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氟饮水与学龄期儿童青少年氟斑牙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饮水氟含量超标地区儿童18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饮水氟含量符合标准地区儿童180例为对照组。根据《氟斑牙临床诊断标准(WS/T 208-2001)》进行氟斑牙诊断;检测儿童日常饮用水及每日食物中的氟含量;收集父母受教育程度、儿童每日食物种类数、家庭月收入。结果观察组儿童中氟斑牙发病率8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儿童饮用水中氟含量、每日氟摄入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父母受教育程度、高氟饮水、家庭月收入在氟斑牙组与非氟斑牙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氟斑牙组父母受教育程度偏低,高氟饮水比例高,家庭月收入偏低。每日食物种类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受教育程度、高氟饮水、家庭月收入是学龄期儿童患氟斑牙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高氟饮水是学龄期儿童青少年氟斑牙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也应注意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月收入对氟斑牙发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高氟区农村饮用水自来水普及率和水质状况,为研究适宜农村地区预防地方性氟病的综合措施及监测系统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34份水样,测定pH值、硬度、氟化物,同时抽取105户农村居民进行饮水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高氟区78.1%的农民已饮用自来水;61.3%的农民对饮用水水质存在不满意;81.9%的居民不知道饮水降氟方法,自来水水样的pH合格率为100%;改水后样本1水样总硬度合格率仍为0%;氟化物合格率为100%;样本2水样总硬度合格率达到100%;但氟化物合格率为0%.结论 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在进一步加快推广力度基础上,提高科学勘测与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氟高碘饮水对沈阳市农村学龄儿童氟斑牙患病率的影响。方法根据沈阳市农村地区饮用水氟碘含量水平,选取3个自然村学龄儿童为研究对象,分别为高氟高碘组(水氟和碘含量分别为2.91 mg/L、271μg/L)、高氟适碘组(水氟和碘含量分别为3. 12 mg/L、126μg/L)、适氟适碘组(水氟和碘含量分别为0.86 mg/L、51μg/L),每组80例。采集儿童清晨尿标本,电极法测定尿液中氟含量,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尿液中碘含量;记录儿童氟斑牙发生情况、家庭经济情况、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营养知识得分。结果高氟高碘组尿氟含量为(2.67±1.42) mg/L,尿碘含量为(733.52±307.19)μg/L;高氟适碘组尿氟含量为(2.85±1.50) mg/L,尿碘含量为(797.90±371.6)μg/L;适氟适碘组尿氟含量为(1.69±0.42) mg/L、尿碘含量为(307.13±149.20)μg/L; 3组尿氟、尿碘含量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高氟适碘组儿童的尿氟、尿碘含量最高,其次为高氟高碘组,适氟适碘组含量最低。高氟高碘组、高氟适碘组儿童氟斑牙率和氟斑牙指数明显高于适氟适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氟适碘组儿童氟斑牙率和氟斑牙指数明显高于高氟高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水氟含量、家庭经济情况、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营养知识得分与学龄儿童氟斑牙发病明显相关(P0.05)。结论饮用水含氟量与学龄儿童氟斑牙发生呈正相关,而高碘对氟斑牙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可能与碘离子和氟离子的交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三门峡市饮用水源氟含量分布。方法依照《河南省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实施方案》,对全市所有自然村饮用水源进行抽样调查,对氟水含量超标自然村的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进行普查。结果经对全市5691个自然村13053份饮用水氟含量测定,确定全市共22个乡镇有高氟水源,188个高氟自然村,77个病区自然村;188个水氟超标自然村8~12岁的4837名儿童氟斑牙的检出率为30.54%。结论摸清了三门峡市高氟水源地理分布情况,陕县、灵宝市和湖滨区是我们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为彻底澄清我市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现状 ,1998年 7月至 9月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调查。1 调查方法1.1 水氟 对全市每个自然村按东西南北中方位采集生活饮用水源水样 5份 ,一个自然村或几个自然村共用一个水源的采 1份水样 ,氟化物含量用“氟电极法”测定。1.2 氟斑牙 对全市所有 8岁 - 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用“Dean氏”法进行诊断 ,将极轻度、轻度、中度和重度均计入氟斑牙患病率。2 调查结果全市共有 1138个自然村 ,调查覆盖率为10 0 %。共采集有效水样 2 167份 ,其中氟化物含量在 1.1mg/L以上的样品有 39份 ,最高为 1.6mg/…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商丘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氟含量与8~12岁在校学生氟斑牙患病情况。方法水氟测定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氟斑牙采用Dean法。结果 2013-2015年共采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样1400份,水氟含量合格率为44.43%,最高达2.90 mg/L。