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利用FLP/FRT、Cre/Loxp重组酶系统构建并鉴定髓样细胞特异性SETD4基因敲除小鼠,为深入研究SETD4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方法 将引进的Setd4flox/+小鼠自交,筛选出子代基因型为Setd4flox/flox的小鼠;与FLP小鼠交配,得到Setd4fl/+/flp小鼠;然后分别与C57BL/6小鼠交配去除FLP酶,筛选出Setd4fl/+小鼠;与Lyz2-Cre小鼠交配,筛选出Setd4fl/+/Lyz2-Cre小鼠;将得到的Setd4fl/+和Setd4fl/+/Lyz2-Cre小鼠交配,筛选出Setd4-/-/Lyz2-Cre小鼠,即髓样细胞特异性SETD4基因敲除小鼠。利用PCR技术鉴定小鼠基因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及肝组织中SETD4 的mRNA表达水平验证敲除情况。 结果 髓样细胞特异性SETD4基因敲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SETD4 mRNA水平较野生型小鼠显著降低;而在肝组织中无显著差异。 结论 利用FLP/FRT、Cre/Loxp系统成功构建髓样细胞特异性SETD4基因敲除小鼠,为后续的功能学研究提供了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缺失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肺脏免疫细胞组成及炎症性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C57BL/6野生型(WT)小鼠和同背景HO-1条件敲除(HO-1-/-)小鼠,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WT对照组、 LPS处理的WT组、 HO-1-/-对照组和LPS处理的HO-1-/-组。LPS处理的WT组和LPS处理的HO-1-/-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LPS(15 mg/kg)建立ALI模型,WT对照组和HO-1-/-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射同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12 h后,处死小鼠并收集各组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PCR检测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和IL-6 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中性粒细胞(CD45+CD11b+Ly6G+Ly6C-)、总单核细胞(CD45+CD11b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Bcl3基因敲除对小鼠脾脏免疫细胞的组成及抗肿瘤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建立Bcl3基因敲除小鼠(Bcl3-/-), 血常规检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Bcl3-/-小鼠的免疫细胞组成;建立B16F10黑色素瘤肺转移小鼠模型, 记录肺部肿瘤结节数和小鼠生存时间, 对比野生型(wild type, WT)小鼠和Bcl3-/-小鼠的抗肿瘤能力。结果 Bcl3-/-小鼠成功繁育成品系, 子代基因敲除纯合小鼠无胚胎致死现象, 且生长正常, 与WT小鼠相比外观、生长发育、繁育性能未见明显差异;主要脏器无明显异常, 但脾脏肿大且脾脏免疫细胞总数明显增加(P<0.05);血小板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及百分比均显著低于WT小鼠;CD19+B细胞比例无明显改变, CD3+T细胞比例显著增加, 同时T细胞亚群(CD4+、CD8+、Treg)比例均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固有免疫细胞中NK细胞(NK1.1+)和中性粒细胞(Gr1+)比例下降(P<0.05), DC(CD11b+)比例无明显变化;Bcl3-/-荷瘤小鼠的肺部可见大量由黑色素瘤细胞形成的肿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讨NKT细胞在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感染性肺炎模型中的作用。方法:MRSA经鼻黏膜感染C57BL/6野生型(WT)小鼠和CD1d^(-/-)小鼠。观察小鼠生存率,检测肺组织中细菌载量,ELISA检测肺组织中细胞因子TNF-α、IFN-γ、IL-17、IL-6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中CD3^(+)CD8^(+)T细胞、NK细胞和NKT细胞百分比。结果:MRSA致死剂量感染5 d,WT小鼠生存率显著低于CD1d^(-/-)小鼠(46.2%vs 90.0%,P<0.05)。感染12~48 h,WT小鼠肺组织中细菌载量显著高于CD1d^(-/-)小鼠(P<0.01);WT小鼠肺组织中TNF-α、IFN-γ、IL-6和IL-17含量较CD1d^(-/-)小鼠明显增高(P<0.01)。MRSA感染24 h,WT小鼠肺组织中NKT细胞、NK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CD1d^(-/-)小鼠(P<0.01),而CD3^(+)CD8^(+)T细胞百分比低于CD1d^(-/-)小鼠(P<0.01)。