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妊娠恶阻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孕妇在早孕时期(2~3个月)发病,以择食、厌食、恶心呕吐或食入即吐、头晕倦怠等为主要症状,古人因恶心而阻碍饮食称为"恶阻".笔者近3a来采用和胃健脾养肝法治疗妊娠恶阻4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妊娠恶阻是妇女受孕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或食入即吐者,称为妊娠恶阻。笔者自1988年起,采用针灸按摩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妊娠恶阻是指受孕后2~3月之间,反复出现的以恶心、呕吐、厌食或食入即吐为主要症状的孕期病症。 注意饮食调养是减轻和防止妊娠恶阻的关键。孕妇饮食宜清淡而富于营养。妇女怀孕以后胎儿的生长,胎盘的形成,母体各组织器官的增大,都要从饮食中摄取各种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4.
重症妊娠恶阻治验李秀萍妊娠恶阻、是妊娠发生呕吐,因其恶心阻碍饮食,所以称为恶阻。本人经验浮浅,仅就平日诊治所见,辨证治疗举例如下:例1:陈某某,女,25岁,恶阻月余,经多处医治未效,日渐加重,于1993年8月4日就诊,症状:呕吐不能食,食入即吐,所吐...  相似文献   

5.
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恶闻食味,甚则食入既吐.称"妊娠恶阻",又称"子病"、"病儿"、"阻病".如<胎产心法>所说:"恶阻者,谓有胎气,恶心阻其饮食也."但须注意约半数左右的孕妇在妊娠早期出现择食、厌食、轻微恶心、头晕倦怠等症状,称早孕反应,一般不需治疗,3个月后可自行缓解.  相似文献   

6.
正妊娠早期,出现严重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则食入即吐者,称为“妊娠恶阻”。妊娠恶阻并不等同于早孕反应,西医学中的妊娠剧吐可属本病范畴,据资料统计其发生率为0.35%~0.47%,多见于年轻初孕妇。妊娠恶阻反复发作的特点不仅不同程度的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且严重者亦可影响到孩子的智力发育。中医食疗以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千百年来为祖国人民所推崇。其精华蕴含于饮食宜忌、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学说、  相似文献   

7.
妊娠呕吐,又称妊娠恶阻,其表现为妇女在怀孕初期,食欲不振,有轻度恶心、呕吐等现象。如不影响饮食和工作,则属于正常生理反应,到妊娠第3个月能自然消失,故无需治疗。但有些孕妇呈持续性或剧烈呕吐,甚至不能进饮食,全身乏力,明显消瘦,小便少,皮肤黏膜干燥,眼球凹陷等,此时则必须及时治疗,以免影响母体健康和胎儿发育。足部按摩疗法对此症见效甚快,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妊娠后出现恶心、呕吐、厌食或食入即吐者,称为"恶阻"。本病多发生于妊娠早期,一般妊娠3个月后逐渐消失[1]。其临床表现为妊娠早期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头晕倦怠、厌食,甚则食入即吐,不食宜吐,严重者可出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消瘦;甚者可见血压下降、体温升高、黄疸、嗜睡或昏迷,对患者身心带来极大危害,正确及时的中医护理对  相似文献   

9.
针刺配合敷脐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妊娠恶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恶闻食味,甚则食入既吐,称“妊娠恶阻”,又称“子病”、“病儿”、“阻病”。如《胎产心法》所说:“恶阻者,谓有胎气,恶心阻其饮食也。”但须注意约半数左右的孕妇在妊娠早期出现择食、厌食、轻微恶心、头晕倦怠等症状,称早孕反应,一般不需治疗,3个月后可自行缓解。妊娠恶阻病情严重可出现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肝功能衰竭、韦尼克脑病甚至死亡。本病首见于《金贵要略·妊娠病脉证并治篇》,后随·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首载恶阻病名,  相似文献   

10.
恶阻 ,又名妊娠呕吐 ,是妊娠初期影响孕妇饮食的一种临床表现 ,早在《胎产心法》谓 :“恶心阻其饮食也”。民间称为“害喜” ,凡怀孕 2~ 3月间有轻度恶心 ,间或呕吐 ,食欲不振 ,欲食咸酸果实等症候。如从饮食起居方面加以注意 ,并注意适当休息 ,自可毋须治疗 ,稍隔时日 ,症状即能自然消失。笔者临床二十余年来遇见不少严重的恶阻患者 ,表现为身体消瘦 ,卧床不起 ,闻谷气则吐 ,饮入更甚 ,呕吐频繁 ,曾服中、西药不佳 ,经笔者用针刺治疗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均为门诊病人 ,2 0例中 ,初产妇 1 5例 ,经产妇 5例 ;年龄 2 1岁至…  相似文献   