各年水氟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20.69,P<0.01)。检查8~12岁儿童氟斑牙97069人,总检出率为16.26%,氟斑牙指数为0.31。结论商丘市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水氟合格率较低,防治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高氟地区学龄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探讨营养素摄入对氟斑牙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某镇中心小学4个班的学生进行连续3d24h膳食调查。结果患有氟斑牙的儿童和未患有氟斑牙的儿童肉蛋豆类摄入量分别为(56.76±9.66),(60.55±5.36)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奶类摄入量分别为(11.42±2.58)和(15.33±6.05)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蛋白质、钙与氟斑牙患病呈负关联,OR值分别为0.835,0.794。结论蛋白质、钙是氟斑牙的保护因素,合理膳食是防治氟斑牙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渭南市饮水型氟中毒监测点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及降氟效果,为渭南市上级部门在制定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对我市大荔县新丰、连家和蔡庄村3个国家级监测点8~12周岁所有在校儿童采用Deans法进行氟斑牙检查,诊断采用Dean氏法。对未改水监测点按东、西、南、北、中随机采集至少5份水样,已改水的监测村随机采集3份末梢水,按照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中的氟化物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水氟含量,依据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对改水降氟的运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连家村未改水,水氟含量均值为3.7mg/L,覆盖人口2 189人。新丰村和蔡庄村已改水,为大型改水工程,工程正常运转,水氟含量为1.2mg/L,覆盖人口为50.69万,3个监测村水氟含量均超标。2个改水村共计检查113名8~12周岁儿童,检出氟斑牙患者65例,氟斑牙检出率为57.52%,氟斑牙指数为1.0,流行程度中等。1个未改水村检查8~12周岁儿童58人,检出氟斑牙患者45例,氟斑牙检出率为77.58%,氟斑牙指数为1.9,流行程度中等。结论渭南市3个监测村均为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未改水村病情程度尤为严重,防治任务还很艰巨。进一步加大病区改水力度,加强病情监测,寻找低氟水源,确保病区百姓喝上安全的饮用水,使其早日脱离饮水型氟中毒危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商丘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为降氟改水,防治地方性氟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睢阳区未改水的高辛乡候庄村、刘桥村,古宋乡许楼村;已改水的勒马乡集庄村焦庄、临河店乡双庙村东双庙村。民权县北关镇金庄村;花园乡双井村、赵楼村共8个病区村作为调查点,进行居民饮用水氟浓度检测,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调查。氟斑牙诊断按照(Dean氟斑牙诊断方法》、水样采集与保存及水氟检测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结果商丘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2011年为67.8%;2012年为34.8%。氟斑牙患者可疑、极轻和轻度患者占大多数,而中度和重度患者仅占少数。在8个监测村中水氟超标率2011年为100.0%,2012年为87.5%。结论商丘市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村饮水高氟是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的直接原因,降氟改水,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某电解工业区氟污染与居民氟斑牙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电解工业集中区城乡3 274名居民氟斑牙发病状况进行检查,测定即时晨尿氟含量,并监测了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饮水、空气、土壤和部分食物中的氟含量。结果氟斑牙检出率为47.53%,尿氟平均浓度为1.48 mg/L,饮用水氟化物平均浓度为0.190 mg/L,空气中的氟化物平均浓度为1.996μg/m3,土壤的氟含量429.07 mg/kg,甘蓝、小麦(籽粒)和葱的氟化物含量分别为8.350 mg/kg、1.66 mg/kg、1.00mg/kg。提示氟斑牙检出率与工业环境氟污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2019—2020年西安市临潼区高氟地区学龄儿童氟斑牙和龋齿流行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地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2019—2020年在西安市临潼区高氟地区分别选取3所小学,每个年级各选取1个班的学生进行口腔检查,描述分析氟斑牙、龋齿情况,采用单、多因素方法分析学龄儿童氟斑牙与龋齿检出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1 006名小学生,男性604名(占60.04%),女性402名(占39.96%);年龄6~12岁,平均年龄(9.60±1.18)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氟≥2.39 mg/L(OR=16.651)是学龄儿童氟斑牙检出的危险因素,母亲学历为高中及以上(OR=0.224)、家庭年收入≥10万元(OR=0.058、0.083)的学龄儿童氟斑牙检出风险较低;经常吃甜食(OR=4.022)是学龄儿童龋齿检出的危险因素,尿氟≥1.28 mg/L(OR=0.460、0.348)、睡前刷牙(OR=0.075)、定期口腔检查(OR=0.169)、父母关注牙齿健康(OR=0.269)的学龄儿童龋齿检出风险较低。结论 西安市临潼区高氟地区学龄儿童氟斑牙和龋齿检出率均偏高,高尿氟是学龄儿童氟斑牙的危险因素,经常吃甜食是学龄儿童龋齿的危险因素,建议防范上述危险因素以减少氟斑牙和龋齿发生。  相似文献   

12.
