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纤维结肠镜联合治疗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为21例结直肠良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多种双镜联合治疗方法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其中内镜辅助腹腔镜治疗12例,腹腔镜辅助内镜治疗4例,内镜腹腔镜同步切除2例,腹腔镜追加根治术3例.术后无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结肠镜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为24例患者于腹腔镜术中应用纤维结肠镜辅助定位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其中内镜辅助腹腔镜治疗15例,腹腔镜辅助内镜治疗4例,内镜腹腔镜同步切除2例,腹腔镜追加根治术3例.术后无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恶性肿瘤患者中无一例复发.结论 双镜的联合应用扩展了单镜治疗的适用范围.增加了手术安全性,明显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减少了手术创伤,是治疗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的合理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术中结肠镜检在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术中结肠镜在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8例结直肠肿瘤患者施行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时,术中使用结肠镜对肿瘤定位以确定切缘,肠管吻合后使用结肠镜观察吻合口有无吻合口漏及吻合口出血,并对并存结直肠息肉行结肠镜下切除.结果 28例均成功完成定位和手术,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90(120-230)min,术后平均住院天数9.5(7-12)d.术中结肠镜检发现吻合口出血和吻合口漏各1例,近端结肠腺瘤性息肉3例.术后并发症主要为1例切口脂肪液化,无吻合口漏和狭窄,无吻合口出血,术后病理标本残端无肿瘤细胞残留、浸润.结论 在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中应用肠镜能快速、精确确定切除范围,弥补了腹腔镜手术的缺陷,减少腹腔肿瘤细胞脱落,肿瘤根治彻底,可靠观察吻合口情况,有效预防和治疗吻合日出血和吻合口漏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对7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8月对66例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行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59例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手术7例.平均手术时间为22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约132ml,肠功能恢复平均时间为4d,进食流食时间平均为5d,住院时间平均为18d,术后10d内有2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发生肺部感染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2例,肠梗阻2例,吻合口瘘1例,尿潴留6例.无术中、术后死亡病例.结论 老年患者腹腔镜下结直肠切除术创伤小,安全可行,是较理想的手术方式.近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5.
36例直肠、乙状结肠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腹腔镜直肠、乙状结肠癌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2月至2009年12月为36例患者行腹腔镜直肠、乙状结肠癌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2例因肿瘤较大、侵犯周围脏器(膀胱或子宫)而中转开腹行Hartman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45min;术中平均出血105ml;术后2~3d胃肠功能恢复;所有标本残端均无癌细胞浸润或残留,清扫淋巴结12~29枚,平均(16.2±4.7)枚;术后发生2例吻合口瘘,1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无术后出血、输尿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安全可行,短期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Altemeier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2010-2015年湖北省6家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随州市中心医院、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武穴市第一人民医院、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团风县人民医院)48例因直肠全层脱垂接受Altemeier手术的病人资料,分析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 术中出血(>100 mL)2例。术中损伤内层肠管1例。术后吻合口出血2例,其中1例保守治疗成功,另1例术后第4天再次手术缝扎止血成功。吻合口后壁部分裂开1例,再次手术缝合修补。术后吻合口狭窄1例,给予多次扩肛后完全缓解。 结论 Altemeier手术是一种治疗直肠脱垂的经肛门微创术式,但须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和注意术中操作细节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下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患者均进行腹腔镜检查并术中活检明确诊断,其中3例可见阴道直肠隔有紫蓝色结节.均于腹腔镜辅助下行手术治疗,手术均顺利实施,术后无盆腔感染或吻合口瘘发生,9例患者症状消失,2例改善.术后随访无一例出现吻合口狭窄及复发.结论 腹腔镜探查用于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可在明确诊断的同时进行治疗,诊断率高,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56例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手术获成功。中转开腹6例,原因为恶性肿瘤侵袭广泛,腹腔镜下手术困难,其中升结肠癌1例,直肠癌4例,盲肠癌1例。腹腔镜手术时间平均180min,其中9例良性疾病平均120min。56例患者术后1~3d下床活动。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58h,其中9例良性疾病平均48h。