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萍  蒋金元 《药学进展》2004,28(10):461-464
目的:建立加替沙星注射液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确定注射剂的配置工艺,以HPLC法测定加替沙星的含量,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本品制剂质量稳定,用HPLC法测定含量,平均回收率100.3%,重复性试验RSD为1.75%。结论:制备工艺可行,质量稳定,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2.
决明子滴眼液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决明子滴眼液,建立质量控制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决明子采用75%乙醇渗滤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后,采用水沉的方法制备,其主要有效成分大黄素的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结果:工艺简单、易控制,质量稳定,HPLC法测定大黄素含量回收率高,重现性好。结论:本品制备工艺合理,质量可控,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菌毒清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水提与醇提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并对水提部分检查原儿荼醛的吸收度、醇提部分用HPLC法测定穿心莲内酯的含量。结果 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HPLC法测定穿心莲内酯的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7.%,RSD为12.2%。结论 制备工艺合理,质量可控,是一优良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丹酚酸胶囊并观察该制剂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水提醇沉、大孔树脂吸附等方法提取丹参中的总丹酚酸,采用HPLC法测定该制剂中丹酚酸B的含量,对56例患冠心病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该制剂丹酚酸B含量测定的回收率为98.5%~102.0%,RSD为1.44%.治疗心绞痛的总有效率为85.7%.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合理,质量稳定,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的工艺研究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深化对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的工艺和质量控制的研究,使之安全性好,工艺稳定。方法:优化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建立质量研究方法,并进行鉴别、有关物质检查等质量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检查、影响因素考察及稳定性。结果:克林霉素磷酸酯的含量用HPLC法测定,线性方程A=2.5×108C+2.5×103,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86%,RSD=0.41%(n=9),用HPLC法在规定的色谱条件下测定放置不同时间样品,平均峰面积为589711,RSD=0.03%,证明本品溶液在室温下放置12小时稳定。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注射用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并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确定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并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等质量研究,采用HPLC法测定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含量;通过影响因素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HPLC法测定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9.1%,RSD=0.35%;在光照、高温及高湿条件下5d及10d其外观及含量等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7.
郭丽芳  刘红  余卫兵  廉辰 《医药导报》2010,29(7):933-935
目的 研制囊虫消胶囊, 并制定该药的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 采用槟榔、川芎、黄连等中药为原药材干燥粉碎制备囊虫消胶囊,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槟榔、川芎、黄连进行定性鉴别;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囊虫消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结果 该制备工艺简单可行, 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在0.020 2~0.202 0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33%, RSD为0.60%.结论 该制剂处方合理, 制备工艺简单, 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8.
氟比洛芬脂质体凝胶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宗玲 《药学实践杂志》2007,25(4):222-223,260
目的:制备氟比洛芬脂质体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脂质体、研和法制备脂质体凝胶;HPLC法测定氟比洛芬含量;离心法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结果:氟比洛芬含量测定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8.62±2.22)%,脂质体的包封率为(58.44±3.05)%,脂质体凝胶剂的pH值为6.0~7. 0,其稳定性良好。结论:本制备工艺简单,性质稳定,质量可控,适于作为医院制剂开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精氨酸加替沙星滴眼液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配制精氨酸加替沙星滴眼液,采用HPLC法测定加替沙星的含量。结果加替沙星在10.16~203.20mg.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回收率100.23%。结论精氨酸加替沙星滴眼液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质控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0.
