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灯盏细辛治疗冠心病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平台TCMSP数据库等多个国内外知名数据库筛选灯盏细辛的有效成分和冠心病的作用靶点。运用Cytoscape3.6.1软件构建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图,用STRING10.5构建交集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最后通过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灯盏细辛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成分11个,相对应的主要作用靶点155个,包括AKT1、IL6、VEGFA、JUN、CASP3、MAPK8、EGFR等。GO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过程(BP)条目2 155个,细胞组分(CC)条目60个、分子功能(MF)条目152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62条信号通路,主要通过干预PI3K-Akt、AGE-RAGE、MAPK、HIF-1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冠心病的作用。结论灯盏细辛主要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联合治疗冠心病,为后续更为深入的机制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西黄丸治疗前列腺癌的作用靶点和相关信号通路,进一步分析其治疗前列腺癌的理论基础及潜在机制。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获取西黄丸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取前列腺癌的疾病靶点,筛选出与西黄丸共同的靶点,利用String构建共同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应用Cytoscape3.7.1软件构建成西黄丸活性成分-前列腺癌-靶点交集网络,通过R语言软件对共同靶点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潜在信号通路并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共获得西黄丸生物活性成分27个,通过筛选得到西黄丸作用于前列腺癌的靶点40个,出现频次较高的有CCND1、EGFR、ESR1、MYC等,主要涉及蛋白体泛素化、蛋白异二聚活性、转录因子活性等生物过程,主要富集在PI3K-Akt、MAPK、AGE-RAGE等信号通路。结论西黄丸治疗前列腺癌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本研究预测的西黄丸治疗前列腺癌机制可为后续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探究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检索子宫肌瘤相关芯片,利用R语言分析得到差异表达基因。借助疾病数据库对子宫肌瘤已知靶基因进行检索。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桂枝茯苓丸的主要有效成分及作用靶基因,3组靶基因映射出关键靶点,通过基因功能注释数据库(DAVID)对关键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到桂枝茯苓丸有效成分11个,对应靶点121个;GEO数据库获得差异表达基因187个,检索到子宫肌瘤相关靶标271个;3组靶标最终获得映射靶基因20个,关键靶基因9个。桂枝茯苓丸主要通过ESR1、EGFR、SRC等核心靶基因调控类固醇结合、锌离子结合等生物过程及雌激素通路、催乳素通路、GnRH通路等多个信号通路干预子宫肌瘤发生发展过程。结论:应用生物信息学具有较高的置信度和参考价值,提供了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新方向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探讨桂枝茯苓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和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异病同治作用机制。【方法】利用 TCMSP获取桂枝茯苓丸组成中药的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通过GeneCards、PharmGKB、TTD数据库分别筛选PCOS和EMT疾 病靶点。使用R软件中的Venn R包获取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后绘制Venn图,在Cytoscape中制作药物-活性成分-潜在靶点 互作网络图,STRING平台中绘制交集靶点蛋白互作网络(PPI)图,Cytoscape对PPI网络进行优化并筛选核心靶点。应用R语 言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AutoDockTools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获得桂 枝茯苓丸85个活性成分及191个相应靶点,桂枝茯苓丸治疗PCOS、EMT的潜在靶点77个。桂枝茯苓丸治疗PCOS、EMT的 核心活性成分为槲皮素、β-谷甾醇、山柰酚、常春藤皂苷元、黄芩素,核心靶点为AKT1、EGFR、IL-6、TNF、TP53。GO 功能分析获得2 020个生物过程、34个细胞成分、126个分子功能,KEGG富集分析得到165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该方 中核心成分与靶点对接良好。【结论】桂枝茯苓丸可能通过槲皮素、β-谷甾醇、山柰酚、常春藤皂苷元、黄芩素,调节脂质 和动脉粥样硬化、AGE-RAGE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化学致癌-受体激活等信号通路,作用于靶点 AKT1、EGFR、IL-6、TNF、TP53,从而“异病同治”PCOS和EMT。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桂枝茯苓丸抗卵巢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检索获取桂枝茯苓丸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利用TCMSP、SwissTarget Prediction数据平台筛选桂枝茯苓丸靶基因集合,并通过STITCH数据库构建桂枝茯苓丸活性成分-靶点关联网络;利用GeneCards、DisGeNET、OpenTargets、STRING数据库构建"桂枝茯苓丸靶基因-卵巢癌基因"互作网络,预测和筛选桂枝茯苓丸抗卵巢癌靶基因;利用ClueGO软件对靶基因进行GO(Gene Ontology)功能分析,通过DAVID v6.8平台对关键靶点进行KEGG通路分析。结果选择了桂枝茯苓丸中的肉桂酸、桂皮醛、苦杏仁苷、丹皮酚、芍药苷、茯苓酸等9种活性成分作为研究对象;共筛选出TP53、CASP3、BAX、BCL2、PTEN、HSP90AB1、TNF等21个桂枝茯苓丸抗卵巢癌靶基因;桂枝茯苓丸可能通过调控TNF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VEGFR信号通路及雌性激素通路等发挥作用。