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内含丰富的生长因子,发挥重要的组织愈合和再生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口腔科、颌面外科、整形外科等领域.近年来,美容医学领域也逐渐应用PRP技术来促进局部组织和细胞的再生,以达到抗老化及其他目的.其便捷性和疗效的显著性使得PRP在美容医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正>一直以来,PRP再生技术都站在抗衰医美技术的风口浪尖,赞成派认为这是一项很棒的技术,值得推广和研究,反对派认为这是一项有危险的技术,最好不要轻易尝试。在一段时间内,PRP这一名词被不良医美广泛应用,给人造成"PRP不安全"的印象。那么究竟什么是真正的PRP,它对美容抗衰领域的特殊贡献又是什么?本期我们就来一起揭开被誉为"自体美肤密码" PRP的神秘面纱。PRP:加速组织愈合的医学技术PRP是Platelet-Rich Plasma的简称,又称为"富血小板血浆"。顾名思义,PRP含有丰富  相似文献   

3.
PRP技术及其在美容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皮肤老化的主要原因在于皮肤各组织的细胞生长能力及活力减弱,真皮胶原纤维合成减少和弹力纤维变性,从而引起皮肤的皱纹、松弛及下垂等.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如何通过自体细胞再生(autologous cell regeneration,ACR)以改善皮肤老化成为美容外科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富含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技术在骨科、口腔及颌面外科领域里对创伤修复的应用,美容医学领域也逐渐开始应用PRP技术来促进局部组织或细胞的再生,以达到抗老化的目的[1-4].笔者现就PRP技术的产生及其近年来在美容外科领域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及其在骨科领域的应用。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来PRP制备、生理机制及其在骨科领域最新应用的文献,并进行回顾和综合分析。结果PRP具有促进组织愈合及促进骨再生等功能,缺点是缺乏标准的制备方法,PRP所含生长因子和蛋白质数量以及各种生长因子的相互作用机制仍不明确。临床应用前仍需建立可靠的动物模型和标准化的临床试验。结论PRP在骨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 PRP)是通过离心、血细胞单采等方式从动物或人全血中提取的富含高浓度血小板的血浆,由于来源于自体血液不产生免疫排斥,是目前应用前景优良的再生医学治疗药物之一,其临床治疗价值与干细胞相当。自Anitua于1999年发现PRP能显著促进骨组织修复以来,PRP由于其自身优良的性能,在骨科疾患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将分别从PRP影响骨愈合作用机制、促进骨愈合应用及研究进展、展望等方面综述应用PRP治疗骨折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组成成分,其生理功能主要是止血、凝血并维持毛细血管的完整性等。富含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是白体全血经离心分离、血小板含量高于普通全血4~8倍的浓缩血浆。因其含有多种高浓度的生长因子,这些生长因子相互协同作用,有促进组织再生、创面愈合、新生血管形成、减少瘢痕等作用,临床已有大量报道PRP应用于骨科、眼科、皮肤科、颌面外科、烧伤整形等学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基因工程和干细胞培养等研究的深入和广泛的发展,有关PRP的应用发挥出了更大的优势,显示出独特的作用。PRP在医疗美容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也成为目前众多学者聚焦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富血小板血浆(PRP)是自体全血离心后获得的血小板浓缩物,其富含多种生长因子,可以促进细胞增殖、基质重构和血管生成,从而发挥着抗炎修复和组织再生的作用。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骨科、再生医学、皮肤等方面。本文就PRP在面部年轻化、瘢痕修复、妊娠纹、黄褐斑等皮肤美容的应用及局限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再生医学是当今生物学和医学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点。本文阐述了再生医学的概念、范畴及其与组织工程的关系,介绍了国内再生医学领域部分专家的看法和研究进展,探讨了再生医学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指出了再生医学将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临床与基础研究的发展,PRP在成骨效应,软骨以及血管再生等方面显示出不同效果的生物效应,使其在骨关节外科领域有着理想的应用前景。但是伤口愈合、骨性关节炎以及韧带跟腱修复等方面在临床应用上缺乏标准的治疗指南且试验样本量不够大,导致治疗效果不一致。因此,本文查阅近年来有关PRP在骨关节外科研究及应用的国外文献并进行分析,目的为PRP将来的研究方向以及制定临床应用标准准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再生医学与外科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研究组织修复与重建的基本生物学机制为己任的再生生物学近年来发展很快 ,而运用再生生物学的基本知识来解决医学问题 ,即临床上损伤组织与器官的修复与重建 ,则是一个新的领域———再生医学领域。该领域已经成为一个多学科交叉并且发展迅速的领域 ,可以预见 ,再生医学将在 2 1世纪越来越被重视并且会对外科学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而实验外科学则与再生医学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综观外科学的发展 ,从最初的伤口包扎、创面处理、脓肿切开到后来各种病损组织或器官的切除术 ,以及现代全身器官功能支持和组织器官的修复与重建 ,经历…  相似文献   