唐晓霞 《中国药师》2006,9(2):119-120
目的:建立盐酸洛美利嗪胶囊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岛津C18柱(250 mm ×4.6 mm,5μm);乙腈- 十二烷基磺酸钠水溶液(0.005 mol·L-1,磷酸调pH=3.0)(7:3)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24 nm。结果:盐酸洛美利嗪线性范围是1~5μg·ml-1,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1.6%(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准确,适合于盐酸洛美利嗪胶囊的含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大麦芽碱盐酸盐为原料药,有效成分以大麦芽碱计,与辅料配伍,筛选处方及制备工艺,制备盐酸大麦芽碱胶囊.方法:以大麦芽碱盐酸盐原料药作为主药,采用单因素筛选法,优选出盐酸大麦芽碱胶囊的最佳制备处方及工艺,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麦芽碱盐酸盐的含量.结果:采用湿法制粒制备盐酸大麦芽碱胶囊,最终筛选出了盐酸大麦芽碱胶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复方林可霉素滴耳液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方法:以盐酸林可霉素和地塞米松磷酸钠为主药,制备滴耳液,采用旋光法测定盐酸林可霉素的含量。结果:小制剂中主药盐酸林可霉素在浓度为20.0~40,0m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值为0.62%。结论:本制剂制备简便,质量稳定,以旋光法测定含量,简便、快速,适宜于医院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刘艳  邵曼莉  滕宇宏  徐静  韩毓博 《中国药房》2006,17(24):1866-1868
目的:制备盐酸恩丹西酮缓释胶囊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制备盐酸恩丹西酮缓释胶囊;测定盐酸恩丹西酮释放度,进行释放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药盐酸恩丹西酮的含量。结果:制得盐酸恩丹西酮胶囊体外释放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和Higuchi方程;盐酸恩丹西酮检测浓度在9.93~79.44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15%(RSD=0.44%)。结论:该制剂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制备工艺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盐酸左氧氟沙星凝胶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张芳向  林朝霞 《中国药房》2006,17(14):1068-1069
目的制备盐酸左氧氟沙星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盐酸左氧氟沙星、丙二醇、甘油、卡波姆-940制备盐酸左氧氟沙星凝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主药盐酸左氧氟沙星的含量。结果所得凝胶为淡黄色透明胶体;盐酸左氧氟沙星检测浓度在2~10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0.15%(RSD=0.31%)。结论本制备工艺简单、稳定,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益母草胶囊HPLC指纹图谱,测定盐酸水苏碱指纹峰的含量,并标定其他指纹峰相对盐酸水苏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色谱柱Ultimate(R)XB-SCX(硅胶基质上键合有苯基磺酸基)(250 mm×4.6 mm,5μm),流动相:流动相A为0.05 mol/L磷酸二氢钾-0.15%磷酸水,流动相B为乙腈,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5 nm.结果 建立了益母草胶囊指纹图谱,确定9个共有峰,10批益母草胶囊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为0.95以上;含量测定结果表明10批益母草胶囊的质量稳定、含量均一.结论 指纹图谱信息结合有效成分含量测定,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是更加全面的控制该制剂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吕经兰  路永刚 《中国药房》2007,18(16):1243-1244
目的:制备甲硝唑硼酸胶囊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取甲硝唑、硼酸原料混合制备胶囊;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主药甲硝唑含量。结果:所制胶囊装量差异、崩解度符合有关规定;甲硝唑检测浓度在4~32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7%(RSD=0.6%)。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稳定,质量控制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肾特康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肾特康胶囊中的黄芪、人参、发酵虫草菌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肾特康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盐酸小檗碱线性范围为0.0351μg~0.263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8%,RSD=1.07%(n=5)。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度高,可有效控制肾特康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复方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根山  李金伟  姚党纲 《中国药房》2006,17(22):1713-1714
目的制备复方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地塞米松磷酸钠、羟苯乙酯制备复方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盐酸莫西沙星的含量,并考察其稳定性及刺激性。结果所制备的滴眼液为微黄色澄明液体;盐酸莫西沙星进样量在0·4μg~3·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0·52%);室温避光条件下放置12mo稳定,且无刺激性,眼用安全。结论本制备方法简单,生产周期短,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9.
梁田  景大为  梁玉 《齐鲁药事》2005,24(11):670-671
目的研制以盐酸林可霉素、头孢氨苄为主药的胶囊剂。方法拟定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结果制备工艺可行,建立了含量测定的方法。结论该胶囊剂处方设计合理,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盐酸西替利嗪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卡波姆940为基质制备凝胶,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西替利嗪的含量。结果:盐酸西替利嗪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0.004~0.04mg/ml(r=0.9997),方法回收率为(97.46±1.15)%,RSD=1.65%(n=5)。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可行,性质稳定,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