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万静雯  彭红燕 《现代护理》2007,13(31):2986-2987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50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行术后一般卫生宣教,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疾病知识宣教、饮食指导、运动干预和心理护理)1年.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定2组康复情况.结果 术后1年GQOLI-74各项评分,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系统性护理干预促进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2):2010-2012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加速康复模式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康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行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加速康复模式,比较两组术后康复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康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加速康复模式能显著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4):2348-2350
目的探讨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对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GQOLI-74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06例,按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予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临床指标(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干预前后评分指标[(Barthel指数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JOA)胸腰椎评分)]。结果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Barthel、ODI、GQOLI-74及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ODI均有所降低,而GQOLI-74评分、JOA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有所升高,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行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全身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进而显著提升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延伸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方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术后恢复期患者120例,依照建档顺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6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延伸护理干预,比较2组康复锻炼依从性及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独立生活能力(FIM)、生活质量(GQOLI-74)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康复锻炼依从率显著升高(P<0.05);与干预前比较,2组干预后NIHSS及ADL评分显著降低、FIM及GQOLI-74评分显著升高,且研究组干预后上述指标评分变化更为明显(均P<0.05)。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延伸护理应用于脑出血术后恢复期患者,可显著提高其康复锻炼依从性,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独立生活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危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术前腹式呼吸、有效咳嗽及床上排便训练,术后按计划进行早期活动和饮食、用药及心理指导。观察两组术后早期不良事件、晚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各项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高危冠心病患者术前适时进行训练、术后早期活动与加强心理指导,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促进患者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的护理模式对腹腔镜胆囊摘除术(LC)患者应激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L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FTS理念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应激水平[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及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结果术后24h,两组Cor、NE水平均较术前1h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d,研究组GQOLI-74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患者采用FTS理念的护理模式干预可降低应激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利于早期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程人文关怀联合康复护理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6月1日~2022年5月31日收治的408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人文关怀联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2周,两组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AI)评分低于护理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2周,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A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1、2周,观察组6 min步行试验(6MWT)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实施全程人文关怀联合康复护理,能够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运动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中心接受择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10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采用PDCA循环进行术后运动康复干预措施,通过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和6 min步行试验在出院3个月后分别评估干预后效果。结果:经PDCA循环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在出院3个月后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状况、疾病认识程度4个维度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出院3个月后6 min步行试验结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运动康复中应用效果良好,能明显改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适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择期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88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组按照术前后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进行分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心理、睡眠、疼痛等主观指标及住院天数、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术后除SCL-90总均分外,PSQI及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食欲得分高于对照组,总住院天数、ICU住院天数及术后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针对不同心理特点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围术期患者实施分级心理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了医疗费用,体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乳内动脉游离法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冠心病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143例冠心病患者,按照术中不同乳内动脉游离方法分为研究组74例和对照组69例。对照组采用带蒂游离法获取乳内动脉,研究组采用骨骼化游离法获取乳内动脉。对比分析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年随访情况。结果研究组乳内动脉血流量多于对照组,游离乳内动脉长度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术后胸腔积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94%(P0.01)。术后随访1年,两组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脑卒中发生率及动脉桥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骼化游离法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获取乳内动脉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较为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