11.
推拿治疗妊娠恶阻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妊娠6~12周时常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或食人即吐等反应,称为妊娠恶阻。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这不仅影响孕妇的身体健康,而且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也有影响。我们采用辨证分型推拿治疗妊娠恶阻5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妊娠恶阻的辨证施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鸣 《吉林中医药》2005,25(4):45-45
妊娠恶阻是指妊娠6~12周左右,出现头晕厌食,恶心呕吐,闻食味或食入即吐者,《产宝》称为“子病”,是妊娠早期的常见现象。轻者无需治疗,一般12周后症状可自动消失;若恶阻严重,反复呕吐不能自止,致孕妇形体消瘦,精神萎靡,甚或诱发他病者,则应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3.
化痰燥湿佐以益气养阴治疗妊娠恶阻3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惠萍 《广西中医药》2000,23(1):25-25,27
妊娠早期见恶心呕吐,头晕头重,恶闻食气或食入即吐,尤以晨起明显,称为妊娠恶阻.一般以妊娠6~12周多见,少数病例持续到妊娠后期.此病不仅影响母体健康,且累及胎儿的生长发育.临床多从脾胃虚弱,痰湿阻滞,肝胃不和辨治.然临床上痰湿并见阴虚型妊娠恶阻并不少见,笔者近年来运用化痰燥湿、益气养阴法治疗此型妊娠恶阻每获良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大部分妇女于受孕后40—60天左右的时间,开始出现头昏、困倦、恶心、呕吐、憎食、思酸等症,中医谓之恶阻。现举二例,以供参考。例一:廖××,22岁,护士。停经50多天,经常泛吐清水及涎沫,饮食难入,得之则吐,畏寒思卧。诊断为妊娠恶阻,曾用葡萄糖液、维生素 B_6等多次治疗,获效不显,  相似文献   

15.
妊娠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或食入即吐着,称为恶阻,本病是妊娠早期最常见的症候。呕吐严重的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严重时出现血压下降、引起肾前性肾衰竭。利用中西医结合,可使治疗显效快,复发低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妊娠剧吐,第受孕妇女在6~12周出现恶心,剧烈呕吐,不能进良,甚至脱水,电解制裁紊乱及酸中毒。影响孕妇健康者,称妊娠剧吐,祖国医学称为妊娠恶阻,有学者观察到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下降或恒定后呕吐症状缓解甚而消失;而葡萄胎患者在行清宫治疗后剧吐情况缓解;从这一点看,认为该症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有关。另外还有学者认为这是大脑皮质与皮质下中枢功能失调,导致丘脑下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结果,其损害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因妊娠见恶心呕吐,头重头晕,心中烦闷,恶闻食气,或食入即吐,称妊娠恶阻。一般在妊娠早期二三月多见,也有少数病例症状一直持续到妊娠后期。本病损耗体力,日久必致气血俱虚,影响胎儿发育,或发展成妊娠中毒症。其病机主要是胃气不降,冲脉之气上逆所致。常见的有胃虚及肝热两型。一、胃虚案  相似文献   

18.
妊娠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或食入即吐者,称为"恶阻"。本病是妊娠早期最常见的证候,与现代医学的"早孕反应"、"妊娠剧吐"相类似。一般以妊娠6~12周多见,少数病例持续到妊娠后期。此病不仅影响母体健康,且累及胎儿的生长发育。近年来笔者用何氏定呕饮合西药治疗妊娠恶阻7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25例妊娠恶阻病人均系本院2001-10~2005-04住院及门诊患者。年龄最小22岁,最大37岁;其  相似文献   

19.
妊娠早期出现反复恶心呕吐,恶闻食气,头晕厌食,甚则完全无法进食,食入即吐,称“妊娠呕吐”或“妊娠恶阻”。临床上通过辨证论治,采用温胆汤加减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47例妊娠恶阻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41例头胎,6例次胎;年龄最小25岁,最大31岁。1.2 诊断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妊娠恶阻的诊断依据。症见反复恶心呕吐,呕出酸水或苦水,胸闷头晕,心烦不寐,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或滑数。中医辨证为痰热内阻,胃失和降。2 治疗方法:采用清热化痰、降逆止呕法,方选温胆汤加味。处方:煮半夏9g,陈皮6…  相似文献   

20.
浅谈妊娠恶阻患者的饮食调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妊娠恶阻是由冲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主要表现为妊娠早期反复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或食人即吐,一般在停经40d前后出现,多见于年轻初产妇,其病程长、症状较复杂。在积极药物治疗的同时,饮食护理是一个主要环节。2000—2004年我科共收治妊娠恶阻患者68例,笔者根据病情,指导患者辨证施膳,合理搭配饮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