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李卫民,博士,高级经济师、高级工程师,中安工业互联网(成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安全产业协会副秘书长兼消防数智化分会秘书长。主要致力于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公共安全、安全应急产业转型升级、安全应急产业及消防规划、安全应急及消防技术研发等方面工作。主导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安全应急行业二级节点建设和运营,推动安全应急行业数字化转型,提升行业和公共安全治理智慧化精准化事前预防水平。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数字经济引领产业发展,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材行业作为支撑工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近年来面临着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的浪潮。因此,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以两化融合方法论为理论指导,赋能建材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推动建材行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多元升级,对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研究了建材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特征与挑战,紧抓建材行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技术基础薄弱和“数据孤岛”的双重痛点,开展了“能力+数据”双轮驱动的数字化转型机理研究,并将该机理在建材企业的研发、制造、营销3大关键业务线进行了切实应用,为数字经济背景下建材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了参考和指引。  相似文献   

3.
郭宁 《流程工业》2014,(12):14-15
园区化是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当前,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强化工园区建设,对优化产业布局,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实现行业“十二五”转型升级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化工园区的建设中,仍然存在产业布局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区域发展雷同等问题。如何科学规划,提升园区的发展质量,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在2014中国化工园区与产业发展论坛上,来自政府、园区和化工企业等业界代表就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科技厅 《硅谷》2014,(18):I0006-I0007
一应用数控技术实现制造过程自动化、数字化,是当前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未来迈向“智能制造”的必由之路。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以数控化为基础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把发展数控制造作为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工作,突出抓好泉州“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推进产业制造关键环节创新,促进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5.
装配式建筑在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城乡建设领域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采用BIM技术对某项目冷冻机房大型管道和综合支架进行装配式设计、加工到现场组装,策划了冷冻机房的整体装配方案,实现了冷冻机房设备、管线、综合支架的预制加工到项目现场集成化施工管理,可更好地指导项目装配式施工。  相似文献   

