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2型糖尿病及肥胖症的患病人数逐年上升。2型糖尿病与肥胖症并存时,即为肥胖型2型糖尿病。肥胖不仅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最重要的是会影响人们的健康。肥胖会导致缺血型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肥胖是发生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药物、运动以及控制饮食等方式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对于严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此类患者通常伴有心血管、代谢紊乱、呼吸系统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临床工作者在为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制订治疗方案时,在降低血糖的同时需要控制体重,并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现象,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文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特点及治疗方案,以期为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三黄脂消饮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三黄脂消饮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将45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l例。治疗组用三黄脂消饮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治疗后体重、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瘦素、血脂差异有显著性。认为三黄脂消饮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降糖、降脂方面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苏雪萍 《现代保健》2009,(36):123-123
糖尿病是由胰岛部细胞合成及分泌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案紊乱。而有些患者必须注意胰岛素控制血糖:1型糖尿病,经饮食及口服药物治疗无效型2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伴严重并发症,合并急性感染或消耗性疾病,外科疾患,施行大手术前后,妊娠与分娩时。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肥胖、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候选基因PC-1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PCR-RFLP技术分析53例正常对照者,105例肥胖患者,63例糖尿病非肥胖患者,114例肥胖伴糖尿病患者PC-1基因编码区K121Q多态性.结果 Q等位基因频率在正常对照、肥胖人群、糖尿病非肥胖人群、糖尿病伴肥胖人分别为3%,18%,4%和3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B组、OB+H组、OB+I组、OB+L组、OB+HIL组的相对危险性(RR)分别为4.26,4.12,7.36,5.15,9.70;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DM+OB组、DM+OBH组、DM+OBI组、DM+OBL组、DM+OBHIL组的RR分别5.32,7.37,12.07,8.53,13.50.结论 PC-1 Q等位基因与肥胖、肥胖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呈正相关,它参与了部分中国人肥胖、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对于口服降糖药物不达标或存在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往常选用预混人胰岛素2次/d,皮下注射,或合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但其血糖难以很好达标.为提高此类患者的临床血糖达标率,笔者对应用诺和灵30R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换用诺和锐30,观察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控制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疾病,其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障碍,导致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造成多种器官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和衰竭.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尤其是2型糖尿病在发病的许多因素中,如饮食不合理(热量摄入过剩)、低劳动强度或体力活动少、超重或肥胖(尤其腹型肥胖)等是其重要原因.目前糖尿病治疗仍以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运动疗法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与预防疾病已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运动疗法已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要基础治疗之一,不仅有助于减轻体重和消除肥胖,促进机体代谢,还有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降低血糖与稳定血糖水平的作用.因此,运动在2型糖尿病防治中的有益作用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7.
张岩 《现代保健》2010,(36):8-11
目的 通过对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HRV),探讨肥胖、糖尿病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2型糖尿病组(52例)和非肥胖2型糖尿病组(76例),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频谱分析技术检测HRV,与正常组对照并进行分析.结果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每5 min 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每5 min 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总频谱功率、低频段功率、低频段功率/高频段功率均显著低于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P〈0.05,P〈0.01);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SDNN与病程、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结论 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下降,与肥胖、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8.
方华 《药物与人》2014,(5):73-73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伴有因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异常。临床上分为1型和2型两种类型。临床以2型糖尿病最为多见,该型主要病理特点为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目前对于血糖不能得到很好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这是避免陧性并发症发生和减少低血糖发生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潘华 《社区卫生保健》2008,7(5):367-369
针对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对使用胰岛素治疗存在的认识误区或未定时治疗、拒绝使用的情况,笔者就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现状、影响因素和护理对策等作综述,以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正确应用胰岛素,保护胰岛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且肥胖患者血脂水平异常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66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符合肥胖标准的患者,对他们的血糖、血脂(包括TG、TC、HDL-C、LDL-C)、胰岛素抗体进行检测分析,并设定相应对照组。结果2型糖尿病且肥胖组血糖、胰岛素、TG、TC、HDL—C、LDL—C、胰岛素抗体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和正常肥胖组比较明显异常(P〈0.01)。结论胰岛素抵抗(IR)与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和血脂异常有明显关联,改善IR,控制血脂水平,对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展以及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要点(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8哪些患者需要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进展,胰岛素缺乏的程度逐渐加重,当在合理饮食控制和运动条件下口服药不能达到血糖控制目标时,或不宜用口服药治疗的患者,就应该用胰岛素治疗。一些表现为非常高血糖水平的初发的糖尿病,特别是伴体重下降的患者(常有“三多一少”症状),由于存在葡萄糖毒症,使自身胰岛功能严重抑制,必须在开始时就用胰岛素治疗,待血糖控制、葡萄糖毒症消除后,  相似文献   

