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了气相色谱(GC)同时测定化妆品中5种多元醇(1,2-丙二醇、乙二醇、1,3-丁二醇、二甘醇和甘油)保湿剂的方法.试样用甲醇提取过滤后,采用GC对样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5种多元醇保湿剂的质量浓度与其相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分别为10 μg/mL~1 200 μg/mL(1,2-丙二醇和1,3-丁二醇),10 μg/mL~1 100 μg/mL(乙二醇),10 μg/mL~1 000 μg/mL(二甘醇),10 μg/mL~1 300 μg/mL(甘油),相关系数r>0.99.应用此法测定化妆品中5种多元醇保湿剂的质量分数,回收率在93.6%~102.4%,相对标准偏差为0.84%~1.75%.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稳定准确,可用于化妆品中多元醇保湿剂含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甘油催化加氢的产物用醋酸酐进行乙酰化处理,采用HP-5(30 m×0.32 mm×0.25μm)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气相色谱分析。GC/MS定性鉴定,以苯甲酸甲酯为内标的内标定量法。1,2-丙二醇的回收率可达100.2%,1,3-丙二醇的回收率可达99.8%,甘油的回收率可达100.04%。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木糖醇及其氢解液的方法,并采用外标法定量分析乙二醇、1,2-丙二醇和1,3-丙二醇。结果表明:最佳分析条件为流动相V(水)∶V(乙腈)=9∶1,pH为5.3,流速为0.600 mL/min,柱温为80℃,进样量为10μL。在此条件下得到木糖醇质量浓度为0.16~100.00 g/L,乙二醇为0.78~50.00 g/L,1,2-丙二醇及1,3-丙二醇为0.39~25.00 g/L,各组分的线性关系R为0.999 7~0.999 9,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8.31%~101.1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5%~2.35%。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发酵法中试生产1,3-丙二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甘油为原料,利用克雷伯氏菌进行了发酵罐容积规模分别为1 m3和20 m3的发酵法1,3-丙二醇生产的中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m3和20m3的发酵罐最终发酵液中1,3-丙二醇平均质量浓度分别达到了74.6 g/L和63.9 g/L,1,3-丙二醇相对于甘油的得率分别为61.2%和49.9%。采用发酵液醇沉预处理、再精馏的专利技术可分离得到纯度大于99%的1,3-丙二醇产品,分离收率大于85%,产品质量达到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聚合反应的要求。成本分析表明,生物法生产1,3-丙二醇技术是经济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外源添加ATP对K.pneumoniae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基于K.pneumoniae生成1,3 丙二醇过程中甘油脱水酶催化失活与复活的特性,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三磷酸腺苷(ATP),考察ATP对菌体生长、1,3 丙二醇(1,3 PD)、其他副产物合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ATP抑制菌体生长,加入质量浓度为0 4g/LATP,OD值比参照低53%;添加ATP促进单位细胞合成1,3 丙二醇,加入质量浓度为0 4g/LATP,1,3 丙二醇质量浓度/OD值比参照高90%;添加ATP能提高甘油到1,3 丙二醇转化率,加入0 8g/LATP,甘油到1,3 PD的最大转化率达到0 76mol/mol。  相似文献   

