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淡色库蚊对毒死蜱抗性品系表现为酯酶B2基因扩增。本文对由酯酶B2基因扩增所导致的OP抗性在无杀虫剂压力下的变异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抗性种群中混有非酯酶基因扩增个体时,其抗性水平逐渐下降,酯酶扩增的概率逐渐减少,这可能与抗性基因在生物学上的不适应性有关;在均一的抗性酯酶基因种群中,抗性水平始终较稳定,酯酶的活性也一直较高,这表明在均一的抗性酯酶基因种群的遗传中,酯酶等位基因拷贝几乎是不会丢失的。根据研究结果,对蚊虫有机磷杀虫剂抗性的演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采用生物测定、蛋白质电泳和等位酶分析等方法对4个地理种群尖音库蚊复合组蚊虫(Culex pipiens comples)的抗性水平、群体中酯酶基因表型分布和种群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抗性检测结果表明,4个库蚊种群对敌敌畏、对硫磷、氯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抗性较高,对残杀威、巴沙和胺菊酯的抗性较低.4个种群抗性大小是:山东淄川>湖北沙市>广东茂名>北京沙河,淄川种群蚊虫对敌敌畏抗性为66.7倍.酯酶电泳结果中,沙市和茂名2个库蚊种群酯酶表型多态性最高,淄川库蚊种群多态性最低,过量表达的B1比率占100%.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表明,每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1.92,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52.78%,平均预期杂合度(He)为0.130,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值为0.368,平均基因流Nm=1.52,说明4个种群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群体之间存在相当多的遗传多样性,种群间的基因交流较低,遗传分化较大,表明与地理位置存在一定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不同地理种群淡色库蚊抗性动态与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自北京 ,郑州 ,商丘地区的 3个淡色库蚊地理种群的蚊虫 ,进行了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抗性水平的测定 ;利用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 4个等位酶 ;甘油酶 3 磷酸脱氢酶 (GPD)、苹果酸酶 (ME)、苹果酸脱氢酶 (MDH)、羟酸酯酶 (EST) ;并通过 5个假定中性酶基因位点 (ME ,MDH 1,MDH 2 ,MDH 3和GPD)的基因型记录 ,利用biosys2软件分析了这 3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抗性水平的测定结果表明 :与北京敏感系相比 ,3个种群对敌敌畏、对硫磷的抗性水平较高 ,对仲丁威的抗性相对较低。淀粉电泳的结果表明 :北京种群中的高活性酯酶主要为Estβ11;郑州种群中主要为连锁形式存在的Estα8 β8、Estα2 β2和Estβ11;商丘种群中含有较高连锁存在的高活性的酯酶Estα8 β8、Estβ11和少量Estα9 β9。种群结构分析表明 :各种群间的遗传分化较低 ,Nm的间接计算值表明种群间的基因流动是频繁的。  相似文献   

4.
用生物测定和淀粉电泳技术对采自杭州市西湖区的尖音库蚊复组蚊虫的抗性水平及与抗性有关的酯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湖区种群对DDVP、三氯杀虫酯、残杀威、溴氰菊酯、氯菊酯的抗性分别是上海敏感品系的5.35、1.69、4.73、4.8、2.65倍.在1997~19993年间,对5种杀虫药剂的抗性分析,其中对氯菊酯的抗性逐年增高,1999年的LC50比1997年增高14.5%;而对溴氰菊酯的抗性则呈降低趋势,1998和1999年的抗性无变化,其LC50比1997年降低了36%;对残杀威的抗性1998和1999年比1997年均有提高,抗性水平分别增高了38%和36.2%;对DDVP和三氯杀虫酯的抗性则无明显变化.酯酶分析结果显示,该种群存在过量产生的非特异性酯酶Estβ11和Estα2/β2,存在着较大的中性多态性,在有机磷的选择下,这些中性多态性可能会成为基因扩增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敌敌畏对家蝇的自然种群选育了20代,抗性指数由最初的4倍上升至20倍。选育过程中,F2~F14抗性变化不大,抗性指数在8倍左右变动;F15~F20,抗性呈直线增长。通过检测抗性选育过程中家蝇体内乙酰胆碱酯酶和羧酸酯酶的活性表明,这两个酶活性的变化与家蝇对敌敌畏的抗性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但是抗性的发展趋势与家蝇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或羧酸酯酶对敌敌畏的敏感度降低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家蝇抗性相关P450基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在分子水平上研究拟除虫菊酯抗性家蝇的 P4 50基因的特性 ,更好地研究其与抗性相关的机制 ,本研究根据在美洲地区的抗性家蝇品系 ( LPR)克隆的 P4 50基因 MDC YP6D1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引物 ,用 PCR方法从北京地区的家蝇中也扩增出 1条约 2 1 0 bp的特异性片段 ,片段长度与原序列对应片段相近 ,说明北京地区的家蝇 P4 50基因与 MDCYP6D1间有很大的同源性。H inf I酶切发现扩增产物上并没有相应的酶切位点 ,说明扩增产物与原序列 MDCYP6D1的相应部分不一样 ,提示这一用 PCR方法在北京地区的家蝇中扩增出的 P4 50基因片段有可能对应一新的 P4 50基因。 PCR-SSCP结果显示扩增产物在一级结构上有一定的多态性 ,这一现象可能与 P4 50基因在昆虫体内的复杂多样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家蝇二氯苯醚菊酯抗性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家蝇拟除虫菊酯抗性机理,在实验室选育了家蝇二氯苯醚菊酯抗性品系,根据P450基因CYP6D1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引物,用PCR方法从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个体都能扩增出一条约210bp的特异性片段,从片段大小和条带明亮程度上均未显示出二者之间有什么差异,初步表明抗性家蝇P450基因在DNA水平上没有明显的变化。RT-PCR结果多次重复显示抗性品系的扩增带明显比敏感品系的亮,揭示二者RNA的含量可能不同,抗性品系P450基因的转录活性可能升高。这些为在分子水平研究P450基因相关的拟除虫菊酯抗性机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应用斑点杂交及DNA印迹杂交,对C-erbB-2基因在宫颈癌中扩增和重排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5例宫颈癌中有11例具有基因扩增,占73%,圹增倍数为3~16倍,DNA杂交发现6例宫颈癌中有5例具有基因重排伴扩增,而相应癌旁组织则无扩增或重排,首次发现了C-erbB-2基因在宫颈癌中有扩增和重排。  相似文献   