了解氟病区水氟含量与8~12岁儿童氟斑牙和龋齿患病的关系,为有效保护和提高儿童青少年口腔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西安市20个不同水氟含量的病区村作为监测点,调查监测点8~12岁全部在校儿童氟斑牙和龋齿患病情况.结果 20个监测点儿童氟斑牙总患病率为22.71%,儿童氟斑牙的患病率及病情严重程度随着水氟含量的增加而上升(x2=171.37,P<0.01),水氟含量1.0~<1.5和≥1.5 mg/L 2个组氟斑牙患病率均超过30%,最高达到了50%.929名儿童龋齿患病率为28.20%,龋患率随着水氟含量的升高而降低(x2=36.24,P<0.01).水氟含量<0.2 mg/L组龋患率高于其他4个组(P<0.05).在性别分布上,男、女生氟斑牙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8,P>0.05),女生龋齿患病率高于男生(x2=6.82,P<0.05).结论 预防氟斑牙和龋齿流行适宜的水氟范围为0.2~1.0 mg/L,在监测儿童氟斑牙病情的同时应密切关注龋齿患病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赤峰市松山区未实施改水降氟工程区域饮水氟含量与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现状以及正常运转的改水降氟工程饮水氟含量情况,以期为当地制订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06-2012年对赤峰市松山区未实施改水降氟工程地区居民饮水含氟量、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和成人氟骨症患病情况以及正常运转的改水降氟工程水氟情况进行调查;其中饮水氟含量检测应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儿童氟斑牙诊断采用Dean法,临床氟骨症诊断采用《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192-2008)。结果调查未实施改水降氟工程的84个自然村,水氟范围为1.23~4.95mg/L;检查8~12岁儿童2 813人,检出氟斑牙1 146例,氟斑牙率为40.74%,氟斑牙指数为0.91;中度以上氟骨症患病率0.30%;调查的258处正常运转改水降氟工程中水氟达标为168处,合格率为60.00%。结论本次调查显示赤峰市松山区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病情仍然较重,同时40%的改水降氟工程因管理不善、使用年限过长而导致水氟超标或报废,应该加快实施改水降氟工程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改水工程可持续性防病机制。  相似文献   

14.
适宜、安全水氟浓度及总摄氟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原  杨世明 《卫生研究》1995,24(6):335-338
调查了典型饮水型氟中毒流行区4个不同氟暴露水平地区的人群氟中毒和儿童龋齿患病率,并研究了它们与饮水氟浓度及总摄氟量的关系。提出了我国北方农村的适宜、安全饮水氟浓度分别为0.95mg/L和1.21mg/L;7~15岁儿童适宜、安全总摄氟量为1.9mg和2.1mg/(人·日);成人最大安全总摄氟量为3.4mg/(人·日)。该项研究还对饮水氟和总摄氟量造成的氟中毒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四川省饮茶型氟中毒病区16岁以上人群氟中毒的流行病学分布特点,探索饮茶型氟中毒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四川省饮用砖茶习惯的少数民族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所调查的地区饮茶型氟中毒患病率为45.7%,调查的3个州中,阿坝州患病率最高,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藏族患病率高于其他民族,牧民的患病率也高于其他职业的人群,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升高,并且随着文化程度和家庭人均收入的增高而降低。影响氟中毒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藏族、羌族、回族、牧民、日饮茶水量,其OR值依次为1.757、12.770、5.918、3.229、1.162和1.201,保护因素主要有食用蔬菜、水果、文化程度、家庭年人均收入,经直线相关分析,日饮茶水量与氟斑牙和氟骨症的严重程度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50、0.159。结论饮茶型氟中毒在四川省有饮砖茶习惯的少数民族地区患病率较高,氟中毒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年龄、民族、职业、日饮茶水量。  相似文献   

16.
