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建筑综合体公共空间构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建筑综合体公共空间的概念分析城市建筑综合体是指在一块城市用地上用于单一或多种用途的一组建筑物,这种概念早期出现在校园规划、学校建筑以及公寓和商业建筑的设计中,这种主题功能的群体统一在一个主题功能之下,规模一般不大,而后进一步发展成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城市建筑综合体,占领一个或多个街区的面积,并形成独立的街区风貌,成为街区的区域标志建筑物,国外亦成为混合使用中心或多用途中心。在有限的城市用地上,高度集中各项城市机能的做法,对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减少交通负荷,提高工作交率,改善工作和生活质量,都具有…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重庆市十八梯调研为主要实例,结合对其他城市保护更新的历史建筑参观经历,从探讨历史街区空间活力的表达,试图总结关于空间活力的影响因子以及设计原则,得出人与空间的互动是空间活力持续的关键因素。以及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空间的属性对于人的需求的关系,达到设计预想的具有活力的空间效果。  相似文献   

3.
《新建筑》2016,(1)
如何在网络化、高速化的当代城市建构以人为核心、具有活力的现代公共生活空间是我国目前城市设计面临的挑战。首先深入解析了城市活力的概念,以及城市活力营造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三个向度。在此基础上针对当代城市公共空间各维度,归纳并阐述了城市综合体、步行区、城市中庭、新与旧的结合、激发活动与事件的广场、组织城市生活的街区、城市中介空间、全时性城市等八种当代城市活力营造的具体策略。同时根据当代中国城市活力营造研究的现状,特别提出了应该重点关注活力的异质性、地方性、可塑性、全程性四个特性。由此形成了对当代城市公共空间活力从概念到具体策略到当前关注点的若干独立性思考。  相似文献   

4.
张思雨 《城市住宅》2021,28(7):193-194,196
商业外部空间可采用多层分级,实现多首层概念,实现商业价值最大化,形成可呼吸流动的外部连续空间,并在考虑外部空间设计时需以城市设计的理念介入,从大片区、大街区的角度思考对城市公共空间及街道界面的影响,商业综合体的外部广场不再是独立个体,而是城市中大小不同的口袋公园.结合城市商业综合体概况,介绍商业建筑空间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5.
“城市组合空间”是城市建筑综合体与城市公共空间、公共交通系统相叠合产生的空间集合和空间关系.基于间接协同效应视角对其定义、类型以及价值展开讨论,通过对上海正大广场、龙之梦购物中心及香港又一城的调研,比较研究不同类型的城市组合空间对城市建筑综合体内部空间活力、出行方式及外部出行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牛韶斐  沈中伟 《新建筑》2014,(6):140-144
雷阿勒街区是巴黎的公共交通枢纽,其中建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综合体建筑与公其花园逐渐暴露出一些社会问题。2010年开始动工的雷阿勒改造项目针对现存问题进行改造更新,改建后的雷阿勒将成为一个全新的城市公共空间和商业中心。运用城市设计的思想,从交通系统、公共花园和城市综合体"天篷"三个方面,结合图示语言阐释了改造方案的价值,并分析了对我国现阶段城市综合体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开放空间是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引导空间.通过江西省赣州市中创国际中心项目设计实践,结合空间布局设计研究,探讨属于城市自身地域特色的场所精神及场所带来的不同效应,引入复合空间理念及绿色建筑设计,最终回归商业综合体建筑的城市属性及后续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番琴  李玉堂 《华中建筑》2005,23(6):145-146
城市公共空间是指供一座城市或城市一定区域内的市民进行社会公共活动的空间。在城市中,原有核心建筑周围往往形成城市公共空间,当原有建筑由于功能等原因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失去原有的活力,周边的城市公共空间就会逐渐失落衰败。该文就汉口大智门火车站及其周边地区所形成的失落的城市公共空间,来探讨处于历史街区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与原则。  相似文献   