12.
8哪些患者需要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进展,胰岛素缺乏的程度逐渐加重,当在合理饮食控制和运动条件下口服药不能达到血糖控制目标时,或不宜用口服药治疗的患者,就应该用胰岛素治疗。一些表现为非常高血糖水平的初发的糖尿病,特别是伴体重下降的患者(常有“三多一少”症状),由于存在葡萄糖毒症,使自身胰岛功能严重抑制,必须在开始时就用胰岛素治疗,待血糖控制、葡萄糖毒症消除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胰岛素加用利拉鲁肽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接受胰岛素治疗的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的为观察组。对比并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BG(空腹血糖)、2hPG(餐后2小时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以及BMI(体重指数)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联合应用胰岛素与利拉鲁肽进行治疗,可在改善患者血糖水平的而同时,降低体重指数,加快其身体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大众医学》2013,(11):70-71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爆发性上升。罹患糖尿病以后,该去哪个医院就诊?是不是患了糖尿病,啥都不能吃了?糖尿病患者如何控制饮食、管理好血糖?哪些患者需要胰岛素治疗?特别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除药物治疗外,还有别的办法吗?  相似文献   

15.
随着糖尿病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发现绝大多数(92%左右)的2型糖尿病患伴有高胰岛素血症,尤其超重或肥胖,提示这些患有胰岛素抵抗。同时又发现2型糖尿病患伴有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有第二时相分泌量的增加及分泌峰值的后移,而且最先发生改变的是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的减少或消失。因此,针对胰岛素分泌模式的改变和胰岛素抵抗双重缺陷的病因治疗,新一代胰岛素增敏剂和餐时血糖调节剂陆续诞生了。前的应用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后能促进恢复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从而起到优化糖尿病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叶大歆 《科学健身》2009,(9):114-115
<正>糖尿病:运动疗法不能少糖尿病是一种糖代谢紊乱的内分泌系统疾病,除了血糖失控之外,还容易由此引发包括皮肤感染、糖尿病酮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等并发症。糖尿病有1型(胰岛素依赖型)和2型(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抵抗)两种类型,但是有超过95%以上的糖尿病是2型糖尿病并且属于2型肥胖性糖尿病。尽管原发性糖尿病的原因还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它与遗传、环境、压力、营养和运动缺乏有关,所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除了改善生活环境品质、减缓压力和营养疗法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运动疗法。通过运动疗法不仅可以改善血糖状况还有可能通过运动提升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对于2型肥胖性糖尿病甚至可能通过运动稳定血糖、到达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水平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 2 0例肥胖 2型糖尿病患者和 2 0例非肥胖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瘦素 (LP)浓度、体重指数 (BMI)、空腹胰岛素 (FINS)、空腹血糖 (FPG)、血脂、血压、腰臀比 (WHR)等指标。结果 ⑴肥胖糖尿病组LP、FINS高于肥胖非糖尿病组 (P <0 0 5~ 0 0 1) ,而非肥胖糖尿病组LP、FINS与非肥胖非糖尿病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⑵无论糖尿病组或非糖尿病组肥胖者的LP显著性高于非肥胖者 (P <0 0 1) ,女性的LP平均为男性的 3 45倍 ;⑶LP与FINS、BMI、MBP、Tch、TG呈正相关 (P <0 0 5~ 0 0 0 0 ) ,与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呈负相关 (P =0 0 0 1)。结论 肥胖 2型糖尿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及瘦素抵抗 ,非肥胖 2型糖尿病此种状态不明显 ;肥胖 2型糖尿病瘦素抵抗与胰岛素抵抗相关  相似文献   

18.
瘦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疾病,其临床常见代谢异常的表现,包括超重或肥胖,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减低或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增加.瘦素是一种新型的脂肪源性的肽类激素,其与肥胖、不孕和胰岛素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肥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瘦素水平改变,瘦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及2型糖尿病间相互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血脂异常及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瘦素也有变化.所以,瘦素可能参与了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代谢,引起多囊卵巢综合征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9.
罗格列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可导致代谢紊乱、眼底、肾脏、心脏和外周血管等的损害。其中2型糖尿病约占90%,多于成年时起病,常与肥胖相关。2型糖尿病的病因之一是胰岛素抵抗,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并未减少,但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利用能力下降。除了造成高血糖、胰岛素抵抗还可导致脂质代谢异常、高血压、高凝状态、血管病变、最后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这些代谢异常被称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增强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是治疗伴有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患者瘦素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性别、体重指数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体重指数BMI(身高/体重2)分为糖尿病肥胖组和糖尿病正常BMI组,均测量身高、体重、空腹血糖(FPG)、空腹真胰岛素(FTI)、空腹瘦素(LP)及馒头餐后2h真胰岛素(PTI),以ISI=1/(FBG×FTI)作为胰岛素敏感指数,对瘦素与性别、BMI、空腹和餐后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指数做相关性分析。结果⑴糖尿病肥胖组的瘦素、体重指数和胰岛素水平高于糖尿病正常BMI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糖尿病肥胖组低于糖尿病正常BMI组。⑵糖尿病肥胖组和糖尿病正常BMI组女性瘦素均明显高于男性。⑶直线相关性分析表明瘦素与性别显著相关,瘦素与体重指数和空腹胰岛素呈明显正相关,与ISI呈明显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与性别、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