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地震科技写作,是地震科学研究、地震技术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地震工作者交流成果的重要手段,是普及地震知识的重要途径。文章对地震科技写作的共同规律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叙述了地震科技文章的分类、地震科技写作的准备、地震科技论文的编写格式、地震科技写作的基本手法、地震科技文章的修改定稿等,为地震科技写作者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杨章 《内陆地震》1990,4(2):126-133
根据新疆及苏联天山地区的地震目录和古地震研究成果,将整个天山地区的地震韵律划分为地震世、地震亚世、地震期、地震幕、地震阶五级,探讨了各级韵律的特征。估计了我国天山地区未来地震活动趋势。  相似文献   

3.
在新编全国地震区划图潜在震源区划分工作中,采用了三级划分的技术思路,即在地震统计区内先划分出地震构造区,以控制地震统计区内地震构造和地震活动的差异性,然后,在地震构造区内再进行潜在震源区划分。地震构造区划分是新编全国地震区划图潜在震源区划分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论述了地震构造区的定义、作用、划分原则和依据等。介绍了中国东部地区地震构造区划分方案,并以东北地震区和华南沿海地震带为例,对地震构造区划分方案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4.
长江下游?南黄海地震带位于华北地震区东南部,带内地震主要受长江下游和南黄海海域内一系列断裂的控制,以中强地震活动为主,是地震活动较强的地区。本文充分利用了该带最新的区域地震台网资料,历史地震复核资料以及地震构造等资料,统计和计算了b值、V4和中小地震能量密度值,探讨了带内b值空间分布与历史强震、中小地震能量密度值空间分布的关系,进一步研究了长江下游?南黄海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特征。通过本文的研究,获得了长江下游?南黄海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为概率危险性分析提供计算参数;探讨了该带未来百年地震发展趋势,初步判定了该带潜在地震危险区,为地震活动中长期预测提供参考依据和方法;其研究结果对地震区划、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活动中长期预测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彝良地震前地震预测意见和预测依据,认为:彝良地震前云南最主要的地震活动特征是境内6级以上地震平静时间接近或超过20世纪以来的极限时间,中等地震丛集过程中,缺少6级地震活动;宁蒗地震的窗口意义和前兆异常数量持续增加是判断地震短期危险性的主要依据;4级地震密集活动区为地点判断提供线索。彝良地震与缅甸地震同时孕育的复杂性,增加了地震预测的难度,也丰富了我们对地震孕育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长江下游—南黄海地震带位于华北地震区东南部, 带内地震主要受长江下游和南黄海海域内一系列断裂的控制, 以中强地震活动为主, 是地震活动较强的地区。 本文充分利用该带最新的区域地震台网资料, 历史地震复核资料以及地震构造等资料, 统计和计算了b值、 V4和中小地震能量密度值, 探讨了带内b值空间分布与历史强震、 中小地震能量密度值空间分布的关系, 进一步研究了长江下游—南黄海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特征。 通过本文的研究, 获得了长江下游—南黄海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 为概率危险性分析提供计算参数; 探讨了该带未来百年地震发展趋势, 初步判定了该带潜在地震危险区, 为地震活动中长期预测提供参考依据和方法; 研究结果对地震区划、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地震活动中长期预测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南北地震带地震活动的丛集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的丛集性是地震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它反映了地震群体活动的基本属性。本文研究了中国南北地震带地震活动的丛集性特征。对中国南北地震带地震期幕、段带进行了划分,研究了不同时段地震活动图象。结合当前地震形势,探讨了中国南北地震带中期强震危险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背景性地震活动、地震空区、震前平静、前震等地震活动的基本特征出发,分析了邢台地震的震前特征。结果表明,邢台地震是发生在华北地震区地震活动增强的背景中,震前几十年存在着中强地震空区,地震活动的纬向分布说明中小地震也可能存在地震活动空区。邢台地震有着丰富的前震活动,而震前区域地震活动的平静却不甚明显。在分析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用粗糙模式探讨了地震过程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地震编目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了陕西地震编目工作中所使用的地震走时表、地震定位精确度及地震编目分析处理软件。结合当前的地震编目工作,展望了陕西地震编目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由国家地震局主办、《中国地震年鉴》编辑部编纂、地震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地震年鉴》已出版了4辑、受到了地震工作者及有关人员的欢迎。该年鉴的出版,是地震系统的一件大事。它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全面反映地震系统的成就,系统总结了地震工作经验,准确收载重要地震  相似文献   

