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吉林省中国林蛙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林省中国林蛙养殖技术傅立中,张新田,王宝贵,王建军(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公主岭136100)本文拟以吉林省人工封沟养殖中国林蛙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封沟养殖地址的选择和提高林蛙繁殖成活率等方面的生态技术,赘述如下。一、依据林蛙生物学特性,选好放养的生态条件选择放养的生态条件必须和林蛙的生存相和谐,要适应林蛙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生存形式等要求。众所周知,林蛙是水陆两栖动物,它的皮肤非常湿润光滑,其表皮是由单层扁平上皮....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 Cantor在安徽淮北地区的人工养殖技术,通过在实验室玻璃饲养缸中的养殖实验,确定对养殖条件的控制和人工管理技术。实验主要通过人工干预管理,模拟蟾蜍野外水陆环境,监控水质、温度、湿度等,引入增氧系统的设计和天敌防护措施;在食性驯化方面,保证食物的多样化,设计并优化饲喂条件,确定合理配方,为下一步野外人工放养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人工养麝是实现麝与麝香资源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根本途径。通过梳理麝类人工养殖历史及相关政策法规,分析人工养麝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认为人工养麝在设施建设、饲养管理、驯养繁殖、饲料研发、疾病防治等技术层面已基本具备了大规模、产业化发展的条件。指出麝类养殖的政策管理应当进一步放开,降低办理驯养繁殖许可证的准入门槛、提高审批效率以减少申办者的人力与时间成本;应将现行配额制度的重心从控制麝香使用向鼓励麝香生产转移,鼓励企业参与林麝养殖、产品收购及药品研发,形成“公司+农户”的养殖格局,生产麝香终端产品;应依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麝类保护繁育与利用国家创新联盟,制定从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生产繁育计划制定、人工养殖种群和产品溯源、疾病防控等关键环节的技术指导和监管措施,确保养麝产业最大限度降低行业风险,促进人工养麝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林蛙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相似品种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沪宁  赵华英  初敏  李跃武 《中草药》2002,33(12):1130-1131
中国林蛙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David来源于蛙科,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输卵管的干燥品是名贵中药,因价格高、产量低,市场供应较缺,因此时常出现混、伪品,为了鉴别真伪品种,也有利于纯种养殖,我们对其进行了研究.其中林蛙的生态和生活习性及与其他蛙类的区别,是人工养殖林蛙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5.
孙玉华  白术民 《中药材》1994,17(5):12-13
本文阐述小兴安岭林区中国林蛙的生活习性,根据其特性进行人工放养,可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我国对野生动物的驯养,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通过逐代的人工选育,不断地改造动物的形态构造、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性,使动物产品逐步满足人类的需求,是可能的。药用动物养殖是一个很重要的行业。由于动物药活性强,疗效高,副作用小,在中药材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天然资源破坏严重,产量连年下降,动物药中的紧缺品种日益增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广大群众根据本地区资源条件,纷纷开展药用动物人工养殖工作,并做出了很大成绩。但是,当前的药用动物养殖业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在野生变家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方面尤为欠缺,本文试就药用动物人工养殖上的几个基本环节,谈谈个人的意见,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2016,(12)
目的:为科学指导林蛙养殖,并提供哈蟆油质量评价的理论依据,对中国林蛙与黑龙江林蛙体重与哈蟆油产量相关性及哈蟆油膨胀度差异性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采集3年生的雌性中国林蛙100只、雌性黑龙江林蛙50只,采用鲜蛙取油法和干蛙取油法获得3种哈蟆油样品,测定3种哈蟆油样品膨胀度;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中国林蛙体重、黑龙江林蛙体重与产油性能的相关性,比较3种哈蟆油膨胀度的差异性。结果:中国林蛙及黑龙江林蛙的体重与哈蟆油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3种哈蟆油在室温水浸8 h后的膨胀度存在显著差异。林蛙体重与哈蟆油产量具有极显著正相关;3年生雌性中国林蛙的哈蟆油产量为(1.04±0.31)g,显著高于3年生雌性黑龙江林蛙产量(0.73±0.34)g;2种林蛙的干油产率分别为(2.88±0.44)%和(2.95±0.71)%,没有显著差异。结论:依据在室温水浸8 h后的膨胀度可以区分鲜蛙取油法和干蛙取油法的哈蟆油样品,但2种取油方法对哈蟆油性状质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地龙规范化生产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薇  吴文如  肖翔林 《中草药》2005,36(9):1419-1422
综合分析近年来地龙规范化生产的相关研究,重点针对地龙的种质资源调查、品种鉴定、人工养殖技术、采集加工和质量控制等关键问题进行评述。地龙规范化养殖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着野生药用资源不足,药材品种混杂以及药材品质优劣参差不齐等问题。特别是缺少规范化养殖、产地加工和饮片炮制等关键技术的专项深入研究。因此,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是今后研究的主攻方向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舒兰市地处长白山和松辽平原过度地带,其东部属长白山的中低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在47%以上,气候湿润,年平均气温在4℃左右,无霜期130d左右,夏季林区相对湿度在81%以上,是中国林蛙较为理想的栖息地。历史上,也是中国林蛙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舒兰市也是最早较大规模开展中国林蛙封沟放养的地区之一。经过近20年的时间,在有关专家、教授的指导下,在养殖技术、哈蟆油的加工及产品开发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绩,1998年国家科委确定舒兰市为“长白山中国林蛙种苗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舒兰市地处长白山和松辽平原过度地带,其东部属长白山的中低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在47%以上,气候湿润,年平均气温在4℃左右,无霜期130d左右,夏季林区相对湿度在81%以上,是中国林蛙较为理想的栖息地。历史上,也是中国林蛙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舒兰市也是最早较大规模开展中国林蛙封沟放养的地区之一。经过近20年的时间,在有关专家、教授的指导下,在养殖技术、哈蟆油的加工及产品开发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绩,1998年国家科委确定舒兰市为“长白山中国林蛙种苗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