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数值试井技术及其在复杂边界油气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数值试井解释技术对孔G1断块油藏进行分析评价,确定了油藏类型、地层参数、气油界面的位置、面积,并结合低部位试油、测井资料进一步圈定了含油面积,为该断块的井位部署提供了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2.
用电子压力计对架 13 10井和架 13 9井成功地进行了干扰试井。通过对架 13 9激动井、架 13 10观察井所得试井资料的详细分析、评价 ,证实了架岭 13块井组地层的连通性 ;对架13 9井进行了地层产能分析 ,做出了产能预测 ,同时进行了探边测试 ,了解了边界情况。通过对压力数据分析 ,认为本断块自投产以来 ,地层能量降低较快 ,且能量补充不足 ,见水早、含量高 ,建议制定更合理的开发方案 ,确保较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3.
满江红 《试采技术》2002,23(1):21-22
试井在评价油气藏的产能,储量,描述油气藏特征,预测油藏的动态特征,以及判断油气层的污染方面都有独特功效,介绍了塔河油田S74井进行地面直读式电子压力计压力恢复试井,求取地层参数,分析和研究碳酸盐岩地层特性的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4.
动态资料在油层早期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型断块油藏的勘探中,综合利用一口井的地层测试和试井解释成果,即可获得多项油层参数和油藏边界、含油面积及驱动类型等有关油藏参数信息,进而全面评价油藏,同时结合生产动态资料,对油层目前压力、油藏产能及动态进行预测,提高了勘探资料的利用率,有利于油藏的合理开发.本文结合胜利油田H34井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针对特低渗透油藏试井测试中存在的合理测压时间问题,通过稳定试井设计计算,首先判断特低渗透油藏油井压裂裂缝的闭合情况,得到了确定压裂裂缝是否闭合的方法;其次通过产能指示曲线是否与压力轴相交,提出了确定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启动压力梯度的一种方法;同时,通过对特低渗、超低渗透油藏在不同工作制度下的多井试井设计,详细论证了多井干扰及脉冲试井在特低渗透油藏中的可行性及合理的工作制度。研究表明,特低渗、超低渗透油藏成功实施稳定试井、脉冲试井,并通过这些试井进行压力梯度、井间连通性参数研究。  相似文献   

6.
水平井产能及试井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水平井较好地开发油藏,必须了解水平井的产能和油藏参数,需要对水平井进行产能预测和试井分析。本文对水平井产能和试井分析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和分析,对于研究和发展水平井的产能和试井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查玉强 《海洋石油》2019,39(2):29-34
涠洲A油田为陆相复杂断块油田,开发层位流二段为薄互层油藏,砂体连通性复杂。为落实井间连通性,开展干扰试井研究,对干扰试井压力响应速度和砂体宽厚比分析,建立了流二段干扰试井压力响应经验公式,提出薄互层油藏小层连通性定量表征方法,认为油藏纵向上不连通,小层占比与干扰信号接收时间和井间压力系数差异的乘积呈幂函数关系。对该油田中块2井区5口生产井间连通性分析,明确了平面井点和纵向小层连通关系,指导了下步4口调整井部署和注采关系优化措施,能够提高区块采收率9.2%,为该类复杂断块油田薄互层油藏连通性分析提供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
西非尼日尔三角洲的储层主要为浊积砂,圈闭类型主要为构造和地层复合圈闭,构造内断层发育,将地层分割成多个断块,在油田投入开发前对油藏评价最大的挑战是弄清储层的连通性、储层物性及油井产能。对西非深海某油田A井的DST测试资料和试井解释分析结果表明,该井油藏模型主要为线性复合模型,东部为水道边界,A井纵向储层连通的可能性很大。  相似文献   

9.
干扰试验设计,选择反映油(握)藏地质特征的试井解释模型,来模拟观测井的压力响应过程,用最大干扰压力确定激动井的生产时间。开发INTERPRET软件用于设计过程的模拟计算,并以一断块油藏的干扰试验设计为实验。  相似文献   

