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据统计,带状疱疹的终生发病率为30%[1],每年的发病率为2.5‰~5.8‰[2~4],有5%~30%病人可发展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且随年龄增长PHN的发病率逐步升高[5,6]。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未来病例会逐渐增加。PHN病人通常出现自发剧烈疼痛,持续时间长,顽固难治,严重影响病人日常工作及生活,往往伴有  相似文献   

2.
<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是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流行病学统计显示,年龄在50岁以上的带状疱疹病人中PHN发病率高于25%,70岁以上者PHN发病率高达75%[1]。全身各部位均可发生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其中胸部PHN占50%,头面部,颈部及腰部分别各占  相似文献   

3.
<正>带状疱疹皮损已经愈合1月以上,但仍有持续、顽固、剧烈的难治性疼痛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 herpetic neuralgia, PHN)[1],存在着发病率高、患病周期长等特点。文献报道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为20%~30%,其中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病率为10%~70%[2],大约有20%的带状疱疹病人在发病后3个月报告有疼痛发生,15%的病人在发病两年后报告有疼痛发生[3]。以50岁以上成年人多见,  相似文献   

4.
<正>急性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持续疼痛超过1个月者被定义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1,2]。60岁以上老年患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病率可高达50%~75%[3]。PHN患者疼痛剧烈、病程长,而各种治疗的副作用、长期沉重的经济负担更使患者苦不堪言[4]。皮内注射治疗是治疗PHN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5],但剧烈注射痛明显影响治疗依从性、安全性。利多卡因乳膏外用为PHN  相似文献   

5.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急性带状疱疹愈合后1个月仍持续存在的一种疼痛,为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我国PHN的发病率为9%~34%[1],其治疗以药物为基础,常结合微创介入治疗、射频治疗等方法。射频治疗模式包括连续射频(continuous radiofrequency,CRF)和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PRF临床较为常用,因其不引起神经改变,可避免对痛觉和触觉纤维造成热凝损伤,疼痛缓解效果好,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较少。缺点是镇痛效果持续时间短,不少病人需反复治疗;而CRF易导致不可逆的神经损伤,治疗后虽然疼痛缓解时间长,但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相对较多[2,3]。  相似文献   

6.
一、定义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定义为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1]),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2])。PHN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3])。二、流行病学PHN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因疼痛持续时间和强度的定义不同而异,荟萃分析数据显示PHN人群每  相似文献   

7.
<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指带状疱疹患者在疱疹愈合后皮损区出现的疼痛时间超过1个月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1]。中医学称之为"蛇丹愈后痛",好发于老年及免疫力低下的带状疱疹患者。研究显示带状疱疹后1个月PHN的发病率为19.2%,3个月为7.2%,1年  相似文献   

8.
<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皮肤损伤痊愈后遗留的严重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局部皮肤阵发性或持续性的灼痛、刺痛、跳痛、刀割痛[1,2]。PHN多见于老年带状疱疹病人,发病率为20%~50%,并随年龄增长发病率越高[3]。该并发症常常致使病人身心受到严重伤害,严重影响病人及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尚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比较棘手的顽固性疼痛疾  相似文献   

9.
<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指带状疱疹皮损愈合后疼痛持续1个月以上的慢性神经痛综合征[1]。临床多表现为自发性、持续性灼痛、跳痛、刺痛、刀割样痛等异常疼痛,20%左右的带状疱疹患者发生PHN,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因疼痛较剧烈,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近年来,笔者在常规口服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金芪定痛汤治疗PHN,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刘瑞 《中国康复》2021,(4):203-203
带状疱疹(HZ)是由潜伏性水痘带状疱疹重新激活引起的,终生发病率为30%。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和最令人虚弱的后遗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定义是带状疱疹皮疹发作后持续三个月以上的慢性疼痛。在30%的患者中,这种情况会持续一年以上。该Meta分析旨在阐明脉冲射频(PR)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症状的疗效。这篇综述纳入了关于PHN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这些试验将脉冲射频组与对照组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综述共纳入6项发表于2013~2019年的随机对照试验,最终的样本总数为504名受试者。  相似文献   

11.
<正>1996年国外学者Dworkin等[1]提出将带状疱疹相关神经痛在临床上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三个阶段。其中病程1~3个月为亚急性期,超过3个月为慢性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是带状疱疹最严重的并发症,表现为长期剧烈疼痛,且常伴有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症状,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2]。既往将病程超过90天的带状疱疹神经痛称为PHN,为引起大家对PHN的重视,2016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将定义改为皮疹临床愈合后疼痛持续超过1个月以上的就可诊断为PHN [3]。  相似文献   

12.
<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HZ)最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疱疹皮疹区临床愈合后4周及以上仍然存在的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疼痛[1-3]。PHN患者除疼痛外,还常常伴随着抑郁、睡眠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4]。氨基末端B型脑利钠肽原(NT-proBNP)是心衰诊断及治疗的  相似文献   

13.
<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定义为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一个月及以上的疼痛~([1])。带状疱疹和PHN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均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增高。三叉神经分布区(尤其是眼部)、会阴部及臂丛区的疱疹易发生PHN~([2])。方法1.一般资料本研究获得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病人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选取2015  相似文献   

14.
<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周围神经后发生的一种复杂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常表现为疱疹消失后原发疱疹皮损区出现的持续性自发痛、痛觉过敏和(或)感觉异常,临床上以肋间神经为最为常见的受累部分[1]。PHN发病率以及严重程度与年龄呈正相关,老年病人带状疱疹后发生PHN几率高达20%~30%[2]。目前国内外关于PHN治疗的手  相似文献   

15.
<正>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zoster-associatedpain, ZAP)是指带状疱疹病人在出疹前、出疹时以及疱疹痊愈后仍然存在的神经病理性疼痛[1,2],包括1个月内的带状疱疹急性期神经痛以及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3~5]。  相似文献   

16.
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指带状疱疹皮损愈合后持续1个月以上的慢性疼痛综合征,约有10%的带状疱疹患者发生PHN~[1]。年龄越大疼痛越剧烈,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PHN发生率高达50%~[2]。当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时,尤其细胞免疫受抑制时易引起PHN~[3]。PHN是困扰中、老年人群的顽固痛症之一。其持续时间短则1~2年,长者甚至超过10年,如无有效的控制疼痛的方  相似文献   

17.
<正>临床上将急性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持续疼痛超过1个月者定义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目前,治疗PHN的一线药物包括钙离子通道调节剂(普瑞巴林等)、三环类抗抑郁药和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此外,局部利多卡因可作为PHN的一线治疗药物,但疗效不够满意[1]。国内外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行背  相似文献   

18.
Dworkin和Portenoy[1]在1996年提出将带状疱疹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3个阶段,其中病程1~3月的亚急性期以及病程超过3月的慢性期,合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PHN是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的常见类型,也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有65%~75%的中老年带状疱疹病人会发展为PHN[2]。PHN具有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等特点,多呈烧灼样、针刺样或电击样疼痛,程度剧烈而持久[1]。长期疼痛的病人常伴随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病人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3]。  相似文献   

19.
<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患者皮损痊愈4~6周后,仍遗留的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剧痛。部分患者伴有痛觉超敏,表现为穿衣拥抱等轻触刺激即可诱发剧烈疼痛[1]。带状疱疹患者经一般治疗后约有10%~30%遗留PHN,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高达50%~75%,目前临床上诸多  相似文献   

20.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潜伏在感觉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经再激活引起的相应支配区域皮肤发生炎症反应,其特征是沿感觉神经相应节段引起成簇皮肤疱疹,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1月及以上的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