9.
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日益成为媒介蚊虫防治中心突出问题,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是害虫防治中主要使用的杀虫剂类型。本文主要针对蚊虫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抗性相关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乙酰胆碱酯酶(AchE)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杀虫剂的主要作用靶标,该酶氨基酸残基的替换可以降低AchE对这两类杀虫剂的敏感性,从而使昆虫表现出对这两类杀虫剂的抗性。至今在抗性家蝇AchE中鉴定出多个不同位点的点突变,以G262A/V和F327Y突变最为普遍。262和327两位点上的氨基酸残基靠近AchE的活性位点三联体,G262A/V和F327Y替换可以通过改变起催化作用的丝氨酸的定位或通过降低酰基.结合袋的空间来改变酶的活性,在抗性进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家蝇AchE点突变的效用是累加,多突变组合往往导致更高水平且更广谱的抗性。从不同抗性家蝇种群中检测出相同的AchE遗传突变,表明这一抗性进化机制的保守性;多种抗性等位基因共存于家蝇种群中,反映了杀虫剂使用的多重性。家蝇乙酰胆碱酯酶抗性等位基因种类分布因地区而不同,但也有重叠。家蝇种群表现出抗性等位基因的演替,推测是杀虫药剂的轮替使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尖音库蚊复组蚊类有机磷抗性的生化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测定表明佛山、上海、广州和成都四个地区尖音库蚊复组蚊类对OP杀虫剂有不同程度的抗性,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残杀威没有明显抗性。单个蚊虫的生化分析发现蚊虫AChE对残杀威的敏感性没有改变,抗性库蚊的酯酶活性升高,各群体酯酶活性分布频率及活性升高程度与OP抗性水平呈相关趋势,说明酯酶活性升高系自然界库蚊OP抗性的主要机制。PAGE显示抗性库蚊有三种高活性酯酶B。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胃癌cerbB2 基因扩增。方法:使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 检测55 例胃癌。结果:胃癌肿瘤区cerbB2基因扩增阳性率为36-4% 。在胃癌移行区内阳性率为10-9% ,在正常粘膜区阳性率为3-6 % ,相互比较,三个区域之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01)。在肠型和弥漫型胃癌,cerbB2 基因扩增阳性率为51-6% 和16-7%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0-05)。cerbB2 基因扩增阳性与淋巴结内胃癌转移有明显相关性( P< 0-05)。结论:cerbB2 基因扩增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明显关联,有助于判断胃癌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枯草杆菌对氨茴环霉素(ANC)的抗性特征并克隆抗性片段。方法用递增浓度方法在LB平板上筛选枯草杆菌菌株1831对ANC的自发抗性突变株,用鸟枪法在枯草杆菌BD224菌株原生质体中克隆抗性重组质粒,提取重组质粒后再次转化敏感菌株以证实克隆片段的抗性功能。结果对ANC强抗性突变株DM104对化学特性不相关的化合物如溴化乙锭和诺丹明产生交叉抗性。钙通道阻断剂异搏定使突变株失去对氨茴环霉素的抗性。基因克隆获得了4个带有DM104染色体上不同片段的重组质粒,只有1个片段与已知的枯草杆菌bmr基因同源。用重组质粒再次转化敏感菌株证实克隆片段的抗性功能。结论枯草杆菌对ANC的抗性呈多重药物抗性特征,这种抗性可能与染色体上多个位点有关  相似文献   