结论:在MRSA肺炎中,NKT细胞被激活,从而加重肺部炎症反应,降低生存率,减缓细菌清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UMO特异性蛋白酶3(SENP3)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在磷酸钙诱导的小鼠腹主动脉瘤(AAA)形成中的作用。方法:(1)分离C57BL/6背景的Senp3flox/flox(野生型,WT)小鼠和Senp3flox/flox;Lyz2-Cre(SENP3单核细胞特异性敲除,即条件性敲除,c KO)小鼠骨髓来源的单核细胞(BMDMs),分别诱导其M1/M2型分化,采用RT-q PCR、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比较SENP3表达以及M1/M2型巨噬细胞分布差异。(2)8~12周龄雄性WT小鼠和c KO小鼠用改良型磷酸钙诱导14 d构建小鼠AAA模型,比较两组小鼠的成瘤率和生存率;RT-q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EN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两组小鼠AAA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二氢乙啶染色检测组织中活性氧簇(ROS)生成差异。(3)为探讨其中机制,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共沉淀验证SENP3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7(MKK7)的相互作用;在BMDMs中转染FlagMKK7野生型(Flag-MKK7 WT)和SUMO修饰位点K18突变体(Flag-MKK7 K18R mutant)后诱导BMDMs进行M1极化,用Western blot检测p-JNK和MMP-9表达的差异。结果:(1)SENP3在M1型巨噬细胞中表达显著升高(P<0.01),在M2型巨噬细胞中显著下调(P<0.01);SENP3在M1向M2型巨噬细胞转化过程中表达显著下降(P<0.01),而在M2向M1型巨噬细胞转化时表达显著上调(P<0.01);c KO组BMDMs经M1/M2型诱导后,巨噬细胞M1型少于WT组,而M2型多于WT组;(2)SENP3在AAA组织中表达上调(P<0.05);c KO小鼠磷酸钙诱导后成瘤率显著降低(P<0.01),生存率显著提高(P<0.05),最大腹主动脉外直径显著减小(P<0.01);c KO小鼠AAA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表达显著下调(P<0.01),ROS生成减少,MMP-9表达也显著下调(P<0.05)。(3)M1巨噬细胞中,MKK7的SUMO2/3修饰减少,与SENP3的相互作用增强;突变回补实验说明,转染Flag-MKK7 K18R mutant的M1型巨噬细胞中p-JNK和MMP-9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SENP3通过去SUMO化修饰MKK7,激活MAPK/JNK通路,调控巨噬细胞的极化,上调MMP-9的表达,从而促进AAA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白喉毒素诱导的CD4^(+)T细胞特异性缺失小鼠(Cd4-DTR)模型。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在C57BL/6小鼠Cd4基因终止密码子位点定点插入IRES-DTR表达元件。流式细胞术检测未经处理的Cd4-DTR小鼠脾和硬脑膜CD4^(+)T细胞数量及比例与野生小鼠有无差异,单次注射不同剂量白喉毒素后CD4^(+)T细胞的减少程度以及CD4^(+)T细胞缺失的持续时间。结果鼠尾PCR鉴定证明Cd4-DTR模型构建成功,未经处理的Cd4-DTR小鼠脾中的CD4^(+)T细胞数量及比例低于野生小鼠,但硬脑膜中没有差异。单次注射75 mg/kg白喉毒素后Cd4-DTR小鼠的脾和硬脑膜中的CD4^(+)T细胞数量及比例都大幅度下降且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单次白喉毒素注射后脾脏中的CD4^(+)T细胞缺失持续时间超过1周。利用3%DSS诱导小鼠急性结肠炎,结果显示Cd4-DTR小鼠肠道的病理改变弱于对照小鼠。结论成功构建Cd4-DTR小鼠模型,为CD4^(+)T细胞功能研究提供了新的小鼠模型。缺失CD4^(+)T细胞可能减轻DSS诱导的小鼠急性结肠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D226在小鼠慢性束缚应激(CRS)诱导的抑郁样行为中发挥的免疫调控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4~6周龄野生型(WT)雄性C57/BL6J和同品系CD226基因敲除(CD226KO)小鼠建立CRS模型,通过强迫游泳测试、蔗糖偏好测试等行为学检测方法对小鼠进行应激抑郁评分,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脾脏、Peyer淋巴结及肠上皮内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结果 与WT CRS组相比,CD226KO CRS组强迫游泳测试静止时间显著降低,蔗糖偏好率显著上升;脾脏CD4+T细胞和CD8+ T细胞之比显著降低;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中T细胞受体αβ(TCRαβ)和TCRαβ CD8αβ细胞亚群比例显著升高。结论敲除CD226能够缓解小鼠CRS模型诱导的抑郁样行为,影响CRS状态下小鼠脾脏及肠道免疫细胞比例,改善小鼠应激状态下的整体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8.