术后住院天数平均10d,9例良性疾病平均7.5d,47例恶性疾病平均10.5d。全组无术中大出血及术后吻合口漏发生,术后切口感染2例,会阴部切口感染2例。35例随访3~30个月,3例结直肠癌吻合口复发。结论:在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疾病创伤小,患者康复快,近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的难点及对策(附8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的常见难点及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2月至2007年6月83例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4例手术成功,9例中转开腹。手术并发症是皮下气肿5例(6.0%)、不完全性肠梗阻5例(6.0%)、术后大出血1例(1.2%)、肠管损伤3例(3.6%)、吻合口漏1例(1.2%)等。结论: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的常见难点为血管的识别及处理、脏器损伤特别是输尿管及肠管损伤的预防及手术操作面的显露等。正确的解剖入路、开腹手术经验丰富及良好的腹腔镜培训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远断端再裸化预防吻合口出血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6年2月行经肛门结肠-直肠吻合的腹腔镜乙状结肠癌、直肠癌手术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时间、再裸化时间、术后吻合口出血发生率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153.6(115~205)min,其中直肠远断端再裸化所需时间平均2.8(2~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3.1(5~100)ml。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平均45.2(20~72)h。术后无一例出现吻合口出血。结论腹腔镜下直肠远断端再裸化是手术中的一个环节,耗时不多,容易掌握,并且能有效预防术后吻合口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肠道支架联合腹腔镜手术在结直肠癌并梗阻的治疗的安全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汕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25例结直肠癌并梗阻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支架置入术后2周行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并1期吻合术。结果 25例患者均成功置入结肠支架,病变部位包括结肠肝曲2例、横结肠1例,降结肠5例、乙降结肠交界2例、乙状结肠9例、直乙状结肠交界2例,直肠上段癌4例。20例患者在支架置入后接受了腹腔镜根治手术,4例因肝肺转移、1例因肿瘤浸润小肠实施姑息性手术。术后均无出现切口感染,无腹腔出血及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1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肠道支架应用于结直肠癌并急性梗阻的治疗安全、有效;由于能够快速解除肠道梗阻,肠道支架放置有助于做好术前准备、实施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初期开展腹腔镜辅助结直肠肿瘤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总结我院初期开展腹腔镜辅助结直肠肿瘤手术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中成功完成10例,无脏器损伤、大出血、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180~590min,术中出血80~200ml,切口平均长5cm;48h内患者下床活动,术后30~78h肛门排气;术后住院8~16d;切除的肠段和肿瘤距切缘符合肿瘤切除原则。结论:初期开展腹腔镜辅助结直肠肿瘤手术选择良性肿瘤、不超出Dukes C1期的恶性肿瘤或需姑息性切除的恶性肿瘤病例,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方法 前瞻性、非随机对照2000年9月至2005年12月由同一组医师连续实施的214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手术组)与277例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开腹组)患者术中与术后2周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腹腔镜手术组中转开腹14例(6.5%)。术中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8%与3.6%(X^2=0.446,P〉0.05)。腹腔镜手术组出现骶前大出血、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出血、系膜出血、腹膜后气肿、吻合口破裂、直肠镜检并肠穿孔、阴道损伤及膈肌损伤各1例,直肠残端裂开2例;有7例予以中转开腹处理,术后无并发症出现。开腹手术组出现骶前大出血5例,直肠残端裂开与吻合口破裂各2例,输尿管损伤1例。术后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5%与36.8%(X^2=9.598,P〈0.01),其中并发肠梗阻分别为3.5%与6.5%(X^2=2.102,P〉0.05);吻合口瘘分别为2.0%与3.0%(X^2=0.089,P〉0.05);吻合口出血分别为5.8%与3.5%(X^2=1.064,P〉0.05);乳糜瘘分别为1.5%与2.5%(X^2=0.201,P〉0.05);肺部感染分别为7.0%与9.0%(X^2=0.635,P〉0.05);切口感染分别为5.5%与14.1%(X^2=4.978,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与开腹手术无异,但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悬吊式腹腔镜手术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为40例老年患者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悬吊式免气腹法(悬吊组,n=20)及气腹法(气腹组,n=20),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中意外损伤、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37例成功施行腹腔镜手术,气腹组中转1例,悬吊组中转2例。术中两组各有1例损伤输尿管;术后悬吊组发生阴道直肠漏1例,两组各有1例出现吻合口漏。