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色素痣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皮肤良性黑色素肿瘤,一般无需治疗.但发生在面部、眼睑、耳、双手等裸露部位的病变或易摩擦受损部位的病变不仅影响美观,同时存在着恶变倾向,是临床治疗适应证.色素痣有多种治疗方法,但部分色素痣因大小(如巨痣)、部位等因素,导致临床治疗难度大,疗效不十分满意.耳廓部位的色素痣位置特殊,治疗难度较大.近年来,我们利用CO2激光磨削术对耳廓色素痣进行了尝试治疗,取得了可喜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色素痣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皮肤良性黑色素肿瘤,一般无需治疗.但发生在面部、眼睑、耳、双手等裸露部位的病变或易摩擦受损部位的病变不仅影响美观,同时存在着恶变倾向,是临床治疗适应证.色素痣有多种治疗方法,但部分色素痣因大小(如巨痣)、部位等因素,导致临床治疗难度大,疗效不十分满意.耳廓部位的色素痣位置特殊,治疗难度较大.近年来,我们利用CO2激光磨削术对耳廓色素痣进行了尝试治疗,取得了可喜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色素痣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皮肤良性黑色素肿瘤,一般无需治疗.但发生在面部、眼睑、耳、双手等裸露部位的病变或易摩擦受损部位的病变不仅影响美观,同时存在着恶变倾向,是临床治疗适应证.色素痣有多种治疗方法,但部分色素痣因大小(如巨痣)、部位等因素,导致临床治疗难度大,疗效不十分满意.耳廓部位的色素痣位置特殊,治疗难度较大.近年来,我们利用CO2激光磨削术对耳廓色素痣进行了尝试治疗,取得了可喜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色素痣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皮肤良性黑色素肿瘤,一般无需治疗.但发生在面部、眼睑、耳、双手等裸露部位的病变或易摩擦受损部位的病变不仅影响美观,同时存在着恶变倾向,是临床治疗适应证.色素痣有多种治疗方法,但部分色素痣因大小(如巨痣)、部位等因素,导致临床治疗难度大,疗效不十分满意.耳廓部位的色素痣位置特殊,治疗难度较大.近年来,我们利用CO2激光磨削术对耳廓色素痣进行了尝试治疗,取得了可喜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色素痣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皮肤良性黑色素肿瘤,一般无需治疗.但发生在面部、眼睑、耳、双手等裸露部位的病变或易摩擦受损部位的病变不仅影响美观,同时存在着恶变倾向,是临床治疗适应证.色素痣有多种治疗方法,但部分色素痣因大小(如巨痣)、部位等因素,导致临床治疗难度大,疗效不十分满意.耳廓部位的色素痣位置特殊,治疗难度较大.近年来,我们利用CO2激光磨削术对耳廓色素痣进行了尝试治疗,取得了可喜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色素痣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皮肤良性黑色素肿瘤,一般无需治疗.但发生在面部、眼睑、耳、双手等裸露部位的病变或易摩擦受损部位的病变不仅影响美观,同时存在着恶变倾向,是临床治疗适应证.色素痣有多种治疗方法,但部分色素痣因大小(如巨痣)、部位等因素,导致临床治疗难度大,疗效不十分满意.耳廓部位的色素痣位置特殊,治疗难度较大.近年来,我们利用CO2激光磨削术对耳廓色素痣进行了尝试治疗,取得了可喜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色素痣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皮肤良性黑色素肿瘤,一般无需治疗.但发生在面部、眼睑、耳、双手等裸露部位的病变或易摩擦受损部位的病变不仅影响美观,同时存在着恶变倾向,是临床治疗适应证.色素痣有多种治疗方法,但部分色素痣因大小(如巨痣)、部位等因素,导致临床治疗难度大,疗效不十分满意.耳廓部位的色素痣位置特殊,治疗难度较大.近年来,我们利用CO2激光磨削术对耳廓色素痣进行了尝试治疗,取得了可喜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色素痣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皮肤良性黑色素肿瘤,一般无需治疗.但发生在面部、眼睑、耳、双手等裸露部位的病变或易摩擦受损部位的病变不仅影响美观,同时存在着恶变倾向,是临床治疗适应证.色素痣有多种治疗方法,但部分色素痣因大小(如巨痣)、部位等因素,导致临床治疗难度大,疗效不十分满意.耳廓部位的色素痣位置特殊,治疗难度较大.近年来,我们利用CO2激光磨削术对耳廓色素痣进行了尝试治疗,取得了可喜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色素痣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皮肤良性黑色素肿瘤,一般无需治疗.但发生在面部、眼睑、耳、双手等裸露部位的病变或易摩擦受损部位的病变不仅影响美观,同时存在着恶变倾向,是临床治疗适应证.色素痣有多种治疗方法,但部分色素痣因大小(如巨痣)、部位等因素,导致临床治疗难度大,疗效不十分满意.耳廓部位的色素痣位置特殊,治疗难度较大.近年来,我们利用CO2激光磨削术对耳廓色素痣进行了尝试治疗,取得了可喜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色素痣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皮肤良性黑色素肿瘤,一般无需治疗.但发生在面部、眼睑、耳、双手等裸露部位的病变或易摩擦受损部位的病变不仅影响美观,同时存在着恶变倾向,是临床治疗适应证.色素痣有多种治疗方法,但部分色素痣因大小(如巨痣)、部位等因素,导致临床治疗难度大,疗效不十分满意.耳廓部位的色素痣位置特殊,治疗难度较大.近年来,我们利用CO2激光磨削术对耳廓色素痣进行了尝试治疗,取得了可喜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次切除治疗较大色素痣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对46例不同部位先天性色素痣(面部22例,躯干部13例,四肢11例)采用部分切除治疗,比较术前、术后近期、术后远期病变大小及局部情况的差异。结果术后近期病变面积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术后远期较近期病变面积有不同程度增大(P0.05),但与术前相比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1例面部色素痣患者存在轻度变形,2例四肢色素痣患者存在轻度活动受限。结论先天性色素痣应首选一次性切除病变,但不同部位色素痣具有不同的手术适应证。面部及四肢跨关节的色素痣更适宜采用分次切除进行治疗,而躯干部及四肢非关节部位应力求一次性切除病变。  相似文献   