蒋鸿晶  仲国庆  张洋 《免疫学杂志》2023,(3):233-239+247
目的探讨红芪多糖(HPS)介导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通路抑制卵巢癌小鼠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作用。方法取40只Balb/c小鼠通过皮下注射卵巢癌SKOV3细胞建立卵巢癌小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米非司酮(MIF)组、HPS组、HPS^(+)MIF联合组。HPS组灌胃给予HPS(200 mg·kg^(-1)·d^(-1)),MIF组灌胃给予MIF(40 mg·kg^(-1)·d^(-1)),HPS^(+)MIF联合组灌胃给予HPS(200 mg·kg^(-1)·d^(-1))和MIF(40 mg·kg^(-1)·d^(-1)),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无菌生理盐水,连续干预14 d。观察记录各组小鼠瘤体积、瘤质量并计算抑瘤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小鼠外周血白介素-2(IL-2)、白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组织中CD4^(+)、CD4^(+)CD25^(+)叉头框蛋白P3(^(+)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组织STAT3、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信使核糖核糖酸(mRNA)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组织STAT3、PD-L1、PD-1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MIF组、HPS组、HPS^(+)MIF联合组小鼠瘤体积和瘤质量、外周血IL-2、IL-10、TGF-β1水平以及肿瘤组织CD4^(+)CD25^(+)Foxp3^(+)Treg细胞水平降低,肿瘤组织中CD4^(+)细胞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IF组和HPS组比,HPS^(+)MIF联合组小鼠瘤体积和瘤质量、外周血IL-2、IL-10、TGF-β1水平以及肿瘤组织CD4^(+)CD25^(+)Foxp3^(+)Treg细胞水平降低,肿瘤组织中CD4^(+)细胞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MIF组、HPS组、HPS^(+)MIF联合组小鼠肿瘤组织STAT3、PD-L1、PD-1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IF组和HPS组比,HPS^(+)MIF联合组小鼠肿瘤组织STAT3、PD-L1、PD-1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S对卵巢癌小鼠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有一定抑制作用,推测可能是通过介导STAT3信号通路抑制STAT3、PD-L1、PD-1的表达实现上述作用的。  相似文献   

9.