6.
有机酸对产丙二醇菌生长和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提高克雷伯氏肺炎杆菌厌氧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能力,在发酵过程中添加有机酸(OA),考察其对菌体生长、1,3-丙二醇及其他副产物合成的影响。实验表明:添加OA可促进菌体生长,加入质量浓度为0.2~0.5g/L的OA,菌体生长的菌液在590 nm处吸光度(OD)值比参照值高出30%;加入过量的OA(>1.0 g/L),则菌体生长受到抑制,OD值比参照值低37%;添加OA可促进单位细胞合成1,3-丙二醇,加入质量浓度为0.2~0.5g/L的OA,单位菌体的1,3-丙二醇质量浓度比参照高3.8%~17.5%;添加OA能提高甘油转化为1,3-丙二醇的转化速率,加入0.2~0.5 g/L的OA,甘油转化为1,3-丙二醇的最大转化速率达0.81 h-1。在15 L罐上批式发酵48 h,1,3-丙二醇最终质量浓度达42.9 g/L,甘油转化为1,3-丙二醇的平均转化率达64%。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药典的基础上对防腐挑战试验方法进行改进,采用USP51的抗菌效力测试方法,探讨乙基己基甘油、甘油辛酸酯、1,2-己二醇、辛酰羟肟酸和1,3-丙二醇组成的新型复配保湿防腐剂在水剂、乳液、面膜、膏霜等护肤品中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当复配保湿防腐剂中乙基己基甘油、甘油辛酸酯、辛酰羟肟酸、1,2-己二醇和1,3-丙二醇的质量分数各为9%、13%、9%、35.5%和33.5%,其在化妆品中添加的质量分数为0.50%~0.70%时,在不同剂型化妆品中应用均可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测定低聚甘油组成的方法。以Econosphere Amino(250×4.6 mm,5μm)为色谱柱,乙腈-水(85∶15,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8℃,进样量为30μL,ELSD漂移管温度为32℃,载气流速为1.5 L/min。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甘油、二聚甘油和三聚甘油浓度分别在100~300μg/mL、100~400μg/mL和200~6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9、0.9921和0.9969,定量下限分别为1.5、1.0和2.0μg,回收率为97%~103%,RSD<3.0%(n=6)。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同时测定化妆品中12种美白功效成分的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分离,以甲醇-0.02 mol/L KH_2PO_4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多波长分析,检测波长为230、250和280 nm。结果表明,12种美白功效成分在2~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检出限为1.6~11.4μg/g,定量限为2.0~28.0μg/g。平均回收率为85.73%~113.14%,相对标准偏差(RSD)值为0.12%~4.31%。该方法简便、可靠,可作为化妆品中美白类功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间产物3-羟丙醛在发酵液中的积累对Klebsiella pneumoniae细胞生长及1,3-丙二醇的合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调节发酵的起始甘油浓度及控制发酵pH值可调控发酵液中3-羟丙醛的积累.当起始甘油质量浓度分别为20、30、50、70g/L的批式发酵中,发酵液中3-羟丙醛的积累的高峰分别为4.31、6.87、11.48及13.49mmol/L,当起始甘油质量浓度大于50g/L时,3-羟丙醛在到达积累高峰后不能被菌体有效转化,在发酵后期维持较高浓度,抑制了细胞生长及1,3-丙二醇的合成,发酵不能继续进行.控制发酵pH值为7.75~8.0可促进发酵液堆积的3-羟丙醛被迅速转化.在流加发酵中起始甘油质量浓度采用30g/L,发酵pH值控制为7.75条件下,发酵32 h,1,3-丙二醇质量浓度可达37.16g/L,1,3-丙二醇的生产强度和质量得率分别达到1.16g/(L·h)和52.66%.  相似文献   

11.
疏水硅沸石吸附1,3-丙二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X-Ⅱ型沸石对1,3-丙二醇单组分溶液中1,3-丙二醇的静态饱和吸附量达到121.1 mg/g;在1,3-丙二醇和甘油的混合溶液中,研究了甘油质量浓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盐离子质量浓度对1,3-丙二醇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的甘油质量浓度对1,3-丙二醇吸附影响较大,吸附时间为14 h时1,3-丙二醇吸附达到平衡,低温及低盐离子质量浓度有利于1,3-丙二醇吸附;对实际发酵液的静态吸附结果表明,增大发酵液pH值可以减少有机酸对1,3-丙二醇的竞争吸附;pH值为7时,1,3-丙二醇吸附量达到102.5 mg/g;筛选了与吸附剂相关的脱附剂,用体积分数50%的乙醇解吸,解吸率达到86%。在此基础上初步研究了沸石对发酵液中1,3-丙二醇的动态吸附,1,3-丙二醇解吸率为82%。与传统的蒸馏法相比,沸石吸附法工艺简单,具有较大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率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P-MS)法,检测祛痘类化妆品中20种非法添加抗感染类药物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EC-C18色谱柱(3.0×150 mm,2.7μm);流动相为乙腈-0.1%冰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35℃;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模式,根据MassHunter软件提取的保留时间、母离子、碎片离子精确质量等数据,在PCDL软件中构建了非法添加抗感染类药物的筛查数据库。结果:氯霉素和螺内酯在质量浓度100~5000ng/mL范围内,其余18种抗感染药物在质量浓度50~5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检出限为0.01~0.20μg/g,定量限为0.05~0.80μg/g,回收率为83.7%~108.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8.1%。结论:本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适用于祛痘类化妆品中20种抗感染药物的快速筛查,为祛痘类化妆品的安全监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建立同时测定染发类化妆品中9种氧化型染料的HPLC方法。采用Wondasil C_(18)柱(250 mm×4.6 mm,5μm)分离,1%三乙醇胺溶液(pH 7.7)-乙腈(97:3)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定量限为1.98~4.81μg/m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5.8%~103.4%,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批次市售染发类化妆品中均未检出禁用物质邻苯二胺和间苯二胺,检出的限用物质均在限度范围之内。结果表明,该方法分离效果好,结果可靠,可用于染发类化妆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采用Themo BDS HYPERSIL C18色谱柱(100 mm×4.6 mm×2.4μm),以乙腈-水(35∶65,体积比)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28 nm,柱温40℃,进样量5μL,在前述条件下建立了测定化妆品中双酚A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结果发现,在0.05140~2.056μg/mL范围内,双酚A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低浓度水平下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9%~100.8%(相对标准偏差2%),高浓度水平下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0.6%~102.7%(相对标准偏差3%);检出限为0.015μg/mL,检出质量比为0.3μg/g。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化妆品中双酚A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快速测定化妆品中29种雌性激素含量的分析方法。水剂类、乳液类、霜类3种化妆品试样经乙腈超声提取,以8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过滤后测定。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BEH C18色谱柱(100mm×2.1mm×1.7μm)进行分离,以乙腈-水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2mL/min,进样量为1μL,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结果显示,29种雌性激素在0.01~0.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5,检出限为0.001~0.053μg/g,平均回收率为76%~106%。本方法准确、灵敏、专属性强,可用于化妆品中29种雌性激素的定性及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对一株能在厌氧条件下高效代谢甘油的大肠杆菌突变株HW2进行基因工程改造,使其能利用甘油合成1,2-丙二醇。首先,敲除HW2中与丙酮醛脱毒途径相关的三个基因ald A、glo A、hch A和乳酸合成基因ldh A,得到菌株HWAGHL,并在甘油培养基I中厌氧培养。结果显示菌株HWAGHL代谢甘油的能力并没有明显减弱,培养120 h后能产0.013 g?L?1的1,2-丙二醇。在HWAGHL中单独过表达mgs A后,经72 h厌氧培养可得0.04 g?L?1的1,2-丙二醇,在HWAGHL中共表达gld A、dha KL(来自弗氏柠檬杆菌)、mgs A和yqh D(HWAGHL/p TH)后,经72 h厌氧培养可得0.48g?L?1的1,2-丙二醇。在菌株HWAGHL/p TH中过表达gld A和fuc O,1,2-丙二醇产量可分别提高18%和16%。最后,菌株HWAGHL/p TH在甘油培养基II中厌氧培养,72 h可得1.58 g?L?1的1,2-丙二醇,得率为0.20 g?g?1甘油。  相似文献   