12.
面部痣样病变47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色素痣样病变临床和病理之间的关系,为评估病情、制定正确治疗方案提供线索。方法:对476例面部色素痣样病变术前临床诊断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临床上表现为色素痣样病变的病例中,病理检查确诊为色素痣者共有385例(80.9%),余91例分别是基底细胞上皮瘤13例,脂溢性角化43例,扁平疣19例,表皮囊肿9例,日光性角化5例,黑素棘皮瘤和黑色丘疹性皮肤病各1例。激光等非手术方法治疗178例,其中复发46例(25.8%)。结论:多种疾病可呈色素痣样改变,单凭临床印象难以确诊。术前可采用削取或切取方法获得病理标本,手术切除是治疗色素痣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3.
色素痣(Nevus)又名痣细胞痣、黑素细胞痣,是由于痣细胞增生并产生色素导致皮肤、黏膜颜色改变为特征的良性疾病.临床表现有多种类型.如皮内痣,交界痣、混合痣等,还有巨痣、蓝痣、幼年黑瘤等.色素痣均可见于皮肤各处,面颈部、胸背为好发部位.少数发生在粘膜,如口腔、阴唇、睑结膜.色素痣大多均属良性;有些类型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恶变,值得重视.近年来,由于美容目的治疗色素痣者日渐增多,因而复发性色素痣也时有所见.  相似文献   

14.
耳是面部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耳部的皮肤病变及组织缺损不良影响,尤其是耳郭部位,耳郭前侧的皮肤与软骨粘连紧密,皮下组织少,移动度很小,既要去除病变且保持美观,临治疗较为棘手。2000年1月-2006年10月,我们应用多功能手术仪治疗耳郭前侧色素痣患者20例,获得了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XH超高频皮肤整形仪对面部色素性皮肤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合适的电极对7种269例面部色素性皮肤病变进行治疗。结果:特定频段的超高频电极可使皮肤病变组织气化,治疗有效率89.6%,但对太田痣、不良文饰、色素痣等部分皮肤损害达真皮深层或全层的病例效果欠佳。结论:超高频皮肤整形仪对面部色素性皮肤病变的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皮肤色素痣是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色素痣的治疗有化学剥脱、激光、电针、手术切除等,许多患者因惧怕手术或瘢痕往往更倾向于激光治疗,但经常遇到激光治疗不彻底而复发的情况,同时外源性刺激造成色素痣性质的改变。我们收治1例左手掌部位色素痣激光治疗后恶变的病例。  相似文献   

17.
颜面部皮肤色素痣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颜面部色素痣的治疗方法。方法:用高频电灼法、Q开关Nd:YAG激光、手术切除缝合术治疗颜面部色素痣。结果:高频电灼法易遗留凹陷性瘢痕,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后无瘢痕,无色素沉着及脱失,但治疗周期长,反复刺激有恶变可能;手术切除法彻底,面积大者分次切除有线状瘢痕。结论:高频电灼法不适用治疗颜面部色素痣,直径在5mm以下者色素痣首选Nd:YAG激光,直径在5mm以上或有恶变体征者选择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8.
临床以皮肤肿物为表现的常见损容性疾病有色素痣(pigmentednaevus)、皮脂腺痣(naevussebaceous)、寻常疣(verrucavulgaris)、毛细血管瘤(capillaryhemangioma)等。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激光、冷冻、手术等,治疗后局部留有瘢痕,特殊部位不易操作,术后修复不满意等时常伴随。我院自2008年引进XL-射频皮肤治疗仪治疗皮肤色痣、疣状痣、寻常疣等损容性皮肤疾病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眼睑色素痣的治疗,应以切除病变组织为原则,我们近年来收治9例上睑色素痣的患者,采用切除病变组织的同时,行重睑成形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慢性放射性溃疡32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慢性放射性溃疡治疗难度较大,为寻求适当的治疗方案提高疗效,对既往病例进行了回顾。总结了自1983年以来,慢性放射性溃疡32例的治疗经验,对发病原因、部位、病变特点及治疗方法作了分析。31例治愈、创面I期愈合26例,Ⅱ期愈合5例,死亡1例。认为须提高对放射溃疡的重视和认识,针对不同的病变部位,深度及其特点,采取不同的清创方法及相应的修复措施。为改善局部血循环,应以皮瓣或肌皮瓣治疗为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