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可再生能源》2016,(12):1804-1810
文章建立了基于光伏发电系统、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以及混合储能系统的微网系统,主要对低压微网孤岛运行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针对传统单一主电源控制存在的缺陷,设计了由超级电容和蓄电池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作为主电源,采用改进V/F控制策略,为微网系统提供电压和频率支撑,同时在微网系统频率波动时实现功率的快速跟踪;风力发电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作为从电源,采用按最大功率跟踪输出的PQ控制策略。基于PSCAD/EMTDC仿真平台建立了微网系统仿真模型并对不同运行工况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同时微网孤岛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2.
基于清洁能源发电系统的微网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清洁能源发电系统联网对于缓解传统电网供电压力,改变能源结构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分析以清洁能源发电为主的分布式电源大量联网的局限性,引入了微网技术,介绍了微网的相关概念及其基本结构、三种微网的基本控制模式:恒功率控制、考虑分布式电源功率限制的功率控制和联合最优功率控制.最后提出了微网研究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利用PSCAD/EMTDC软件建立了微燃机发电系统的原动机部分模型,以单机带负荷系统为例进行了微燃机动态特性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使微燃机在孤岛运行状态下有良好的负荷跟随特性,并能保证透平转速的恒定。模型很好地反映了微网中微燃机发电系统所具有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常规模糊控制器在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中存在的功率波动、控制精度低和自适应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光伏发电MPPT控制,该控制器能根据光伏发电输出功率偏差的变化自动调整变量的论域,从而快速准确地跟踪光伏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点(MPP)。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控制方法能有效实现光伏发电MPPT控制,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的对比研究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具有唯一的最大功率点(MPP),需要对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进行跟踪(MPPT)。文中分析了几种常见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对比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针对MPPT控制方法中存在的启动特性较差、跟踪过程不稳定、精度不高等特点,采用一种改进爬山法,该法以恒定电压法作为启动特性及采用变步长进行跟踪控制,并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改进爬山法的MPPT控制模型,仿真结果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多微网之间频率控制问题,考虑多级能源参与调控的特点,提出了含可再生能源的多微网系统负荷频率控制策略。分析了多微网系统的运行特点,建立了光伏、生物质能发电、柴油发电机、储能系统、风电的频率模型,并阐述了多微网系统联络线功率偏差控制原理。分析了多微网频率控制策略,提出基于模糊逻辑的PIDN控制方法,利用改进正余弦优化算法对控制模型进行求解。在仿真系统中进行了算例分析,对比传统PID控制验证了文章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程启明  孙伟莎  程尹曼 《太阳能学报》2019,40(11):3071-3077
直流微网中光伏(PV)系统的控制策略会影响整个微网稳定性能。当微网中出现功率冗余时,需要减少PV系统的发电功率,PV系统需从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工作模式切换到限功率(非MPPT)工作模式。目前常用的限功率工作模式为恒压控制,但恒压控制稳定性差,对光伏P-U特性曲线上一些区段工作点不能稳定控制。由此该文提出改进型恒压控制,能对光伏P-U特性曲线上的所有工作点稳定控制。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上仿真PV系统独立运行时和PV系统在微网中运行时的稳定性,仿真结果验证本文所提的改进型恒压控制可解决恒压控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立 《江西能源》2014,(1):93-95
轨道交通是目前重要的交通方式,为了保证轨道交通运行的可靠性,分析光伏发电系统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通过建立光伏系统数学模型,阐述最大功率点算法,并使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建模,重点分析了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与光照强度和电池温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确保光伏制冷的运行性能,该文针对离网型光伏冷库采用动态等效阻抗匹配的控制策略,通过阻抗变换器进行脉宽调制输出不同占空比,使光伏发电输出与负载相匹配,构建光伏最大功率点等效阻抗与温度、辐照度和标准测试条件下最大功率点等效阻抗之间的数学模型.基于所提的控制方法,搭建一套5.4 kW的分布式光伏直驱冷库实验系统,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0.
《可再生能源》2013,(4):50-54
文章以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光伏发电系统、蓄电池储能系统建立了混合微网结构模型。为了充分发挥各微源的优势并保证微网的供电质量,对各微源控制器采用不同控制策略进行。对风力发电系统采用改进PQ控制、光伏发电DC/DC变换器进行最大功率跟踪法控制以及蓄电池采用定直流电压控制来维持直流母线电压。文章基于PSCAD/EMTDC软件对系统不同运行工况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策略具有正确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提高蜂窝网络的数据传输容量并改善网络覆盖,提出在蜂窝网络中引入Ad hoc中继节点.介绍了混合网络的结构并对各类结构性能进行比较,探讨了混合网络中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混合网络通过其灵活的网络组建能力提高了对传统业务的支持,为引入新服务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专用电网是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用用户接入配电网。为了提高公用电网与专用电网协调水平,提出了公用电网与专用电网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选用专用线路占用间隔比率、容量不合规专用线路比率、公用专用线路负载率之比三个指标表征公用、专用电网的协调关系。结合南方某市现状情况进行公用、专用电网协调性评价,对存在问题进行详细剖析,并提出提升公用、专用电网协调性的方法与措施,对配电网的规划、建设和评估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使输电网规划与配电网规划互相协调、提高电网整体供电可靠性和投资效益,提出了输配电协调的网架规划方法。在传统网架规划模型的基础上,在输电网规划模型中引入配电网转供需求约束和输电网可靠率约束;在配电网规划模型中引入输电网N-2转供需求约束和线路平均负载率约束。并采用自适应搜索离散萤火虫算法求解输配电网网架规划模型,最后以华东某地区输配电网规划作为算例进行方案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行、有效,能提高电网规划的可靠性和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14.
李晶  冯明志  张平  吕健 《柴油机》2008,30(3):16-19
介绍了PROFIBUS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技术,提出了冗余异型网关的设计方法,从而实现了PROFIBUS与以太网之间的可靠通讯,并对此方案的硬件和软件作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风电场规划.在大量实地查勘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风电场的面积大小、地形状况、开发规模,并充分考虑风电功率预测的需求以及测风塔实地建设的可行性,采用统计与理论分析、流体力学模型模拟典型风速分布等方法,提出合理的测风网络布局方案。为实现高精度、大区域范围的风能资源评估和风电功率预测提供技术支持,服务于风电大规模开发和上网输送。  相似文献   

