成。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