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四川奶业》2004,(3):18-19
酸奶是发酵奶中的重要品种,如今在发达国家已占有相当广阔的市场,并成为人们一种重要的健康膳食。在国外,还有一些深加工的酸奶,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2.
酸奶发酵过程中添加嗜热链球菌对酸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国内普遍采用翻代菌种代替直投式菌种发酵酸奶,但是其后酸化现象影响产品的销售。翻代菌种发酵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添加嗜热链球菌得到的样品,与直投式菌种发酵酸奶比较,结果表明:翻代菌种发酵0h时添加嗜热链球菌可以提升产品粘度,达到直投式菌种发酵酸奶的水平;其样品后酸现象也接近于直投式菌种发酵酸奶,比翻代菌种发酵的其它阶段添加嗜热链球菌的的样品后酸化程度都低,其球杆菌比例也比较低。由此认为:翻代菌种发酵0h时添加10%的嗜热链球菌发酵得到的酸奶,其产品质量接近于直投式菌种发酵酸奶。  相似文献   

3.
酸奶发酵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酸奶发酵剂是酸奶工业化生产中的重要因素,其发酵特性和品质直接影响发酵酸奶的风味和质量,本文首先概述了酸奶发酵剂的发展历史和分类,然后后对酸奶发酵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和综述。  相似文献   

4.
酸奶生产中温度,菌种组合,菌种比例与时间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采用正交设计法对酸奶前发酵阶段温度,菌种组合,菌种比例与时间之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发酵时间的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菌种组合,再次是菌种比例;试验采用39℃发酵温度,以保加利亚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按2:1比例的组合较为理想。酸奶在其发酵过程中,酸主时间呈现y=ae^b^x(p<0.01)的指数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5.
有研究表明,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发酵酸奶能够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率,促进仔猪生长。笔者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发酵酸奶,通过对仔猪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吸收的分析,探究发酵酸奶对断奶仔猪生长发育和养分消化的影响,以期为断奶仔猪饲养过程中的补饲发酵酸奶喂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酸奶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酸奶是以牛乳或其它乳为主要原料,以乳酸菌或酵母发酵而制得的乳制品。酸奶多采用乳酸菌发酵,按工艺分为酸凝乳和搅拌型酸奶,其中搅拌型酸奶又包括调味酸奶和果浆酸奶等。普通酸奶通常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或乳酸链球菌作为发酵菌种。作为医疗用途的嗜酸菌乳、双歧杆菌乳等,则分别以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为主要发酵菌种。酸奶的发酵剂菌种不同,对酸奶的营养价值、医疗保健作用以及风味、状态、口感等均有决定性作用。一般而言,牛乳经过乳酸菌发酵制成酸奶后,其营养价值均有所提高,而且均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和防病、治病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外源添加沅江芦笋水提物对发酵酸奶的影响,本研究首先对芦笋水提物的提取条件进行研究,并对添加不同含量(0.1%、0.2%、0.4%)芦笋水提物对酸奶发酵过程及品质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芦笋水提物的最佳提取条件为:1∶90(芦笋粉末/g∶水/mL),90 ℃水浴提取4 h。综合考虑发酵品质,沅江芦笋水提物在酸奶中的最佳添加量为0.2%;与空白酸奶相比,沅江芦笋酸奶提前1 h到达发酵终点,酸奶的持水力提高8.9%。  相似文献   

8.
红茶枸杞酸奶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及其品质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红茶枸杞酸奶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以红茶、枸杞粉、牛奶为主要原料,添加蔗糖、复合发酵剂,经发酵后制作一种新型营养酸奶,根据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试验对红茶枸杞汁、复合发酵剂、蔗糖添加量及发酵温度等进行优化,并对研制出的酸奶进行了感官、理化和微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红茶枸杞汁添加量为8.09%,复合发酵剂添加量为0.18%,蔗糖添加量为8.03%,发酵温度为41.54℃,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红茶枸杞酸奶最终感官评分为97.98分,与预测值较近,为最佳发酵工艺条件。说明用最佳发酵工艺制作的酸奶品质较佳。  相似文献   

9.
为了丰富酸奶制品的种类,扩大玉米和酸奶的受益群体,对玉米酸奶的最适配方及发酵条件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0.
苏景辉 《中国乳业》2013,(11):46-48
酸奶的发酵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原料奶、清洗剂的残留、培养温度与接种量、噬菌体和抗生素残留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只有严格控制这些因素,才能保证酸奶发酵过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以发酵生产的嗜酸乳杆菌发酵乳、双歧杆菌发酵乳、增香普通酸乳为原料,通过复配得到一种长双歧益生菌饮料.采用CMC、果胶、黄原胶、单甘酯四种添加剂对其稳定性进行了优化,并确定了其最佳配方为:80%发酵乳、12%水、8%蔗糖、CMC 0.5%、果胶0.1%、黄原胶0.1%、单甘酯0.15%.  相似文献   

