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文学作品的阅读是一种情感的体验 ,一种审美的满足 ,一种生命与生活的感悟 ,也是读者“缘文会友”的交流过程。中学文学作品的教学在贯彻《语文教学大纲》(指试验版 ,下同 )提出的培养高中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感受文学形象 ,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 ,不但要遵循文学作品的阅读规律 ,指导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还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社会人生的感悟、培养人文情怀的文学教育 ,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然而 ,由于长期以来的阅读指向作者 ,把文学…  相似文献   

2.
杨北辰 《湖南教育》2004,(10):22-23
中学生特别善于以感性的方式来认识世界,渴求以美的形象来开拓自己的精神视野。文学作品的魅力正在于其情感性、审美性与形象性。中学生可以通过对文学作品形象的关注,来感知生活和社会,增强是非善恶的判别能力,提高审美素养水平,获得“精神成人”的充足营养。《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的工具性目标,如语言材料的积累,相关知识的记忆、理解,遣词造句、结构篇章能力的培养,实用性能力的运用和迁移,都能够在文学作品教学中实现,同时,汉语言文字的魅力,更能在文学作品中体现…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文学作品大约占85%左右。常见教师未能明确其“文学”身份,而把它们附属于“文章”之中进行教学,或者被当做语言材料和应试训练的例文,使文学作品教学陷入枯燥、机械、苍白、乏味的境地。因此,倡导文学作品的教学要追求文学味道,必须着眼于两方面:一是从文学视角解读文本,二是用文学方式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4.
刘建春 《现代语文》2008,(10):31-32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初中文学作品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遵循学生道德与审美能力的发展规律,从学生的文学接受心理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文学作品解读。农村初中文学作品教学的情况如何呢?本文以笔者所在地区的农村初中为例,对文学作品教学的现状进行一些审视,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文学作品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涉及的内容,它的宗旨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而在文学作品教学的过程中,语言教学又显得尤其重要。所以如果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主渠道是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和研究,那么语言教学就是他们获取这些能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为我们提出了目标和方向,我们在指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形象感染、情感熏陶、语言品味。其中审美是文学欣赏的重要特点,也是文学欣赏的重要任务。基于以上的理解,我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就有了以下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7.
文学作品的教学,是教学生怎样去鉴赏文学作品。而文学鉴赏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要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美,就要遵循文学鉴赏的一般规律.文学作品是用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它有三个层面:语言一形象一意蕴。因此,鉴赏文学作品,应当从它的表层语言入手,先感受作品的形象,再展开联想,逐步深入,最终才能真正理解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寓意。  相似文献   

8.
正就"文学鉴赏"来说,初中学生应该能"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要求我们在文学作品教学时,体味语言的意蕴,获得鲜明、生动的形象感知,陶冶情操,享受语言艺术形象的审美情趣,并激发学生语言创造的潜力。但是审视如今的文学作品教学,笔者认为还存在以下误区:[误区一]教学内容、过程格式化。教师在教学时把学生当成容器,老是想着如何把容器填满,于是就对文学作品进行  相似文献   

9.
一、多元解读是文学作品教学的本质回归文学是属于语言的艺术,它以涵蕴无限的语言使文本构成一个富有审美魅力的诱导空间。文本也因此为读者提供了无限的再创造的可能,召唤并激发读者在其可能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所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可以说是对“多元解读”的最通俗的最恰当的注解。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部文学作品的理解必定是多元的,多元性是文学作品的必然属性。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文学作品只有通过读者阅读之后才能获得艺术生命,才能实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是一个热情激荡、天性爱美的群体 ,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作为融科学、文学、艺术于一体的语文课 ,应肩负起培养这些青少年学生必要的审美能力的重任。文学阅读和鉴赏是审美实践活动的方式之一 ,它更具有提高学生美育水平的职能。笔者就中学语文文学鉴赏课中的审美教育的有关阅读谈谈拙见。(一 )文学作品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目标如何引导学生在文学作品阅读中去发现美、感受美 ,从而使他们得到陶冶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1 .再现形象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优…  相似文献   

11.
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目的中规定“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中提出了具体要求:“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课程标准》为我们提出了目标和方向,我们在指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形象感染、情感熏陶、语言品味。其中审美是文学欣赏的重要特点,也是文学欣赏的重要任务。基于以上的理解,我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就有了以下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传递人类文化、塑造人类心灵的艺术。作为语文教师应注重教学艺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鳃读文本,尤其是对文学作品中的美词、美句,更需要用美的眼光、美的情感去品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可见,欣赏文学作品主要从三方面人手:语言品味、形象感染、情感熏陶。语言品味是文学欣赏的关键,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抓住一枝一叶的细节,挖掘其中的语言韵味,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呢?  相似文献   

14.
刘忠华 《现代语文》2007,(12):101-103
文学的本质是形象。文学形象不仅是文学创作的中心,也是文学教育与鉴赏的中心。形象理论认为,文学形象由表及里,可以分为语言(包括语音文字层和语义层)、语象、具象、思想(包括意义层和内蕴层)四个层次。形象理论关于文学形象内部构成的分析,为文学作品教学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路向,即:加强诵读,感知语音;根据语境,揣摩语义;联系生活,形成语象;联想想象,再现具象;阐释点拨,把握意义;研究思路,探求内蕴。  相似文献   

15.
文学作品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关于初中文学作品课堂教学的宏观方向、微观方法一致是一线教师争论不休的话题。笔者在“课标·课程·课案·课堂·课习·课得”的“教”——“学”流程中,就初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的教学定位、教学切入点、审美体验意义和方法、诵读价值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文学作品教学就是教文学,就应当用文学的方式教文学。  相似文献   

16.
毕大林 《文教资料》2012,(28):27-28,60
文学作品的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日显重要,它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认识社会和人生、树立良好的品德修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往往突出其政治思想性,造成了文本意义解读的概念化、单一化,造成了学生思维的僵化。而文学作品是以形象反映生活、揭示社会和人生的,形象本身的内涵具有复义性、丰富性,因此,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必须打破传统,走出单一化、概念化的死胡同。本文将通过对文学作品具有的复义性特点的论述,提出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的复义性阅读,鼓励学生对各种文体的文学作品的意义作独特的、多样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文学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确立了崭新的定位:“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语言与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以此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美语言,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高品位、高素质人才,语文教育势必要加强文学课教学。“文学即人学”,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塑造人的灵魂,  相似文献   

18.
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教学实践中,常见教师未能明确其"文学"身份,而把它们附属于"文章"之中进行教学,或者被当作语言材料和应试训练的例文,文学作品教学因而陷入枯燥、机械、苍白、乏味的境地。因此,倡导文学作品的教学要追求"文学味"。教出"文学味"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文学视角解读文本,二是用文学方式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9.
徐正荣 《江西教育》2011,(24):54-55
文学作品的形象是文学家用语言来塑造的,它不具备强烈的直观性,这就为形象的再“塑造”提供了可能.文学作品教学应引导学生在与生活的比照中、在合理的想象中、在问题的探究中和在语言的品味中“塑造”形象.  相似文献   

20.
段元磊 《现代教育》2003,(12):42-42
文学,是一种审美的艺术形态,它以艺术形象为其特殊形式,以具有审美意义和整体性的社会生活为其特殊内容,以“寓教于乐”为其特殊功能;鉴赏,是对文学作品的鉴别和欣赏,体现着判断美的一种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