14.
家蝇二氯苯醚菊酯抗性株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探索了家蝇二氯苯醚菊酯抗性株(2000倍)在DNA分子水平上的分化。实验数据采用两种分析方法:1)用RAPDPLOT计算出个体间的遗传距离,进一步用PHYLIP软件包的NEIGHBOR程序进行UPGMA(非加权对组算术平均值聚类)聚类分析;2)经bootstrip方法随机取样100次,然后再进行UPGMA分析,在PHYLIP软件包的CONSENSE中形成合意树。两种分析方法结果极为类似,在聚类树中首先是抗性与非抗性个体分成两群,然后雌、雄个体分成两群,说明抗性株在DNA分子水平上已有明显的分化。OPD-02引物在全部抗性株个体中扩增出了非抗性株所没有的特异性同一片段(100bp左右),提示此片段有可能作为家蝇二氯苯醚菊酯抗性株的分子标记,但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15.
癌基因的扩增和过度表达与肿瘤预后关系的研究,是肿瘤分子遗传学与临床最早的结合点之一。本文评介了c-erbB-2基因过度表达的检测方法及其与临床预后关系的研究结果。目前一般认为,c-erbB-2癌基因的扩增与过度表达与乳腺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这对现在尚无有效预后指标的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浙江省不同地市淡色库蚊(Culexpipienspalens)种群的抗性酯酶活性聚集度和对有机磷杀虫剂抗性的发展动态。通过生物测定法,敌百虫对各地市幼虫种群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是:宁波0.35ppm,杭州0.46ppm,舟山0.47ppm,温州0.66ppm,嘉兴0.71ppm,金华0.75ppm和台州1.43ppm。根据各地的历年资料综合分析,自七十年代以来,蚊虫幼虫对敌百虫的抗性逐渐下降,至九十年代初降至最低,但近几年又有回升趋势。通过雌蚊抗性酯酶活性测定,不同地市的抗性酯酶活性指标(I.V.)平均值分别是:宁波5780.7,杭州6425.9,舟山7045.9,嘉兴7259.9,金华8283.2,温州9046.3和台州12907.9。与九十年代初相比有所增高。根据抗性酯酶活性指标相似性分析,宁波可划为中度抗性区,杭州、舟山和嘉兴为中高度抗性区,金华和温州为高度抗性区,而台州为强度抗性区。  相似文献   

17.
癌基因的扩增和过度表达与肿瘤预后关系的研究,是肿瘤分子遗传学与临床最早的结合点之一。木文评介了c-erbB-2基因过度表达的检测方法及其与临床预后关系的研究结果。目前一般认为,c-erbB-2癌基因的扩增与过度表达与乳腺癌(不论淋巴结有无转移)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这对现在尚无有效预后指标的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淡色库蚊抗性酯酶活性聚集度及有机磷抗性发展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报道浙江省不同地市淡色库蚊种群的抗生酯酶活性聚集度和对有机磷杀虫剂抗性的发展动态,通过生物测定法,敌百虫对各地方幼虫种群的半致死浓度分别是:宁波0.35ppm,杭州0.46ppm,舟山0.47ppm,温州0.66ppm,嘉兴0.75ppm,和台州1.43ppm。根据各地的历年资料综合分析,自七十年代以来,蚊虫幼虫对敌百虫的抗性逐渐下降,至九十年代初降至最低,但近几年又有回升趋势。通过雌蚊抗性酯  相似文献   

19.
家蝇是一种重要的病媒生物,可以传播上百种人畜疾病。化学防治是家蝇控制的重要手段,但杀虫剂的重复和广泛使用可导致家蝇产生抗药性。在我国,不少事例显示家蝇对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普遍产生了抗药性,但对家蝇种群抗药性的分子机制还缺乏系统了解。本研究以来源于山东济南的家蝇为材料,在明确其对氯菊酯抗性水平的基础上,分析其抗药性的分子机制。结果显示,野外采集未经杀虫剂汰选实验室济南品系(JN)相对于敏感品系(WHO)表现出对氯菊酯近50倍的抗性,而经氯菊酯汰选7代后的JN-Sel品系获得了比JN更高水平的抗性,抗性倍数超过110倍。核酸检测显示JN和JN-Sel品系家蝇钠离子通道的基因型为1014LL敏感纯合型。通过检测8个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现3个P450基因(CYP6A5v2、CYP6A36和CYP6G4)在抗性品系中的表达量高于敏感品系,其中CYP6G4的表达与氯菊酯抗性成正相关,JN品系CYP6G4的表达量是敏感品系的35倍,而在高抗性的JN-Sel品系中的表达量是敏感品系的70倍。研究结果强烈提示CYP6G4的过量表达是JN和JN-Sel品系对氯菊酯抗性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0.
对蚊虫抗性机制的研究在其抗性监测和环境治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蚊虫对杀虫剂的抗性与其行为、生理功能的改变、解毒功能的增强以及靶标位点的不敏感性均有关系。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芯片技术的普及和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人们对蚊虫抗性形成和进化的研究已经从分子水平全面展开,已经发现并克隆出了一些与抗药性相关的靶标基因。本文将对与蚊虫抗性相关的钠离子通道和乙酰胆碱酯酶基因的研究现状作一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