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淋巴细胞微核测定是细胞遗传学方法之一,对淋巴细胞微核率的观察,不仅能早期发现辐射效应,而且还能对受照个体进行生物剂量估算.淋巴细胞微核与染色体畸变密切相关,且微核分析方法具有更简便、快速的特点,也是评价放射工作者所受辐射损伤的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指标.为了更好地对河南省省管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护,每年对省管单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微核检查,现将2006年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淋巴细胞微核测定是细胞遗传学方法之一,对淋巴细胞微核率的观察,不仅能早期发现辐射效应,而且还能对受照个体进行生物剂量估算.淋巴细胞微核与染色体畸变密切相关,且微核分析方法具有更简便、快速的特点,也是评价放射工作者所受辐射损伤的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指标.为了更好地对河南省省管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护,每年对省管单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微核检查,现将2006年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淋巴细胞微核测定是细胞遗传学方法之一,对淋巴细胞微核率的观察,不仅能早期发现辐射效应,而且还能对受照个体进行生物剂量估算.淋巴细胞微核与染色体畸变密切相关,且微核分析方法具有更简便、快速的特点,也是评价放射工作者所受辐射损伤的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指标.为了更好地对河南省省管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护,每年对省管单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微核检查,现将2006年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淋巴细胞微核测定是细胞遗传学方法之一,对淋巴细胞微核率的观察,不仅能早期发现辐射效应,而且还能对受照个体进行生物剂量估算.淋巴细胞微核与染色体畸变密切相关,且微核分析方法具有更简便、快速的特点,也是评价放射工作者所受辐射损伤的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指标.为了更好地对河南省省管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护,每年对省管单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微核检查,现将2006年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淋巴细胞微核测定是细胞遗传学方法之一,对淋巴细胞微核率的观察,不仅能早期发现辐射效应,而且还能对受照个体进行生物剂量估算.淋巴细胞微核与染色体畸变密切相关,且微核分析方法具有更简便、快速的特点,也是评价放射工作者所受辐射损伤的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指标.为了更好地对河南省省管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护,每年对省管单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微核检查,现将2006年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淋巴细胞微核测定是细胞遗传学方法之一,对淋巴细胞微核率的观察,不仅能早期发现辐射效应,而且还能对受照个体进行生物剂量估算.淋巴细胞微核与染色体畸变密切相关,且微核分析方法具有更简便、快速的特点,也是评价放射工作者所受辐射损伤的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指标.为了更好地对河南省省管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护,每年对省管单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微核检查,现将2006年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淋巴细胞微核测定是细胞遗传学方法之一,对淋巴细胞微核率的观察,不仅能早期发现辐射效应,而且还能对受照个体进行生物剂量估算.淋巴细胞微核与染色体畸变密切相关,且微核分析方法具有更简便、快速的特点,也是评价放射工作者所受辐射损伤的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指标.为了更好地对河南省省管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护,每年对省管单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微核检查,现将2006年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淋巴细胞微核测定是细胞遗传学方法之一,对淋巴细胞微核率的观察,不仅能早期发现辐射效应,而且还能对受照个体进行生物剂量估算.淋巴细胞微核与染色体畸变密切相关,且微核分析方法具有更简便、快速的特点,也是评价放射工作者所受辐射损伤的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指标.为了更好地对河南省省管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护,每年对省管单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微核检查,现将2006年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淋巴细胞微核测定是细胞遗传学方法之一,对淋巴细胞微核率的观察,不仅能早期发现辐射效应,而且还能对受照个体进行生物剂量估算.淋巴细胞微核与染色体畸变密切相关,且微核分析方法具有更简便、快速的特点,也是评价放射工作者所受辐射损伤的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指标.为了更好地对河南省省管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护,每年对省管单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微核检查,现将2006年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淋巴细胞微核测定是细胞遗传学方法之一,对淋巴细胞微核率的观察,不仅能早期发现辐射效应,而且还能对受照个体进行生物剂量估算.淋巴细胞微核与染色体畸变密切相关,且微核分析方法具有更简便、快速的特点,也是评价放射工作者所受辐射损伤的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指标.为了更好地对河南省省管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护,每年对省管单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微核检查,现将2006年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357例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淋巴细胞微核率的观察,不仅能早期发现辐射效应,而且还能对受照个体进行生物剂量估算。随着电离辐射装置的改进及辐射防护措施的加强,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逐年降低。为探讨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细胞遗传学的影响,笔者于2003年11—12月对濮阳市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微核检测是细胞遗传学检测的有效方法,也是评价放射工作者所受辐射损伤的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指标.本研究通过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唐山市医务放射工作者微核、染色体两项遗传指标及个人剂量进行检测并分析,探讨放射工作者个人年有效剂量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染色体细胞畸变率之间的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
