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传统西药治疗小儿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为儿科临床医师提供治疗小儿急性肺炎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本院儿科确诊的100例急性肺炎患儿,采用传统西药联合中药制剂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肺炎.结果 治疗组50例中,治愈37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2例.治愈率74%,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50例中,治愈29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5例,治愈率58%,总有效率为76%,两组在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在退热、止咳平喘、肺部干、湿性啰音消失方面,治疗组所治疗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传统西药治疗小儿急性肺炎,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儿胃肠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与干预对预后的影响。方法30例感染性休克患儿根据有无胃肠功能障碍及程度分成3组,测定其胃肠黏膜内pH值、血清D-乳酸水平,并分析3组感染性休克患儿好转率。结果(1)感染性休克未出现胃肠功能障碍组经治疗后好转出重症监护室比率为90%,出现早期胃肠功能障碍组经干预后好转率为80%,而中晚期胃肠功能障碍组虽经积极治疗好转率为30%,经卡方检验,好转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2)胃肠黏膜内pH值(pHi)值3组分别为(7.32±0.03)、(7.29±0.02)、(7.23±0.08),差异有显著性(P<0.01);(3)3组血浆D-乳酸水平分别为(7.42±1.57)mg/L、(9.10±1.23)mg/L、(13.69±2.38)mg/L,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感染性休克患儿的预后与胃肠功能障碍的出现及程度有关,一旦出现胃肠功能损伤,且胃肠功能障碍程度越重,好转率下降,死亡率增加。胃肠黏膜内pH值及血浆D-乳酸水平可有助于早期诊断胃肠功能障碍并有助于判断感染性休克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将本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92例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采用常规新生儿脑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护理;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儿实施护理.结果 两组新生儿家长对循证护理模式满意度和脑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新生儿经护理后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病症状彻底消失和治疗方案总实施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4.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完全根除幽门螺杆菌,对照组转阴率7.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好转率89.4%,明显优于对照组5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病人应同时根除幽门螺杆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PU)更为合理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94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PU诊治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PU 64例,治愈好转率93.75%;对照组30例,治愈好转率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泮托拉唑、胶体果胶铋、克拉霉素、甲硝唑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肯定,治愈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对我院2003年10月至2010年9月期间接受诊治的54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胎龄的不同将患儿分为两组:早产儿组(孕周<35周为Ⅰ组)和(近)足月儿组(孕周≥35周为Ⅱ组),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和临床特点,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Ⅰ组患儿27例,发病时间多在出生后12h之内,剖宫产比例51.85%,治愈好转率74.07%;Ⅱ组患儿27例,发病时间多在出生12h之后,剖宫产比例62.96%,治愈好转率77.78%;两组患儿的分娩方式和胸片X线表现的比较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使用例数Ⅰ组明显多于Ⅱ组(P<0.05);住院时间Ⅰ组明显多于Ⅱ组(P<0.05);1min Apgar评分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5);治愈好转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近)足月儿采用消除病因和机械通气治疗效果良好,该病需早期诊断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多数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博利康尼、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儿科收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2例,收治时间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上联合博利康尼、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Th17、Treg、IL-17、IL-10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博利康尼、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可显著改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自身免疫水平,对于缩短治疗时间、提高临床疗效也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愈酚伪麻口服溶液治疗儿童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咳嗽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感酚伪麻口服溶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3例(8.3%),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咳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其病因病理较为复杂,在临床上诊治较为困难,在诊治及鉴别诊断时,应认真仔细、全面分析,以早日治愈小儿咳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对小儿发热不同时期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1例发热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儿科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不同时期循证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措施对两组发热患儿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75.56%,χ2=4.09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够明显降低发热患儿的体温,预防高热并发症的发生,在改善预后和提高患儿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美喘清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舒利迭)和治疗组(美喘清片)各35例,均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含量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临床治愈22例,总有效率85.71%;治疗组临床治愈30例,总有效率100.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同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美喘清能有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安全有效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的病原因素,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对在我院诊治的286例儿童手足口病患儿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本组肠道病毒阳性患儿197例(68.88%),其中EV71阳性患儿156例(54.55%),Cox A16阳性患儿22(7.69%),其他未分型肠道病毒阳性19例(6.64%),EV71阳性率显著高于Cox A16阳性率和其他未分型肠道病毒阳性率,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症组患儿的EV71阳性率显著高于轻症组患儿的EV71阳性率,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轻症组患儿均治愈出院;重症组72例患儿中治愈56例,好转14例,死亡2例。