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观察"四合一"服务团队实施中医养生指导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治疗效果。方法将160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例,通过签约家庭医生制服务系统管理,并进行常规干预治疗和定期回访;治疗组8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建立以政府主导、社区卫生指导、居委会配合、志愿者协作的"四合一"服务团队,并进行中医养生指导和健康宣教干预治疗。2组均治疗12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水平变化情况,以及对糖尿病知识、中医养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FPG及HbA_1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糖尿病知识及中医养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依从性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四合一"服务团队管理的干预模式,采用中医养生指导和健康宣教干预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可明显更好地控制患者FPG及HbA_1c水平变化,提高患者糖尿病知识及中医养生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促进社区居民健康,提高社区居民糖尿病防治知识水平,对社区部分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研究综合干预与全科门诊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市海珠区素社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年3月-2014年4月确诊并建立健康档案的糖尿病患者182例,进行综合干预一年作为观察组,并选择我社区全科门诊治疗的213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血糖及其他生化指标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综合干预与全科门诊治疗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综合干预效果良好,糖尿病防治效果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社区规范化管理及健康促进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浩  韩晶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7):3294-3295,3297
目的评价社区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及健康促进的干预效果,为进一步开展社区糖尿病防治提供实践基础。方法在大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随机抽取糖尿病患者400例(男183人,女217人),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为期1 a的规范化管理以及健康促进干预活动,对照组不予干预措施,评价干预组干预措施效果。结果干预组糖尿病患者综合干预1 a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各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有显著性提高(P均<0.05);干预组生活行为状况除个别项目外均有显著改善。结论以社区为基础,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以及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有利于帮助患者采取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控制血糖,从而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管理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9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社区健康管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体力健康、精神健康、总体功能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健康管理干预能有效改善T2DM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辨病-辨证-辨体三位一体诊疗模式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纳入社区慢性病管理,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应用辨病-辨证-辨体三位一体诊疗模式并给予中西医结合社区综合干预,2组观察6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 2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下降,2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2组干预后生存质量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但观察组在改善程度及对治疗的影响上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三位一体诊疗模式,采取中西医结合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诊治效率,适于社区推广。  相似文献   

6.
中医健康综合干预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中医健康综合干预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防治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抽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在册的26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中医健康综合干预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中医健康综合干预包括健康宣教、个性化养生指导、健康处方及中医体育疗法等。12个月后对血压控制情况及高血压相关因素知晓率、不良行为构成比等进行评价。结果对有效统计的259例分析显示,干预组在干预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控制,总有效率达87.7%,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干预组综合干预后高血压相关因素知晓率有显著升高,各种不良行为有明显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健康综合干预能够有效地控制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可做为二级预防的新型社区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全科团队对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模式,探索糖尿病规范化管理模式,以提高糖尿病防治水平。方法随机抽取社区确诊的糖尿病患者50例,管理组社区患者采用全科团队糖尿病规范化治疗管理服务模式,对照组社区患者采用传统服务模式,跟踪服务六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科团队管理组与对照组患者血糖指标在管理前无显著差异(P0.05)。半年后,全科团队管理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血糖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应用全科团队糖尿病管理服务模式综合管理糖尿病患者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血糖波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中医体质调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健康管理的效果,为进行社区糖尿病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佛山市顺德区大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的6个社区中符合条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0例,随机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在常规健康管理的基础上应用中医体质九分法进行体质分型,给予个性化中医体质调摄,健康管理结束后,对比两组管理前后的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尿素氮、肌苷、胆固醇及三酰甘油。结果:两组经健康管理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体质调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健康管理具有积极的影响,患者的血脂、血糖的控制明显改善,说明运用中医体质调摄防治糖尿病有其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以家庭社区为单位实施2型糖尿病的院外干预管理方法及干预效果。方法:以河源市源城区上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辐射范围为准,从周边社区中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本研究,同时从本中心住院部、门诊部、公卫科等几个科室中抽取18名医师及护士组建2型糖尿病家庭社区干预管理团队,实施2型糖尿病院外干预管理,本研究持续24个月,于1、3、6、12、18、24个月时对300例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和评价,分析干预管理效果。结果:经管理干预后300例患者血糖水平有所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随机血糖、糖化红蛋白水平均有所改善,干预管理1、3、6月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较明显,12、18、24个月时血糖水平基本处于稳定控制状态,与1、3、6月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家庭医生团队对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干预效果较好,可加强患者血糖管理和控制,对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胡庆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1):137-138