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可导致外周血白细胞暂时性升高或降低~([1]).辐射能直接或间接促使生物大分子发生电离和分解、化学键断裂或交联,导致DNA损伤、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增加~([2]).为探讨影响放射人员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敏感指标的因素,将唐山市1446名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查体结果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正确贯彻执行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1930—2021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染色体畸变和微核检测质量控制规范》,更好地指导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机构遗传学检测工作,笔者对该标准的制定背景、主要依据及主要技术内容进行了解读。该标准是在广泛调研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家和行业标准,并广泛征求同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该标准规定了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中,开展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检测和微核检测的基本要求、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要求以及试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该标准的解读可指导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机构遗传学实验室更加规范、科学地开展工作,更好地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医院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为介入放射从业人员提供防治依据。方法 从2014年3月至2022年1月在杭州市职业病防治院进行放射职业健康检查的医务人员中随机选取800名介入工作人员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800名从事非介入的放射医务工作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结果 研究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异常率和微核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的异常率也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工龄≥20年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异常率及染色体畸变率高于工龄<20年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血压、胸部X线片、心电图等常规职业健康检查数据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放射人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和染色体、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的异常率均高于非介入诊断放射工作人员,且随工龄增长而增高。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淋巴细胞微核与剂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国1,387名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和899名对照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调查结果表明,放射组微核细胞率较对照组有统计意义的增加,并与累积剂量及放射工龄呈曲线相关,而与年剂量呈直线相关.认为淋巴细胞微核测定法是评价职业受照者群体辐射效应的一种简便而有价值的细胞遗传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部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是放射卫生防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放放射工作人员证和进行放射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其主要目的是获取、评价工作人员接受的剂量,并对放射工作人员防护进行有效的控制。本文作者报道了1999~2001年3年间江苏省省管单位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广元市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淋巴细胞微核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多数学者认为淋巴细胞微核主要是由射线照射后增殖细胞中的染色体发生损伤后的断片形成,是放射工作人员辐射损伤的一项重要生物学指标。为了准确掌握广元市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健康状况,我们于1998年5月对广元市180名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和125名正常人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深圳市2015—2020年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染色体畸变率与微核率的水平及其分布特征,为加强放射工作人员辐射防护和职业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2015—2020年在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接受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2 777名放射工作人员开展横断面研究,其中男性2 210名、女性567名,年龄17~69(27.6±6.8)岁,将受检者按年龄分为5组:17~20岁、21~30岁、31~40岁、41~50岁、51~69岁。采用全血微量培养法制备受检者的淋巴细胞微核和染色体,应用全自动染色体扫描分析系统对每名受检者的100个淋巴细胞染色体中期分裂相进行分析,统计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和无着丝粒体等染色体畸变类型,比较不同年龄组以及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受检者染色体畸变情况和微核情况的差异。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分布服从泊松分布,采用非参数检验,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受检者年龄与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 结果 2 777名受检者的染色体畸变(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无着丝粒体)率为(0.072±0.005)%、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畸变率为(0.016±0.002)%、染色体畸变细胞率为(0.068±0.005)%、微核率为(0.43±0.01)‰、微核细胞率为(0.40±0.01)‰、淋巴细胞转化率为(85.07±3.16)%。各年龄组间染色体畸变率、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畸变率、染色体畸变细胞率以及各年龄组不同性别受检者的染色体畸变率、染色体畸变细胞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193、0.931、0.691,Z=?0.929~?0.059,均P>0.05)。与17~20岁年龄组相比,其余各年龄组受检者的微核率、微核细胞率均较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均较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981~?2.510,F=4.922~52.860,均P<0.05);受检者的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均与年龄呈正相关(r=0.166、0.168,均P<0.001),而淋巴细胞转化率与年龄呈负相关(r=?0.197,P<0.001);21~30岁年龄组、31~40岁年龄组女性受检者的微核率、微核细胞率以及17~20岁年龄组、21~30岁年龄组女性受检者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显著高于同年龄组的男性受检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826~?3.516,F=6.947、14.563,均P<0.01)。 结论 深圳市2015—2020年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染色体畸变率与微核率均未超过国内文献报道的健康人群的本底水平范围,但有随年龄增大而升高的趋势,需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与职业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60)Co γ射线照射后人和猴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离体照射人血和猴血时,淋巴细胞微核率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呈线性上升,前者(人)的斜率为0.240,后者(猴)为0.249.3Gy整体照射猴和离体照射猴血所得淋巴细胞微核率十分接近.前者为102.7‰,后者为101.8‰.此外还比较了培养72h和96h的微核率.结果表明培养72h微核率较高,无论是2Gy或是4Gy照射后都是如此.本实验采用聚四氟乙烯管来收集、贮存血样品,取血方便、用血量少、便于携带,可直接进行照射,而且可进行离心以浓集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