结论桂枝茯苓丸可能通过调控多种抗卵巢癌基因及与肿瘤增殖、凋亡、肿瘤血管相关的多条信号通路发挥抗卵巢癌作用,具有"弱抑制-多靶点"抗卵巢癌药理学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黄芩治疗糖尿病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黄芩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OMIM、GeneCards、TTD及DrugBank等数据库筛选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靶点,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利用STRING 11.0进行蛋白质互作分析,构建PPI网络以筛选重要靶点;运用Metascape库对关键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7.2将分析得到的重要靶点和通路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通路网络;进一步对关键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筛选出黄芩重要活性成分有汉黄芩素、黄芩素、金合欢素、降穿心莲黄酮等,PPI网络中关键交集靶点61个,核心靶点有AKT1、IL-6、MAPK14、TNF、PRKCA、VEGFA等。GO富集分析得到细胞组成101条,分子功能76条,生物过程1 413条;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258条,主要涉及AGE-RAGE信号介导的糖尿病并发症通路、IL-17、MAPK、TNF、PI3K-Akt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可知,汉黄芩素、金合欢素、黄芩素、红...  相似文献   

7.
《中成药》2020,(9)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半夏泻心汤对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收集半夏泻心汤全方7味中药的化合物及有效靶点,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集合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CTD)、GeneCards、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三库数据筛选的疾病靶点,与中药的有效成分进行维恩(Venny)分析,确定交集靶点的靶向关系;从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互作(PPI)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获得164个活性化合物,药物靶点143个,疾病靶点911个,交集靶点84个。PPI网络涉及84个蛋白质节点,关键靶点包括JUN、TP53、MAPK1、MAPK14、MAPK3、VEGFA、IL6、ESR1、PTGS2、TNF。GO功能分析主要与RNA聚合酶II启动子、缺氧诱导过程、药物级联反应、细胞转录的调控相关。KEGG通路20条,主要涉及癌症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信号通路、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FoxO(Forkhead box O)信号通路等。结论本研究初步预判半夏泻心汤可能通过靶向作用关键蛋白和重要通路达到防治胃癌的效用,有望对中药复方防治胃癌提供新的证据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分析交泰丸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与BATMAN数据库检索黄连、肉桂的活性成分和靶基因,利用GeneCards数据库检索得到与心律失常相关的靶基因,采用Cytoscape软件绘制交泰丸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图,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交泰丸治疗心律失常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图,将PPI网络图导入Cytoscape,采用DAVID数据库对药物-疾病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 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 Vina和Pymol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收集到交泰丸31个有效成分及其556个成分靶点;心律失常相关靶点2 205个;药物成分和疾病的共有靶点174个;使用Cytoscape拓扑分析得到小檗浸碱、表小檗碱、黄藤素、黄柏酮、小檗碱等20个核心成分,PPI网络得到ALB、AKT1、MAPK3、VEGFA、SRC等15个关键核心靶点。生物信息学富集分析中共获取821个GO条目,109条KEGG通路,主要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度值排名前5的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ALB、AKT1、MAPK3、VEGFA、SRC)有较强的亲和力。结论:该研究揭示了交泰丸可能通过调控细胞代谢、降低氧化刺激、改善血管重塑等方面治疗心律失常,为后续研究交泰丸治疗心律失常提供一定的中药药理依据。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10):143-149,后插3-后插4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活络效灵丹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活性成分及靶点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运用TCMSP数据库结合筛选条件确定活络效灵丹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获取冠心病作用靶点,取活络效灵丹和冠心病作用靶点的交集,对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互相作用网络分析、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主要有效活性成分118种,并获得药物靶点197个。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共获得7266靶点,药物作用靶点与疾病作用靶点交集基因172个,PPI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得出STAT3、AKT1、JUN、MAPK1、APP、ERLA、CXCL8、IL6、MAPK14、EGFR等可能是活络效灵丹治疗冠心病的核心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163个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获得69条信号通路,其中富集排名靠前通路主要有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内分泌抵抗、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PI3K-Akt信号通路、铂耐药、细胞凋亡、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结论活络效灵丹治疗动冠心病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