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用于过氧化氢分解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情况。目前过氧化氢分解催化剂主要有负载型金属催化剂、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以及非金属催化剂。本文简要概括总结了各种催化剂对双氧水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及催化影响因素,为过氧化氢生产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活性炭负载磷钨酸哌啶盐催化合成苯偶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活性炭为载体制备负载型磷钨酸哌啶盐催化剂,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进行表征。将其作为过氧化氢氧化苯偶姻合成苯偶酰催化剂,研究了氧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对氧化反应的影响,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熔点测定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催化性能良好。较优实验条件为:催化剂负载量10%,催化剂加入量为3.3%(与总反应物质量比),反应温度110℃,过氧化氢与苯偶姻摩尔比3.5∶1,反应时间3.5h,苯偶酰收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3.
《天然气化工》2016,(1):91-98
综述了常压下氢氧直接合成过氧化氢用钯催化剂研究进展,包括单一负载型钯催化剂、钯催化剂活性组分改性(金属及非金属的掺杂改性)和载体改性(酸改性及其他方法改性)的研究状况。讨论了催化剂活性组分钯颗粒尺寸、分散度、能量位点以及载体表面酸性对氢氧直接合成过氧化氢活性的影响。指出强化主反应,抑制副反应,以提高过氧化氢收率和浓度,达到工业化应用的需求,仍是钯催化剂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丙烯与过氧化氢合成环氧丙烷固定床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钛硅分子筛合成基础上,研究了其改性,成型,重点对型后的催化剂用于丙烯过氧化氢环氧化反应的固定床工艺及参数进行了研究,丙烯与过氧化氢水溶液(质量分数30%)在温度50-70℃,压力约3.0MPa,内烯与过氧化氢摩尔比2.0-3.0,溶剂(甲醇)与过氧化氢摩尔比12.0-15.0以及液态丙烯体积空速2.0h^-1时,其过氧化氢转化率可达94%,环氧丙烷的选择性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5.
以30%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在相转移试剂和磷钨酸催化剂作用下催化油酸制备壬二酸,考察了催化剂磷钨酸用量、过氧化氢用量、溶液pH值、相转移试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壬二酸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是:每100 g油酸中催化剂磷钨酸用量2 g、30%过氧化氢用量400 mL、相转移试剂用量10 g;溶液pH值5.0~6.2,磷钨酸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不超过3次,反应温度控制在95~105 ℃。在该反应条件下,壬二酸的产率可达到68.4%。  相似文献   

6.
江瀛 《石化技术》2009,16(2):46-49
介绍了固体酸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及硫酸催化工艺流程的改进情况。过氧化氢异丙苯(CHP)分解是异丙苯法生产苯酚丙酮的关键反应步骤,使用硫酸催化CHP分解反应存在反应安全性低、副产物多、设备腐蚀严重等诸多问题。作为硫酸的理想替代品,固体酸催化剂具有许多优点,但还需要对其活性、使用寿命及再生性能等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使用接枝法将介孔分子筛MCM-41官能团化,进而利用负载官能团与氯化铜的配位实现氯化铜在MCM-41上的组装,得到了2个新型多相化催化剂。采用FT-IR、UV-Vis、AAS、XRD以及N2吸附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多相化催化剂对叔丁基过氧化氢氧化萘满生成1-四氢萘酮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多相化催化剂在首次使用中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但是循环使用情况较差。  相似文献   

8.
用过氧化氢减少硫化物的腐蚀过氧化氢虽早已广泛用于控制工业生产中的硫化氢,但目前尚未用于控制油气生产中的硫化氢。实验证明,对除去H_2S来说,H_2O_2是一种极好的氧化剂。通过调节pH和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控制反应进行。在酸性或中性pH条件下以及有催化剂如铁存在时,硫化氢被迅速地氧化成硫,且每一磅的硫化氢需要1—2磅过氧化氢。  相似文献   

9.
过氧化氢氧化邻苯二酚、对苯二酚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张俊梅  冯惠生 《石油化工》2005,34(3):247-249
邻苯二酚、对苯二酚的过氧化反应是过氧化氢氧化苯酚联产苯二酚的副反应,为了减少羟化液中苯二酚的深度氧化,用乙酸和铁粉制备的Fe2+为催化剂,对邻苯二酚、对苯二酚单一物质的过氧化反应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液中苯二酚浓度、过氧化氢浓度及催化剂浓度越高,邻苯二酚、对苯二酚的过氧化速率越快。由实验数据拟合得到邻苯二酚、对苯二酚过氧化反应宏观动力学的模型参数,其表观活化能分别为39.802,34.776kJ/mol,过氧化氢的反应级数分别为0.85,0.97。  相似文献   

10.
《天然气化工》2005,30(2):18-18
大连化物所开发的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技术新成果,可能会对绿色环氧丙烷生产工艺具有重大影响。此项新成果,其催化剂本身不溶解于反应溶剂,但在过氧化氢的作用下,催化剂变为可溶,均相状态催化烯烃环氧化。当过氧化氢随着反应进行消耗完全时,催化剂又恢复到原始状态从反应体系中析出,像多相催化剂一样,可通过简单的过滤或离心回收,并可循环使用。大  相似文献   

