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7 毫秒
1.
正交法优选蜜麸炒樟帮枳壳炮制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并确立樟帮枳壳蜜麸炒工艺,为规范蜜麸炒樟帮枳壳饮片的炮制工艺提供技术参数。方法:以柚皮苷含量、新橙皮苷含量、橙皮苷含量、色度差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炮制温度,炮制时间,加麸量、加蜜量4因素,每个因素取4个水平,进行枳壳麸炒工艺优选考察。结果:炮制温度,炮制时间对实验结果均有显著影响,确定最佳枳壳麸炒工艺为:炮制温度200℃,炮制时间120s,加麸量10%,加蜜量15%。结论: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合理、可靠、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2010,(6)
目的:优化枳壳饮片麸炒工艺,为枳壳饮片麸炒工艺规范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枳壳饮片中的药效成分meranzin hydrate、马尔敏、川陈皮素、红橘素和葡萄内酯的总含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挥发油含量、饮片性状和药效为指标,对枳壳饮片麸炒工艺进行研究。结果:枳壳饮片麸炒最佳工艺为A1C1B1,即温度190℃,加麸量10%,时间9 min。温度、加麸量、时间对麸炒工艺均有显著性影响。结论:该工艺合理、稳定性好,可为枳壳饮片的炮制操作规范及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樟帮麸炒枳壳的炮制工艺。方法以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HPLC法测定指标含量,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用加权评分法优选樟帮麸炒枳壳最佳炮制工艺参数,即麦麸含量、炒制温度、炒制时间。结果麸炒枳壳的最佳炮制工艺:麦麸量为5%(占药材质量总比例),炒制温度为140℃,炒制时间为6 min。结论优选的麸炒炮制工艺,稳定可行、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正交实验法优选并确立枳壳麸炒工艺.方法:以新橙皮苷含量、柚皮苷含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挥发油含量、性状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温度、时间、加麸量三因素,每个因素取三个水平,进行枳壳麸炒工艺优选考察.结果:温度、加麸量对实验结果有显著影响,时间对实验结果无显著影响,确定最佳枳壳麸炒工艺为:温度190℃,时间150s,加麸量15%麸炒枳壳.结论:该工艺合理、稳定性好,可适合枳壳工业化生产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麸炒对枳壳挥发油中柠檬烯含量的影响,并分析枳壳挥发油的抑菌活性与柠檬烯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气相色谱结合外标法测定不同产地枳壳炮制前后挥发油中柠檬烯含量区别;采用96孔板法测定枳壳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1/MIC值代表抑菌活性,运用双变量相关分析计算挥发油的抑菌活性与柠檬烯含量的关联性。结果:麸炒会降低枳壳柠檬烯含量;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枳壳挥发油中柠檬烯含量越高,其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越强。结论:麸炒炮制可影响枳壳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柠檬烯为枳壳挥发油的抑菌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枳壳不同炮制品中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探讨岭南特色炮制工艺中枳壳挥发油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按照不同工序分别制备枳壳炮制品(生枳壳、麸炒枳壳、清蒸枳壳、单纯发酵枳壳及广东制枳壳),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通过GC-MS鉴定不同枳壳炮制品中挥发油成分,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分析枳壳不同炮制品中挥发油成分及其含量。结果:从生枳壳、广东制枳壳、单纯发酵枳壳、清蒸枳壳、麸炒枳壳的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化合物54,44,25,31,32种。其中岭南特色制枳壳的挥发油中新增化合物最多,且挥发油主要成分含量较生枳壳和麸炒枳壳升高。结论:提示发酵与清蒸相结合的岭南特色炮制方法对改变枳壳炮制品的质量并增强其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深入研究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江西产枳壳生品、清炒品、麸炒品、蜜麸炒品、蜜糠炒品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枳壳中提取挥发油建立GC-MS分析方法,鉴定不同炮制品挥发油成分,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相对百分含有量。结果从江枳壳炮制品中共鉴定出181个化合物。与生品相比,麸炒枳壳产生新化合物38种、蜜糠枳壳有48种、蜜麸炒枳壳有77种。结论炮制辅料对枳壳部分挥发油成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升高和降低,还产生了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辅料麦麸炮制对枳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的麦麸对枳壳炮制后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测定麸炒前后柚皮苷含量和挥发油含量变化。结果:以不同产地麦麸制备的麸炒枳壳中柚皮苷含量无显著性差异,挥发油整体下降12%左右。结论:以不同产地麦麸为辅料按药典方法制备麸炒枳壳质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炮制工艺对枳壳质量的影响。方法:用冷浸法测定枳壳饮片及不同炮制品中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枳壳饮片及不同炮制品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麸炒枳壳、麸烘枳壳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枳壳饮片,但总黄酮含量均略有下降。比较麸炒枳壳和麸烘枳壳发现,两种炮制工艺对枳壳的有效成分含量影响无显著差异。结论:炮制可增加枳壳有效成分溶出量,麸烘可代替传统麸炒工艺。  相似文献   

10.
