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上颌侧切牙先天缺失的矫治设计及特点.方法:选择已矫治完成伴上颌侧切牙先天缺失的错(牙合)畸形患者23例,根据上颌侧切牙先天缺失的数目、错(牙合)类型、矫治方法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对其中两组拔牙设计模式进行重点探讨.第一组:7例,缺1颗上颌侧切牙,下颌拔除两颗第一双尖牙和上颌非缺牙侧拔除1颗第一双尖牙;第二组:6例,缺2颗上颌侧切牙,下颌拔除两颗第一双尖牙或两颗第二双尖牙.将两组患者的模型进行Bolton指数测量分析,计算时将上颌侧切牙缺失侧的第一双尖牙纳入前牙量范畴,全牙比按减去先天缺牙和拔牙后的牙量计算,将两组模式的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两组全牙比为(87.68±1.0~87.41±1.01)%,前牙比为(76.6±2.24~75.24±0.87)%,前牙不调量在0.7±0.66~1.3±0.56 mm之间.两组Bolton指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先天缺1颗上颌侧切牙若上下颌均需拔牙者,拔除上颌非缺牙侧的第一双尖牙或侧切牙对Bolton指数影响均不大;上颌侧切牙变异时选择拔除变异的上颌侧切牙保留同侧的第一双尖牙,避免Bolton指数不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1990年以来,作者应用Веǔсбрем提出的由上颌结节进入翼腭凹麻醉法,拔除上颌磨牙及前磨牙610例(共720颗),其麻醉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拔牙病例年龄9~72岁,其中有不松牙、颊侧阻生牙,残根、残冠等,双尖牙82颗,876 678区域牙638颗。麻醉效果:Ⅰ级(良好)为麻醉3~10分钟出现同侧鼻唇麻木,牙龈无刺痛,牙摘除无痛;Ⅱ级(较差)为麻醉10分钟以上,不感鼻唇麻木,牙摘除有轻微疼痛。本组610例中,Ⅰ级者共592例,占97%,Ⅱ级者18例占3%,而较差的18例中,双尖牙占12例,良好率占97%,明显低于后磨牙(P<0.05)。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1995年~1998年,我科收治患有牙齿微裂、牙尖折裂、牙齿纵裂和横裂的共112例126颗磨牙。其中男83例,女29例;年龄20~66岁,平均46岁,主要集中在40~60岁。 1.2 患牙检查 患牙牙位:第一前磨牙上颌8颗,下颌3颗;第二前磨牙上颌9颗,下颌6颗;第一磨牙上颌32颗,下颌48颗;第二磨牙上颌7颗,下颌13颗。患牙类型:微裂牙16颗,牙尖折裂12颗,纵折牙69颗,横折裂牙29颗。  相似文献   

4.
上颌第三磨牙(88)因与上颌窦邻接,异常的弯曲根、牙骨质增生等因素使之拔除复杂化,此外手术区狭窄,操作不易,直视困难,光源不易进入,增加了拔除困难。作者采用冲击法拔除,视野清晰,疗效较佳。1 临床资料随机抽取本院1996~1998年门诊患者,年龄为18~40岁,共128例,男性65例,女性63例。所患疾病:牙有大面积龋坏、食物嵌塞、颊侧错位,与上颌窦之间有2mm以上厚度骨质间隔。全部患者均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每次手术只拔除一颗牙,分离腭侧牙龈,尽力向牙根置较宽牙挺,敲击方向为后下外,力量逐渐增大,直至完全脱位,用牙钳取出。2 结果疗效标准:成…  相似文献   

5.
笔者应用1∶100000肾上腺素的1%利多卡因行颊侧浸润麻醉拔除上颌磨牙,经临床初步观察效果显著,并发症少,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用我院门诊1999年1月至2007年9月就诊的需拔除上颌磨牙患者1082名1126颗牙,随机分成两组:利多卡因颊侧浸润组(实验组)565颗,年龄18~60岁,  相似文献   

6.
对1265颗患牙分别采用碧兰麻与盐酸利多卡因麻醉下拔除比较其效果。碧兰麻麻醉效果明显优于盐酸利多卡因 ,但造价较盐酸利多卡因高[2]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随机统计了2001年10月~2003年3月915例患者拔除的1265颗患牙 (松动牙除外 ) ,其中男性608例 ,女性307例 ,年龄13~78岁 ,平均年龄46.5岁。上下颌前牙120颗 ,上下颌双尖牙259颗 ,上颌磨牙470颗 ,下颌磨牙416颗。实验组拔除患牙660颗 ,对照组拔除患牙605颗。1.2麻醉方法麻醉前仔细询问患者全身情况 ,对于部分曾有高血压、心脏病史而现在病情稳定 ,能承受拔牙手术的患者 ,…  相似文献   