11.
国内简讯     
<正>我国绿色环氧丙烷技术取得新进展大连化物所开发的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技术新成果,可能会对绿色环氧丙烷生产工艺具有重大影响。此项新成果其催化剂本身不溶解于反应溶剂,但在过氧化氢的作用下,催化剂变为可溶,均相状态催化烯烃环氧化。当过氧化氢随着反应进行消耗完全时,催化剂又恢复到原始状态从反应体系中析出,像多相催化剂一样,可通过简单的过滤或离心回收,并可循环使用。大连化物所已经相继开发了第一代催化剂、第二代催化剂,并且通过试运行已经生产出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基于过氧化氢的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HPPO)工艺中试装置中钛硅催化剂的失活问题,对失活后的钛硅催化剂进行了再生研究,采用XRF、XRD、XPS、IR、Py-IR、TG、DTA方法对失活及再生前后的催化剂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钛硅催化剂的孔道发生部分堵孔,导致活性有所下降,是其失活的主要原因。催化剂器内低温再生技术和焙烧再生技术效果相当,可以满足中试或工业化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氢能作为二次能源在可再生能源和化石能源发展中将发挥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但其推广应用受限于氢气储存成本高和运输效率低等因素。采用氨作为储氢载体,其储氢密度高、运输技术成熟,方便分布式现场制氢就地供应,避免氢气储运带来的困扰。氨载氢技术推广应用关键在于氨分解催化剂的发展水平。对近年来用于氨分解的Ru基催化剂、非贵金属催化剂、双金属催化剂和氮化物/碳化物催化剂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了各种催化剂上氨分解的反应机理以及活性金属、载体、助剂和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物化性质和催化性能的影响,指出了不同类型催化剂的优势和不足,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唐华荣 《石油化工》2004,33(Z1):1217-1219
主要介绍了以乙苯过氧化氢作氧化剂联产苯乙烯和环氧丙烷的PO/SM工艺、以异丙苯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的CHP工艺的原理,使用的催化剂及其开发的水平进展,并对这两种工艺进行了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15.
过氧化氢(H2O2,又名双氧水)是一种重要的绿色化工原料,其作为强氧化剂、漂白剂、消毒剂等在化工、纺织、造纸、国防、电子、医疗、环境保护等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过氧化氢的5种生产方法,包括电解法、异丙醇法、氧阴极还原法、氢氧直接合成法以及蒽醌法,对蒽醌法过氧化氢工艺原理进行详细分析,主要包括2-乙基蒽醌(EAQ...  相似文献   

16.
冯伟樑  曹勇  伊楠  戴维林  范康年 《石油化工》2004,33(Z1):840-841
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了一种Cu/Al2O3催化剂,使用BET、TEM、N2O化学吸附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在CO/O2/H2O直接法制H2O2反应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反应结果显示最高过氧化氢生成速率达到0.326mmol/(g·h)-1.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一步合成法合成固体催化剂Mo-SBA-15,并将其用于催化丙烯与异丙苯过氧化氢的反应。采用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对催化剂的结构及活性组分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相比于浸渍法制备的MoO3/SBA-15和溶胶凝胶法制备的MoO3/SiO2,该催化剂在丙烯与异丙苯过氧化氢的反应中显示出更高的催化活性。一步法合成的Mo-SBA-15保持了SBA-15的特征骨架结构,其中MoO3晶相的质量分数相比于MoO3/SBA-15和MoO3/SiO2分别下降了32.7%和55.3%,提高了其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热法和浸渍法制备了Pd/MIL-101(Cr)催化剂,考察了Pd的负载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V(异丙醇)∶V(乙腈)等对原位产生过氧化氢的影响;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对含100 mg/kg二苯并噻吩的模拟燃油进行脱硫实验,测定原位产生过氧化氢后的脱硫率。实验结果表明,以Pd/MIL-101(Cr)为催化剂构建的模拟燃油反应可以实现原位产生过氧化氢,在反应温度50℃、V(异丙醇)∶V(乙腈)=1∶1、Pd负载量25%(w)的催化剂Pd/MIL-101(Cr)用量为0.1 g的最佳条件下反应10 min时,过氧化氢含量可达36.117 mg/L,模拟燃油脱硫率可达到95.1%,实现了模拟燃油的深度脱硫。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丙烯与过氧化氢制备环氧丙烷反应(HPPO工艺)的特点,对专用催化活性组分钛硅分子筛HTS进行了研究。该研究包括对HPPO工艺所需活性组分钛硅分子筛制备条件的考察和优化,将钛硅分子筛HTS改性制备为合适的丙烯环氧化催化活性组分,然后制备成催化剂,用于HPPO中试实验。结果表明,丙烯与过氧化氢制备环氧丙烷反应的过氧化氢转化率大于95%,环氧丙烷选择性大于95%,催化剂活性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采用Fe-TS-1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以1-己烯环氧化为原料合成了1,2-环氧己烷。考察了Fe含量、溶剂、过氧化氢用量、温度、催化剂用量以及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较优化的反应条件为:n(SiO2)∶n(Fe2O3)=860,溶剂乙腈,反应温度343K,过氧化氢用量0.8mol/L,催化剂用量10.7g/L,反应时间5h。在优化的条件下,过氧化氢的转化率为49.6%,过氧化氢的选择性为68.1%,1-己烯的转化率为33.4%,1,2-环氧己烷的选择性为92.0%,1,2-己二醇的选择性为8.0%。采用甲醇为溶剂时,Fe-TS-1表现出较低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而采用乙腈为溶剂时,Fe-TS-1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说明掺杂Fe3+后,TS-1的疏水性发生了改变,乙腈溶剂的采用可能改变了反应的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