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朱晓波  李望  管学茂  马娇 《硅酸盐通报》2014,33(9):2254-2257
叙述了拜耳法赤泥脱碱的意义以及我国拜耳法赤泥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物相特点,结合国内外拜耳法赤泥脱碱研究现状,总结了目前拜耳法赤泥脱碱工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拜耳法赤泥高效脱碱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
对赤泥的性质、危害和用途做了简要的介绍,阐述了从拜耳法赤泥中回收氧化铝的工艺、原理、优缺点、应用现状及技术进展,并对从拜耳法赤泥中回收氧化铝的"碱法"工艺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拜耳法赤泥中氧化铝回收工艺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赤泥中含有钠、钾等杂质,在堆存过程中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制约赤泥在水泥等建筑材料领域中的综合利用。利用电子探针、原位剥蚀等离子体质谱等微观分析手段分析研究了赤泥中钠、钾的分布特征。同时考察了不同pH的淋滤液对赤泥中钠、钾的淋滤效果。结果表明,pH为2、4、8这3种体系中,前10次取样共滤出拜耳法赤泥的钠分别大于17.6%、16.8%、19.6%;烧结法赤泥钠的滤出量分别为36.7%、53.1%、54.1%。pH为2、4、8的3种体系中,前10次取样共滤出拜耳法赤泥的钾分别为10.5%、10.1%、11.4%;烧结法赤泥钾的滤出量分别为40.0%、56.8%、57.5%。  相似文献   

4.
利用二氧化碳对具有强碱性的拜耳法赤泥进行湿法碳化脱碱实验,研究了在CO2气流量为0.3 L/min条件下,液固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CO2压力对拜耳法赤泥脱碱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适宜的脱碱条件.研究表明,在反应温度50℃,液固比为7,CO2压力为4 MPa,反应时间2h条件下,拜耳法赤泥的脱碱率达到50%以上.脱碱后赤泥碱含量大幅降低,有助于减轻对土壤及地下水源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拜耳法赤泥是拜耳法生产氧化铝所产生的碱性废渣,含有大量未被溶出的铝、铁等金属元素,直接筑坝堆存处理既污染环境又造成资源浪费。以改性拜耳法赤泥为原料,采用两段酸溶法制备高效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铁(PAFC),并对制备的聚合氯化铝铁进行絮凝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絮凝效果良好。该法与传统工艺比较省去了加碱调节盐基度过程,最大程度地利用了盐酸,节约了生产成本。该研究为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铁的制备提供了一套新的工艺流程,为解决拜耳法赤泥筑坝堆存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拜耳法赤泥脱硫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大气中硫的污染及国内外脱硫技术,分析了各种技术的处理现状。结合拜耳法赤泥的性质,阐述了拜耳法赤泥吸收含硫废气的研究现状。经过吸收SO2、SO3、H2S改性后的赤泥,更易于开发利用,能大量作为建筑、铺路材料,达到"以废治废、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赤泥是氧化铝冶炼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固体废弃物,论文采用X-射线荧光、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分析、红外分析等多种手段,表征分析了拜耳法和混联法两种不同工艺所产生的赤泥的组成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两种赤泥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均不相同,且组分极为复杂,这表明了对赤泥中特定成分的分离是很困难的,回收利用应以整体处理应用为主.  相似文献   

8.
赤泥对煤炭燃烧固硫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拜耳法赤泥和烧结法赤泥对煤炭燃烧的固硫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拜耳法赤泥后,温度控制在520~600℃,钙硫比值为2.0~3.0,可以使固硫率达到40%以上。添加烧结法赤泥后,温度控制在540~610℃,钙硫比值为1.7~2.5,可以使固硫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拜耳法赤泥固化堆存为背景,研究了拜耳法赤泥的物理特性和自然沉降特性,比较了不同促沉剂在不同掺量条件下对赤泥浆体沉降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赤泥促沉剂的合理配比:腐植酸钠/萘系减水剂/六偏磷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11/2/3,在浓度为40%的赤泥浆体中掺用3.4‰的促沉剂,沉降8h后沉降层浆体浓度可以达到52.6%,24h后沉降层浓度可以达到59.8%;与自然沉降24h相比,沉降层浓度提高了27%;对强化浓缩赤泥进行固化,并与自然沉降赤泥固化体相比,内聚力提高了50%,提高了固化堆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赤泥是从铝土矿中提取氧化铝后产生的碱性废渣.拜耳法赤泥经活化、解聚溶出、二次聚合等处理,可以制备高性能无机地聚物材料,这为赤泥综合利用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本文对赤泥地聚物的合成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述.通过对赤泥中主要成分硅渣的结构分析,认为由于生产条件的影响,硅渣不具有聚合物的性能特征,直接使用拜耳法赤泥制备地聚物材料难以获得较高的性能.通过活化处理,易于实现硅渣中铝硅基团的溶出,为二次聚合提供条件.本文认为,赤泥基地聚物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应进一步加强对拜耳法赤泥硅渣活化等理论问题的研究,并探讨地聚物合成过程的强度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1.
赤泥是制铝工业提取氧化铝时所排出的污染性废渣,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危害。介绍了赤泥的化学成分、物相组成及产生路径,具体分析了从赤泥中回收铁、铝、钛、钪等金属资源的主要工艺及特点,详细阐述了添加适量的赤泥可增强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火性能、固化赤泥中的放射性元素、减少环境污染。目前,利用赤泥制备地聚物材料、微晶玻璃、复合材料等工艺尚不成熟,仍需寻求更高效的目标金属提纯技术和高效合理的废渣、废液处置方法,并研发出一整套的赤泥开发应用工艺。  相似文献   

