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秸秆育秧盘的处理比毯式秧盘的处理秧苗素质差,机械插秧时伤苗率高2.13个百分点,成熟期晚4d,株高比常规毯盘处理低1.3cm,平方米穗数低20穗,穗粒数低于常规毯盘处理0.8粒,穗实粒数低1.2粒,结实率低0.5个百分点,出米率低1个百分点,产量低510kg/hm2。  相似文献   

2.
超早钵育处理与对照相比,叶龄增加1.31叶,带蘖率增加50.8个百分点,株高增加2.87cm,成苗率增加2个百分点,茎基部宽增加2.01mm,地上百株干重增加1.47g,地下百株干重增加0.77g,根长增加0.33cm,根数增加11.2条;超早钵育苗返青期提前4d、齐穗期提前4d、成熟期提前3d,每穴收获穗数增加2.35穗,成穗率增加2.56个百分点、平方米穗数增加55.95穗,穗粒数增加1.7粒,穗实粒数增加5.63个,结实率提高4.4个百分点,千粒重增加0.2g,公顷增产1662kg。  相似文献   

3.
应用秸秆生物质水稻育秧盘进行育苗试验,结果秸秆生物质秧盘与地床接触不良,使秧苗经常处于缺水状态,秧苗生长缓慢;秸秆生物质秧盘的营养土流动性强,运输的颠簸造成营养土厚度不均,播种时种子经常直接播在秧盘上,种子根在秸秆生物质底盘上扎不下去,出苗时秧苗顶盖儿严重,造成缺苗严重;移栽前秧苗素质比较显示,与CK相比秸秆生物质培育的秧苗成苗率降低16.7个百分点,叶龄减少0.07片叶,株高降低4.76厘米,地上百株干重减少0.792克,地下百株干重减少0.13克。  相似文献   

4.
以水稻品种陵两优916为材料,以当地传统浸种方法 (强氯精消毒浸种)为对照,研究了稼禾宝种子内质营养液浸种对机插秧苗素质、移栽早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营养液浸种处理秧苗成苗率增加5.1个百分点,白根数增加0.7条/株,株高和根长分别增加0.5 cm和0.7 cm。移栽后秧苗的缓苗期比对照缩短5 d,全生育期缩短2 d。分蘖数均明显高于对照,茎蘖成穗率比对照增加0.6个百分点,两者间无明显差异。稼禾宝营养液浸种处理水稻有效穗数比对照增加0.7万穗/667m2,穗粒数增加2.7粒/穗,结实率增加0.7个百分比;水稻产量比对照增产2.56%。  相似文献   

5.
以水稻品种陵两优916为材料,以当地传统浸种方法 (强氯精消毒浸种)为对照,研究了稼禾宝种子内质营养液浸种对机插秧苗素质、移栽早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营养液浸种处理秧苗成苗率增加5.1个百分点,白根数增加0.7条/株,株高和根长分别增加0.5 cm和0.7 cm。移栽后秧苗的缓苗期比对照缩短5 d,全生育期缩短2 d。分蘖数均明显高于对照,茎蘖成穗率比对照增加0.6个百分点,两者间无明显差异。稼禾宝营养液浸种处理水稻有效穗数比对照增加0.7万穗/667m2,穗粒数增加2.7粒/穗,结实率增加0.7个百分比;水稻产量比对照增产2.56%。  相似文献   

6.
通过采用大区对比法研究活化水结合增效肥对水稻增产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活化水浸种比常规浸种7d时的发芽势提高0.66%,10d时的发芽率相同;出苗株数没有明显差异,其成苗率均为98.75%;总根数高于对照0.67条,根长高于对照0.21cm,地下干物重高于对照0.0676g,充实度高于对照0.0934mg/cm;二者生育期相同;与对照相比结实率增加0.1个百分点,千粒重增加0.3g;株高较对照下降1.4cm,每穗总粒数减少0.2粒;水稻整精米率提高0.7个百分点,垩白率降低3.3个百分点,蛋白质、直链淀粉分别提高0.7、0.8个百分点;食味值未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打顶对甜荞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晋荞麦3号打顶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打顶(CK)相比,盛花期主茎、侧枝顶端均打的甜荞产量提高17.9%;株高降低12.8cm;一级分枝增加0.8个、二级分枝增加3.6个;单株花减少297.5朵,单株粒数增加41.6粒,单株结实率提高9.2个百分点,单株粒质量提高53.57%。  相似文献   

