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瑞风 《医学文选》2000,19(5):805-806
大面积烧伤病人由于皮肤大面积受损 ,体表静脉大多破坏 ,可供输液的静脉不多 [1 ]。加之较长时间的输液 ,使静脉穿刺条件极差 ,甚至无处可穿。为了探索大面积烧伤病人更为有效的静脉输液方法 ,提高输液护理的效率。我病房自1997年开始对烧伤面积 5 5 %以上的烧伤病人采用股静脉穿刺置管输液 ,收到良好的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0例烧伤病人均来自 1997~ 1999年 6月在我科住院病例。其中男 6 9例 ,女 11例 ,年龄 10~ 75岁。烧伤面积 5 5 %~ 93% ,平均面积 75 % ,平均 °面积 6 5 %。1.2 方法 穿刺部位选择四肢、…  相似文献   

2.
在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治疗中 ,需要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但在大面积病人身上常用的静脉穿刺部位的皮肤大多被毁损 ,以往常采用静脉切开插管输液 ,此方法的缺点是感染率高 ,我们对大面积烧伤病人静脉穿刺方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 ,并就 5年来我科收治的 6 8例大面积烧伤病人成功进行静脉穿刺的临床实践谈几点体会。1 临床资料本组 6 8例病人中 ,男 4 5例 ,女 14例 ,儿童9例。烧伤面积达 80 %以上者 2 2例 ,年龄最大的5 8岁 ,最小的 1 5岁。均采用休克期大静脉穿刺、休克期后小静脉穿刺输液的方法 ,完成了治疗任务。输液时间最长 6 6d ,最短 2 2d…  相似文献   

3.
大面积烧伤病人股静脉穿刺置管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在烧伤早期是抗休克的重要措施,在体液渗出期后则是补充营养和滴入药物的重要途径[1][2],但因各种原因所致的大面积烧伤病人皮肤受损程度多为浅二度至三度,临床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或呈黄褐色,给体表静脉穿刺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股静脉穿刺置管,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而且赢得了宝贵的抢救和治疗时机.通过对68例大面积烧伤病人采用股静脉穿刺置管,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由于大面积烧伤病人常用的静脉穿刺部位绝大部分损伤,反复穿刺十分困难.因此,浅静脉穿刺置管显得尤为重要.自1998年以来,我科通过对76例烧伤患者采用浅静脉穿刺置管,在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的过程中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期的液体复苏至关重要,可降低病人的死亡率。建立有效静脉通路是输血输液和抢救时用药的重要保障,但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皮肤广泛烧伤、水肿和脱水,可供选择穿刺的血管少而且穿刺难度大。若不能及时地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会错过早期抢救时机。我院ICU在抢救一例大面积烧伤病人时果断从大隐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确保了休克早期液体的输注,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保证大面积烧伤患者及时迅速有效地静脉输液。方法:对大面积烧伤患者采用股静脉穿刺置管进行输液抢救治疗。结果:穿刺成功率达100%。结论:股静脉穿刺成功率高,能保证有效的静脉输液通道,迅速补充血容量,顺利度过休克期,并保证烧伤各期的静脉给药,而且避免反复穿刺,减轻患者痛苦,在临床有很大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手术治疗是救治烧伤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手术过程中快速输血输液和麻醉用药是保证手术正常进行的必要措施.大面积烧伤患者因皮肤的大面积受损,可供输液的静脉数量少、条件差,因而建立有效可靠的静脉通道是手术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本研究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对其在435例大面积烧伤手术输液中的效果和作用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危重烧伤病人在早期抢救治疗中应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科在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56例危重烧伤病人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输液和血流力学的监测,静脉穿刺插瞥部位选择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等,同时尽可能避开刨面,选用双腔静脉导管和三腔静脉导管。结果 应用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建立静脉通道输液快速方便,能及时补充血容量,快速的纠正休克,同时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变化。结论 在危重度大面积烧伤病人抢救治疗中应用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留管时间较长,感染机率低,创伤性小,通过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早期给予输液、营养支持治疗等明显的减少了危重烧伤病人的并发症,其临床应用具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大面积烧伤小儿病人更为有效的静脉输液方法,提高输液护理效果和抢救成功率.方法:对56例病例采用颈外静脉穿刺置入套管针进行输液.结果:穿刺置管一次成功53例(成功率94.6%),二次成功2例,未能成功1例;导管留置时间2~7天,平均5.4天;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具有操作安全、创伤小、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可快速解决大面积烧伤小儿输液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护理工作中 ,静脉输液是一个重要环节 ,现就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浅谈看法如下 :1 建立有效可靠的静脉通路  烧伤病人由于皮肤大面积受损 ,体表静脉大多破坏 ,可供输液的静脉不多。加之较长时间输液 ,使静脉穿刺条件极差 ,甚至无从下手。即使存在少量正常的皮肤 ,也往往是宝贵的手术供皮区。因此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 ,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非常关键 ,也是护理工作中的难点之一。在具体操作中 ,应注意珍惜可供穿刺的静脉区域 ,在技术上要求成功率高 ,避免重复操作而破坏可使用的静脉。在常规静脉通路建立起后 ,还应随时观…  相似文献   

