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合肥高校在校男性大学生在过度自慰后的中医证候与其体质的关系。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4月实施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对1000名男性大学生进行体质辨识,分析男性大学生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根据其近五年内自慰频率判断为过度自慰,同时记录每位过度自慰者的中医证候学表现,分析合肥地区男性大学生的过度自慰情况及症状表现与其体质类型间的关系。结果问卷有效回收数量为845份,其中过度自慰的男性大学生为423人。423位过度自慰男性大学生群体中平和质占26.1%;单一偏颇体质占19.6%,混合偏颇体质占45.1%。单一偏颇体质中,湿热质最多见,其次为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特禀质,气郁质,血瘀质。在193例混合偏颇体质中,以湿热兼阴虚质最多,其他依次为湿热兼痰湿质,湿热兼气郁质,湿热兼血瘀质,阳虚质兼气虚质,阴虚兼气郁质,阳虚兼痰湿质,阳虚兼血瘀质,痰湿兼血瘀质,阴虚兼阳虚质,气郁兼气虚质,痰湿兼气郁质,气虚兼阴虚质。不同证型中医体质分布不相同。阴阳两虚证中以气虚质分布较多,湿热下注证中以痰湿质和湿热质分布较多,脾肾阳虚证中以阳虚质和气虚质分布较多,肝郁气滞证以气郁质分布较多,肝肾阴虚证中以阴虚质分布较多。结论 845例合肥高校男性大学生过度自慰者占50.0%,其体质多为混合偏颇体质,平和质及单一偏颇体质较少;体质分布以湿热质、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气郁质为主,不同的体质分布和其证候各不相同,因此对于男性大学生过度自慰的诊治要"辨证候",同时要"辨体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胃癌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 of gastric cancer,PLGC)患者体质与证候的关系。方法 运用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方法,对PLGC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212例PLGC患者的主要年龄段为34~69岁(占84.43%);偏颇体质依次为阳虚质59例、气虚质30例、气郁质23例、痰湿质11例、湿热质8例、阴虚质7例、血瘀质5例、特禀质2例,平和质67例;中医证型依次为脾胃虚弱证75例、肝气犯胃证56例、气滞痰阻证33例、湿热内蕴证23例、痰瘀互结证17例、胃阴亏耗证8例。湿热内蕴证与湿热质,气滞痰阻型与痰湿质,痰瘀互结证与血瘀质,脾胃虚弱证与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密切相关。结论 PLGC患者多为平和质和正虚体质,证型多为脾胃虚弱证和肝气犯胃证,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演变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阴阳两虚证与中医体质的关系,为中医辨证论治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昆明市中医医院30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调查,分析糖尿病患者与中医体质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2型糖尿病中医体质阴阳两虚证主证中,阳虚质、湿热质、血瘀质与其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阳虚质、湿热质是阴阳两虚证的危险因素,血瘀质是阴阳两虚证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在2型糖尿病中医体质主证中阴阳两虚证主证中,阳虚质、湿热质是阴阳两虚证的危险因素,血瘀质是阴阳两虚证的保护性因素,为2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青海地区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青海地区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状况,为青海地区开展中医体质研究提供可借鉴的依据。方法对青海地区的自然人群采用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结合的形式开展研究。结果493例调查者中,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情况:平和质131例(26.6%)、气虚质60例(12.2%)、阳虚质70例(14.2%)、阴虚质51例(10.3%)、痰湿质47例(9.5%)、湿热质42例(8.5%)、瘀血质50例(10.1%)、气郁质27例(5.5%)、特禀质15例(3.0%)。结论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瘀血质、痰湿质依次位居偏颇体质的前五位,并有随着海拔的升高,阴虚质、瘀血质、痰湿质呈现增高的趋势。说明青海地区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有一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背景 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预后效果与中医偏颇体质有所关联。但在此方面,目前国内主要集中于一般人群的研究,且多为单一偏颇体质的分析。目的 辨识分析社区老年人的中医体质及兼夹情况,探索社区老年人中医体质分型及组合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抽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珠三角某社区体检科进行常规健康体检且居住于该社区的1 600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采集血液,检测空腹血糖(FPG)。对比分析中医体质分型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以因子分析法探索单一偏颇体质的兼夹组合。结果 在样本筛选中排除60例体检资料不完整者,有效样本1 540例,有效率为96.25%。1 540例社区老年人糖尿病检出率为21.49%(331/1 540);中医体质分型平和质878例(57.01%),偏颇体质主要为痰湿质197例(12.79%)、阳虚质192例(12.47%)、气虚质182例(11.82%)、阴虚质170例(11.04%)。经因子分析,8种偏颇体质共提取3个公因子,其中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为淤湿组合;阳虚质与阴虚质为体虚组合;气虚质独为一类。痰湿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有关(P<0.05),其OR值排序依次为:特禀质(OR=4.482)、气郁质(OR=3.129)、湿热质(OR=2.871)、阳虚质(OR=2.201)、血瘀质(OR=1.936)、阴虚质(OR=1.668)、痰湿质(OR=1.588)。淤湿组合体质、体虚组合体质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有关(P<0.05),其中淤湿组合体质OR值为1.360,体虚组合体质OR值为1.729。