8.
生根除锈调酸剂对水稻的秧苗素质影响较大,与对照相比株高增加0.6cm,地上百株干重高0.39g,地下百株干重高0.07g,茎基宽多0.1mm;返青期、分蘖期、抽穗期相同,齐穗期、成熟期分别晚3、4d;平方米穗数多6穗,穗粒数多0.5粒,穗实粒数多0.4粒,增产率为2.2%。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TM农业产品的TM生态石和TETR糖浆对水稻生长的作用,通过本试验得出以下结论,TM农业产品的TETR糖浆可以加快水稻秧苗叶龄进程和干物质积累,促使秧苗生长健壮和根系发达。可以加快水稻叶龄进程,并使水稻出现增加0.8片叶的效果,而且也会提高水稻单株分蘖能力,处理1的单株分蘖数高出对照33.3%。可以提高水稻产量性状,相比对照,处理1的平方米穗数增加26.4穗,穗粒数增加7.4粒,结实率增加1.3个百分点。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整精米率,相比对照增产10.4%,整精米率高出对照1.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一个来源于隐性高秆水稻"02428h"的矮秆迟熟突变体"02428ha"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隐性高秆水稻"02428h"中发现1个矮秆迟熟突变体"02428ha"。该突变体与02428h相比,抽穗期延迟32d左右,表现很强的感光性;株高降低60 0cm左右,主要是倒1、倒2节间长度变短,分别缩短34 0cm和19 0cm;倒1和倒2节间的株高构成系数(各节间长度占株高的百分比)分别降低8 6和3 1个百分点;穗长缩短10 0cm,每穗一次枝梗数减少2 4个,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分别减少125 0粒和108 0粒,但结实率无明显差异。与02428h一样,02428ha也具有广亲和特性。  相似文献   

11.
七星分公司水稻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粮食产量及农民的收入。2018年引进水稻水稻机械化钵育摆栽新技术,2019年针对七星分公司特有的气候、土壤等因素对该项栽培技术进行了组装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研究出适宜七星分公司地域及气候条件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新模式。该项技术具有省种子、省床土、精量播种、秧苗素质好、无缓苗期、成活率高、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抗低温、提高工效、增产明显等优点。结果表明:绥粳18适宜的钵育摆栽规格为33/23cm×12cm,单穴插秧株数5株为宜,基本苗数量保持在140株较为合理,平方米穗数为520.7穗,穗粒数为93.3粒,比侧深施肥(对照)的穗粒数多1.3粒;结实率为85.2%,比侧深施肥(对照)的结实率高0.2个百分点;千粒重为24.5g,比侧深施肥(对照)的千粒重高0.2g;实收产量为8526.0kg/hm2,比侧深施肥(对照)的实收产量高674.1kg/hm2,增产率为8.6%。  相似文献   

12.
水稻钵形毯状秧盘育苗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规机插育秧盘为对照,开展了水稻钵形毯状秧盘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稻钵形毯状秧盘所培育的水稻机插钵形毯状秧苗具有上毯下钵形状,秧苗素质好、成秧率高、机插漏秧率低,在大田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较常规对照增加了有效穗数,增产效应明显,两季全年平均增幅7.1%。  相似文献   

