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2年12月6日,美国财长保罗·奥尼尔和白宫首席经济顾问拉里·林赛的辞呈获准,新经济班子的人选已于近期浮出水面。白宫调整经济班子意欲何在?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发出了调整经济政策的信号?  相似文献   

2.
<正>3月19日,访美的巴西总统博索纳罗与特朗普在白宫举行会晤。白宫发表的联合声明显示,博索纳罗同意,"将根据美国的建议,放弃在世界贸易组织(WTO)中的‘特殊和有区别待遇(SD)’"。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全球经贸规则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这种表态是否意味着巴西不再认为自己是发展中国家?巴西这一转变对未来全球经贸格局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人称"白宫里的一只鹰"的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约翰·博尔顿被特朗普"解职"。对此,华盛顿的建制派都称"大快人心",而共和党保守派、联邦参议员泰德·克鲁兹却表示,这是"深层国家(deepstate)的胜利"。此前,特朗普曾多次谴责白宫和国务院肆无忌惮的泄密活动源于"深层国家"。那么,"深层国家"是什么?美国政治体制中真的存在反对特朗普的"深层国家"吗?"深层国家"的前世一般来说,学界认为所谓"深层国家"最早指的是1923年由土耳其领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总统特朗普向全世界发起"贸易战"以来,尽管从白宫、国会、主要经济部门和经济、学术界传出了很多质疑和反对声音,但各项强硬政策鲜有妥协和修正。本质上,这是由特朗普本人偏执、恣意的贸易理念和行事风格决定的,白宫一些官员曾在不同场合暗示,"这是一场总统一个人说了算的战争!"当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特朗普并不希望"独自作战",也十分渴望理念相通、能力相称的团队簇拥。放眼望去,白宫内部几位颇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5.
<正>3月下旬造访美国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受到了据说是美国专门留给几内亚总统的特殊"待遇":第一,没有共进晚餐,奥巴马在白宫和家人大快朵颐,内塔尼亚胡一行则被"晾"在白宫,没人理会;第二,没有合影,会谈结束后没有发布任何一张合照,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总统特朗普身边最具争议的智囊、白宫首席战略师斯蒂芬·班农8月18日离职下台,在华盛顿引发政治地震。班农离职消息最早由美国媒体在当地时间18日中午时分曝出。此后不久,白宫新闻秘书萨拉·桑德斯发表声明说,班农和白宫办公厅主任"同意当天应是班农在白宫的最后一天"。但这一简短声明丝毫没有提及班农离职的原因,也没有明确表示是谁作  相似文献   

7.
克林顿上台四个月后大发感慨称"改变华盛顿和这个国家的方向比最初设想的时间要长得多"。现在他较之当初高举振兴美国经济的大旗入主白宫时,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克林顿所奉行的被称为克林顿经济学的经济纲领与里根经济学针锋相对。其特点是用行动主义取代自由放任。目标是以增加税收、公平税负、削减开支特别是军费和福利费、扩大公私投资等手段又是一个坏消忽?验  相似文献   

8.
正3月28日,美国保守派媒体福克斯新闻公布其"重大发现":白宫网站已把美国新政府的名称从"拜登政府"改为"拜登—哈里斯政府",同时白宫的官方推特账号也将栏头标语从"欢迎来到拜登白宫"改为"欢迎来到拜登—哈里斯白宫"。福克斯新闻解读称,这项"史无前例的"称谓改变或许意味着白宫准备提升副总统哈里斯在政府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王力 《世界知识》2010,(18):52-53
<正>曾成功预言本轮金融危机的美国经济学家鲁比尼认为,无论采取何种措施,均无法挽回美国经济今后一两年的颓势。8月3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讲话,宣布驻伊美军作战部队完成撤离伊拉克,同时预示白宫已把重心转移到促进经济持续复苏上,这将是下一阶段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0.
中期选战作为奥巴马执政两年的"中期考试"而备受世人关注。作为国家大政方针的例行"刹车检修",中期选举对于掌握白宫的"总统党"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作为人们最为关注的中美关系,在中期选举之后又将迎来哪些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的税五花八门到底有哪些?税收又是怎样发挥其杠杆作用的?日前,白宫披露,贝拉克·奥巴马及妻子米歇尔·奥巴马去年入账总计550万美元,向联邦政府缴纳所得税  相似文献   