特点,为探析中医治疗冠心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茵陈蒿汤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Uniprot数据库收集茵陈蒿汤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使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收集慢加急性肝衰竭相关靶点,并筛选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获得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生物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借助AutoDock等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茵陈蒿汤治疗ACLF的核心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异鼠李素、山柰酚、豆甾醇、β-谷甾醇等,核心靶点有AKT1、MAPK、TNF、IL-6等。KEGG分析主要涉及AGE-RAGE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和TNF信号通路等188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茵陈蒿汤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综合优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肉苁蓉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SP分析平台检索中药活性成分和中药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筛选肉苁蓉治疗VD的作用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可视化的中药-疾病靶点相关的信号通路。结果从肉苁蓉中筛选出4个有效成分,作用于60个血管性痴呆靶点,肉苁蓉治疗VD的核心基因主要有IL6、VEGFA、EGFR、CASP3、MYC、CCND1、FOS、PPARG、AR、RELA、NOS3、ICAM1等。中药-疾病靶点涉及的GO功能主要包括DNA结合转录激活活性、核受体活性、转录因子活性,直接配体调节的序列特异性DNA、乙酰胆碱受体活性、泛素蛋白连接酶结合、RNA聚合酶II转录因子结合等。中药-疾病靶标涉及的KEGG通路主要包括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前列腺癌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AGE-RAGE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蛋白多糖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肝细胞癌信号通路、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丙肝信号通路等。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了肉苁蓉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分子机制,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甘麦大枣汤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库(BATMAN-TCM)及文献搜索获取甘草、小麦、大枣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从GeneCards数据库获得抑郁症靶点,获得药物疾病交集靶点,通过String在线平台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利用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及拓扑学分析筛选核心基因,应用DAVID数据库完成基因本体(GO)功能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的富集分析。结果:共筛出中药活性成分94个,有效靶点49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48个。PPI网络发现ALB、CASP3、VEGFA、MYC、CCND1、ESR1、CTNNB1、AR等可能是关键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181个生物过程,主要涉及雌激素反应、胆碱能突触传递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46个通路,主要集中在癌症相关通路、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等。结论:本研究为甘麦大枣汤的药效物质基础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为其在抗抑郁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淫羊藿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数据库收集淫羊藿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获取RA相关疾病靶点。取淫羊藿活性成分靶点与RA疾病靶点的交集基因(共同靶点),作为淫羊藿对RA作用的潜在关键靶点基因。将交集基因上传至String数据库,构建淫羊藿活性成分与RA疾病的共同靶点蛋白互作(PPI)网络,并根据其度值筛选出核心靶点。借助DAVID分析平台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淫羊藿活性成分23个,共同靶蛋白即关键靶标72个。重要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Quercetin)、木犀草素(Luteolin)、山萘酚(Kaempferol)等;核心靶点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等;KEGG主要通路富集在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促乳素(Prolactin)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等。结论淫羊藿可能主要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从调节炎症、免疫等多方面发挥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究左金丸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分子网络调控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检索左金丸化学成分,筛选并预测其入血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检索疾病数据库中与Hp感染相关的作用靶点,构建左金丸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的交互网络,获得左金丸抗Hp的特征性基因;通过DAVID6.8数据库对上述特征性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hubba筛选出左金丸抗Hp感染的关键靶点。