正交试验法优选麸炒白术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麸炒白术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水溶性浸出物含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挥发油含量为指标,选择辅料用量、加热温度、加热时间3个因素,用L9(34)正交设计表,采用综合加权评分法,对上述三因素进行炮制工艺的优选。结果麸炒白术最佳炮制工艺为:辅料用量10%,加热温度150℃,加热时间5min。结论为进一步制定麸炒白术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枳壳炮制浅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枳壳的炮制 ,历代以去瓤后麸炒者居多 ,其法为取麸皮撒入热锅内 ,用中火加热至冒烟 ,加入枳壳片 ,迅速拌炒至深黄色。筛去焦麸皮即可。实验证明 ,挥发油为枳壳的主要活性成分 ,但其果瓤和中心柱中挥发油含量则甚少 ,且不含右旋柠檬烯 ,极易霉变和虫蛀 ,其煎液味极苦涩 ,不堪入口 ,是枳壳中的质次部分。而一般药材枳壳中的枳壳瓤约占其重量的 2 0 % ,传统炮制中将其作为非药用部位除去是合理的 ,故枳壳的炮制应除去果瓤入药。枳壳麸炒后挥发油含量降低约 1 /2 ,其水煎液对兔离体肠管、子宫及小鼠胃肠蠕动的作用强度均低于生枳壳水煎液 ,这与…  相似文献   

12.
枳壳性味苦辛微寒,传统炮制用麸炒枳壳以缓和药物辛燥之性。笔者将此种炮制方法改为蜜拌麸炒枳壳,结果疗效更佳。 1.取炼蜜加水(按1:10比例)搅匀,洒入枳壳1/5量的麦麸中,拌匀,使麦麸手握成团,手开即散。 2.将锅烧热,撤入已拌好的麦麸,待烟起,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麸炒枳壳的炮制工艺,比较枳壳麸炒前后理气功能的变化,阐释枳壳麸炒的意义。方法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结合HPLC法对枳壳特征成分进行测定,优化枳壳麸炒的炮制工艺,并结合大鼠胃残留率和肠推进率试验结果,对麸炒枳壳及生枳壳的理气功能进行比较,初步阐释枳壳麸炒的科学性。结果麸炒枳壳的最佳炮制工艺为:称取100g枳壳,置于180℃炒锅内,加麦麸10g,翻炒90s。不同样品对大鼠胃残留率结果为:空白组炮制组生品组,肠推进率结果为:生品组炮制组空白组。结论优化得到麸炒枳壳的最佳炮制工艺,且麸炒后其理气效果及对胃肠的损伤均低于生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麸炒白术的炮制工艺.方法:以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和苍术酮含量为指标,HPLC测定指标成分含量,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炒制温度、炒制时间、投麸量对麸炒白术炮制工艺的影响,确定最佳炮制工艺.结果:麸炒最佳工艺为炒制温度170℃,炒制时间2 min,投麸量10%.结论:优选的炮制工艺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均匀设计法优选苍术麸炒工艺,为苍术麸炒工艺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挥发油量、苍术素含量为评价指标,考察辅料用量、炒制温度、炒制时间、翻动次数等苍术麸炒工艺参数。结果苍术麸炒工艺参数优选为辅料(麦麸)用量15kg/100kg,炒制温度195℃,炒制时间5min,翻动次数65次/min;验证试验结果基本合理,重现性良好。结论为苍术麸炒工艺提供了依据,并制定了较规范的的炮制工艺及其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6.
于晓黎  林桂梅  谢君  张怀  贾天柱 《中成药》2010,32(7):1166-1168
目的:用正交试验法优选麸炒枳实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辛弗林,总黄酮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温度、时间、加麸量三因素,每个因素取三个水平,进行枳实麸炒工艺优选.结果:温度对实验结果有显著影响,时间、加麸量对实验结果无显著影响.确定枳实麸炒最佳工艺为:温度180℃,时间60 s,加麸量5%.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麸炒和麸烘两种不同的炮制工艺对于枳壳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冷浸法"分别测定并比较枳壳饮片、麸炒和麸烘炮制品中的水溶性浸出物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并比较枳壳饮片、麸炒和麸烘炮制品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水溶性浸出物含量,麸炒枳壳[(27.67±2.47)%]及麸烘枳壳[(26.69±1.68)%]均高于枳壳饮片[(22.85±1.63)%]的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麸炒枳壳及麸烘枳壳两种炮制方法的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总黄酮含量,麸炒枳壳[(6.49±2.03)%]及麸烘枳壳[(6.14±1.97)%]两种炮制方法与枳壳饮片的[(6.83±1.91)%]比较略有降低,但缺乏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炮制可使枳壳的有效成分溶出量增加,而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极小;麸炒和麸烘法两种炮制工艺对枳壳质量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正交设计实验法优化白芍炮制工艺,筛选出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乙醇提取白芍中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以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含量为综合考察指标;对炮制方法酒炙、蜜麸制、酒润麸炒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用HPLC法分析比较不同炮制法对白芍总苷(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最终确定的较佳酒炙方法为:闷润时间为60min,炮制酒量为15%(每100g药材加15ml酒),烘制温度100℃,烘制时间60min;蜜麸炙白芍较佳,蜜麸比例为麦麸:蜂蜜:水=10∶5∶1;酒润后麸炒白芍较佳,用酒量为12%。结论:优选出的炮制方法能有效保证白芍中指标性成分含量,为制定其饮片的质量标准以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按照传统炮制饮片的外观性状要求,对蔓荆子、白术、香附、小茴香、枳壳5种药材进行炒制,并对炒制工艺条件进行量化,测定了炮制前后挥发油含量,对白术、枳壳挥发油做了GC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选切片后肉豆蔻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煨制温度、煨制时间和加麸量为考察因素,以总木脂素、挥发油和脂肪油的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优选麸煨肉豆蔻片的炮制工艺。结果肉豆蔻片的最佳炮制工艺为100 g肉豆蔻加40 g麦麸,110~120℃煨制20 min。结论该工艺合理,可靠,可为肉豆蔻炮制新工艺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