结论 辨识为特禀质、气郁质、湿热质、阳虚质,兼夹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兼夹阳虚质、阴虚质的社区老年人更易发生2型糖尿病。在社区预防与干预中应根据老年人的不同体质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指导,采取中西医综合保健策略改善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及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市三家医院586例50~74岁确诊为膝骨关节炎的女性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收集其四诊信息,并采用SPSS11.5软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采用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对586例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分析九种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1)四诊信息经聚类分析后认为可以分为3个证型,即风寒湿痹型(141例),肾气亏虚型(386例)和痰瘀互阻型(59例)。(2)九种中医体质分布:平和质59例(10.1%),偏颇体质527例(89.9%)。偏颇体质中多见的体质为阳虚质160例(27.3%),气虚质157例(26.8%),阴虚质80例(13.7%)。(3)50~74岁女性膝骨关节炎风寒湿痹型与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显著相关;肾气亏虚型与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显著相关;痰瘀互阻型与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显著相关。结论:50~74岁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为3类比较符合临床实际。偏颇体质以阳虚质、气虚质多见。50~74岁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体质以偏颇体质为多,从不同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来看,风寒湿痹型与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显著相关;肾气亏虚型与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显著相关;痰瘀互阻型与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长沙市344例男性不育症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的问卷调查,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体质分布的特点及其精液质量、睾丸大小与中医体质的关系,分析常见病因对中医体质的影响。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对344例不育男性进行体质辨识,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和思路。结果344例男性不育患者中平和体质占17.4%,单一偏颇体质(为一种偏颇体质者)占25.6%,混合偏颇体质占57.0%。总体体质类型前10位依次为平和质(17.4%)、湿热痰湿质(14.2%)、阳虚气虚质(9.59%)、湿热质(8.43%)、阳虚痰湿质(6.69%)、痰湿质(5.81%)、气虚湿热质(5.81%)、气虚质(4.94%)、阳虚质(4.36%)、气郁气虚质(3.49%)。结论从单一体质类型看除平和质外,湿热质和气虚质是不育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复合类型中,虽然各复合型相对分散,但仍然表现以湿热复合类为主要特征,而阳虚、气虚、痰湿复合类次之的分布特征;而总体阴虚质、特禀质、血瘀质及其复合类都很少见;不育症患者不同睾丸体积的中医体质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中医体质类型和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572例,并对其进行中医体质和证型判定,以探讨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体质类型和证型的相关性。结果 572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最多,分别占28. 0%、25. 2%、21. 2%、10. 7%。证型分型主要为肺脾气虚证和肺肾两虚证,分别占65. 7%、34. 3%。气虚质与肺脾气虚证最为密切,阳虚质与肺肾两虚证最为密切,痰湿质与肺脾气虚证最为密切,湿热质与肺脾气虚证最为密切。结论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为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常见体质类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证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福建省乙肝相关性肾炎(HBV-GN)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中医证型分布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HBV-GN组收集120例福建省HBV-GN患者,同时设对照组正常健康人群120例,分析两组的体质构成差异。 HBV-GN组进行主要体质类型与证型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HBV-GN组以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为主,对照组则以平和质、气虚质为主。两组体质构成存在差异(P<0.001)。(2)120例HBV-GN患者脾肾阳虚43例占35.83%;气虚血瘀33例占27.50%;肝肾阴虚21例占17.50%;肝胆湿热18例占15.0%;肝郁脾虚5例占4.17%。(3)HBV-GN组主要体质类型与证型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组间构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福建省 HBV-GN 患者体质以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多见, HBV-GN组辨证分型以脾肾阳虚型和气虚血瘀型多见,气虚质和阳虚质与脾肾阳虚证和气虚血瘀证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广州地区人群中医体质类型基础信息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了解广州地区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状况.方法 采用王琦的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对1 186例人群进行调查.