12.
邦迪兄弟     
采访白宫和美国政府消息的华盛顿记者,往往碰到一个麻烦的问题,即当白宫新闻秘书塞林格提到邦迪的时候,记者们不知道他指的到底是哪一个:是国防部负责国际安全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五角大楼亚洲和南越问题专家”威廉·邦迪?还是他的弟弟、肯尼迪担任总统时期权倾一时的负责国家安全事务的总统特别助理麦克乔治·邦迪? 约翰逊继任总统三个月以来,白宫高级工作人员总统特别顾问索伦森、施勒辛格相继辞职。华盛顿流传着关于麦克乔治·邦迪的谣传。2月7日的《时代》周刊说,“一度是肯尼迪关于国家  相似文献   

13.
正近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突然开始"热衷"与中国展开军控对话。先是美俄欧频繁喊话,企图拉中国加入美苏于冷战时期签署、现形同失效的《中导条约》。白宫发布的新闻稿显示,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4日在白宫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时提出,鉴于中美经贸谈判已经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军费削减和军备控制(尤其是核武器)等议题应  相似文献   

14.
<正>2009年奥巴马入主白宫后,美国在中东的表现出人意料:没有在伊拉克留下一兵一卒,北约空袭利比亚时低头垂手地坐在后排,在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上临战泄气。于是,关于美国中东战略收缩、战略撤退的小道消息在国际上不胫而走。2013年7月美国新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上任后,对美国中东战略进行重新评估,提出"外交优先、减少送入、避免战争"三项原则,坐实了美国中东战略收缩的传言。  相似文献   

15.
<正>以"不确定性"著称的唐纳德·特朗普先生,2017年1月20日正式入主白宫后,将给美国带来什么样的东南亚政策?对中美关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都是关注东南亚问题者念兹在兹的大问题。综观中国国际问题研究界,大致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他将转向孤立主义,以便落实"美国优先"的竞选诺言,从而给中国腾出"东南亚空间";一种认为,他的扩军主张,将强化美国在东南亚的军事存在,从而加大中美战略博弈紧张度;还有一种观点  相似文献   

16.
杨国栋 《世界知识》2012,(21):30-31
四年前的美国大选,笔者曾以《2008:谁能改变美国》为题撰文对那次大选做过评论和研判(见《世界知识》2008年第1 1期).那时,由于美国深陷伊拉克战争泥潭,经济上又遭遇危机而不能自拔,选民的极度不满化为一股强大的要求变革的民气,将奥巴马送入白宫.在当时,不只是美国,甚至全世界都对奥巴马充满期待,尚未建立尺寸之功,诺贝尔和平奖就对他翩然眷顾.如今四年过去了,经济议题依然占据着今年选战的主轴地位,选民却要再一次面临着一个"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的选择.是否仍把奥巴马看做值得托孤寄命的不二人选?是否应该"换人做做看",给商业天才罗姆尼一个机会?  相似文献   

17.
美国总统克林顿5月29日宜布,任命大卫·格根接替斯特诺凡普洛斯担任白宫通讯主任。格根是名资深共和党人,在前总统里根任期内担任过通讯主任,曾在三届共和党政府里任高官,目前是《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和一家电视台的评论员。他熟悉白宫事务的运作.深谙对付新闻记者之道。典论认为,克林顿此举一是为了整顿白宫内部,处理好白宫同新闻界的关系,二是为了更好地同国会山的共和党人打交道。两"门"风波此番克林顿起用异党分子替换自己的密友斯特诺凡普洛斯,实属不得已而为之。近一个时期来  相似文献   

18.
<正>争吵数月后,美以这对亲密的盟友又坐到了一起。11月9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会面,就叙利亚、伊核和巴以等问题进行磋商,并签订新一期有关军事援助的谅解备忘录。今年以来,美以之间的不和频频暴露在世人面前,年底又上演"和好"大戏,人们不禁要问,这对"最亲密盟友"的关系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它们今后能否重现往日的甜蜜?分歧实属必然美以之间的"不和"其实从奥巴马上台之初就开始了。2009年5月,内  相似文献   

19.
治家有方,事业有成,备受职业妇女倾慕;辅佐总统,涉足朝政,将开一代白宫新风?随着克林顿宜誓就任美国总统,其夫人希拉里也就正式成为白宫的女主人。在那栋令人向往的白色建筑里,曾孕育了一个又一个有时是震惊世界、有时又并不超脱凡俗的故事。风姿绰约的  相似文献   

20.
吴晓芳 《世界知识》2010,(11):34-35
当茶党人士激情洋溢地鼓励她参选时,佩林只是微笑,没有否认但也没有回应。有人说,佩林似乎更想把自己打造成"政治名人",而不是白宫的主人。未来究竟会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