观察miR-7基因敲减(knockdown, KD)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分别用0、50、100、200 ng/mL LPS刺激野生型(wild type, WT)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12 h,经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Real-time PCR)检测发现,随着LPS刺激浓度的增加,巨噬细胞中miR-7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且在100 ng/mL LPS浓度刺激下miR-7表达最显著(P0.01)。用100 ng/mL LPS处理miR-7 KD小鼠和WT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12 h,镜检观察到巨噬细胞形态均由圆形变为长梭形,并伸出长长的伪足。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表面CD80和CD86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LPS作用后,miR-7 KD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表面CD80和CD86的比例较WT小鼠显著上调(P0.05)。Real-time PCR和ELISA结果显示,miR-7 KD小鼠巨噬细胞在LPS刺激后,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ɑ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LPS刺激后,与对照组相比,miR-7 KD小鼠巨噬细胞中NF-κB p65和p-NF-κB p65的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以上数据显示,miR-7基因KD可显著增强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的传递增强有关,提示miR-7在巨噬细胞炎症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CD38蛋白在脂多糖联合D-氨基半乳糖(LPS/D-GalN)所诱发的小鼠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野生型C57BL/6小鼠(WT)和CD38基因敲除小鼠(CD38 KO)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早期组和模型晚期组。在造模后2 h和6 h处死动物,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组织炎症因子的表达,HE染色检测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在LPS/D-GalN诱导的模型小鼠中,与WT小鼠相比,CD38 KO小鼠血清ALT和AST水平显著升高,肝脏组织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γ干扰素(IFN-γ)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病理组织学检测显示肝脏组织出血严重,肝实质细胞空泡变形明显增多,肝细胞死亡显著增加。结论 CD38蛋白通过下调炎症因子的表达,减少肝细胞死亡,减轻LPS/D-GalN诱导的急性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转录因子干扰素调节因子(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IRF)家族与Th17的发育密切相关,近年来发现Th17细胞在炎症性肠病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IRF8对Th17发育及T细胞转染免疫介导的小鼠实验性肠炎的影响。方法:(1)采用流式细胞术分选野生型(WT)或IRF8全基因敲除(IRF8 -/-)小鼠脾脏和淋巴结的naive CD4 +T细胞(CD4 + CD62L +CD44 low),在Th1、Th2或Th17极化的条件下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和Th17的比例。(2)建立实验性肠炎模型:采用免疫磁珠法分选WT或IRF8 -/-小鼠中的脾脏和淋巴结中CD4 +CD25 +Treg,WT小鼠的CD4 + CD45RB hi T细胞单独或者分别联合WT或IRF8 -/-小鼠的CD4 +CD25 +Treg腹腔注射给RAG1 -/-小鼠;WT或IRF8 -/-小鼠的naive CD4 + CD45RB hi T细胞腹腔注射给RAG1 -/-小鼠;观察上述小鼠每周体重的变化,第5周时处死小鼠,进行结肠炎病理评分和肠系膜淋巴结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1)IRF8 -/-较WT的naive CD4 +T细胞在极化条件下向Th17细胞分化更明显(P<001),而对Th1和Th2细胞的分化无影响(P>0.05)。(2)CD4 + CD45RB hi T细胞转染给RAG1 -/-小鼠,IRF8 -/-较WT供体鼠引起的RAG1 -/-小鼠体重显著降低(P<0.05),结肠炎评分显著增高(P<0.05),且肠系膜淋巴结中IL-17 +CD4 +细胞比例明显增高(P<0.01),而 IFN-γ +CD4 + 和 Foxp3 +CD4 +细胞比例无影响(P>0.05);IRF8 -/-小鼠的CD4 +CD25 +Treg对WT小鼠CD4 + CD45RB hi T细胞转染给RAG1 -/-小鼠诱发的免疫介导的结肠炎显示出正常的免疫抑制作用。结论:转录因子IRF8基因敲除促进CD4 +T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促进转染naive CD4 +T细胞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的发生,IRF8基因敲除小鼠Treg细胞免疫抑制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树突状细胞(DCs)分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PF级BALB/c雄性小鼠随机选取8只作为正常组,其余24只采用3%DSS溶液复制结肠炎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均分成3组,分别为模型组、APS组和美沙拉嗪组。