12.
以柑橘纤维、甜菜纤维和琼脂构建低糖高纤维常温发酵乳体系,探究不同添加量组合下产品质构及感官品质。同时利用乳糖酶和Sweety T-1发酵剂分解产品中全部乳糖,并转化为甜度更高的葡萄糖,从而提高低糖发酵乳的甜度。结果表明:添加3%柑橘纤维、0.2%琼脂和1%甜菜纤维可构建质构优良、稳定性好且感官评分高的低糖高纤维常温发酵乳体系;在不添加其他增甜物质的基础上,接种200 U/L Sweety T-1发酵剂,42 ℃发酵12 h,同时加入1 600 BLU/L乳糖酶,利用乳糖酶和Sweety T-1发酵剂的协同作用分解全部乳糖,产生2.5%葡萄糖来提高产品甜感,真正实现长保质期发酵乳的低糖和高纤维。  相似文献   

13.
以优质鲜牛奶为原料,添加胡萝卜、西红柿、芦荟混合果汁,将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及嗜热链球菌以1:1混合作为发酵剂,研制出营养丰富,色泽美观,风味独特的果汁牛奶混合型酸奶。  相似文献   

14.
瑞士乳杆菌是潜在的功能发酵乳发酵剂,为改善瑞士乳杆菌的发酵特性,使用嗜热链球菌配合瑞士乳杆菌用于发酵乳制备。结果表明:嗜热链球菌与瑞士乳杆菌混合发酵将凝乳时间缩短了3.5 h,黏度提高了1.8 倍,改善了乳清析出和质构;嗜热链球菌的使用有效减弱了发酵乳的后酸化,贮藏20 d发酵乳的pH值仍大于4.2。为研究这一现象的原因,测定发酵乳中的活菌数、乳糖消耗量、谷氨酸脱羧酶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结果表明,混合发酵乳贮藏期间具有较低的谷氨酸脱羧酶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乳糖利用量较低,这是后酸化减弱的主要原因。与嗜  相似文献   

15.
植物乳杆菌的益生特性及其在乳制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rarum)能通过胃并定植于肠道,发挥调节肠道菌群、免疫调节、降低血清胆固醇、降血压和抗氧化等益生作用。此外,由于植物乳杆菌的益生特性,国内学者申请了诸多关于植物乳杆菌菌株专利。同时,近年来有关植物乳杆菌分子多样性的研究也充分开展。另外,植物乳杆菌还被广泛应用于乳制品生产,包括功能性酸乳、发酵豆乳、干酪、功能性乳酸菌饮料等乳制品中。  相似文献   

16.
以乳酸菌发酵剂发酵黑豆浆,初步确定乳化剂和稳定剂添加量均为0.2%;采用L9(34)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黑豆浆为基料,添加白砂糖13%,接种量8%,在42℃下乳酸菌发酵3h,制得酸黑豆浆营养丰富,口感好。  相似文献   

17.
藏灵菇是源自西藏雪原的特有珍稀菌种,可用作酸奶的发酵剂,发酵的酸奶含有大量有益菌,对人体具有多方面的生理保健功能,自1998年由西藏牧区传入内地以来,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本文主要从藏灵菇的营养功能、发酵特性和增殖条件以及发酵制品的发展前景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酸羊乳风味与品质,提高酸羊乳的功能价值,将自浆水中筛选的植物乳杆菌JS5和JS19用于羊乳发酵,研究其对酸羊乳理化性质、质构特性及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 种植物乳杆菌与商业发酵剂复合发酵后,均能在贮藏期内有效提高酸羊乳持水性和表观黏度,降低其硬度与胶着性,促进乙醛和双乙酰的释放;添加植物乳杆菌JS5的酸羊乳胆固醇降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最高可达36.62%;添加植物乳杆菌JS19的酸羊乳体外抗氧化能力更强,贮藏1 d时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高达70.58%,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达32.03 μmol/L。2 种菌株均为适用于羊乳发酵生产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了扩大荸荠的食用范围,丰富酸奶的种类,提高酸奶的营养价值。方法 以荸荠果浆、纯牛奶、发酵菌剂、蔗糖为主要的原料,开发一款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酸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价、黏度、酸度作为评价指标,优选最佳发酵工艺。结果 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6 h,糖添加量10%,荸荠添加量10%,发酵温度40 ℃,所得产品组织细腻,口感柔和,具有浓郁的荸荠清爽风味。结论 荸荠适合添加到酸奶中,且当添加量为10%时,产品质量最好,荸荠风味酸奶将是一个有前景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