7.
我们1997年以来应用上颌简化麻醉拔牙法,只需一个部位、一针麻醉即能顺利拔牙,且效果非常满意。现报告如下。1 方 法1.1配制麻药 2%利多卡因注射液5ml,加入01%肾上腺素注射液2~3滴(5号针头、平推)。1.2局部注射 于所要拔除牙的颊侧根尖处粘膜、骨膜下注射新配制的麻醉药05~1ml。1.3拔牙 注射麻醉药5~10分钟后,当目视局部粘膜变白时,即可拔除牙齿,方法同以往拔牙术。2 结 果本法适用于上颌无保留价值的任何牙位的牙体、残根、残冠拔除术。我院自应用本法以来,无论用牙挺、拔牙钳,均可在无痛的条件下顺利拔除患牙,有效率达96%。…  相似文献   

8.
外伤脱位牙再植术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牙术是恢复咀嚼功能及牙齿美观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之一。对于外伤脱位牙如能及时实行再植术 ,无疑将解除病人因失牙而造成的一系列痛苦。作者自2 0 0 0~ 2 0 0 2年为 32例外伤性牙齿脱位患者进行了即刻再植术 ,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2例 (脱位牙 4 2颗 )男性 18人 ,女性 14人 ,年龄 7~ 4 2岁。受伤牙位 :上颌中切牙 2 4颗 ,侧切牙 10颗 ,下颌中切牙 4颗 ,侧切牙 4颗 ,就诊时间为 10min~ 2h。2 治疗方法2 .1 离体牙的处理 离体牙如未脱离口腔环境不做特殊处理 ,如已脱离口腔环境 ,且有污染 ,用生理盐…  相似文献   

9.
脱位恒前牙再植不同牙髓处理对再植成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与方法①病例选择:选择不同原因所致脱位前牙63例72颗.患者年龄17~45岁.外伤牙牙位分布为:上颌中切牙44颗,上颌侧切牙11颗,上颌尖牙2颗;下颌中切牙9颗,下颌侧切牙5颗,下颌尖牙1颗.  相似文献   

10.
口腔中单个多生牙较常见,但5颗多生牙均在上颌,实属罕见。我们在1989年8月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仁某,男性,42岁。农民。1989年8月因上颌磨牙区咀嚼食物嵌塞疼痛来我院就诊。检查所见:11轻度路侧错位,患者自述十年前11唇侧有一多生牙,牙冠小,根短自行脱落。患者牙列完整,上颌诸牙均已萌出,无缺失,在84卜8跨侧各有一牙齿,冠小,形状与其相邻的84卜8相似,牙周组织正常。局麻下拔除84卜8跨侧多生牙,见离体均为单报。拔除多生牙后,随访患者,患者自诉疼痛嵌塞症状消失。上颌多颗多生牙1例@孙长玉$黑龙江省龙江县兴隆川乡卫生院!1…  相似文献   

11.
<正> 编辑同志: 患者男,19岁。1989年5月13日,因打架被拳击颌面部,顿时右上颌中切牙和侧切牙应声落地。患者当即手持2颗离体牙而就诊。查体所见,右上唇肿胀,2.11牙齿缺如,齿龈撕裂,离体牙齿完整无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小儿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的特点,评价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2015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48例多生牙患儿,回顾分析48例患儿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的临床特点。结果在所有患儿中,一颗多生牙患儿30例,占62.5%;两颗多生牙患儿18例,占37.5%。多生牙形态为锥形,占91.7%;牙冠呈结节状占8.3%。多生牙的位置:正位8颗,占16.7%;倒置12颗,占25.0%;水平及斜位28颗,占58.3%。手术进路为侧进路9例,占18.75%;腭侧进路37例,占77.08%;唇腭侧双向进路2例,占4.17%。手术创口Ⅰ期愈合47例,占97.92%;创口延期愈合1例,为唇侧创口感染。结论小儿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的拔除,需要术前精准定位,术中对患儿进行心理诱导,还要做到良好的麻醉效果和精准的手术切口。  相似文献   