6.
我省去年的目标是保增长促调整,今年则是调整中实现增长,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增长。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是我们今年的重点。这几年省委省政府多次部署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省委在2008年还专门开了全会,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应该说这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所以今年下半年,还是转型升级、坚定不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智能信息时代下装备制造领域的中国式转型升级进行综述分析。方法 以智能信息时代为背景,从发展历程、新时代内涵和发展趋势3个方面层层递进地对装备制造领域的历史机遇进行了探讨,依据知识图谱理论和普赖斯定律对装备制造领域转型升级的研究焦点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和维度分析。结果 定义了装备制造领域转型升级的国家维度、企业维度和产品维度的三维焦点概念,提出了中国式装备制造领域转型升级的战略方法。结论 三维焦点的提出决定了装备制造领域中国式转型升级的战略架构,输出了政策驱动、需求驱动和设计驱动的3大驱动因素,结合时代背景和研究基础,总结出产业结构转型、企业理念转型和技术模式转型的3种转型模式,最终输出“互联网+”与装备制造领域服务化融合、数据驱动的互联互通智能制造模式、“双碳”战略下布局企业绿色转型和工业设计驱动产品深度升级4大策略路径,为装备制造领域的中国式转型升级提供了战略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明  姜萍 《中国科技博览》2014,(48):283-283
通过研究龙山水泥转型升级过程,淘汰机立窑,建设旋窑生产线,配套余热发电,仓储物料,实施脱硝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索了一条水泥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和东南亚市场的冲击,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红领集团作为纺织服装行业的领军企业,将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依托信息技术实现个性化服装生产全过程标准化,实现了个性化产品的规模化、工业化生产,使服装生产摆脱了低利率,达到个性化定制的高附加值。本文通过介绍红领集团“两化融合”的经验,给我国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建筑工业化和建筑产业现代化逐步成为建筑产业进行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建筑信息模型是主要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字化工具,通过这一数字化工具,能够使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得到充分的资源共享。以BIM为核心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可以实现项目从设计到施工的精细化管理,从而提升整个项目的总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工业4.0视角下工业设计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永红  刘倩 《包装工程》2018,39(8):113-116
目的研究工业4.0视角下工业设计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方法首先简单分析了工业4.0对工业设计的影响,然后分别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说明了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压力与动力并存,最后,重点对企业如何利用工业4.0环境下的发展条件,通过工业设计,实现企业转型升级进行了分析。结论工业4.0时代,工业设计通过促进企业产品升级、技术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功能升级来总体实现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江佳 《上海包装》2013,(5):33-34
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等内部环境,经济增速下降、使得印刷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在这种背景下,传统印刷企业的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做好新形势下社区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紧迫而全新的课题,也是实现社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本文分析了加强社区党建的重要意义和问题。提出了加强社区党建、推进社区转型升级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甘宗华  王海欧  柏万林 《安装》2012,(11):13-14
本文作者详细介绍了苏州二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创新理念、坚持转型升级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5.
《安装》2014,(5):5-6
2014年,建筑市场监管的工作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总体部署,以解决完善建筑市场监管和制约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以完善政策法规制度建设为手段,深化行政审批改革,转变市场监管方式,促进行业转型升级.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6.
该文简要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在政务财务共享服务管理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分析技术,将冗余性大、能够统一标准的财务和业务进行BPR后建立标准化作业,实现业务审核、报账、核算、资金收付等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标准数智化管理;以财务信息化技术倒逼财务管理体系建设,提升机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水平,有效发挥财会监督作用,促进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硅谷》2011,(6):86-87
太阳能企业转型升级,首先要认清产品升级的方向。目前市场上的全玻璃紧凑型直插式和非承压太阳能热水器,已经无法再满足消费者日益膨胀的需求,太阳能产业向新能源的转型升级不可能靠单一产品完成。太阳能热水器的单一产品应该向智能化、全天候、健康水高端升级。更重要的是要研发生产分体承压与非承压可安装在屋顶、阳台与建筑完美结合的产品,除了真空管还有平板。总之,开发多元化的产品是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采抄是指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全面达到"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目标,将抄表与采集业务高度融合,加快远程费控装置建设,实现无抄表催费专业,实现人财物集约化节约化,推进营销业务全面顺利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9.
正在消费量持续增加、结构性矛盾仍存的情况下,塑料行业只有结合《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和"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加快"智造"发展进程,形成发展新动能才能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行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中国石化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表示,《中国制造2025》明确把新材料列为十大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而塑料是新材料  相似文献   

20.
徐鹏  张轩翰  明高林  施诗 《材料导报》2023,(16):119-128
传统水泥基材料功能单一,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物质文明与复杂工程需求。现代建筑的智能化进程对水泥基材料的发展提出了新挑战,除了满足高强度、高耐久性等基本要求,还需要其具有多样化的附加性能(如保温、耐火、自清洁、电磁屏蔽以及离子固化等),以推动现代建筑的多功能化发展,实现建筑的智慧化转型,布局智慧城市建设。此外,为响应国家新材料新能源发展战略的要求,建筑的节能环保效应成为了水泥基材料发展与应用的又一重大难题。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纳米改性水泥基材料的多功能化发展,旨在为现代水泥基材料的绿色转型及建筑的智慧化转型提供应用基础。本文从纳米SiO2、纳米TiO2、碳纳米管(CNT)及氧化石墨烯(GO)等纳米材料对水泥基材料的功能化改性入手,比较与分析了不同纳米材料的特性、掺入方式及掺量等因素对水泥基材料功能化改性性能的影响;从材料层面分析了不同改性方式对水泥基材料功能化的主要影响机理。最后,本文以“纳米改性-功能化”对应关系的建立为前提,提出了纳米改性水泥基材料多功能协同发展的概念,为现代建筑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