观察各组小鼠体质量、结肠质量、结肠质量指数、结肠长度及单位结肠质量指数等情况;HE染色后进行病理损伤评分;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中总DCs(CD11c^(+)CD103^(+)、CD11c-CD103^(+)、CD11c^(+)CD103-、CD11c-CD103-细胞)、炎症DCs(CD11c^(+)CD103^(+)i NOS^(+)、CD11c^(+)CD103^(+)TNF-α^(+)、CD11c^(+)CD103^(+)E-Cadherin^(+)细胞)、滤泡性DCs(CD11c^(+)CD103^(+)CXCR5^(+)细胞)水平;Western blot法分析结肠组织中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小鼠在给药治疗后体质量明显增加,结肠长度明显增长,结肠质量、结肠质量指数、单位结肠质量指数及病理组织学评分显著下降(P<0.05或P<0.01);同时,经APS治疗后,结肠炎小鼠外周血中炎症DCs数量如CD11c^(+)CD103^(+)INOS^(+),CD11c^(+)CD103^(+)TNF-α^(+)、CD11c^(+)CD103^(+)E-cadherin^(+)和滤泡性DCs(CD11c^(+)CXCR5^(+)CD103^(+),DC-Tfh)数量明显下调(P<0.05或P<0.01)。各治疗组结肠组织中PI3K、p-Akt、Rheb和Kif2α蛋白表达水平有所降低(P<0.05或P<0.01)。结论:APS有效缓解小鼠结肠炎与下调小鼠炎症、滤泡性DCs数量以及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IL-18在脓毒症肺损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成年雄性野生型C57BL/6(WT)和IL-18基因敲除(IL-18-/-)小鼠分为野生型小鼠对照组(WT组)、脂多糖(LPS)处理的野生型小鼠组(WT LPS组)、IL-18基因敲除的小鼠对照组(IL-18-/-组)、LPS处理的IL-18基因敲除小鼠组(IL-18-/-LPS组)。腹腔注射LPS(15 mg/kg)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小鼠72 h生存率并处死小鼠,HE染色观察肺部病理组织变化,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IL-18 mRNA及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肺组织IL-18表达及定位,TUNEL染色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Treg/Th17比例,ELISA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17A、TGF-1β、IL-10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RORγt、FoxP3蛋白表达及STAT3磷酸化水平。结果:LPS诱导后,小鼠肺组织高表达IL-18。与WT LPS组相比,IL-18-/-LPS组小鼠生存率显著提高,肺组织病理损伤减轻,凋亡细胞显著减少,Treg/Th17比例提高,抑炎因子TGF-1β、IL-10表达增加,而促炎因子TNF-α、IL-17A表达明显减少,肺组织RORγt蛋白表达增加,而STAT3磷酸化水平降低。结论:IL-18可通过上调STAT3磷酸化水平,促进Treg/Th17免疫失衡及炎症因子分泌,从而加剧脓毒症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14.
<正>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一群未成熟,异质性的细胞群体,由髓系前体细胞组成。在小鼠,MDSCs共表达髓样细胞谱系分化抗原Gr1和CD11b,其中Gr1又包括Ly6G和Ly6C两个亚型,因此MDSCs可分为两种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含小分子肽P1-绿色荧光蛋白(P1-GFP)融合基因慢病毒载体,用携带小分子肽P1-GFP融合基因的慢病毒感染健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构建靶向间充质干细胞。观察体外培养的靶向间充质干细胞对实验型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6~10周龄雌性健康C57BL/6 WT小鼠100只。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含P1-GFP融合基因慢病毒载体并感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用流式细胞术鉴定;用视网膜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诱导EAU小鼠模型;实验C57BL/6 WT小鼠尾静脉注射靶向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每天用裂隙灯显微镜对小鼠眼前节的炎症情况进行观察;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实验C57BL/6 WT小鼠脾脏淋巴细胞CD11c、CD86表型。