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除淋巴结数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并发症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气腹悬吊技术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术中无需CO2气腹,无气腹相关并发症发生,适宜心肺功能较差及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笔者单孔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经验,对该方法的手术操作技巧进行讨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行单孔腹腔镜手术的21例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手术体会。结果 21例患者中,行右半结肠切除者5例,行乙状结肠切除者2例,行经骶前直肠癌切除术者9例,行经腹会阴直肠癌切除术者2例,行全结肠切除者1例,行结肠造瘘术者2例。其中20例患者顺利完成单孔腹腔镜手术,另1例在离断低位直肠时增加了一处12 mm的穿刺切口。手术操作时间40~335 min,(189±75)min;术后住院时间7~16 d,(11.5±3.4)d。术后无出血、吻合口漏、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手术切口无感染、裂口、疝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在合理掌握适应证条件下,单孔腹腔镜手术对结直肠肿瘤的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其具有更好的微创与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代直肠切除吻合口重建手术可成功恢复多数直肠吻合失败及肿瘤局部复发患者的肠道连续性,避免患者永久性肠造口。然而该手术难度大、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手术方式及入路的选择在降低手术难度、确保手术安全性及降低术后并发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总结单中心8年间行腹腔镜与经肛腔镜辅助双镜联合代直肠切除吻合重建的手术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外科2015年10月—2023年8月51例行代直肠切除吻合重建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24例行经肛腔镜辅助双镜联合代直肠切除吻合口重建术(双镜联合组),27例行腹腔镜代直肠切除吻合重建术(腹腔镜组)。分析全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并比较双镜联合组与腹腔镜组相关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5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代直肠切除吻合口重建手术。消化道重建吻合方式包括Bacon手术30例、Dixon手术5例、Parks手术15例、括约肌间切除术1例。51例患者中,拖出切除二期结肠肛管吻合30例、拖出切除单吻合5例、拖出切除双吻合3例、一期手工吻合13例。其中,术前已有肠造口患者42例、术后行新增预防性肠造口6例、术后未...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结直肠外科专业化程度对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中行预防性造口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并经病理确诊的107例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专业组(n=57例)与非专业组(n=50例).观察两组术中情况、术后吻合口漏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运用腹腔镜技术,按开放手术原则治疗结直肠癌7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乙状结肠切除术7例,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术(Dixon术)52例,Miles术9例。结果:69例手术成功,1例因侵及膀胱后壁转开腹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40min,术中平均失血100ml。术后肠蠕动恢复平均1.6d,5例术后性功能障碍,4例术后早期排尿障碍。无术后出血、吻合口瘘等并发症。随访1~39月,2例腹腔内广泛转移,2例肝脏转移,1例穿刺孔种植转移。结论: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安全可行,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的腹腔镜手术技术和丰富的开腹结直肠手术经验是完成此类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镜联合治疗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早期结直肠良恶性肿瘤患者68例,对其实施腹腔镜、结肠镜联合治疗,对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观察与统计。结果 6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结肠镜联合治疗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治疗,手术成功率为100%。手术时间平均为(116.9±4.7)分钟,术中出血量平均(106.4±8.3)ml,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2.2±0.6)天,住院时间平均为(7.5±0.7)天。术后无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及肠瘘等并发症发生,仅2例患者出现腹腔感染,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于结直肠良恶性肿瘤患者而言,通过实施腹腔镜、结肠镜联合应用能够使其手术适用范围拓展,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能够显著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18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手术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6月至2008年3月期间18例结直肠肿瘤患者施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和经验。结果本组中直肠癌5例,乙状结肠癌6例,乙状结肠息肉2例,降结肠癌和升结肠癌各2例,升结肠脂肪瘤1例。共15例手术顺利完成,其中施行Dixon手术4例,Miles手术1例,乙状结肠根治性切除5例,乙状结肠部分切除2例,左半结肠切除2例,右半结肠切除1例;3例患者因肥胖或肿瘤侵犯邻近器官而中转开腹手术,术中平均失血量约为110ml,平均清扫恶性肿瘤淋巴结数目13.5枚,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40h,平均住院时间9d,无手术死亡病例,无术后出血、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只要能严格把握适应证和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安全、有效,具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