11.
水库蓄水后可能诱发的地震危险性估计是工程地震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其中可能诱发的地震强度是人们特别关注的要素。本文基于国内外41个水库地震震例,从目前对水库地震形成机理的认识水平出发,提取了15个可能的诱震指标,应用模式识别的一些方法对水库蓄水后的诱发地震危险性进行复因子评估,通过内符检验讨论了这些方法在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上的估计效能,给出了其错误概率估计值,结果表明,这些方法能够相对客观和合理地评定水库蓄水后可能诱发的地震危险性水平大小,在工程上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地震活动度研究了马边、雷波地震带1994年12月30日沐川Ms5.7地震,并以该带历史地震作为比较,探讨了中强地震发生前地震活动度的异常特征。得出了中强地震发生前地震活动度具有可识别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全国地震速报信息共享与服务系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国家地震台网与各个区域台网在地震速报时所用到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EQIM系统,以及该系统在国家地震台网的部署,尤其是在中国地震局新的速报技术规定下EQIM系统的运行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
以华北2组成组地震为例,分析了成组地震的异常特征.成组地震的异常特征主要表现为(1)成组地震前兆异常时间跨度大,一般贯穿整个地震组始终,表现为长期的趋势异常.(2)成组地震前兆异常在大趋势背景下还会有小的阶段性波动,在每一次单一地震前又有新的响应.3)存在成组地震前兆异常的观测曲线在地震组开始前往往有较大转折或突跳变化.(4)不同学科成组地震前兆异常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已知地点信息”指根据华南地区历史地震活动分布特征,将华南地震活动区划分为老震区、水库区和小震活动区。本文分析了华南地区以上3种区域1980年以来22次已知地点信息的ML≥5.0地震事件前的地震活动现象,总结探讨了各区中强地震前的异常特征:水库区表现为震中的地震平静—增强,老震区和小震活动区则为区域的地震增强—活跃—平静。综合以上分析研究,提出了华南已知地点信息的地震预测对策。  相似文献   

16.
邢台7.2级地震的发震背景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从太阳黑子活动、地震迁移、地震韵律和月相等各方面,对邢台地震的发震背景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背景特征是很突出的。认为地震的发生,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研究发震背景特征对于我们认识地震和预测未来地震都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collected data and earthquake field investigation,characteristics of the MS4.1 Hujiaping earthquake of November 22,2008 at Guizhou town in Zigui county,Hubei Province and the geological and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seismicity background of the area are analyzed,and the earthquake disaster is presented. Some scientific issues relating to earthquake precursors and the cause of the earthquake is discussed. The authors consider that the earthquake is a tectonic type reservoir-induced earthquake,occurring along the Xiannvshan fault under the joint action of reservoir water loading and water infiltration,and that there were certain suspected anomalies appearing in the gravity field before the earthquake. The cause of the earthquake may also be related to the effect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on the local stress field.  相似文献   

18.
结合华北地区MS≥6级地震活动的韵律特征进行了地震幕的划分,并统计分析了华北地区(33°~43°N,108°~125°E)1980年以来出现ML4级地震平静与中等地震的对应情况,主要结论如下:(1)华北地区目前处于第五地震活跃幕的相对平静时段,目前6级地震已经平静16年多,随时可能进入新的地震活动幕;(2)ML4级地震平静对中强地震的前兆意义与当前地震活动所处地震幕的不同阶段有关,在1980—2000年ML4级地震平静与M5级及以上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2000年之后ML4级地震平静与ML5.2级及以上地震对应关系较好;(3)2013年11月23日山东莱州ML5.0级地震打破华北地区ML4级地震平静189天,虽然在预报期限内没有ML5.2级以上地震,但是2014年4月1日发生黄海ML5.1级地震,鉴于目前震群活跃,仍要警惕华北地区出现更大地震的危险。  相似文献   

19.
GIS技术在地震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GIS)是处理空间信息的强大工具.目前GIS技术广泛应用于地震分析预报、地震灾害预测和辅助决策、地震区划等地震学研究领域.我国目前已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重大进展和成果.本文具体论述了GIS在我国地震学中的应用状况,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结合龙岩市防震减灾工作的实际,分析地方地震部门所具有的社会职能,并从宏观职能、微观职能、联合职能、管理职能4个方面进行探讨,说明地方地震部门应正确行使职能,提出加强地方地震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