结果靶向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表达髓系干细胞的表面标记CD105(90.0%)/CD44(98%)、CD73(85.0%)/CD90(98.5%);建模后C57BL/6 WT小鼠于注射后7~9 d开始发病,12~14 d发病达高峰,16~20 d眼前节炎症自限性减轻,21 d后眼内炎症逐渐消退、自愈;用靶向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建模小鼠EAU发病时间延长,炎症程度减轻;建模后的小鼠脾脏CD11c~+CD86~-细胞数量增加非常明显,经过靶向人脐带间充质干治疗后CD11c~+CD86~-细胞数量下降,至治疗后第15天仍未恢复至治疗前水平;EAU建模后小鼠成熟树突状细胞(DC)百分比下降,经过治疗后成熟DC百分比逐渐增加,在第15天时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靶向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IRBP诱导的C57BL/6 WT小鼠EAU有治疗作用,靶向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作用于DC等抗原呈递细胞,调节其成熟,从而抑制了EAU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脓毒症模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自噬性能的波动情况。方法生存实验小鼠随机分为WT/LPS组(n=12)以及IRF-1 KO型LPS组(n=12)。向LPS组小鼠腹腔中输入180~230μl LPS(20 mg/kg)。完成LPS输入后的96 h后采集小鼠的生存曲线。其余在体动物实验小鼠分为WT/NS组、WT/LPS组、IRF-1 KO/NS组、IRF-1 KO/LPS组,向LPS组小鼠腹腔中输入180~230μl 20 mg/kg的LPS,向NS组小鼠腹腔输入等量的LPS(20 mg/kg),完成注射12 h后全部处死,采集小鼠肺组织标本和肺泡巨噬细胞、脾脏巨噬细胞及腹腔巨噬细胞。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对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的LC3B颗粒聚集情况进行检测,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巨噬细胞cleaved caspase-3,LC3-Ⅱ/Ⅰ的表达自噬水平。结果 WT/LPS组的病理组织学出现急性肺损伤的情况,IRF-1 KO/LPS组的急性肺损伤的情况有所减缓;WT/LPS组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以及脾脏巨噬细胞中的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LC3-Ⅱ蛋白表达水平、LC3-Ⅱ/Ⅰ的比例均要高于WT/NS组,IRF-1 KO/LPS组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的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要低于WT/LPS组,该组LC3-Ⅱ蛋白表达水平、LC3-Ⅱ/Ⅰ的比例、LC3-Ⅰ向LC3-Ⅱ的转化均高于WT/LPS组;通过LPS诱导,WT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线粒体损伤较为严重,IRF-1 KO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线粒体自噬的情况;WT/LPS组以及IRF-1 KO/LPS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的LC3Bd颗粒聚焦程度,分别高于WT/NS组和WT/LPS组,IRF-1 KO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自噬程度比WT组大。结论 IRF-1 KO对脓毒症的预后及脏器炎症有明显的修复作用,LRF-1干扰了小鼠巨噬细胞的凋亡和自噬平衡。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Skint6基因突变小鼠模型,探究Skint6基因突变对小鼠脾脏各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定点突变小鼠Skint6基因,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和DNA测序鉴定Skint6基因突变小鼠(B6-Skint6^(M));取6月龄B6-WT小鼠和B6-Skint6^(M)小鼠,qRT-PCR检测小鼠皮肤Skint6基因mRNA水平,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小鼠尿蛋白水平;计算小鼠体质量、脾脏指数和总细胞数并通过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其脾脏中各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并计算细胞绝对数。结果:DNA测序结果显示B6-Skint6^(M)小鼠模型制备成功;qRT-PCR结果表明Skint6基因突变不影响皮肤Skint6 mRNA表达。B6-Skint6^(M)小鼠尿蛋白含量明显高于B6-WT小鼠(P<0.05)。Skint6基因突变对小鼠体质量、脾脏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FACS结果表明,与B6-WT组小鼠相比,B6-Skint6^(M)小鼠脾脏细胞数及淋巴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CD3^(+)T细胞比例及细胞绝对数明显上升(P<0.01,P<0.05),CD19^(+)B细胞比例下降(P<0.05);CD3^(+)T淋巴细胞亚群中CD8^(+)T细胞比例降低(P<0.01),双阴性T细胞(DNeg)比例及细胞绝对数明显上升(P<0.01,P<0.05);CD4^(+)CD69^(+)活化T细胞比例及细胞绝对数上升(P<0.05,P<0.01),CD4^(+)CD44^(hi)T细胞比例及细胞绝对数上升(P<0.01);Treg比例及细胞绝对数明显下降(P<0.001);Tfh细胞比例及细胞绝对数上升(P<0.05);Breg比例及细胞绝对数上升(P<0.05);CD3^(+)T淋巴细胞亚群中非典型CD3^(+)B220^(+)T细胞比例及其细胞绝对数增高(P<0.001)。