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耿志强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2):2974-2974
目的 观察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的疗效.方法 对220例门诊包皮过长及包茎的患者采用“圣环”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结果 220例均为门诊手术,手术时间平均6.5 min,术中无出血,所有患者未发生包皮环脱落、感染,伤口愈合后整齐、美观.结论 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易于掌握、普及,术后效果好,切缘无癜痕,外形美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总结新型狼和牌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和经验。方法对35例包皮过长或包茎的患者,应用新型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切割术。结果35例患者手术均采用包皮环切缝合器完成。平均手术时间9 min(4~24 min)。术中无1例中转行传统的包皮环切术,术后无出现切口大片裂开,迟发大量出血或血肿形成。其中32例患者3 d后拆除纱布无明显水肿、出血,2例病人有少量出血,再次常规包扎2 d后出血完全停止,1例有钛钉松动伴有2~3 cm切口裂开,不必缝合,再行包扎3 d拆除纱布,切缘对合平整。术后1个月复诊,35例(100%)患者包皮切口一期愈合,切缘整齐光滑,可见少量钉状疤痕,无系带损伤、系带过短等情况。结论应用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切割术手术学习曲线短,操作简单彻底、时间短、术中无出血、疼痛轻。术后无持续性疼痛,无其他二次并发症,外形美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包皮环切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小儿包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包茎患儿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观察组采用包皮环切器治疗,比较两组切口优良率、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切口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包皮环切器可有效缩短包茎患儿的治疗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且切口美观度高,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4):2664-2665
探讨包皮吻合器在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价值。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于我院行包皮环切术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传统包皮环切术,观察组术中加用包皮吻合器。比较两组手术失血量、疼痛程度、治疗费用等观察指标,并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除手术费用外,其他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切缘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应用包皮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耗时短,疗效佳,止血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同时可明显改善切缘美观度,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次性包皮环切器行包皮环切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18例门诊包皮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认知、心理、行为、疼痛等方面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疼痛、恐惧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切口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一次性包皮环切器环切包皮的手术中,能够有效缓解术中患者恐惧与疼痛程度,提高治疗效果,融洽护患间关系,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两种全新包皮环切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从而最大可能地避免包皮环切术所带来的并发症。方法将155例包皮过长患者施行阴茎根部皮肤环切术,同期108例行包皮环切器包皮环切术,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创口出血、水肿、疼痛及感染等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根部皮肤环切组手术时间(20±5)min,包皮环切器包皮环切组(5±5)min;前组术中出血量(2±1)ml,后组为(1±0.5)ml;前组术后发生创口水肿4例,血肿2例,无局部感染;后组术后创口水肿5例,无血肿、感染病例,总共并发症发生率4%;前组术后疼痛持续(20±4)h,后组为(24±6)h。结论两组包皮环切手术方式较传统手术都具有优越性,疗效佳,临床上均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5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28例,采用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分别为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和传统包皮环切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愈合时间、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缝合器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为96.4%,高于传统组的71.4%,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传统包皮环切术,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312例包茎、包皮过长患者随机分成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组(甲组,156例)与常规包皮环切组(乙组,156例)两组,比较两组的疗效、优缺点。结果甲组与乙组相比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术中术后无出血,术后感染率低,创缘整齐,外形美观。结论使用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易推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包皮环扎术与包皮环切术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56例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环扎组230例,行包皮环扎术进行治疗。环切组226例,采用包皮环切术进行治疗。对2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护理、外形及切口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环扎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0±1.1)min,平均出血量为(0.5±0.2)mL;环切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6.3±3.4)min,平均出血量为(4.5±1.3)mL。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环扎组术后护理更简单,不容易创口感染,无须来院换药;环切组创口容易感染,需要无菌敷料包扎固定,定期来院换药。环扎组切缘整齐、外形美观,切口完全愈合时间为(16.0±0.6)d;环切组切缘不够平整,有针眼,术中结扎出血点出易形成皮下硬结,切口完全愈合的时间(7.6±0.6)d。2组切口完全愈合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包皮环扎术方法简单、并发症少、且快捷,适合各级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任小强 《临床医学》2020,40(1):55-57
