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腘静脉滤网置入联合导管内纤溶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总结4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置入腘静脉滤网联合导管内纤溶酶溶栓治疗的疗效及护理。结果:本组42例患者均得到有效的治疗,患肢肿胀明显消退,疼痛均消失,术后随访半年至2年未有新的血栓形成。结论:腘静脉滤网置入联合导管内纤溶酶溶栓术前、术后积极、细致、有效的护理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形成,是外科手术后或长期卧床患者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若不及时观察治疗,可发生致命的肺栓塞[1].我院2010年1月-2011年06 月收治DVT患者57例,行导管溶栓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及护理心得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妇科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对1例妇科术后并发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与护理,包括术前评估、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西药溶栓护理、中医治疗护理和恢复期护理等。结果:患者痊愈出院。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护理方案能有效防范DVT的发生、促进DVT患者的痊愈。  相似文献   

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妇科手术后近期并发症,本文通过对11例妇产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运用蒙药哈布德仁-9外敷.西药采用抗凝、扩容等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自1988年4月至2003年12月收治妇产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1例,病例均为在我院行妇产科手术后的住院患者。年龄最大58岁,最小34岁,平均年龄46岁。11例患者中宫颈癌广泛根治术2例,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除术4例,次全切除术2例,卵巢囊肿切除术1例,妊高症中、重度剖宫产术2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总结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中16例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效果。主要使用抗凝、溶栓、导管直接溶栓治疗及下腔静脉滤网置入的联合治疗方法,并加强早期的预防及护理。结果:随访半年,全部患者患肢症状明显改善,彩色多普勒示患侧深静脉血流显著改善。结论:抗凝、溶栓、导管直接溶栓治疗及下腔静脉滤网置入的联和治疗方法,且早期预防及护理,对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和康复。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5—12月期间收治的56例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诊疗。结果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原因有肥胖、年龄高等因素。诊断方式为多普勒彩超结合B超诊断,同时联合临床诊断。治疗方式则通过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术前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以通过置入腔静脉滤网,进而避免血栓脱落产生肺栓塞现象。结论妇科盆腔手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较大,应用抗凝、溶栓、置入腔静脉滤网等方式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和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的方法对2008年10月~2009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骨科手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总结归纳.结果:通过采用经导管溶栓、血管内支架置入、血管成形等介入手段治疗骨科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有显著的治疗效果.结论:对于骨科手术患者在术前术后应做好预防措施,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一旦形成应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科创伤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处理方法与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我院骨科近年来收治的40例骨科创伤术后患者临床完整资料为分析依据,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0)与对照组(n=20),观察组接受DVT的预防性处理,对照组未采取任何预防措施,对于发生DVT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药物抗凝与导管溶栓。结果:两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手术取栓与导管溶栓的效果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t=3.02),但与药物抗凝效果相比(P0.05,t=1.286)。结论:骨科创伤术后即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为避免术后DVT的关键,对于已并发DVT者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挑选合适治疗方案,手术与导管溶栓均为有效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9.
早在1865年Trousseau已经注意到胃癌患者易发生四肢深静脉血栓,现在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hoemholism,VEF)已被认为是恶性肿瘤患者的一个重要死因?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肿瘤患者中最常见的血栓栓塞性疾病,2010—01月-06月我科收治了四例恶性肿瘤合并DVT的患者,均为术后首次行辅助化疗患者,结合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护理特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月—2006年12月本院血管外科收治的8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取栓治疗28例中21例行下腔静脉内滤器植入术;治愈24例,好转4例。非手术治疗58例中25例行下腔静脉内滤器植入术;13例行下腔静脉内支架植入术,7例血栓旋切术,38例行单纯药物溶栓术;治愈42例,好转14例,死亡2例。所有患者均结合溶栓、抗凝、祛聚综合治疗,总有效率98%。结论手术、溶栓、抗凝、祛聚综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效,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能有效预防肺动脉栓塞。  相似文献   

11.
陈敏  许学明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3):156-15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主要是由于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能正常凝结而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在我国这种疾病已是逐年上升趋势,其并发症是急性肺动脉栓塞,危机生命。近几年随着以血栓消融、导管溶栓为主的各种介入或半介入手段的发展,许多DVT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我科与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共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36例,做介入治疗的14例。现术后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2.
白巧林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4):157-157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提高骨科严重创伤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质量,减少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预防肺栓塞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7例患者经精心护理后,只有2例临床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根据DVT发生的相关因素,做好危险度评估,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适时用药是预防DVT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48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中3例患者术后出现下肢肿胀,2例出现浅静脉明显充盈,经多普勒超声检查后确诊为DVT,5例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临床症状明显得到好转。术后随访3~10个月,所有患者恢复较好,于2~4个月后能下地行走,平均下地时间为(2.96±1.73)个月。结论加强术前术后的临床护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其顾虑和恐惧心理,术后鼓励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和下床活动,给予适量的低分子肝素,可以积极避免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 2004年到2007年,对1060例在我院行剖宫产术后产妇采取有预防性护理措施,其中6例发生下肢DVT,6例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波确诊为小腿深静脉血栓,年龄28~37岁,术后均常规应用止血药物,均为单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表现:患肢疼痛并肿胀3例,另3例仅有患肢胀痛,下床活动时加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ICU)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患者133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给予ICU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两组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经溶栓治疗后均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针对DVT形成危险因素给予综合护理,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深静脉血栓(LDVT)是肿瘤患者不容忽视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11%[1],危害严重。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防止其发生,及时早期诊断,在抗凝和溶栓过程中密切观察。2007年7月—2010年8月我院共收治恶性肿瘤合并LDVT患者31例,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1例患者均经穿刺或术后病理确诊,男17例,女14例;年龄34~71岁,平均55.6岁。食管癌12例,肺癌9例,胃癌4例,乳腺癌3例,直肠癌3例。合并2型糖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静脉形成患者,在置管溶栓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6年2月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35例接受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经溶栓导管尿激酶应用进行溶栓治疗,根据深静脉血栓溶解情况,决定溶栓时间及尿激酶应用剂量。结果:35例患者全部经股静脉成功行IVCF植入术,治愈33例,显效2例。治疗过程中未出现肺栓塞和死亡病例。术后1周患肢膝关节上、下15 cm大腿及小腿周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8.2±3.4)个月,未出现深静脉血栓复发。结论: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显著,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韩素新  周剑利 《陕西中医》2008,29(7):786-787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例妇科肿瘤患者术后下肢DVT的成因,同时西医采用尿激酶、川芎嗪等药物治疗及必要的手术治疗;中医服用脉痹汤加减(黄芪、当归、桃仁、地龙、丹参、茯苓、猪苓等)。结果:15例患者保守治疗12例,和手术联合抗凝溶栓治疗3例,治疗2~3周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复查彩超证实下肢静脉再通,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妇科肿瘤术后合并DVT形成往往是综合因素,及早诊断,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理、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18例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血液凝固性增高、血流缓慢和静脉壁损伤等多种因素有关.结论:术后减少止血药物的应用可有效预防术后DVT的发生,广谱抗生素治疗和抗凝治疗是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尿激酶对恶性肿瘤伴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治疗效果。笔者收集了41例实体恶性肿瘤伴(DVT)患者,病者来源于2000年4月-2004年4月。我院收治的并发DVT的实体恶性肿瘤者,排除围手术期和中心静脉置管后1周内发生DVT者,共41例接受了溶栓治疗并完成1月以上的随访,纳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