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探讨结肠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诊断和治疗,对348例顽固性便秘根据其临床表现、结直肠及盆底动力学等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诊断.对结肠冗长症采用结肠全切除及次全切除术治疗,其中327例伴有出口梗阻型便秘者于结肠切除术同期或前期采用相应的手术治疗.结果显示,病理检查示结肠壁内神经丛均有变性.94%(327/348)伴有出...  相似文献   

2.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结肠梗阻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结肠狭窄梗阻的原因及临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1月-1999年12月重症腺炎治疗过程中结肠梗阻发生率、发生时间与部位及其与治疗选择的相关性及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本组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结肠梗阻发生率为3.9%,其发生部位多位于结肠主横结肠,梗阻症状多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行非手术治疗后2-3个月内出现并进行性加重。本组病例均行手术切除狭窄肠段而治愈。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并  相似文献   

3.
重症胰腺炎可产生坏死、脓肿和假性囊肿,输尿管梗阻很少见,文献报道迄今仅20例,其中8例在临床上明确的。作者报道另2例重症胰腺炎并症引的输尿管梗阻。  相似文献   

4.
结肠冗长症是一种先天性结肠畸形,发病率很低,是结肠在发育中因基因再复制而生长过长所致.乙状结肠为腹膜内位器官,有一定活动度,可发生冗长,并因此而引起腹痛、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乙状结肠冗长可致顽固性便秘,甚至可因系膜相对较短而发生乙状结肠扭转,造成梗阻.这是乙状结肠冗长症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老年人.我院2008~2011年6月共收治32例老年乙状结肠冗长症病人,均行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除了顽痛和内、外分泌不足外,慢性胰腺炎还可产生累及邻近器官的并发症,如胆总管狭窄、十二指肠梗阻、结肠狭窄和自发性胰内疾等,血管方面的并发症有远端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和门静脉阻塞等,由此形成节段性门脉高压症,一种肝外病因的内脏静脉压力增高的疾病。节段性门脉高压症由于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和门静脉完全闭塞引起者已多见报道,但在慢性胰腺炎非闭塞性门脉高压症则未见报道,作者介绍上述情况采用引流和切除治疗的效果。33例慢性胰腺炎主要侵及胰头部者列为分析对象,伴严重反复疼痛至少一年;未侵及胰头、无胰管病理的胰腺…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55例慢性胰腺炎外科治疗资料.发病因素:嗜酒5年以上、胆系结石、急性胰腺炎病史分别占38.2%,29.1%和20.0%.主要临床表现:慢性腹痛、梗阻性黄疸、体重减轻、消化不良、糖尿病分别为98.2%,38.2%,34.5%,20.0%和10.9%.全组均因慢性腹痛或伴有胰管和(/或)胆管梗阻、结石、胰腺钙化、肿块、假性囊肿等行外科治疗,共采用了10种术式. 结果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术后效果良好43例(78.2%),症状减轻好转10例(18.2%),无效2例(3.6%). 结论慢性胰腺炎长期慢性腹痛并胰胆管梗阻、结石、肿块、假性囊肿适于外科治疗,应根据病变类型和特点选择不同的术式.胰管梗阻扩张、结石或假性囊肿宜行胰管或囊肿空肠吻合,胰头肿块并胆、胰管梗阻可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或胆胰管空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肛型肠梗阻导管配合术前短肽型肠内营养支持在结肠脾曲以下肿瘤梗阻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0例结肠脾曲以下肿瘤梗阻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经肛门置入的肠梗阻导管行近段结肠肠管减压、灌洗等治疗后,口服百普素,并按照常规方法行术前肠道准备、一期切除吻合术;对照组行术中切除阑尾并经阑尾残端顺行全结肠灌洗后行Ⅰ期肿瘤切除吻合术。结果: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治疗组(9.1%,1/11)低于对照组(33.3%,4/12),腹腔感染率治疗组(9.1%,1/11)低于对照组(33.3%,4/12),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有1例死亡,治疗组无死亡。结论:经肛型肠梗阻导管配合术前短肽型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降低结肠脾曲以下肿瘤梗阻一期切除术后并发生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手术时机.方法 2003年2月至2013年2月间收治胆源性急性胰腺炎420例,根据有无胆道梗阻及轻重程度分为4型:轻症非梗阻型、轻症梗阻型、重症非梗阻型、重症梗阻型,对其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轻症非梗阻型125例,轻症梗阻型93例、重症非梗阻型94例、重症梗阻型108例.轻症非梗阻型或轻症梗阻型胰腺炎早期手术与延期手术在并发症的发生率、平均住院日、病死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重症非梗阻型和重症梗阻型胰腺炎而言,早期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平均住院日长,与延期手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症梗阻型胰腺炎早期手术病死率明显低于延期手术(P<0.05).结论 手术时机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有重大影响,早期宜行非手术治疗,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适当时机进行手术治疗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同时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腹腔镜辅助次/全结-直肠切除的临床应用,经肛肠梗阻导管治疗急性左半结肠恶性梗阻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腹腔镜下应用超声刀行婴幼儿巨结肠根治术20例,经肛门结肠拖出根治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外科治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手术方式及时机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方式和时机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36例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方式和时机及疗效进对比研究.结果 各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分别进行了早期手术和延期手术,轻症胰腺炎患者均痊愈出院;梗阻型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手无死亡,延期手术病死率14.29%(1/7),非梗阻型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手术病死率7.14%(1/14),延期手术病死率14.29%(1/7),各型之的并发症计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暴发性胰腺炎患者早期手术病死率为20.00%(1/5),另延期手术1例死亡.结论 对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应在经短期(24~48 h)积极的非手术治疗后早期手术;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方式,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旷置结肠综合征的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选择性结肠切断旷置术后旷置结肠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以选择性结肠切断旷置术治疗28例结肠瘫痪症患者.结果:28例患者中痊愈25例(89.3%),缓解3例(10.6%),出现选择性结肠切断旷置术后旷置结肠综合征4例(14.3%).结论:选择性结肠切断旷置术治疗结肠瘫痪症术式简化,术程缩短,安全有效,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部分患者术后出现轻度粪便返流引起的旷置结肠综合征,说明结肠瘫痪症患者结肠的蠕动和排空功能严重障碍,非手术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12.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结肠受累者仅约1%。作者在本文中回顾了处理这一併发症的经验。作者在1974~1984年间手术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病人100例,其中15例发生结肠併发症。男性14例,女性1例,年龄23~77岁(平均51岁)。胰腺炎的病因是胆结石(5例)、饮酒(5例)、创伤后(2例)、手术后(2例)和代谢性因素(1例)。根据Ranson标准计分,平均为4.2。手术适应症根据病人的临床状况。  相似文献   