13.
等离子体处理水稻种子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水稻种子,可以明显提早水稻出苗期,增加秧苗百株茎叶干重和秧苗百株根系干重,提高秧苗株高、秧苗根长和分蘖期株高,增多秧苗根数、分蘖株数、穴穗数和穗粒数,明显比对照增产744.75 kg/hm2,比对照增收1 980.83元/hm2。该项技术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水稻机插不同播种量条件下秧苗成毯及质量的差异,以超级稻品种甬优12和中浙优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秧盘播种量,研究秧苗生长特性、秧苗质量及成毯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播种量对秧苗成毯性及秧苗素质的影响显著,播种量的增加可显著提高秧苗根系盘结力,但其秧苗素质明显下降,秧苗细弱,干物质积累量减少,同时其秧苗整齐度较差,小苗弱苗比例增多。2个品种秧盘播种量每下降10 g,平均秧苗株高提高0.5cm,叶龄增加0.1个,秧苗基部增粗0.1 cm,单株秧苗根数增加0.3根;秧盘播种量每提高10g,平均单株干物质下降5.1 mg。随着播种量的增加,中浙优1号秧苗素质下降较快,小苗比例迅速提高,甬优12播种量弹性则相对较大。甬优12在播种量达到50 g/盘时可实现秧苗成毯,秧苗生长整齐,秧苗个体素质也较优,但其秧盘地上部生长稀疏,叶面积指数较小;而中浙优1号播种量为50 g/盘时,秧苗成毯及秧苗素质各项指标均较优,秧苗生长整齐、紧密。综合各指标研究结果考虑,甬优12和中浙优1号最适播种量分别为65及50 g/盘。  相似文献   

15.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研究了CM生物有机肥在一季晚稻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CM生物有机肥的处理有效穗数多10.80万穗/hm~2、株高高0.99 cm、穗长长0.13 cm、穗总粒数多3.3粒、穗实粒数多4.5粒、结实率高2.08个百分点、千粒重多0.07 g、产量增加489.20 kg/hm~2、纯收入增加950.85元/hm~2,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6.
等离子体处理水稻种子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等离子体处理水稻种子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水稻种子,可以明显提早水稻出苗期,增加秧苗百株茎叶干重和秧苗百株根系干重,提高秧苗株高、秧苗根长和分蘖期株高,增多秧苗根数、分蘖株数、穴穗数和穗粒数,明显比对照增产744.75 kg/hm2,比对照增收1 980.83元/hm2。该项技术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7.
高粱喷施乙烯利的矮化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粱在 10叶期 (抽穗前期 )喷 16 0 0倍液乙烯利 ,可使节间平均缩短 3.1cm ,株高降低 2 9cm ,茎秆韧性提高 ,抗倒性增强 ,一级枝梗缩短 0 .2cm ,穗长缩短 1.6cm ,小穗数增加 11个 ,穗粒数增加354粒 ,千粒重提高 ,增产 12 .3%。  相似文献   

18.
深厚的土层是小麦获得丰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试验结果表明,深耕(23~25cm)比旋耕(12~14cm)更能提高小麦秧苗素质,容易培育冬前壮苗,公顷穗数平均增加24万株,穗粒数平均增加0.3粒,千粒重平均提高0.4g,增产幅度5.8%~7.2%。  相似文献   

19.
水稻植质钵育秧盘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稻钵育摆栽的农艺要求,并突出解决育秧用土取土难和因大量取土而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研制了一种以稻草浆为主要原料的植质钵育秧盘。介绍了育秧盘原料的配制、秧盘结构和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20.
籼稻9311HR显性高秆突变体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9311导入bar基因的后代9311HR中发现了1个高秆突变体。与原品系相比,高秆突变体的株高增加70~120 cm,各节间长度均有所增加。各节间的株高构成系数(各节间长度占株高的百分比),倒1节间比原品系低5~8个百分点;基部第1节间则比原品系高5~7个百分点;其余节间与原品系相近。该突变体穗长明显变长,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明显增加,一次枝梗数和结实率无明显差异。对该突变体进行遗传分析的结果表明,其高秆性状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