13.
随着口腔牙体牙髓治疗学和修复技术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保健意识的增强 ,使原来主张拔除的大多数残根残冠得以保存 ,各种核桩冠也随之产生。在大多数残根残冠中 ,以后牙最多见。笔者采用铸造桩核冠修复后牙残根残冠取得满意的效果。资料和方法1 临床资料  4年随访 3 2例 3 8颗牙 ,残冠 2 6颗 ,残根 1 2颗 ,患者年龄在 1 8岁~ 60岁之间 ,平均 3 6岁。 3 8颗牙均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牙位分布情况如下 :第一双尖牙 ,上颌 6颗 ,下颌 2颗 ;第二双尖牙 ,上颌 3颗 ,下颌 1颗 ;第一磨牙 ,上颌 8颗 ,下颌 1 0颗 ;第二磨牙 ,上颌 2颗…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 选择2000年9月-2006年12月在门诊就诊的36例牙齿纵折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6例,年龄19~70岁,平均34岁.其中第一磨牙18颗,第二磨牙15颗,前磨牙3颗;经过干髓术治疗或根管治疗后33颗牙齿折裂时间从治疗术后4个月~5年,未经任何治疗3颗.首先检查牙齿的折断的部位、深度、牙齿的大小及松动度,必要时X线摄片检查,进一步确诊.如折裂的牙片不均等,小部分牙片活动较大时,应考虑予以拔除,保留剩余的大部分牙冠,用不锈钢丝固定.如未做根管治疗者应行根管治疗,牙冠部分封药,常规换药、根充.治疗完成1周后观察,如疼痛不适、患牙不活动,即可取模做壳冠或烤瓷冠修复,恢复患牙的解剖形态.如治疗1周后患牙仍有松动则需拔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正畸治疗方法.方法 对13例患者14颗上颌埋伏阻生尖牙,进行阴生牙的定位、间隙的扩展、临床检查、外科开窗术、正畸矫治和保持等方法.结果 12颗埋伏尖牙均牵引入正常牙列,牙髓、牙周情况正常.1颗横向阻生埋伏尖牙,因为强行矫治导致邻牙牙根的吸收而被拔除,关闭间隙后排齐牙列;2颗上颌埋伏尖牙因为与侧切牙唇侧易位严重,该侧切牙形状正常,所以拔除了埋伏尖牙,关闭间隙后排齐牙列.结论 通过正畸治疗治疗,能有效矫治埋伏阻生尖牙.  相似文献   

16.
手术导萌和前方牵引治疗上颌前牙埋伏阻生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艳  李佩璟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8):1041-1041,1043
目的:探讨手术导萌和前方牵引治疗上颌前牙埋伏阻生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44颗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患者手术导萌和前方牵引的正畸治疗,16颗多生牙常规局麻下翻瓣、去骨、暴露多生牙并拔除。其余采用翻瓣、开窗导萌、前方牵引获得间隙,将埋伏牙排列整齐。结果:16颗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多生牙被拔除,余28颗埋伏阻生的牙齿在3~10个月内均自行萌出,未发生牙髓坏死、牙齿松动、牙根粘连等并发症。结论:手术导萌和前方牵引治疗上颌前牙埋伏阻生创伤小,易牵引到位,牙周附着良好,前方牵引整体移动前牙向前,获得间隙,并可明显改善反关系,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注射用斯康杜尼在口腔临床局部麻醉应用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将276例患者300颗患牙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应用斯康杜尼,对照组应用利多卡因。纳入病例包括上颌全部及下颌前牙区牙齿中牙髓炎或需要拔除牙齿的患者。结果:应用局部浸润麻醉试验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二者在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斯康杜尼在局部浸润麻醉中效果肯定,注射时痛苦少,麻醉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潘斌 《华夏医学》1999,12(6):757-760
笔者在拔除上颌后磨牙618例中,采用由腭大孔通过翼腭管进入翼腭凹的上颌神经阻滞麻醉法,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用从腭大孔进入麻醉上颌神经拔除上后磨牙618例共636颗患齿。其中男性346例,占56%,女性272例,占44%,其中麻醉中未能进入翼腭窝13例,占2%。拔除868例,880例,7105例,7125例,6139例,688例,麻醉效果好。1.2 方法 将患者头部固定后仰大张口,使上颌平面与水平面成45~60度,上颌第三磨牙腭侧龈缘至腭中线弓形凹面连线中点确定腭大孔位置[1],常规消毒后将注射器从对侧下颌尖牙与与第一双尖牙之间往上后方向左腭大孔部位刺入腭粘膜,注射麻醉液0.3~0.5ml,然后将注射器移至同侧往上后方向继续深入翼腭管3~3.5cm深,回抽无血,注射麻醉液1.5~2ml,5~10min显效。2 讨论拔除上颌后磨牙临床多采用上颌后结节麻醉加局部浸润麻醉,进行次数多,感染机会增多,且增加患者恐惧感;本组病例只进行1次,减少感染机会,降低患者恐惧感。本组618例均严格消毒,无1例感染,患者易接受。腭大孔进入麻醉法拔除上颌后磨牙,据报道并发症有复视、颜面部眶下区皮...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28岁,1980年发现43之间唇侧牙龈有骨性膨隆,至1985年初该处露出牙尖一只,随着牙齿的萌出,运渐妨碍唇部活动。干1985年6月7日就诊,要求拔除。检查:无缺牙。于43之间唇侧见多生牙1颗,仅部分牙冠萌出,牙尖向唇侧。54间腭侧见有颊舌二尖的多生双尖牙1颗。X 线摄片可清楚地见到43和54间两颗多生双尖牙。处理:将43间唇侧之多生牙拔除,见该牙为单根,根尖略向远中、舌侧弯曲,  相似文献   

20.
反牙合前牙残根并不多见,且临床中往往作拔除残根后的固定义齿修复处理。作者在近6年中采用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方法,保存此类残根作桩核冠修复,取得了良好疗效。1材料与方法9例患者,9颗反牙合前牙残根,其中上颌中切牙3颗,上颌侧切牙6颗。年龄最小为13岁,最大为25岁。选择标准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