使用含氟牙膏对儿童氟斑牙和龋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高氟饮水地区儿童使用含氟牙膏对其氟斑牙和龋齿的影响。方法 根据饮用水的氟含量选择10~14岁儿童,分为高氟饮水组和低氟饮水组,再分成使用含氟牙膏组和不使用含氟牙膏组,分别检查氟斑牙和龋齿情况。结果 (1)高氟水组儿童恒牙龋齿率高于低氟水组,使用含氟牙膏对儿童恒牙龋齿率没有明显的影响。(2)饮用低氟水的儿童无论是否使用含氟牙膏,其氟斑牙患病率间没有差别。(3)饮用高氟水的儿童使用含氟牙膏的氟斑牙患病率是没有使用的2.16倍,是饮用低氟水儿童的3倍以上。结论 高氟饮水地区使用含氟牙膏可明显增加氟斑牙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7.
张继卫 《职业与健康》2014,(17):F0002-F0002
目的了解西安市阎良区(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降氟改水工程15年来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变化趋势,评价降氟改水防病效果,为调整饮水型氟中毒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区农村饮水现状和改水工程正常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测定末梢水和儿童尿氟含量;儿童进行氟斑牙诊断,成人进行氟骨症诊断。结果病区村全部改水,管道入户率为100%,病区村改水工程设备10年来运转正常,受益人口达26.3万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4.13%;成人氟骨症临床患病率为1.82%;水氟含量合格工程52个,合格率为100%。结论降氟改水是降低饮水型氟中毒发病的有效措施;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和成人氟骨症临床患病率比改水前明显下降,应继续注意病情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汕头市氟病区改水前后儿童地氟病患病情况的调查,分析汕头市氟病区儿童地氟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调查汕头市氟病区改水时间和方式,饮用水水氟含量的测定采用氟离子电极法,氟斑牙检查根据《氟斑牙临床诊断标准》(WS/WH208—2001)进行。结果汕头市氟病区饮水型高氟区改水后,居民饮用水氟含量不超过1mg/L,改水4年后的氟病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显著低于未改水氟病区(P〈0.01),改水超过8年后,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低于30%。结论儿童地氟病患病率与改水年限呈负相关,改水降氟是消除氟危害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聊城市氟病区儿童氟中毒的影响因素,为儿童氟中毒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级抽样的方法调查聊城市30个病村600名8~12岁儿童的氟斑牙病情,用三水平方差分析模型分析儿童个体、家庭和营养状况中的17个相关因素。[结果]在完全无条件模型中,只有1个固定效应^Y000,估计的^Y000=5.78,t=5.21;儿童个体的年龄、尿氟对氟斑牙的影响非常显著,q=0.000,性别则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聊城市在今后对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应该将重点放在提高农村人口的教育水平、家庭收入、普及使用自来水和改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掌握辽宁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村儿童氟斑牙病情现状,为调整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辽宁省对所有的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村进行8~12岁儿童氟斑牙普查,采用《氟斑牙诊断》(WS/T 208—2011)进行儿童氟斑牙检查和分度判定,计算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比较改水村与未改水村、水氟达标村与水氟超标村儿童氟斑牙患病率。结果 全省合计检查 8~12岁学生34 552人,检出氟斑牙患者1 533人,氟斑牙患病率为4.4%。其中,可疑病例2 110人,占全部受检儿童的6.1%;极轻1 038人,占全部受检儿童的3.0%;轻度451人,占全部受检儿童的1.3%;中度43人,占全部受检儿童的0.1%;重度1人,占全部受检儿童的0.003%。 结论 多年来辽宁省积极落实饮水型氟中毒病区防控改水措施,有效地控制了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危害,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有明显改善。但依然存在个别病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超标情况,应结合实际,加强健康教育,推进卫生水源的使用,切实防治氟中毒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