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DA-1型除颤分析仪在检定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评定和验证除颤能量的不确定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确保分析仪的质量安全。方法:着重对最大允许误差、能量显示分辨力及释放能量测量重复性3个方面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和评定。结果:依据WSB64-2003《心脏除颤器和除颤分析仪检定规程》的各项要求,得出了相应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结论:经过分析和评定,除颤分析仪的各项不确定度来源的结果符合规程要求,可以检测临床使用的除颤器,确保其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对心脏除颤设备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分析除颤设备能量输出的性能特征,提升管理水平以保证设备使用的安全有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22年医院在用(含期间报废设备)的861290、CardioServ等10个型号的90台除颤设备,统计分析除颤设备的能量输出检测数值、计算释放能量误差。将使用初期(设备启用前3年)的36台除颤仪按照年份分为启用第1、2和3年,比较3年设备能量输出数据。将使用正常期(使用中期)数量最多的型号A和型号B除颤仪(41台)依据2018-2000年3年的能量释放校准数据,分析两个型号设备在100 J预置值时释放能量的差异。分析2015-2022年报废期的8台能量输出超限设备的能量释放误差。结果:使用初期3组设备数据,设备启用的第1、2年除颤仪在预置值的能量释放值100、150和200 J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7、-0.17、-0.58,P>0.05);设备启用的第1、3年测量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70、-0.38、-0.86,P>0.05)。在对正常期设备的能量释放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中,不同型号41台设备在100 ...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无锡地区某三甲医院18台除颤心电监护仪进行的质控检测。方法参考浙江省计量标准,采用FLUKE电气安全分析仪和除颤器分析仪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电气安全、能量输出和心电监测。结果除同步模式下的延迟时间以外,其他合格率均为100%。结论希望通过质控检测,降低除颤仪的使用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并进一步关注除颤仪电池检测和同步模式延迟时间的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4.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心脏建模及有限元求解的心房除颤电场分布仿真方法,用于分析动物实验和临床验证均无法精确测量的心脏除颤电场分布,为电除颤方法研究提供工具。该研究使用包含完整的心房解剖结构的心脏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求解;并设计了由除颤电压阈值、高场强率、除颤能量阈值三个参数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除颤效果。对经静脉房颤除颤时不同电极位置与尺寸的心脏电场分布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有相当好的吻合度,初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除颤仪技术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介绍了除颤仪原理、单相波和双相波电流、波形、能量,分析了除颤仪双相波技术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体外自动除颤仪与人工除颤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急救中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1月在本院进行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急救的95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患者被归类为体外自动除颤仪组(观察组,n=51):采用体外自动除颤仪方案治疗;人工除颤组(对照组,n=44):采取人工除颤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除颤成功率及存活率.结果:①经过治疗发现体外自动除颤仪方案患者除颤成功率对比人工除颤方案具有明显优势,P<0.05.②经过治疗发现体外自动除颤仪方案患者存活率对比人工除颤方案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采用体外自动除颤仪方案治疗患者的效果确切,对比除颤成功率及存活率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关于治疗后的长期效果该研究未进行深入探讨,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自动体外除颤仪在基层部队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基层部队除颤仪装备的现状,从除颤仪的使用不规范、使用受限、利用率不高或机器闲置等问题、仪器的维护与保养不够、基层部队医疗卫生单位的组织结构、除颤仪的功能等部队自身的原因和外部客观条件的限制方面说明了装备现状的不足,并对自动体外除颤仪在基层部队潜在的应用前景,如果基层部队有自动体外除颤仪,不但专业人员来进行使用、维护保养,卫生士官也可以承担此工作,它还可以使医疗保障工作更具有实效性,在价格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确保医院除颤监护仪的安全使用,对除颤监护仪进行质量控制。方法:介绍GE公司生产的Cardioserv型除颤监护仪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维护保养常识,并对常见故障进行分析,掌握该设备的基本维修方法。结果:通过了解该型除颤监护仪的基本原理、使用操作、维护保养及常见故障维修,掌握了该类设备质量控制的方法。结论:对医院除颤监护仪进行质量控制是医疗急救工作的需要,应提高医务人员对其的重视程度,以便更好地完成医疗救护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后电风暴患者采用急诊体外自动除颤仪频繁电除颤抢救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电风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体外自动除颤仪频繁电除颤抢救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抑郁的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的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体外自动除颤仪频繁电除颤干预能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有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电除颤技术及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电除颤技术及其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方法:在复习电除颤概念的基础上,介绍电除颤技术的发展趋势与能量选择;结合“共识”,确定电除颤在心肺复苏中所扮演的角色。结果:初期电除颤采用单相波技术.但近年单相波技术呈现被双相波取代的趋势。双相渡技术包括双相切角指数波型和双相方渡型。电除颤所需能量因渡型而异,即单相波除颤选择较高的能量,双相波选择较低的能量。双相波除颤具有心肌损伤小与成功率高的优势,在可除颤性心脏骤停的急救中,推荐“1次电击+5组心肺复苏”方案。结论:电除颤技术以单相波与双相波为代表,后者优于前者。根据现代急救理念,电除颤必须与心肺复苏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阐述在实际计量检定工作中遇到的一例多脉冲双相波的除颤监护仪,用常用的DA—1型除颤分析仪进行检定时,能量释放超出范围,而用Datrend Syste Inc产的PHASE 3型除颤分析仪对其能量进行检测,符合要求,经过对其除颤波形和普通的双相波除颤器的除颤波形进行对比后,确实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一种对采用甲醛值法测定酱油中氨基酸态氮所得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的科学、准确方法。方法采用GB/T 5009.39-2003中规定方法进行测量,依据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要求,参考《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评估指南》《分析测试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导则》、CSM01010101-2006《滴定法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规范》建立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结果所建立的评定方法符合《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要求。结论采用本文的方法对甲醛值法测定酱油中氨基酸态氮所得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符合《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要求,对影响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的识别准确,对各分量的评定方法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3.