16.
基于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的城市配电网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以分布式发电技术和电动汽车充换电为代表的用户侧接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建设满足分布式发电接入及电动汽车充换电实时响应需求的,具有环境友好型及用户交互性、网架坚强、自动化程度高的现代化智能配电网是未来配电网规划建设的方向。对影响未来智能配电网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概述,并以上海城市电网为例,介绍了我国大都市城市配电网的现状特点。针对城市电网不同区域的可靠性和供电安全等级以及网架特点,提出针对性的规划解决方案。对城市电网的发展规划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齐峰 《汽轮机技术》2003,45(4):200-202
简要的介绍了无线企业网的网络安全知识和防火墙技术。  相似文献   

18.
大量非线性负荷接入配电网导致电能质量问题日益严重,非线性负荷建模的精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配电网谐波潮流计算和电能质量分析。考虑到非线性负荷在复杂运行条件下难以采用机理动态模型描述,以及基于预测方法的建模难以避免误差,构建双层循环神经网络模型,包含循环神经网络的初步功率预测层和误差修正层,初步功率预测层根据负荷功率和电压等训练样本,预测得到下一时刻的负荷功率;误差修正层根据前一层初步预测功率与量测功率的偏差,对下一时刻预测功率进行反馈修正。电压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负荷功率变化,采用STL算法对电压进行时序分解,通过设置残差分量阈值来判断是否激活误差修正层。算例验证表明,所提建模方法较好地实现非线性负荷的拟合,同时能够避免电压波动较大时的建模精度下降。  相似文献   

19.
电力数据通信网是承载电力系统管理信息大区业务的关键网络,业务种类多,业务重要性强,整体网络基于BGP MPLS VPN技术体制,网络由骨干层、汇聚层、接入层多层部署。同时网络接入大量直调电厂,并与其他单位网络跨域互联,实现业务的横纵贯通。文章主要研究了电力数据通信网的安全防护,分别从电厂边界安全防护、骨干网主站安全态势感知部署2个方面,提出了电力数据通信网的安全防护思路,并提出网络安全管理方案,全面提升电力数据通信网安全防护能力,引导后期本区域电力通信网安全防护的进一步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20.
快速准确地进行配电网可靠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并不适用于评估大规模配电系统的综合可靠性指标,对大规模电网的可靠性进行评估时往往会造成建模困难、计算量剧增的问题。因此,提出基于Improved-Elman(IElman)反馈型动态神经网络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即在Elman神经网络的承接层中加入自反馈连接增益系数来衡量历史信息对未来状态的影响程度,并通过思维进化算法对Elman神经网络的相关参数进行优化。在采用神经网络评估前,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进行预处理。所提出的方法与普通神经网络评估模型相比,平均相对误差由5.43×10~(-4)降到7.32×10~(-5),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简化计算,提高神经网络对复杂问题的评估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