结果通过TCMSP筛选、预测得到左金丸32个入血活性成分和197个作用靶点。GO分析共得到199条富集结果,其中生物过程包含炎症反应、RNA信号转录、信号传导等152条,细胞组分包含细胞核、细胞外基质、蛋白复合物等19条,分子功能包含细胞因子活性、DNA结合、ATP结合等28条。KEGG分析结果显示,Jak-STAT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细胞周期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等65条通路与左金丸抗Hp感染密切相关。经Cytohubba筛选得到CXCL8、IL10、IL4、VEGFA、MMP9等10个关键基因。结论左金丸抗Hp感染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的特点,可为其活性成分研究和抗Hp药效及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六味地黄丸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并使用网络药理学探讨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1年10月临沂市中医院收治的46例肝肾亏损型PC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药物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儿童康复治疗,药物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六味地黄丸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分的改善情况。使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获取六味地黄丸的活性成分、靶点与PCP疾病靶点,得到交集靶点后构建交集靶点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进行富集分析。结果 药物组疗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3),筛选得到6味中药47个主要成分与99个疾病治疗靶点,发现10个关键靶点为:TP53、AKT1、JUN、TNF、MAPK1、IL6、HSP90AA1、RELA、MAPK8、VEGFA,通过靶点富集获取GO条目558个,KEGG条目99个,主要富集到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作用。结论 六味地黄丸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显著疗效,临床治疗PCP优于常规康复治疗。本文以临床为基础,借助网络药理学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PCP疗效显著的作用机制,分析研究流程符合《网络药理学评价方法指南》要求,具有可靠性、规范性与合理性,为临床应用中药防治PCP提供了案例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探讨中医经典名方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作用机制.方法:在TCMSP、BATMAN-TCM、TCMID中筛选桂枝茯苓丸的成分和靶点;并通过OMIM、GeneCards数据库检索EMS相关靶点;取交集后得到桂枝茯苓丸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共同靶点,利用Cytoscape 3.6.1...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薄荷活性成分治疗慢性胆囊炎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及文献挖掘筛选薄荷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慢性胆囊炎相关靶点,将慢性胆囊炎相关靶点与薄荷活性成分相关靶点进行匹配得到潜在治疗靶点。构建薄荷活性成分-潜在治疗靶点网络图、蛋白互作网络图,运用Metascape数据库对潜在治疗靶点进行生物学过程及信号通路分析,利用Dis Ge NET数据库对靶点所属的类型进行归属。结果:筛选得到薄荷15个活性成分,涉及40个潜在治疗靶点,主要参与对类固醇激素的反应、对酸性化学物质的反应、上皮细胞增殖等生物过程,共涉及13条信号通路。结论:薄荷活性活性成分可能通过调控EGFR、MYC、CASP3、CCND1、VEGFA、ERBB2、MDM2、ESR1、IL6、PPARG等靶点以及Pathways in cancer、prostate cancer、AGE-RAGE signaling pathway in diabetic complications、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等多个信号通路发挥薄荷活性成分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防己黄芪汤治疗肾性水肿的潜在作用机制,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进行验证.[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筛选防己黄芪汤所含有效化合物,分别运用Uniprot、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防己黄芪汤作用靶点,根据Gene Card和OMIM数据库获取肾性水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鱼腥草滴眼液治疗干眼的成分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检索收集鱼腥草滴眼液中化学成分并筛选活性成分,多个数据库联用检索查询成分和疾病对应的靶点;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拓扑图,对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进行可视化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分析;运用Bioconductor数据库R语言软件包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进一步分析靶点功能及机制通路。结果:共筛选出鱼腥草有效活性成分30个,与干眼的交集靶点128个。根据“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拓扑图,鱼腥草治疗干眼的主要有效成分有23个,包括癸醛、乙酸龙脑酯、山柰酚、槲皮素、芦丁等。根据PPI网络,鱼腥草治疗干眼的潜在作用靶点度值排名前10的有Jun、蛋白激酶B1(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白细胞介素-6(IL-6)、转录因子p65(RelA)、白细胞介素-8(CXCL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MAPK8和IL-1β。GO分析提示,鱼腥草治疗干眼的关键靶点富集在细胞因子受体结合、受体配体活动、细胞因子活性等功能上;KEGG通路富集分析则显示,鱼腥草治疗干眼涉及了包括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产物及其受体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和IL-17信号通路等在内的多条作用通路。结论:鱼腥草滴眼液主要成分鱼腥草治疗干眼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抑制细胞凋亡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