9.
"高台型"城市住宅综合体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高台型"城市住宅综合体公共空间环境为切入点,结合珠江三角洲一些"高台"建筑实例,着重探讨在"高台型"城市住宅综合体中良好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涉及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张烙  张烁 《华中建筑》2020,38(8):75-79
街区入口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重要的一种空间类型,是城市街区型社区日常生活的重要载体。试图将PSPL调研法与空间句法相结合对汉阳玫瑰街区入口空间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着重以知音西苑社区为突破口提出相应的改造策略及概念方案,希望为提升整个玫瑰片区城市公共空间活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陈菲  朱逊  张安 《中国园林》2020,36(3):92
严寒城市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景观活力度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气候恶劣的冬季,差异性更加明显。差异的存在不仅会对市民使用公共空间进行活动的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更会使整个城市的户外空间活力降低。为研究严寒城市中不同类型公共空间的景观活力度差异,从使用者角度对各景观环境进行比较分析,在已建立的严寒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活力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基础上,选取若干典型场所进行调研,对所得数据进行计算,按公共空间类型的不同分别建立3个基于公共空间类型的严寒城市景观活力评价模型,并对3个评价模型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提出若干设计导则。该研究成果可为严寒城市中不同类型公共空间设计高活力度景观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存量发展与精细化设计的背景下,既有地下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城市活力营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阶段不少既有地下公共空间环境使用状态不良及空间环境恶化等问题致使空间活力丧失。故将“活力提升”作为推动中心城区既有地下公共空间再生的目标,对活力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尝试。通过专家和公众参与的调研问卷,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中心城区既有地下公共空间活力评价的初步研究,选取重庆3个中心城区既有地下公共空间作为案例进行活力评价体系的检测与反馈,反映当前关注度高、矛盾突出的中心城区既有的地下公共空间问题,为活力提升设计策略奠定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3.
唐霞  汪德操  崔志亮 《山西建筑》2009,35(11):28-29
对当前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陵县东方广场公园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探讨了宜人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营造手法,从而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4.
蔡瑞定 《华中建筑》2012,30(4):59-62
该文简要介绍深圳南山文化(美术)馆的建筑方案,剖析其设计理念——文化舞台、城市客厅以及如何采取巧妙的设计策略来突显文化馆建筑的公共性、开放性;指出文化馆建筑应强化其与城市空间、城市生活对话与互动,以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城市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刘颂  赖思琪 《风景园林》2021,28(9):75-81
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是承载市民社会活动的重要开放空间,公共空间中多元的人群是激发城市活力的核心要素。采用手机信令数据获取人群的聚集密度和年龄多样性,以上海市黄浦滨江公共空间核心段为案例,分析基于多源数据的年龄多样性与滨水公共空间环境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识别显著影响使用人群多样性的滨水公共空间内部与外部特征,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提供依据。研究表明:滨水区岸线开敞度、慢行体验、周边环境设施、居住人口密度以及交通可达性是影响黄浦滨江公共空间使用者人群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优化滨水公共空间及其周边环境的互动关系”作为促进全龄友好、提升城市活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生活性街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也最易被忽视的公共空间,其活力营造是"新时代"背景下满足居民需求,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抓手。以深圳市3条典型生活性街道为研究对象,在对街道日常行为活动的人数、行为主体的年龄结构、行为类型和驻留时间调查的基础上,采用SPSS线性回归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对生活性街道的空间、设施、绿化和功能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座椅密度、人行道宽度、社交场所密度、店铺密度、业态混合度和贴线率从大到小依次对生活性街道活力具有显著影响,并结合城市特点对生活性街道的规划设计提出建议,为建设富有活力的街道空间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刘琼 《城市建筑》2014,(21):361-361
昌吉市提出了打造“乌昌副中心城市、现代化州府城市、富有生活气息的田园城市”的城市发展目标。长宁南路通过建筑外观改善、公共空间活力提升以及交通系统组织优化,打造成了体现地域民族风情、富有活力的“乐活·品质空间”。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厦门市中山路名汇铜锣湾广场设计的阐述,引出对城市老城区商业建筑设计中如何秉承街区文脉并保持商业活动连续性的论证,希望通过建筑形态的设计与规划,构建活力有效的公共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19.
杨毅  许迎新 《华中建筑》2002,20(3):58-62,67
城市广场是城市构成的重要因素。研究城市广场与公共空间的现状,使之满足社会文化环境,城市原有人工环境,自然地理一半,并能成为城市中积极活跃,优美而充满活力的空间环境景观。该文从广场空间的多样化与中心化,环境与景观等方面,介绍了顺德市德胜新区中心广场设计构思,同时也提出了不同的环境创造不同个性的城市广场景观。  相似文献   

20.
城市中公共开放空间的安全防范已经成为各国城市规划研究的课题之一.从环境特征对犯罪行为的影响出发,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也应紧密联系安全问题.对环境危险性的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