结论:Skint6基因突变不影响皮肤中Skint6 mRNA表达,但可影响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细胞绝对数和活化状态,从而引起小鼠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2)对小鼠神经母细胞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方法评估CDK2抑制剂PF-07104091对皮下MYCN阴性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EP在C57BL/6N WT小鼠体内肿瘤生长的影响。评估CDK2稳定敲低MYCN的阴性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在C57BL/6N WT小鼠体内的成瘤能力。评估CDK2抑制剂或者敲低CDK2对MYCN阴性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水平和凋亡水平的影响。探索CDK2抑制剂或者敲低CDK2是否影响MYCN阴性神经母细胞瘤免疫微环境。结果PF-07104091显著抑制MYCN阴性神经母细胞瘤生长并增加小鼠总生存率。CDK2敲低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并增加小鼠总生存率。CDK2抑制剂或者敲低CDK2并不影响MYCN阴性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增殖水平和凋亡水平。CDK2抑制剂或者敲低CDK2的MYCN阴性神经母细胞瘤中观察到的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和DC细胞的比例显著升高。CDK2抑制剂处理或者敲低CDK2后,MYCN阴性神经母细胞瘤中IFN-γ的水平上升,并且IFN-γ通路中的关键基因IFNB1、STAT1、TLR3、DDX58、CCL17、TAP1、TX2表达上调。腹腔注射或不注射CDK2抑制剂PF-07104091并不影响IFNGR1^(-/-)小鼠的生长速度和生存率。敲低与未敲低CDK2的MYCN阴性神经母细胞瘤在IFNGR1^(-/-)小鼠身上生长肿瘤的速度相似并且生存率相似。结论CDK2通过IFN-γ通路影响肿瘤免疫微环境中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和DC细胞的比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PD-L1)阻断对脓毒症小鼠T淋巴细胞凋亡及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30只8~10周龄清洁级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sham组、模型组、PD-L1拮抗组,每组10只,模型组、PD-L1拮抗组小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手术(CLP)构建脓毒症小鼠模型,sham组小鼠暴露盲肠后即进行伤口缝合,不结扎。PD-L1拮抗组小鼠术后腹腔注射抗PD-L1抗体(50μg/只),每6 h注射1次,连续4次,sham组和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流式标记法检测各组小鼠CD3+T细胞表面PD-1和单核细胞CD11b+表面PD-L1表达,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电镜下观察脾脏和胸腺超微病理结构改变,TUNEL染色检测脾脏和胸腺组织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胸腺组织T淋巴细胞凋亡,ELISA检测Caspase-3和TNF-α、IL-6及IL-10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模型组小鼠CD3^(+)、CD11b^(+)表面PD-1和PD-L1表达、脾脏和胸腺组织细胞凋亡率、T淋巴细胞凋亡率、Caspase-3、TNF-α、IL-6、IL-10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PD-L1拮抗组小鼠CD3^(+)、CD11b^(+)表面PD-1和PD-L1表达、脾脏和胸腺组织细胞凋亡率、T淋巴细胞凋亡率、Caspase-3、TNF-α、IL-6蛋白表达明显降低,IL-10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PD-L1阻断可有效降低脓毒症小鼠T细胞凋亡率,改善其单核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20.
Fas-Fas配体(Fas-Fas ligand, Fas-FasL)信号通路在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在变态反应中的作用鲜有报道。为研究Fas-FasL信号通路在哮喘中的作用,研究者用木瓜蛋白酶建立小鼠急性哮喘模型,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了WT小鼠与Fas敲除(Fas knockout,Fas KO)小鼠在初始状态及木瓜蛋白酶诱导哮喘时髓系细胞及T淋巴细胞在肺组织中的浸润情况;并通过HE染色和PAS染色分别检测了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和杯状细胞增殖情况。实验结果显示,在初始状态下Fas KO小鼠与WT小鼠肺组织及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等髓系细胞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别;而在哮喘模型中,Fas KO小鼠肺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杯状细胞的数量均明显减少,CD4~+CD25~+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上述研究结果表明,Fas信号通路能够促进木瓜蛋白酶诱导的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研究为探索Fas-FasL信号通路在哮喘模型中的作用提供了新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