目的:观察中医社区护理对产后抑郁症患者健康的促进作用。方法:选择38名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医护理干预组。对照组按常规产科服务模式;中医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并佐以中医保健、辩证施护等治疗。选取产后6周和产后6月两个时间点,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监测患者精神、症状积分等指标变化。结果:产后6周两组患者精神、症状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后6月后中医护理干预组患者精神、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社区护理模式对产后抑郁症患者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对高血压与糖尿病手术患者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6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出院后均按高血压与糖尿病管理要求进行健康教育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社区护理干预模式。结果:在采用社区护理干预模式3个月内,除心衰外,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模式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且优化了血糖与血压控制,值得在社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性痴呆患者居家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卫生服务,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规范的居家护理,采用日常生活量表(ADL)分别在干预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比较。结果:居家护理干预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观察组ADL每次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居家护理可使患者的自理功能衰退速度明显减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社区全科医生团队健康管理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在东莞市寮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进行治疗的10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据随机抽签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性管理,观察组患者进行社区全科医生团队综合干预管理,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情况、管理服务满意度以及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管理前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前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服务满意度为98.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按时服药率、体质量控制率以及饮食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全科医生团队健康管理模式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提高管理服务满意度,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中医杂志》2017,(9):766-768
目的 :观察"112干预模式"(一系列基础健康讲座,一个健康行为信念,两种健康行为促成措施)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泺源社区门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以"112干预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社区常规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6个月、干预12个月及干预18个月的血脂水平。结果:干预组在干预18个月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较干预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12干预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研究针对性心理干预模式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6例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老年慢性病社区护理模式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案基础上加用针对性心理干预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针对性心理干预模式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DCA管理在社区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在社区按PDCA管理法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认知干预、心理干预、饮食干预、用药干预、运动干预)6个月,分析比对干预前后患者各检验指标及生活质量变化,评定PDCA循环管理对DN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干预后DN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各检验指标与干预前比较得到明显改善(P 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是一种有效的健康管理方法,可显著改善DN患者的各项检验指标,继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社区健康管理行为干预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按社区健康行为干预指导手册进行管理;对照组按浙江省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进行管理。结果:观察组在饮食控制、有效运动、血糖控制、合理用药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社区健康管理行为干预能有效提高血糖控制率,使患者的生活方式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干预的社区糖尿病患者情志失调的效果研究。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自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陕西省咸阳市选择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登记的糖尿病患者为初始研究对象,从中筛查出糖尿病伴情志失调的患者114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社区常规护理;治疗组借助微信平台给予专业性指导干预,并于6个月后评价患者情志失调的程度。结果干预6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SAS评分、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干预可以明显社区糖尿病情志失调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效缓解患者情志失调的严重程度,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在基层社区具有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体化管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干预组接受一体化管理—诊疗与管理、群体健康教育和个体化护理为一体的高血压管理模式,为期1年。对照组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常规管理。对比分析两组在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血压、体重指数(BMI)、健康生活方式改变、健康知识知晓率等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自我效能得分、健康知识知晓率、运动健康生活方式改变均高于干预前水平和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干预后干预组血压、BMI均低于干预前水平,且干预组血压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结论:一体化管理是一种有效的高血压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高血压系统治疗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应用社区分级管理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5例,实验组患者依据其病情的危险程度采取相适应的管理措施,对照组使用常规健康宣教进行管理。分析比较两组糖尿病足病人的危险因素,并进行风险评估,按照其危险程度可以分为高危、中危、低危。结果:两组实施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管理24个月后,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糖尿病足溃疡,实验组患者糖尿病足中危与高危因素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管理后的踝肱指数(ABI)、神经传导速度与管理前及对照组对比有明显好转,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管理后病人的糖尿病健康知识及自我防护意识与管理前及对照组对比有明显提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社区收治的糖尿病足危险因素采用相适应的社区分级管理,有利于提升病人的自我防护意识,增强患者的糖尿病健康知识,对预防糖尿病足溃疡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