结果 平和质73例,偏颇体质为1 113例,其中偏颇体质占93.84%.其中气虚质302例,阳虚质57例,阴虚质64例,瘀血质22例,痰湿质463例,湿热质152例,气郁质38例,特禀质15例.结论 9种体质的分布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偏颇体质以痰湿质和气虚质为主,为以后开展亚健康状态中医药干预的临床研究提供调查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健康高龄老人中医体质与睡眠习惯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量表,对如皋、溧阳、太仓三地80岁以上健康老人开展中医体质调查与辨析,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健康高龄老人中医体质与睡眠习惯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晚起与气虚质、阴虚质、气郁质、血瘀质呈正相关;晚睡与气郁质呈正相关;早起与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呈负相关;早睡与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呈负相关;睡眠不规律与阳虚质、气郁质呈正相关。结论 相对晚睡来说,晚起导致的偏颇体质更多,对健康的损害更大,体现了中医重视阳气,以阳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探讨天津市城市地区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情况。 方法:回顾性调查2003-2007年天津市城市地区多中心不同等级中医医院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情况,初步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各中医证型构成比。 结果:天津市城市地区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证型分布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气阴两虚、痰湿内阻、阴虚热盛、阴阳两虚和血瘀气滞型。气阴两虚、阴阳两虚以及痰湿内阻型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人群,阴虚热盛型以50-59岁患者居多,而血瘀气滞型糖尿病患者在40-49岁分布比例较高。气阴两虚型患者当归使用频次最高,阴虚热盛型患者陈皮使用频次最高,阴阳两虚型患者白芍使用频次最高,痰湿内阻型患者甘草使用频次最高,血瘀气滞型患者杏仁使用频次最高。 结论:天津市城市地区2型糖尿病主要以气阴两虚、痰湿内阻和阴虚热盛型为主,主要集中在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中药治疗原则以补气养血、燥湿化痰为主,当归、陈皮、白芍、甘草(生甘草、炙甘草)和杏仁是使用频次较高的5味中草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中医证型与股动脉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指标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早期防治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提供依据。 方法:纳入147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接受基本信息和中医临床信息的采集以及股总动脉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所有病例都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观察各中医证型与股总动脉压力-应变弹性系数(pressure-strain elastic modulus, Ep)、硬化参数β、动脉顺应性(arterial compliance, AC)、脉搏波传导速度β(pulse wave velocity β, PWVβ)和管径增大指数(augmentation index, AI)之间的关系。 结果:阴阳两虚证的Ep明显高于气阴两虚证,硬化参数β明显大于气阴两虚、阴虚热盛和湿热困脾3种证型,AC明显小于阴虚热盛证,PWVβ明显大于阴虚热盛和气阴两虚证,AI明显大于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的硬化参数β明显大于湿热困脾证。兼血瘀证患者的Ep明显大于无血瘀证者,AC明显小于无血瘀证者。 结论: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可获知下肢动脉弹性的减退。本研究显示阴阳两虚、湿热困脾兼血瘀证的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较严重。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指标中的硬化参数β、AC和PWVβ可能成为早期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的客观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咸阳地区糖尿病患者病理体质类型的调查,探讨该地区糖尿病常见体质类型和人群易感性,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医体质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临床调查的方法,依据糖尿病诊断标准,对47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并对他们的体质特征进行分析,应用统计学分析的方法处理调查结果。结果糖尿病的常见体质类型有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气虚质五种类型,以痰湿质、阴虚质占比例最多。结论在糖尿病患者体质类型中,痰湿质、阴虚质与其它各类型体质发病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痰湿质、阴虚质约占发病人数的80%;在糖尿病体质类型中,痰湿质与阴虚质有显著性差异(P〈0.05);痰湿质发病人数明显高于阴虚质发病人数。  相似文献   