11.
静脉输液是救治烧伤病人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烧伤后皮肤受损,输液时间长,为了解决烧伤患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烧伤病人输液用药中,静脉留置针已逐渐取代了头皮针和静脉切开术,使护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我病房自2003年开始对1%-60%烧伤面积的患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  相似文献   

12.
大面积烧伤休克期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补液,留置针的最大流速可达97ml/min,能满足大面积烧伤休克期的补液要求,临床上广泛应用。一般选择上肢的肘部静脉,腕部静脉,下肢大隐静脉和股静脉,但大面积烧伤患者往往四肢皮肤烧或患者已合并低血容量休克,肢体静脉萎陷,穿刺有一定难度,即使穿刺成功,输液不畅,也很难保证输液速度。我们对在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患者采用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建立通路的方法,取得满意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静脉补液是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重要的措施之一,特别在休克期快速、及时补液能够提高抗休克成功率.我科自1998年开始对超过50%的烧伤病人采用股静脉穿刺置管,收到良好效果,临床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外涂治疗烧伤病人静脉穿刺部位疼痛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静脉输液局部疼痛病例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在局部出现疼痛时,采用地塞米松局部外涂,对照组仍按常规调慢滴速加局部热敷,抬高患肢等处理.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解除局部疼痛总有效率分别为80%和5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采用地塞米松外涂治疗烧伤病人静脉输液穿刺局部疼痛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5.
严重大面积烧伤患者救治中静脉通道的建立是抢救患者的重要措施——大面积烧伤患者治疗中要有足够的静脉通道保证大量液体、抗生素及营养物质的输入,而烧伤患者残存的正常皮肤部位较少,外周静脉塌陷,造成穿刺困难;在输液的质和量上不能满足病情的需要,创面渗出肿胀也会给浅静脉输液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颈外静脉留置针在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探讨为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患者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的方法,以满足快速补液的要求。解决烧伤护理工作的难点。方法:对2001年11月~2003年5月6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按门诊号的奇偶数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和肢体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穿刺所需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后液体通畅和导管脱出等情况。结果:(1)实验组一分钟内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实验组液体通畅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实验组导管不易脱出而对照组导管易脱出。结论:根据大面积烧伤休克期的主要病理变化特点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能快速建立有效静脉通路。保证输液速度,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患者,此方法明显优于肢体静脉留置针穿刺,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由于大量组织液的渗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穿刺血管不易选择,而静脉输液是治疗烧伤患者的重要措施,若发生输液渗漏几处理不当,轻者引起局部肿胀、疼痛,重者由于炎症介质作用,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和感染,甚至造成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现将我科收治的9例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液渗漏的防护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股静脉穿刺置管在大面积烧伤病人抢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 2 0 0 2年 3月~ 2 0 0 3年 1 2月对 60例大面积烧伤病人应用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方式建立静脉通路 ,进行抢救与治疗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2 0 0 2年 3月~ 2 0 0 3年 1 2月 ,我院外科应用股静脉穿刺置管的方式对 60例大面积烧伤病人  相似文献   

19.
重度烧伤病人股静脉置管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度烧伤患者补液量大、种类多,尤其在休克期,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输液的量及速度直接决定着患者的安危,静脉通路可靠持久的建立尤为重要.而大面积烧伤病人由于组织水肿、皮肤破坏、微循环障碍等,使用周围静脉抢救患者,扩容输液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病人监测中心静脉压方法。方法对25例大面积烧伤病人采用股静脉中心静脉压测量并与25例大面积烧伤病人采用常用法(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心静脉压测量进行对照。结果两种不同方法测量中心静脉压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静脉通过计算的方程;Y(中心静脉压)=0.132+0.557X(股静脉压)行中心静脉压测量法较常用测压法一样准确、实用,是大面积烧伤(特别是颜面、颈部、胸部烧伤)病人监测中心静脉压较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