11.
正富含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作为一种新的生物血液制剂,迄今已经在医疗领域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使用[1],由于其抗感染及组织再生能力,主要应用于促进软组织和骨组织的再生以及治疗骨折的并发症,如感染、骨不连的治疗。PRP是从全血中提取出来的血小板浓缩液,其血小板浓度是正常血浆的8倍,这些血小板中含有α颗粒,可释放用于组织修复的生长因子,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修复作用。方法 49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随机分为PRP治疗组和常规换药对照组。PRP组23例,给予清创加自体PRP伤口内注射和凝胶覆盖,治疗1周即更换PRP凝胶,3次治疗为1个疗程;对照组26例,采用传统换药为主的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根据情况采用植皮术、皮瓣转移等手术方法加速创面愈合。3周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于首次治疗后获随访,随访时间1~4个月。PRP组患者在2~3次PRP治疗后,可发现创面明显缩小,坏死组织及脓苔清除,组织色泽健康,血供良好,特别是外露骨或肌腱组织被新生肉芽组织覆盖。对照组患者在3周治疗后,创面愈合较PRP组面积小,特别是伴有骨或肌腱外露创面,新生肉芽覆盖较差。结论 PRP凝胶由于具有可塑性强、能持续释放多种生长因子的特征,可以作为生长因子缓释系统,能有效促进难愈性创面软组织缺损修复,增加局部血运,加速慢性难愈合伤口愈合。并且与传统负压引流系统相比,在伴有骨或肌腱外露的慢性难愈性创面治疗上,PRP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新型敷料在治疗慢性伤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慢性伤口患者67例,按入院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33例)采取传统敷料干预,观察组(34例)采取PRP联合新型敷料干预。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干预1周、2周、4周、6周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P联合新型敷料应用于治疗慢性伤口,可减轻疼痛程度,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提高护理效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创面原位三维生物打印是一项根据皮肤缺损结构迅速精准修复创面的技术, 应用前景广阔。多组分生物墨水的配方仍需探索完善, 以提高打印细胞和生物墨水的性能。富血小板血浆(PRP)作为患者组织损伤后特异性自体复合生长因子的来源, 具有启动组织修复和促进组织再生的潜在能力。此研究旨在制备PRP?海藻酸?明胶(AG)复合水凝胶生物墨水, 筛选优化关键配制参数, 并评价其在体内外的生物效应。其三维生物打印时采用挤压工艺打印皮肤结构, 并向其中分层打印加入真皮Fb和表皮干细胞。研究结果显示, PRP的加入不仅改善了种子细胞的行为, 而且使后者能以旁分泌的方式调节血管内皮细胞成管和巨噬细胞极化;PRP掺入浓度为5%时效果最佳。进一步活体原位生物打印观察显示, 与单纯AG生物墨水相比, PRP的加入能有效调节创面修复炎症反应, 并快速启动血管生成, 进而加速创面闭合, 提高愈合质量。此研究揭示了PRP这种可快速简便从患者分离获得的具有修复再生初始信号功能的自体血浆成分, 用于自体创面三维生物打印治疗的潜力。结合自体皮肤细胞快速分离技术及原位打印控制技术, 有望实现个体化创面精准修复的临床转化应用。  相似文献   

15.
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是血小板浓度高于基础水平时,从自体血液中提取血小板及血浆的浓聚物,激活后可以释放大量生长因子等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的生物活性物质,目前已成为再生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研究表明,由于PRP对许多疾病都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整形美容外科、骨科、口腔科、眼科等学科。现对PRP的生物学特性、制备方法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生物3D打印作为一种新型研究技术手段在组织及再生医学领域内被广泛研究,已成为近些年国内外的研究热点。该文总结了生物3D打印的发展历程,并对其在颅颌面损伤修复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应用进行了综述,同时结合团队自身研究展开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的修复是一个复杂的医学问题, 涉及创面愈合的各个阶段。近年来干细胞及组织工程为修复慢性难愈合创面带来了希望。干细胞具有良好的再生能力和旁分泌作用;多种组织工程策略有修复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潜力, 还可以提高干细胞的递送效率。该文对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病理特征、用于修复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干细胞、基于干细胞的组织工程创面修复策略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以新型可注射生物材料壳聚糖β-磷酸三钙为支架,负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与富血小板血浆(PRP)构建成新型可注射组织工程骨,观察其体内成骨效应.方法 采用中国青山羊双侧胫骨平台下腔穴型骨缺损模型.30只中国青山羊随机分为五组:空白组:骨缺损部不植入任何组织工程材料;单纯材料组:单纯植入组织工程材料壳聚糖β-磷酸三钙;PRP组:植入单纯复合PRP组织工程材料:MSCs组:植入单纯复合MSCs的组织工程材料;PRP/MSCs组:植入复合PRP、MSCs的组织工程材料.于术后第4、8周取出骨缺损区标本进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学切片观察,图像分析骨缺损区域骨小梁的生成数量.结果 术后8周,大体观察显示PRP/MSC组骨缺损区域表面新生骨连续,外观类似正常骨.术后4、8周,组织学显示PRP/MSCs组骨缺损边缘区域类骨质数量明显增多,骨缺损部多为点片状新生骨组织,其中大的片状新生骨组织明显增多.术后4周空白组、单纯材料组、PRP组、MSCs组、PRP/MSCs组的成骨面积百分比分别为8.79±3.63、14.49±3.72、24.18±5.38、24.42±5.10、31.10±3.49:8周时分别为15.41±4.21、25.36±5.37、30.71±4.39、33.97±4.45、48.60±5.97,4周、8周PRP/MSCs组骨修复效果均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 负载PRP和MSCs的新型可注射组织工程骨具有良好的骨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9.
程立宁  王杨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20,(3):192-192,I0004-I0005
对慢性创面的治疗,采用清创及换药治疗的方法难以取得较满意的疗效。慢性创面的治疗周期较长,费用较高,效果较差。而常规疗法不佳时可尝试采用生物疗法,以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质量。作为一种促进创面愈合的新型疗法,血小板浓缩物在创面修复与再生医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就血小板浓缩物治疗慢性创面的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创伤修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多种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化学因子和多种类型细胞的交互作用。这一过程的失调可导致许多问题,如过度愈合(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及慢性不愈合伤VI。全球范围都面临这些问题。干细胞有巨大的增强损伤后的组织修复和再生能力的潜能。干细胞生物学和皮肤组织工程学领域的迅速发展为新型的以干细胞为基础的创伤修复治疗的转变创造了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