BeneHeart D6双相波除颤监护仪是国内第一款自主研发的双相波除颤仪,具备手动除颤、AED、监护、起搏四种操作模式。它采用的IndACTM双相波技术完全由迈瑞自主研发,打破了进口品牌在这一技术上的垄断地位,具备自动阻抗补偿功能,能以更小的能量带来更高的除颤成功率,并且大大降低了除颤对病人的损伤。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别从除颤仪临床使用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角度出发,介绍并探讨除颤仪规范化维护和保养流程。提出临床科室应明确除颤仪管理责任人,由责任人给每台除颤仪配置使用维护记录本,定期进行性能检测和电池充放电的保养及易耗品补充,及时清洁除颤电极板;工程技术人员要定期对除颤仪进行巡查和性能检测,提出“三查一对”的具体要求;在除颤仪维修后必须进行全面的性能检测,确保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有效地预防除颤仪误操作。方法针对除颤仪的操作,采用FMEA(失效模式与效率分析)方法、组成团队、分析除颤流程并画出流程图、进行失效模式与潜在风险原因分析,计算事先风险指数。结果制定与实施改进措施预防除颤仪误操作;形成预防除颤仪误操作指南。结论FMEA方法的应用有助于预防除颤仪误操作,降低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抢救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李久胜 《医疗装备》2018,(12):28-29
目的探讨体外自动除颤仪在心搏骤停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心搏骤停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人工除颤,试验组给予自动除颤仪除颤,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除颤成功率为90.0%(45/50),对照组为72.0%(3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苏成功率为82.0%(41/50),对照组为68.0%(3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从识别到确定心律失常时间长于试验组(P<0.05),对照组从心搏骤停到除颤实施时间长于试验组(P<0.05)。结论心搏骤停患者抢救中应用体外自动除颤仪,能够缩短从识别到确定心律失常时间、心搏骤停到除颤实施时间,提高除颤成功率与患者复苏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除颤监护仪的除颤原理与设计进行简要的阐述与分析,可为除颤监护仪的除颤功能的临床应用及故障维修提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铁的不确定度,以此指标作为判定测量结果质量的依据。方法应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理论,对水中铁含量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分析及计算。结果水中铁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1.35%,绝对扩展不确定度为0.032 mg/L。结论该不确定度评定分析方法可以对测量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可有效降低引入的不确定度,保证测定结果准确,在实际工作中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提升除颤仪临床应用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以为提升医疗设备救治价值提供可行性借鉴。方法:应用医学样本实验法,从本市大型医院2005~2019年以来引进的100台除颤仪为例,从收治的5236例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样本,依照除颤仪临床应用安全管理水平高低的差异,平均对照研究裂变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列,分别施以一般管理和安全管理两列,比较两组临床应用结果并总结提升除颤仪临床应用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抢救成功率、心脏骤停及其死亡病例数值对比分别为100%(40/40)和67.50%(27/40)、0(0/40)和32.50%(13/4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升除颤仪临床应用安全管理水平须以安全管理作为重中之重来加以强化,以为提升医院医疗器械设备使用效率提供可行性借鉴。  相似文献   

20.
赵晖 《医疗设备信息》2012,(4):28-31,15
除颤器是用于抢救和治疗心律失常病人的设备,为确保除颤器临床使用的安全有效,必须对其主要指标进行定期检测。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LabVIEW的除颤器检测仪,用于检测除颤器的释放能量、同步除颤延迟时间等指标,并可输出模拟心电信号和正弦波(或方波)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