15.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中提出了国人九种基本体质类型。有研究显示:青少年的不同体质对心理倾向有一定影响,并且在近视的青少年中,以气虚质、阴虚质为主,此为从中医体质学的角度对儿童近视进行预防或延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北京高铁乘务人员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分析不同体质与抑郁焦虑状态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整群抽样法,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以问卷调查形式对北京高铁乘务人员进行中医体质分布及抑郁、焦虑状态调查,分析其体质分布特点及与抑郁焦虑状态的相关性。结果北京高铁乘务人员中阳虚体质(含兼夹阳虚体质)者47.0%,气虚体质(含兼夹气虚体质)者42.3%,气郁体质(含兼夹气郁体质)者40.9%,阴虚体质(含兼夹阴虚体质)者31.7%,痰湿体质(含兼夹痰湿体质)者30.6%,血瘀体质(含兼夹血瘀体质)者28.1%,湿热体质(含兼夹湿热体质)者14.6%,特禀体质(含兼夹特禀体质)者12.1%,平和体质者3.9%。各种体质均与抑郁、焦虑状态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其中平和体质患有焦虑的比例低,而气虚、阳虚、阴虚、痰湿、湿热、血瘀、气郁和特禀8种偏颇体质患有抑郁、焦虑的比例明显增加(P0.05),气虚体质患抑郁的风险是非气虚体质的2.03倍[OR=2.03,95%CI(1.05~3.94)],气虚体质与焦虑明显相关[OR=1.95,95%CI(1.07~3.56)]。结论阳虚体质(含兼夹阳虚体质)、气虚体质(含兼夹气虚体质)是北京高铁乘务人员最多见的体质类型,调理体质或可作为控制北京高铁乘务人员抑郁、焦虑发生的思路和方法,成为职业卫生监护的重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中医体质类型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研究中医体质类型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为体质与疾病相关理论提供流行病学调查依据。方法:汇集我国9省市(江苏、安徽、甘肃、青海、福建、北京、吉林、江西、河南)横断面中医体质调查数据7782例。中医体质调查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实施,体质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的判定应用判别分析法。采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原发性高血压有意义的主要体质影响因素。结果:控制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因素后,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入选了3个中医体质因素,按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为痰湿质、阴虚质和气虚质,其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9/6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分别为2.00[1.58,2.553、1.66[1.33,2.083和1.37[1.13,1.66]。以性别分层分析,男性高血压的主要体质影响因素是痰湿质、阴虚质,其0R值和95%C1分别为1.61[1.22,2.14]、1.60[1.17,2.19];女性高血压的主要体质影响因素是痰湿质、阴虚质和气虚质,其OR值和95%C1分别为2.80[1.79,4.39]、1.55[1.13,2.14]和1.39[1.05,1.84],痰湿质对女性高血压的影响更显著。结论:痰湿质、阴虚质和气虚质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体质影响因素,男性和女性高血压的中医体质影响因素不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了解青海省高原地区自然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不同年龄、职业、婚姻状况等对其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的影响。为根据该地区自然人群体质类型分布状况和趋势积极预防、治疗相关疾病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方向。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对300例自然人群实施横断面现状调查。结果:平和质42例,单纯偏颇体质19例,兼夹偏颇体质194例。8种偏颇体质总的分布状况是,气虚质最多(98例,41.53%)(单纯气虚质与兼夹质中气虚质例数之和,下同),其次为阳虚质(77例,32.63%),阴虚质(68例,28.81%),痰湿质(65例,27.54%),气郁质(66例,27.97%),湿热质(56例,23.73%),平和质(42例,17.80%),瘀血质(40例,16.95%),特禀质(33例,13.98%)。根据性别、婚姻状况、年龄的不同又有分布的不同。结论:青海省高原地区自然人群的9种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人群中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兼夹体质在人群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气郁质依次位居偏颇体质的前五位。高原环境、性别因素、婚姻状况、年龄增长、饮食习惯等都是导致高原地区人群体质特点的重要因素。因时、因地、因生活环境和自身情况等多方面综合分析自身体质,辨体质扶正纠偏,是最终达到阴平阳秘的平和质,提高生活质量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近15年文献报道探讨胃癌术后中医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对近15年胃癌术后文献进行筛选整理,对其证素的分布和组合规律进行分析。结果:13个证素中,气虚频率最高(36.01%),其次为血虚(9.44%)、阳虚(8.74%)、气滞(7.69%)、阴虚(7.69%)等;作用靶点主要位于胃(37.18%),其次为脾(35.38%)、肝(9.03%)等。单一病性证素构成的证候有血虚证、阳虚证、阴虚证、气滞证、血瘀证等,累积频率8.24%。两病性证素的组合主要有气虚+血虚、阴虚+血虚、血虚+血瘀、气滞+血瘀、湿+热等,累积频率4.39%。单一病性证素与单一靶点组合,靶点以胃、肾为主,病性证素有气虚、气滞、阳虚、阴虚,表现为肾气虚、胃气滞、胃阳虚、胃阴虚,累积频率为83.52%。三证素构成的证候主要为两病性证素+单一作用靶点构成,组合有脾阳气虚证、胃气阴两虚证,累积频率为3.85%。结论:胃癌术后患者以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为本,气滞、血瘀、湿热等为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罗定地区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情况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罗定地区2009年5月~2012年12月间确诊的129例冠心病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证型探讨分析。结果罗定地区冠心病患者的中医体质以气虚质、痰湿质与血瘀质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21.71%、16.28%、15.50%;秽浊痰阻证患者中阴虚质患者的比例要明显低于非秽浊痰阻证的患者(P〈0.05),而痰湿质、湿热质及血瘀质患者的比例要明显高于非秽浊痰阻证的患者(P〈0.05);秽浊痰阻证患者中实性体质的比例要明显低于非秽浊痰阻证患者(P〈0.05),虚实夹杂体质所占的比例要明显高于非秽浊痰阻证患者(P〈0.05)。结论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三种中医体质在罗定地区冠心病患者中所占比例较高,此类患者的证型多为秽浊痰阻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