17.
通过HPLC法对化妆品中覆盆子酮含量的检测进行了研究。经shim-pack GWS C18柱(4.6 mm×250 mm×5μm)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进行检测。V(甲醇)∶V(水)=40∶60为流动相,220 nm为检测波长。研究结果显示,在8.0~8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覆盆子酮的浓度和面积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 7。本方法对覆盆子酮的检出限为2μg/mL,定量限为8μg/mL。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5.3%~117.3%,相对标准偏差为0.04%~2.45%(n=3)。  相似文献   

18.
1,3-丙二醇主要用途是和对苯二甲酸(PTA)一起合成新型聚酯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但是1,3-丙二醇的高成本制约了PTT的发展,低成本1,3-丙二醇合成工艺的研究开发工作成为国内外的热点课题之一。本文是在以甘油为底物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工艺路线上进行优化,使用实验室2.5 L发酵罐进行试验,研究甘油发酵过程中搅拌速度、氮气通气率、发酵时间对最终发酵液中1,3-丙二醇含量的影响,在发酵温度37℃、pH值7.0、通气率0.2 vvm、发酵时间40 h、搅拌转速400 r/min的条件下,发酵液中1,3-丙二醇的含量高达80 g/L以上,产品纯度达到99.5%以上。  相似文献   

19.
刘婷  刘均洪  刘登 《上海化工》2010,35(4):24-27
甘油是油裂解和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生物柴油市场的蓬勃发展将会造成甘油价格的下降。这些甘油-水混合物不用再次处理就可以直接用于微生物发酵。在众多甘油的利用当中,附加值最高的应该是1,3-丙二醇(PDO),利用甘油在厌氧条件下发酵生产PDO与传统工艺相比产物浓度从70~80g/L提高到了100g/L,而且如果用固定化细胞发酵,产率可以从2g/(L·h)提高到30g/(L·h)。综述了微生物转化甘油为1,3-丙二醇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UPLC/MS-MS)测定人参化妆品中人参功效成分(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并用该方法对市售28批样品进行风险监测。样品采用甲醇超声提取法,以0.05%甲酸水溶液-0.05%甲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ACQUITY UPLC BEH C_(18) (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分离,以UPLC/MS-MS负离子模式检测。同时对样品前处理条件及色谱-质谱条件进行优化,并完成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两种目标化合物在0.1~50 ng/mL及0.5~2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2大于0.999 6;LOD为0.001 7~0.003 0μg/g (S/N=3);在膏霜、乳液、洗护类基质中加标回收率为81.87%~94.4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64%(n=6)。该方法适用于人参化妆品中人参功效成分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