12.
赤泥综合利用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固体粉状废弃物。我国生产氧化铝方法比较多,如拜尔法、烧结法和混联法等,导致赤泥的种类多和性质差别较大,增加了赤泥的综合利用的难度。总结了目前赤泥综合利用的现状,并提出用烧结法和联合法赤泥按一定配比混合工业废料石英砂尾泥及适量石英生产微晶玻璃的想法。  相似文献   

13.
贵州铝厂拜耳赤泥综合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固体废渣,随着铝工业的发展,如何有效地综合利用赤泥已迫在眉睫。对贵州铝厂拜耳赤泥物理特性、化学成分、矿物组成进行了研究。并从建筑材料整体利用、提取有价元素、环境材料 3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赤泥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贵州铝厂拜耳赤泥综合利用的技术难点和限制因子。最后,针对贵州铝厂拜耳赤泥的物化特性,深入探讨对其综合利用的理想模式,并提出了具体的工艺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14.
顾汉念  郭腾飞  马时成  代杨  王宁 《化工进展》2018,37(9):3599-3608
赤泥是综合利用率较低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其资源属性受到广泛关注。赤泥中的铁资源,具有回收利用潜力,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在概述了国内外赤泥物质组成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铁元素在赤泥中的赋存状态与分布情况。系统综述了国内外赤泥中铁提取回收方法与工艺路线的研究进展,提出将从赤泥中提取回收利用铁的方法归纳为直接物理分选法、还原-磁选法和湿法提取法。阐述了3类方法中分选、还原、提取等过程的基本原理,并从工艺路线的适用性、反应条件的控制、铁回收提取效率以及能耗与成本等角度,指出了不同方法存在的优点和缺点。指出成本是制约赤泥中铁回收技术取得工业推广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在回收赤泥中铁的同时,综合回收利用其他伴生元素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铝厂赤泥中提钪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赤泥的基本性质和综合处理的现状,研究提高赤泥中稀有金属钪回收率。采用逆流循环浸出赤泥,通过调节浸出过程中各影响因素,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浓度900~1000g/L,浸出温度90℃以上,液固比5:1,浸出时间4h,钪的综合回收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16.
电渗析处理赤泥碱性废水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张维润 《水处理技术》1996,22(5):271-276
本文提出了用活性氧化钙赤泥脱碱和电渗析技术处理赤泥废碱液的新颖工艺过程与技术以参数。5个月的现场运转实践表明,所开发的该工艺过程是实现氧化铝生产斐和工程在技术上,经济上完全可行的一条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7.
烧结法赤泥资源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长城铝业郑州分公司产出的烧结法赤泥,通过研究其含水率、密度、pH、颗粒级配、比表面积、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微观形貌和放射性等,分析了赤泥的资源特性及其综合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结果表明:赤泥含水率较大,呈强碱性;赤泥是由许多不规则小颗粒团聚而成的大颗粒,细度模数为1.5,略小于细砂;赤泥的物质组成和活性指数表明其适用于建材行业,尤其是作为水泥原料和混合材。但限制赤泥综合利用的关键因素有2个,即碱含量较大和放射性核素超标,因此降低赤泥碱含量、屏蔽其放射性核素是解决赤泥综合利用途径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The waste generated during the alumina production by Bayer’s process is popularly called red mud. This red mud is a rich source of iron values. Generally, the iron content in the red mud varies between 20% and 45% depending on the bauxite source.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to recover iron values from red mud. Red mud contains ultrafine particles and is highly alkaline in nature because of which it is difficult to recover the iron values from it using conventional beneficiation techniques. I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the iron values were successfully recovered by reduction roasting followed by magnetic separation. During the process, the hematitic and goethitic iron-phase minerals present in the red mud sample are converted into magnetite and metallic irons, which are subsequently recovered using low-intensity magnetic separato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n iron recovery of 61.85% with an iron content of 65.93% of iron concentrate could be obtained at roasting temperature of 1150°C, roasting time of 60 min, and magnetic field intensity of 0.18 Tesla.  相似文献   

19.
林伟  李小雷  韩复兴  王太华 《陶瓷》2011,(15):22-25
继国务院发出《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10年8月10日,工信部和科技部联合发出《赤泥综合利用指导意见》,要求:提高赤泥综合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技术水平,减少赤泥堆存对环境、安全造成的影响,促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传统陶瓷轻质砖如抛光废渣陶瓷轻质砖和页岩陶瓷轻质砖存在保温效果差,抗折强度低,抗静电能力差等弱点,利用拜耳法炼铝赤泥改性抛光废渣轻质陶瓷砖进行了研究探索,并在佛山石湾鹰牌有限公司生产线上制得了样品。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安徽八一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氯化苯生产中污水处理的三种工艺方法:红泥工艺、铁泥工艺及现有的工艺。从经济角度对三种污水处理工艺进行了分析对比,并针对现有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