13.
左半结肠急性梗阻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105,自引:1,他引:105  
结肠梗阻是急性肠梗阻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结肠的解剖特点,一旦发生阻塞即形成一闭合性肠襻,易致坏死穿孔,故不宜采取保守治疗,以急诊手术为首选.对于右侧结肠梗阻的术式选择意见较为一致,可以行梗阻病变的一期切除、吻合术.但对左半结肠急性梗阻时的术式选择,意见有分歧,原因是梗阻后结肠内含有较多粪质和细菌,术前无法肠道准备,一期切除、吻合后,切口、腹腔污染以及吻合口漏的危险性较大,因此传统主张分期手术:一期结肠减压、造口,解除梗阻;二期切除梗阻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坏死性胰腺炎患者发生结肠并发症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通外科的403例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73例, 女性130例, 年龄(49.4±15.4)岁(范围:18~90岁)。其中胆源性胰腺炎199例,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110例, 其他原因引起的胰腺炎94例。采用多学科诊疗模式对坏死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诊治。根据患者有无结肠并发症将患者分为结肠并发症组和无结肠并发症组。结肠并发症组患者采取抗感染、肠外营养支持、保持引流管通畅、末端回肠造瘘等方式进行治疗。采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匹配。分别通过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组间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403例坏死性胰腺炎患者中, 出现结肠并发症53例, 包括结肠漏23例, 结肠梗阻15例, 结肠出血21例。PSM后, 两组各有53例患者。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和入院时临床特征具有可比性(P值均>0.05);临床转归方面, 与无结肠并发症组相比, 结肠并发症组患者接受微创干预的比例[88.7%(47/53)比69.8%(3...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轻症非梗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外科自2001年1月至2007年1月期间收治的111例手术治疗的轻症非梗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时机分为同期组(n=53)和择期组(n=58),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同期组行胆囊切除术38例(71.7%),胆道探查术15例(28.3%),术后并发症4例(7.5%),其中切口感染2例,应激性溃疡1例,肺部感染1例; 择期组行胆囊切除术47例(81.0%),胆道探查11例(19.0%),术后并发症4例(6.9%),其中切口感染、膈下感染、肺部感染和胆瘘各1例.2组各有1例胆总管探查阴性,均无胰瘘和死亡病例.全部患者均随访半年,无急性胰腺炎复发病例.结论 轻症非梗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在胰腺炎症控制后1~2周实施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肠道假性梗阻是一种临床病种,它具有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但无肠腔内外梗阻的过程,其范围可局限或广泛。急性型多见于慢性疾患或老年病人,多有致病因素;而慢性型常找不到致病原因。许多情况可引起肠道假性梗阻,在诊断慢性原发性肠道假性梗阻综合征时应予考虑。【巨结肠症】在新生儿的发生率约为1/5000,男:女为9∶1,恒定的表现为出生头一个月就便秘,但25%病人可有腹泻。有些到老年时才出现症状。钡剂灌肠可以显示一具有神经节的扩张肠曲与无神经节的萎陷肠曲之间的转变区,直肠压力测定未见尖峰活力。直肠活检发现乙酰胆碱脂酶活性增加和神经束增多。诊断巨结肠症的必备条件是粘膜下层和肌层神经丛内缺乏神经节细胞。Kottmeier 等报道62例小儿巨结肠症,其中2/3证实无神经节,从症状和体征不易与功能  相似文献   