结论加强对儿童手足口病病原体流行趋势的监测,对指导儿童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判断预后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毒鼠强中毒的疗效.方法 重度毒鼠强中毒患儿分两组,血液灌流合并常规内科治疗17例作治疗组,20例常规内科治疗作对照组,比较其治愈率、后遗症发生率、死亡率、症状缓解时间.并测定了10例患儿血液灌流前后和灌流过程中血浆毒鼠强浓度,比较其浓度变化情况.结果 HP组死亡1人,治愈14人,有后遗症2人.对照组死亡8人,治愈5人,有后遗症7人.HP组治愈率(82.35%)比对照组(25.00%)高,而死亡率(5.88%)明显比对照组(40.00%)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 HP组2例(11.76%)而对照组有7例(35%)有后遗症,差异有显著性(P<0.05),HP组神志转清时间(14.14±9.33)h明显比对照组(35.55±18.89)h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17例实施HP的患儿血液灌流术中无寒战发热、低血压、栓塞等不良副作用.10例毒鼠强中毒病人HP前,HP治疗60、120分钟血浆毒鼠强浓度分别是(216.10±59.07)ng/ml,(176.20±47.30)ng/ml和(161.00±31.49)ng/ml,随着灌流的进行血浆毒鼠强浓度逐渐降低,临床症状渐好转.结论 血液灌流是治疗重度毒鼠强中毒行之有效的抢救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戴云先 《安徽医药》2016,20(1):154-155
目的 讨论宫腔镜联合彩超检查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该院妇产科异常子宫出血病人90例,所有患者先接受超声检查后接受宫腔镜检查,对比分析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90例患者临床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为31.1%。不同检查方式的确诊率、不符合率以及不确定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宫腔镜联合彩超的诊断效果显著优于其余两种方式(P<0.05)。不同检查方式检查结果分析显示,超声、宫腔镜、宫腔镜联合彩超3种方式的诊断结果与病理活检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51.1%、77.8%和90.0%,3种方式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联合彩超诊断结果与病理活检结果的符合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具有良好的病理符合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采用二维超声对儿科急腹症的诊断研究,探讨二维超声对儿科急腹症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230例经临床诊断证实为儿科急腹症的患儿,对其二维超声检查结果以及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分析显示利用二维超声对这230例患儿进行诊断,其中诊断结果阑尾炎的符合率为95.83%。结论采用二维超声来诊断儿科急腹症疾病具有很高的符合率,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值得在医学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盐酸丁咯地尔复合糖尿病足常规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确认糖尿病足的病人随机分为盐酸丁咯地尔配合常规治疗组(治疗组,32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0例).结果 治疗组血粘度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盐酸丁咯地尔复合糖尿病足常规疗法对糖尿病足患者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儿科护理。对两组患儿护理后的心功能、临床症状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两组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心功能评分均较护理前改善(P0.05),且实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后实验组各项临床症状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显著改善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阻碍了病情加重,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张明丽  杨文东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4):3767-3768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支气管肺炎患儿心肌损害的检测指标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同期支气管肺炎急性期患儿69例及健康儿童30例,对患儿进行综合诊治,对比分析患儿治疗前、后与健康儿童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uman heart-type cytoplasmic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水平差异.结果:治疗前血清h-FABP的阳性率(85.51%)显著高于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reatine kinase,CK-MB)的阳性率(59.42%),也显著高于动态心电图(apexcardiogram,ACG) (50.72%)和普通心电图(electrocardiongram,ECG)(40.58%)的异常率.治疗前(急性期)患儿血清h-FABP、CK-MB水平均显著性升高(P<0.01);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诊治后69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大多存在心肌损害,经早期诊治均得到恢复,血清h-FABP定量测定是早期诊断患儿心肌损害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21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模式,并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转归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好转率及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急性脑血管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取循证护理模式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好转率及护理满意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李浩  李太强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4):3679-3681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单独和联合诊断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符合率,CR为88.2%(30/34),高频彩超为85.3%(29/34),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者联合诊断符合率为97.1%(33/34),显著高于单一检查方法(P<0.05).结论:钼靶数字化摄片和高频彩超检查各有其优势,联合诊断可显著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肺炎患儿护理中循证理念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医院诊疗的60例肺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归入常规理念组与循证理念组,常规理念组(n=30)实施常规护理指导,循证理念组(n=30)实施循证理念护理,对常规理念组、循证理念组的临床干预成效做评估及比较。结果与常规理念组相比,循证理念组肺炎患儿各项临床指标(肺啰音消失时间、胸片阴影消失时间、住院天数等)均显著占优,P <0.05,有统计学意义。循证理念组调查统计的总服务满意率为96.7%,较常规理念组的总服务满意率70.0%更占优,P <0.05,有统计学意义。循证理念组调查统计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其中有1例恶心和1例呕吐,较常规理念组的发生率33.3%更占优势(其中有4例呕吐和4例恶心,2例并发食欲不振),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炎患儿实施循证理念护理,对促进肺炎患儿恢复有明显助益,且肺炎患儿对护理服务工作认可度更高,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