目的研究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在包皮过长环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诊治的250例包皮过长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2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包皮环切缝合术,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对照组给予传统包皮过长环切术。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手术以及恢复情况、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性功能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24 h以及7 d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术前性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23.72±1.4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2.19±1.35)分,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包皮局部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应用于包皮过长环切术安全有效,可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以及恢复时间,对于术后疼痛和性功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总结50例包茎、包皮过长患者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器实施包皮环切术的护理。认为术前要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指导患者做好上环期间护理、下环后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儿童包皮环切术手术时机及术式选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包皮环切术手术时机及方法。方法 对200名0~15岁小儿包皮可上翻程度进行观察,其中62例7~15岁小儿,随机分成三组,行剪刀法23例、袖套法17例、钳夹法22例包皮环切术,比较三种包皮环切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渗出情况、术后血肿、出血、感染发生率、外形美观程度等相关指标。结果 小儿包皮分离程度随年龄而增加。钳夹法优于袖套法,剪刀法效果最差。结论 小儿包皮不能上翻是正常生理现象,一般情况下不宜行包皮环切术,如有包皮口严重狭窄,反复发作包皮阴茎头炎、瘢痕性包茎,包皮下可触及包皮垢等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小儿包皮环切术7岁后进行,对7岁以前小儿,建议行简单的包皮扩张术。钳夹法行小儿包皮环切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就诊于我院的150例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商环组和传统组75例。商环组予以商环包皮环切术;传统组予以传统包皮环切术。对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商环组手术时间4.9±1.1min、出血量2.6±1.8ml、患者满意为98.7%(74/75);而传统组手术时间27.3±4.2min、出血量6.12±2.1ml、患者满意为84.0%(63/75),两组以上指标对比,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P<0.05)。商环包皮环切术在临床治疗包皮过长、包茎具有极佳的治疗效果,且手术用时短、出血量少、患者满意高,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使用包皮环切吻合器与常规包皮环切术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20例包茎、包皮过长患者分成环切吻合器(A组,112例)与包皮环切(B组,108例)两组,比较其优缺点及疗效。结果 A组比B组的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不需拆线、术后感染率低、术后创缘整齐,外型美观。结论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手术简单,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易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中国商环行包皮环切术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应用中国商环对160例患者(包茎18例,包皮过长142例)行包皮环切术,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本组160例,手术时间为3~5min,手术过程无明显出血,去环后伤口无裂开。术后继发性出血1例,经加压包扎换药后愈合;轻度感染2例,不同程度水肿25例,去环后逐渐消失。随诊2个月,去环后包皮创缘完全愈合时间为10~13d,1例创缘右侧轻度隆起,其他患者创缘整齐无瘢痕,外观满意度高。结论利用中国商环行包皮环切术具有简便、安全、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行包皮环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采用不同方法行包皮环切术的临床资料1 247例.其中传统包皮环切术982例、激光袖套状包皮环切术123例、包皮环环扎术142例,并对其手术平均耗时、水肿消退期时间、术后并发症如术后创口出血、术后感染、术后线头反应、术后伤口裂开、再次手术率,进行临床观察比较.结果:传统包皮环切术组的手术时间(26.8±5.9) min及术后水肿消退时间(13.8±4.5)d分别介于激光袖套状包皮环切术组和包皮环环扎术组之间,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次手术情况方面,传统包皮环切术组分别是0.7%(7/982)和0.2% (2/982),激光袖套状包皮环切术组分别是4.9%(6/123)和0.8%(1/123),包皮环环扎术组分别是12.9%(16/142)和4.2%(6/142),3组手术方式对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包皮环切术组并发症及再次手术的发生率均最小.结论:激光袖套状包皮环切术手术耗时长、术后恢复期长、术后并发症多.包皮环环扎术手术耗时短、术后恢复快、不残留线头、外形美观,但感染率高,一旦感染伤口易裂开,必须控制感染后重新清创缝合.传统包皮环切术比较包皮环环扎术手术耗时、术后水肿消退期虽长,但术后并发症少,再次手术率低,较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分析商环包皮环切术和背部切开法包皮环切术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将拟行包皮环切术的40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商环组(n=206)采用商环包皮环切术,背部切开组(n=201)施行背部切开法包皮环切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24 h疼痛评分、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包皮创口愈合时间、术后外观情况.结果 商环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21±1.14)min;术中与术后24 h患者疼痛评分(VAS)分别为(0.60±0.21)分与(1.60 ±0.74)分;并发症发生率为术后感染0.97%、术后包皮环滑脱并出血0.49%、伤口裂开0.49%和包皮水肿5.82%.术后包皮创口完全愈合时间为(18±4)d.患者对术后包皮外观满意率为98.5%.切开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7.10±4.22)min;术中与术后24 h VAS分别为(3.60±1.21)分与(4.73±1.34)分;并发症发生率为术后感染3.98%、术后出血2.49%、伤口裂开0.50%和包皮水肿11.4%.术后包皮创口完全愈合时间为(12±3)d.患者对术后包皮外观满意率为85.6%.除包皮裂开外,其余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背部切开法相比,商环包皮环切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少、包皮切口外观满意度高,但切口愈合时间相对较长.结论 商环包皮环切术总体上比背部切开法包皮环切术好,可以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18.
张兴洪  郭智勇 《华西医学》2002,17(4):517-518
目的:探讨包皮环切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方法:评价本院6年行包皮环切术525例效果。结果:503例一期愈合。13例切口感染,9例切口继发出血。随访390例,时间7天-6年,系带过短2例,阴茎畸形2例,包皮两则明显不对称6例,包皮不美观,患者不满意16例,结论:环切术为门诊小手术,但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重视包皮内板过窄和系带过短的处理、以及术中精细操作和美学在环切中的应用,否认就会影响疗效,增加术后并发症,给患者未来的性心理和性行为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析包皮环切吻合器与常规包皮环切术治疗小儿包茎、包皮过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小儿包茎、包皮过长患儿,按照入院编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包皮环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失血量、伤口愈合时间、术后痛感),对比两组术后美观满意度评分和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失血量、术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切口情况、瘢痕大小、术后包皮长度、阴茎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 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小儿包茎、包皮过长,临床效果更佳,可改善临床指标,减轻痛感,术后更美观,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包皮过长或包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行包皮切除术;试验组采用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包皮切除术。比较2组手术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愈后瘢痕增生率明显降低(P〈0.01),术后疼痛感亦明显降低(P〈0.05)。结论应用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包皮过长或包茎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及愈合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