17.
急性胰腺炎常为自限性,除某些医学中心对胆道性胰腺炎立即手术外,在急性发作期约12%需手术.对已诊断为急性胰腺炎者,手术适应证为:胆道梗阻未解除,引流胰腺脓肿或疑出血或坏死胰腺炎;还有因其他原因施行手术而术中发现急性胰腺炎者.复习香港大学医院外科1979~1984年急性胰腺  相似文献   

18.
我院于1995~2006年共收治急症结肠手术患者34例,其中一期手术28例、效果良好,无死亡病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2例、女6例,年龄6~72岁,均为结肠急症,未经结肠准备.其中车祸伤11例,刀刺伤2例,肠镜检查致穿孔2例,癌性梗阻急症手术12例,癌性梗阻合并回盲部穿孔2例.损伤部位:升结肠4例,横结肠3例,降结肠5例,乙状结肠2例.癌性梗阻行右半结肠切除6例,横结肠切除4例,左半结肠切除4例.  相似文献   

19.
左半结肠梗阻和穿孔的手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左半结肠梗阻和穿孔的手术方法一直存在争议,传统的手术方法有许多不足,近代的外科医师多主张行一期肠切除和肠吻合术.结肠梗阻的最主要原因是结直肠肿瘤,约15~20%的结肠肿瘤病人存在肠梗阻,结肠牌曲的肿瘤肠梗阻发生率高达50%,其它  相似文献   

20.
除胰腺炎较常见的併发症如假性囊肿和脓肿外,累及胰腺邻近结构的少见併发症亦有过报道。这些少见的併发症包括内脏血管的受侵,总胆管梗阻,胰腺性腹水和瘘。手术前作内窥镜检查,ERCP,经皮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