10.
双坨子气田坨A4-2井截止目前共过日子 4次测试,本文利用该井产能试井、压力恢复试井资料的解释获得了大量信息,通过这些信息结合试采情况,经过分析解释第一次测试解释地层压力为12.17MPa,第二次试井解释地层压力为9.33MPa,该井开有6年地层压力下降了2.84MPa,而且在开采期间并没有水产出。由此说明该井有很好前景。文章指出,利用地层测试回压试井稳定产能曲线的斜率把产能曲线平移到目前地层压力和目前稳定流动压力处。运用两次测试结果取合应用,便可以求出目前气井的产气方程,解决了修正等时试井测试失败的试井解释难题,从而求出目前情况下气井的无阻流量,提高了现有资料利用率,为气井开发提供了可靠依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影响特低渗油田油井产能的因素较多,核心因素为储层孔隙空间、渗透率和含油性。以姬塬油田 H195 井区为例,通过初期产能与各测井参数相关性分析,寻找能反映储层特征的测井参数,建立产能系 数法和综合指数法产能预测模型。通过对2 种方法计算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将产能预测技术从单井转向 单砂层,得到层内连续的产能评价参数,以此优选主力层及主力贡献段,指导水平井轨迹设计。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凝析气井产能测试资料异常的原因,给出了一类系统分析凝析气井异常产能测试资料的方法,包括拟压力方法、压力方法和压力平方方法三种形式.首次建立了凝析气井二项式产能方程和指数式产能方程的关系,提出了凝析气井异常产能测试资料分析的判断标准.通过凝析气井的实际产能测试资料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肖超 《油气井测试》2001,10(1):32-35
海西南地区油藏类型的比较复杂,主要是由于该区裂缝复杂造成的,经对该区6口井8层试井资料分析,得到裂缝型油藏(包括宽而长的裂缝型油藏,压裂后形成长裂缝型油藏)及复合型油藏参数,并确定了该区的主裂缝,通过分析该区的试采井资料,得到了指数式产能议程,二项式产能方程及油井产能递减方程,同时计算了单井控制可采储量。  相似文献   

14.
肖超 《油气井测试》2001,10(2):32-35
海西南地区油藏类型比较复杂,主要是由于该区裂缝复杂造成的。经对该区6口井8层 试井资料分析,得到裂缝型油藏(包括宽而长的裂缝型油藏、压裂后形成长裂缝型油藏)及复合型油 藏参数,并确定了该区的主裂缝。通过分析该区的试采井资料,得到了指数式产能方程、二项式产 能方程及油井产能递减方程,同时计算了单井控制可采储量。  相似文献   

15.
侧钻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工艺,利用侧钻新工艺可以对原来的报废井和低效井进行改造,使之恢复生产能力,华北油田自1995年开始,在任丘雾迷山组油藏成功地侧钻了近20多口井,经过对现有侧钻井的井身结构的分析认为,利用现有的测试仪器进行适当的工艺改进,在不改变抽油井生产制度的条件下进行侧钻井的生产测试是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侧钻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工艺,利用侧钻新工艺可以对原来的报废井和低效井进行 改造,使之恢复生产能力。华北油田自1995年开始,在任丘雾迷山组油藏成功地侧钻了近20多口 井,经过对现有侧钻井的井身结构的分析认为,利用现有的测试仪器进行适当的工艺改进,在不改变 抽油井生产制度的条件下进行侧钻井的生产测试是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鄯勒油田西山窑油藏储层属煤系地层,储层特低孔特低渗,天然能量弱,单井自然产能低,一般压裂后具有较好的工业开采价值,但地层压力、产能下降幅度快,弹性产率低,所以及时补充地层能量,是稳定产能、提高采收率的必要手段。根据油田实际,开展试注,探索注水开发可行性,是现实的确定能量补充方式的有效途径。通过定期注入优选的防膨剂,提高注入压力,实施定量注水,一年半来,试注井组油井产液能力稳定,地层压力下降幅度明显减缓,油井出现见效迹象,注水井端套管保持完好,实践证明在当前条件下注水开发是可行的。通过对鄯勒油田勒4-2井组试注一年半来井组动态反应,总结确定了煤系地层注水恢复能量的可行性,为鄯勒油田实施注水开发及国内同类型油田确定能量补充方式提供了详实的矿场试验资料。  相似文献   

18.
从碳酸盐岩油气藏开采特征入手,分析了稳定试井在碳酸盐岩气井中的适应性,提出了适应碳酸盐岩油气藏开采特点的改进的回压等时试井方法,并在TZ623井进行了应用。结果证实,改进的回压等时试井方法可解决碳酸盐岩油气井测试中不易达到稳定状态的难题,得到了该井合理的产能方程,为这类气井的合理配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气井系统试井异常资料处理中校正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由于受地层等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气井稳定试井过程中所采集的产量和压力数据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导致产能曲线呈异常形态,无法求出气井无阻流量等参数,情况严重时不得不重新试气。引起试井资料异常的主要因素有储集层污染、变表皮系数、层间干扰和井底积液等。不同的因素对试井资料影响的特征和程度不同。在此情况下,应用SWT2000试井软件,对试井资料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判别、选择适应的校正模型,能够有效消除试井曲线的失真现象,顺利求得气井产能参数。实践表明,只要对引起试井资料异常的因素判断准确,校正模型选择得当,就能够得到可靠的产能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